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熱愛生命的小故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以前,我不懂得珍惜生命,不能使自己活得光彩有力。可自從我從網上看到這篇《一個女孩的故事》后,給我極大的震撼。
這篇文章說的是一個叫黃美廉的女孩,從小就患上了腦性麻痹癥。這種癥狀十分驚人,因為肢體失去平衡感,手足常會亂動.醫生根據她的情況斷定她活不過6歲.可是這樣一個女孩,她堅守著信念,堅強地活了下來,還考上了美國加州大學,并獲得了藝術博士學位.
在一次演講會上,她告訴了我們使她堅強地活下去的信念.我們一看,她寫下了這么幾行字:
一.我好可愛
二.我的腿長的很美
三.爸爸媽媽那么愛我
四.我會畫畫,我會寫稿
五.我有一只可愛的貓
最后,她以一句話總結:"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沒有的.
2022《生命的價值》讀后感范文
有些人可能不明白:“生命到底有什么意義呢?”《生命的價值》這篇文章就告訴了我們答案。
一個孤兒院里的男孩,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有何價值。院長吩咐男孩展示一塊普通的石頭。石頭由于男孩的珍惜、惜售,竟被傳揚成“稀世珍寶”。通過這件事,男孩真正明白了自己的生命價值。
這則故事讓我想起了發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以前,我的數學成績在班上一直都是“數一數二”的。最近數學成績不知怎么的,一直跌入谷底,怎么也爬不上去。媽媽一遍又一遍地看著我的試卷,一遍又一遍地說我馬虎。我邊聽媽媽數落邊想:算了算了,對第一名的“寶座”就“撒手不管”吧!反正考不上媽媽還要罵……正當我想放下這條攀向高峰的“繩索”時,爸爸的一番話讓我把這“繩索”抓得更緊了:“徐安,你媽媽說你也是為了你好,不要因為幾句數落的話就徹底放棄自己。”頓時,我的心亮堂起來了:對呀!我為什么要放棄呢?只要我再加把勁,一定能重回巔峰的。果然,最近的一次考試我就得了第一。原來我真有這個實力!爸爸的話讓我真正明白:相信自己,不要輕易自暴自棄,你一定是最出色的!
人生的道路上難免會有幾塊絆腳石。被“挫折”絆住不再爬起的是弱者,被“挫折”絆倒勇敢地爬起,相信自己能行,并把困難墊在腳下的才是生活的贏家。“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義,有價值。”這就是對生命的價值的詮釋。
2022《生命的價值》讀后感范文
前幾天,我們學了《生命生命》這篇課文之后,我深有感受。
它的主要資料是,作者提了問題生命是什么?下頭就寫了三個關于生命的哦小故事,第一個故事是飛蛾求生,第二個故事是瓜苗破土,第三個故事是是靜聽心跳,最終作者找到了生命是什么的答案。
我有幾條關于生命的名人名言,你們想聽嗎?第一是:有生命那里便有期望。第二是:人生就像弈棋,一步走錯,全盤皆輸。第三是:了解生命并且熱愛生命的人是幸福的。第四是:在我們了解什么是生命之前我們已將它消磨了一半。
經過這篇課文,我的感受是,生命是強大的,生命有時會讓你感到你震撼,我們要珍愛有限的生命!創造出無限的價值。杏林子說:“雖然生命短暫,可是,我們卻能夠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于是我下定決心,必須要珍惜生命,決不讓白白的流逝,讓自我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2022《生命的價值》讀后感范文
生命是什么?我以前還真沒想過,自從學習了《生命生命》一課,我收獲很多。
在學習這一課時,我被感動多次!感動于那只小小的飛蛾在我們人類面前極力逃生的欲望。感動于那一粒香瓜子,竟然能夠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沖破堅硬的外殼頑強生長。還感動于本課作者杏林子他盡管全身癱瘓也在不屈向上,挑戰病魔,用自我有限的生命來幫忙他人。
生命是什么?就是就是不向困難低頭,不向死神低頭。
張海迪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里,但她很不幸,5歲時胸部以下失去知覺,在死神的威脅下,張海迪覺得自我的生命也許不會太久了,但她沒有沮喪、沉淪,而是以頑強的毅力和恒心與疾病做斗爭,還自學了多門外語,還自學了醫學掌握了必須的醫術。她坐在輪椅上幫忙群眾治病達十萬多次。在本職崗位和工作自強不息,以滿腔的熱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務社會。
到了家,媽媽直咳嗽,我驚愕了,心想:“一定是感冒了。”我連忙找藥來給媽媽吃,一定是剛才把外及披給我時著涼了。唉!原來媽媽偏說不冷不冷是這么回事。看到痛楚難受的樣兒,我心里直翻個兒。
啊!媽媽,您對我的愛我是不會忘記的,您是世界上對我最好的人!
由此,我想到了許多,西班牙諺語說:上帝不能處處都在,于是他便創造了母親。高爾基說過:母親是英勇無畏的,當事情涉及到所誕生和她所熱愛生命的時候。
是啊!媽媽“一件外衣”的事,雖然不很大,可不也是最好的證明嗎?母愛的故事,天底下有多少呢?數不盡。
在俄羅斯,曾經,在一次大地震中,一對母子被壓在一片廢墟之中,孩子才幾個月大,母親為了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的手指扎了個眼兒,讓孩子吸吮她的血活了下來。當人們發現她們母女二人時,看到死去的母親都哭了!
我又想到了一個小故事:一個青年向女孩求婚,女孩對他說:“你能把你媽媽的心挖出來給我,我就嫁給你!”青年和媽媽說了這件事。媽媽說:“孩子啊,反正我也活不久,我拿心來換你的幸福吧!你拿走吧!”青年捧著母親的心,去找他的愛人,路上走得太快了,差點摔了。心對青年說:“孩子,小心點,別摔了!”
關鍵詞:生命教育;語文教學;實踐思路
目前,對于學校的教育,我國教育部門明確提出了以下幾點要求:
第一,明確對青少年進行生命教育的意義。
第二,明確生命教育的目的。
第三,在教育的過程中遵循生命教育的原則。
第四,注重對生命教學的研究。
由此可見,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生命教育顯得越來越重要,其涉及的范圍也變得越來越廣。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我國教育部門強調:對學生實施生命教育是提高我國中學生素質的主要方法,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育是促進人們全面發展的重要方法,它能夠激發人的潛能和本性,強調學生的個性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尊重生命和法則原理。一些初中生在發展的過程中,對外界萬物的評價和自身的評價比較遲緩,而這種遲緩很容易導致初中生對事物缺乏正確的認識,而且社會上的一些負面消息,如,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一些暴力信息也嚴重影響著學生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的發展。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者肩負著重要的教育責任,通過語文教學中的生命教育,指導學生正確理解事件,引導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愛護生命,從而提升他們的生命質量,培養他們正確的生命價值觀,用積極的人生態度去面對未來的挑戰。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大力推行生命教育,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還能提高其生活能力和生命質量。
二、實踐語文教學中生命教育的主要方法
1.在教材中挖掘生命的意義
語文課本是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很好教材。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善于挖掘課本中具有生命意義的東西教給學生,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通過重新審視教材,會發現在教材中不缺乏對學生精神方面的培養;通過課文的講解,能給予學生一定的啟發,指導學生認識生命,感受生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體現價值的內涵。
例如,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的《背影》一文中,要讓年紀輕輕的初中生感受到文中父親濃濃的深情是非常不易的,也很難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意義。因此,教師可以在網上下載一些有關父愛的圖片、畫作、小故事,讓學生將《背影》一文畫成一幅畫,使學生對親情有更深刻的認識,并布置一些家庭作業,如,了解爸爸媽媽的愛好,為爸爸媽媽做一件小事等。通過對文章的細節講解,使學生了解到文章的中心思想。
巴金先生寫的《繁星》,文中抒發了“我”對自然和美好生活的熱愛,通過對繁星的描寫,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通過描寫繁星,讓我和大自然融為一體。這樣的描寫給學生非常真實的感受,觸動了學生的心靈,讓學生變得更加熱愛大自然,熱愛我們的生活。
美國現實主義作家杰克創作的《熱愛生命》,對身陷絕境的淘金者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教師在講解課文的時候,可以通過對情景方面的描寫,注重引導學生形成“生命可貴”的思想,教會他們如何在絕境之后面對“生”與“死”。
2.在課堂角色扮演中體會各色人物的情感生命
角色扮演是語文教學中比較常見的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導者,教師通過在課堂上角色扮演,以角色將學生引入實際的情景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引導學生不斷進行探索,體會課文中各色人物的各種感情,去感受不同生命個體的生命內涵。
角色扮演的類型主要包括兩種:(1)讓學生扮演課本中的角色。(2)師生互換角色,讓教師參與角色扮演。其中,第一種方式,學生通過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了解到故事情節和人物的動態變化,包括語言、動作和心理等方面的變化,從而更好地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這樣的教學方式比較適用于戲劇、小說等課文,通過不同的對話,了解到戲劇或小說表達的思想和內涵。第二種方法則是學生充當教師的角色,上臺進行演講,通過這樣的演講,學生之前必須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因此,會加深對文章的認識。在演講的過程中,教師充當學生的角色,對“教師”提出各種問題,學生必須要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解答,這種師生角色互換的方式能進一步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運用角色扮演能確定學生的地位,讓學生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通過體現學生的主角地位,讓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角色扮演中。
講授《威尼斯商人》時,我把課文教學設計分成“理解文章、排練、小組表演、效果評價”四個階段進行。在開始的5~8分鐘內,讓學生對《威尼斯商人》中的節選部分進行閱讀和理解。在閱讀之后,要求學生彼此分組,并進行排練,讓學生選擇合適的角色,進行有感情的朗讀,通過自身的理解,在朗讀的時候要了解人物當時的心情、語氣,并進行模仿,從而突出人物的個性。
通過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學生都能積極融入角色中,在表演的過程中體會到人性的善良和丑惡,體會到主角團的正義,學生只有具備了這樣的體會,才能更加透徹地理解課文各色人物的情感。
3.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感悟生命
在教學中讓學生感悟生命是非常重要的,結合關于生命奇跡課文講解,能加深學生的印象。舉個例子,教師在講述《談生命》和《人生》的時候,著重講述了大自然的奇跡,作者通過對自然奇跡的描寫,表達對生命的贊嘆。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讓學生融入課文中,讓他們感受到在茫茫的宇宙生命中,人類是多么的卑微和渺小,然而即使是微小,生命中也存在著歡樂和痛苦,彼此相輔相成。通過在課文中展現自然界旺盛的生命力,學生能感受到生命的真諦,從而更加積極地投入到生活中去,不斷奮發向上。
4.在作文訓練中滲透生命教育
作文是初中語文教學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作文訓練中滲透生命教育,可以將作文教學與學生的心靈結合起來,收獲更多情真意切的作文。強化學生的作文生命觀,引導學生去感悟生命的內涵和價值,在寫作的過程中明白世間萬物的生命都是美好的,都是值得呵護關愛的。比如,在教學海倫?凱勒的《再塑生命》一文之后,引導學生要關愛生命,讓學生去假想如果自己只有三天光明,要去做哪些事。完成這篇文章的教學之后,指導學生進行有關“生命”的創作,帶領學生到自然界中去尋找靈感,引導學生去看待死亡和生命,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
5.在課外閱讀中豐富生命教育的情感
課外閱讀是開展生命教育的一個重要方法,同時也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打個比方來說,讓學生去閱讀保爾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感受主人公默默奉獻的精神、堅定不移的信念、頑強的意志。閱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這是一本小集子,文章不多,但內容都是以魯迅先生的生活經歷為主,描寫了各種場景和現象,是一本回憶的集子。引導學生去感受魯迅先生的絕望和憤怒,引導學生去看待個人與社會。除了這些感情基調比較深沉的課外書籍外,還可以引導學生去閱讀《湯姆?索亞歷險記》,這是初中生比較喜歡看的小說,其中所涉及的友情、人性都是溝通學生靈魂的橋梁。在課堂上開展小型讀書討論會,讓學生自由地探討書中的人、事、物,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另外,鼓勵學生多看報紙、雜志,聽廣播,看新聞,使學生學會觸摸生活,在生活中去體驗生命的意義,提升自己對生命的認識水平。
6.在文學閱讀中感受作者的情懷
文學是一種反映社會生活的形式,讀名著能夠了解作者的情懷,感受人的心靈世界。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讓學生體會到語言之美,還能讓學生愛上博大精深的語言。因此,在課文教學中必須要挖掘生命的價值。
學會敬畏、學會尊重、學會愛,是對生命價值、對社會有清醒認識的體現,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滲透這樣的思想,指導學生在說話前、行動前必須想好,思考好。在閱讀《林中小溪》的時候,不僅要理解文章內涵,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從文中領悟不斷進取、不斷奮斗的精神。在讀《最后一課》的時候,不僅要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的愛國情懷,老師還應該通過課文的講解,將愛國精神滲透到每一位學生的內心,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
語文的教育對學生的影響非常重要,經過教育的改革,語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已經引起了各界的關注,教師不僅要從教學的內容出發,還應該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讓語文教學真正達到育人的效果。在信息化高度發展的今天,如何將語文教育和生命教育相結合,是教師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在教育的同時,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讓他們學會敬畏生命、熱愛生命,不斷完善自身的品質。
參考文獻:
[1]趙金嶺.生命王國的奧秘[M].農村讀物出版社,2007.
[2]路德維希?馮?貝塔朗菲.生命問題:現代生物學思想評價[M].商務印書館,1999.
[3]李斌輝.生命教育:語文課程的現實責任[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5.02(01).
有位學者這樣說過:生命教育在于協助兒童成為一個有“知性”與“人性”的人,“知性”是指有知識,“人性”是指珍視自我、體恤他人、關心社會。
一、我從哪里來――了解生命的起源
當過父母的成人都知道,在孩子學齡前,看到或者聽到動物媽媽生小寶寶了,就會好奇的問起:“我從哪里來的呢?” 多數成人覺得生命的起源是性教育的第一課,孩子還小,不需要知道。或者擔心知道了影響孩子身心發展。還有的成人是不知道如何回答這樣的問題,那我們怎樣抓住孩子好奇的契機,讓他了解生命的奧秘呢?
1、接觸大自然,引發幼兒對生命的思考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天生喜歡花草樹木、小鳥小獸。走進大自然,幫助幼兒了解生命、發現生命。親近大自然,讓幼兒認識到生命在大自然中孕育與生存的艱難,從而體會到生命的珍貴。班級內的自然角和幼兒園內進行種植植物、飼養動物,讓幼兒了解生命的誕生、成長、生病、衰老、死亡等現象。
2、藝術欣賞,喚起幼兒對生命的共鳴
生命對幼兒來說是個抽象的概念。借助一些優秀的圖畫、影片、音樂、圖畫書等藝術作品,可以幫助我們引導幼兒體驗生命。《我從哪里來》這部動畫短片和繪本《小威向前沖》就以幼兒的思維回應了幼兒好奇的關于人類的誕生的問題。
二、人怎么沒的――感悟生命的珍貴
生命就是一個生到死的過程。花開花落中我們會明白“花謝”便是死亡,但另一朵花又誕生了。
1、死亡教育,從容面對生命的消失
生命教育中的死亡教育,以往在家長及老師眼中是一個困惑 ,既想告訴幼兒事實,又怕幼兒接受不了,傷了他們的心。但是我們的孩子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對死亡一詞的刨根問底,使家長和老師傷透了腦筋。我們可以而通過與孩子一起閱讀圖畫書,引領幼兒用眼睛看,為他們朗讀,使幼兒通過成人引導其自主探索,他們就能從小故事中發現大道理 。
2、家園互動,讓家長參與幼兒的生命教育
家庭里的環境更為親密,家長能更好的跟孩子展開一對一的對話,挖掘孩子心底的感受并給予反饋,而家長也同時能將孩子的所獲及時告知老師,幫助老師更好的了解幼兒,為進一步教學打下基礎。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對生命的態度直接影響幼兒。孩子喜歡養寵物,從寵物的出生到死亡,就是一個生命教育的契機。讓孩子了解生命,在照顧寵物的同時,感悟生命的不易。
三、遇到危險,怎么辦――生存技能訓練
一個生命的成長,往往是一個經歷各種風險和挫折的過程,這也是一個成人需要不斷放手的過程。
1、多種方式,傳授幼兒生存技能
我們可以通過看相關安全教育繪本、情景模擬、日常的隨機教育等方式進行。英國兒童安全教育十句話,也對我們有所啟發和借鑒。1、平安成長比成功更重要。2、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許別人摸。3、生命第一財產第二。4、小秘密要告訴媽媽。向孩子保證,無論發生什么事情,只要孩子向父母講明真情,父母都不會怪罪的,而且會盡力幫助孩子。當孩子向大人說實話時,他們應被充分信任。大人應當馬上信任孩子并及時幫助他們。5、不喝陌生人的飲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有權不聽陌生人的話,不喝陌生人的飲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6、不與陌生人說話。孩子有權不和陌生人說話。當陌生人與孩子說話時,孩子可以假裝沒聽見,馬上跑開。生人敲門可以不回答,不開門。告訴孩子,對陌生人不理睬是對的,小孩沒有能力幫助陌生人,大人絕對不會認為這是不禮貌的。7、遇到危險可以打破玻璃,破壞家具。為了保護自己,孩子有權打破所有規章和禁令。告訴孩子,在緊急之中,他們有權大叫、大鬧、踢人、咬人,甚至打破玻璃,破壞家具。8、遇到危險可以自己先跑。遇到壞人、地震、大火,孩子應當果斷逃生,拔腿就跑。自警、自救、自助,可以不要等大人的指揮。9、不保守壞人的秘密。告訴孩子,即使他曾發誓不告訴別人,但遇到壞人欺負一定要告訴家長,這些秘密千萬不要埋藏在心里。10、壞人可以騙。遇到壞人,可以不講真話。機智應對,才是好孩子。
2、情境模擬,提高幼兒生存技能
生命活動就是實踐活動,沒有生命,就沒有實踐活動。想要提高生存技能,必須在活生生的實踐活動中得以提高。因此,生命教育就必須在生命活動亦即活生生的實踐中進行。情境模擬是實踐活動最主要的方法。它對于學齡前幼兒來說,是學習理解最佳方式。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幼兒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幼兒理解,并使幼兒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展。情境體驗式教學的核心在于激發幼兒的情感。幼兒形象思維占主要地位,所以圖畫再現情境也能幫助幼兒提高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