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服裝結構設計論文

      服裝結構設計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服裝結構設計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服裝結構設計論文

      服裝結構設計論文范文第1篇

      其實,這種現代服裝結構的挑戰始于20世紀70年代,在70年代很多歐美國家的社會充滿著反叛與探索,每個階層的人都喜歡表現自我,思想前衛時尚。特別是年輕人,受到搖滾音樂與流行音樂的影響,人們在服裝及發型上也喜歡窮極表現,另類的發型及古怪、叛逆的著裝在這時都能被人們接受并被推崇。例如70年代的朋克一族,衣衫破爛、行裝拖沓、閃光豹紋等以前是被上層人所鄙視的激進著裝,英國的設計師維維安·韋斯特伍德運用解構的方式設計許多含有朋克意味的服裝,這類反叛文化漸漸成為時尚主流。維維安·韋斯特伍德在設計上強調對服裝的破壞或夸大服裝的原有概念,將人們對社會的不滿情緒宣泄與昭顯自我的目的通過服裝表現出來,其實她的設計與服裝中的解構還是有著微妙的不同,她早期的服裝設計更受披頭士的追捧,而近期的設計作品則顯得更加理性化,是真正趨向于現代服裝的解構。

      1970至1980年代服裝界發生重要改變的另一因素是在國際舞臺上出現了一批日本服裝設計師。隨著日本經濟的日漸穩定及發展,日本服裝行業與國際接軌,當時的服裝行業,獨具特色的東方風格在國外設計界受到歡迎。其實早在20世紀60年代的日本高校,在藝術設計教育體系中就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服裝設計師,例如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川久保玲等人的設計作品展現出有別于傳統服裝的樣式,他們獨特的設計打破了西方一統的服裝舞臺,用解構來表現服裝新面貌,漸漸風靡世界各地。如今,當代服裝設計師在設計中如果運用了解構原理,在作品中則更傾向于體現個體本身,體現服裝自身的獨特性。正如山本耀司所說:“凡穿我所設計服裝的人,所欲表達的是一種屬于自己獨有的個性。”而在川久保玲的設計中,總是喜歡打破華麗高雅的傳統女裝審美習慣,著裝另類化,例如在做裙子設計時有意把裙的下擺進行斜裁,毛衣上故意做出破洞,川久保玲喜歡把一些不同材質的面料或款式組合在一起,例如極薄的喬其紗和毛織物、粗花呢與雪紡進行拼接,一半的職業裝與優雅的晚裝相結合,濃郁的民族風格服裝與時尚的摩登款式結合等,從各種對立要素那里尋求組合的可能性。從這些設計師的作品中都能從德里達的解構方法論中得到啟示。

      如今的服裝日新月異,設計師在設計時尋求的解構方法也多種多樣,解構后重組的服裝式樣更能體現現代審美意識。如果只是簡單地打破結構不能算是解構服裝,只有通過設計師對服裝進行重新改造、創新才算是解構服裝。由于亞洲和歐洲文化的差異性,不同地域的設計師做解構主義服裝時所展示的風格及細節設計也各有不同。就女裝而言,亞洲解構服裝以日本為代表,設計師主要運用大片面料進行巧妙拼疊、捏褶做出奇特的服裝風格,作品中展示出設計師的個性。歐洲的解構主義服裝則是強調人體著裝后的性感與服裝風格的體現,歐洲的服裝設計師喜歡在胸部和臀部大做文章,常用各種解構手法將這兩個部位重點突出,并用其它部位錯落的外觀來凸顯女性身材的優美。

      當然,這些都只是服裝解構的簡單表現,想要真正做好解構設計,必須在服裝設計中對服裝的正統原則及正統標準進行批判,對服裝進行重新詮釋,這才是解構主義的真諦,而不是單單對服裝的結構或服裝中體現的性別、地位、經典等流行套路的解構。有的設計師在設計上喜歡打破男女裝之間差異,例如法國著名時裝設計師讓·保羅·戈爾捷的設計作品常常破舊立新,他的設計常令時尚界嘩然。這位設計師設計過穿在長褲之外的裙子,將內衣當作外衣穿著,并時常將男女的傳統服裝顛倒,這種對于性別與傳統的挑戰,正是服裝界所需要的新鮮的設計方向。

      服裝結構設計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數據挖掘;決策樹;ID3算法

      一、前言

      本研究采用數據挖掘分類技術,從教務管理系統存儲的數據中發現有價值的信息,對“學生大一期間各門專業基礎課”及相關信息的數據資源進行挖掘以獲得輔助決策,分析基礎課成績和學生個人興趣愛好之間的潛在關系,幫助管理者通過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分析和研究,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需求、能力等,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對學生專業方向選擇做出預測性的指導。

      二、算法及實現

      ID3算法是由Quinlan于1986年提出的一種基于信息炳的決策樹學習算法。他把C.E.Shannon的信息論引入到了決策樹算法中,把信息熵作為選擇測試屬性的標準,對訓練樣本集進行分類,并構造決策樹來預測如何由測試屬性對整個樣本空間進行劃分。

      (一)數據的收集和整理

      本研究利用ID3算法以華南女子學院服裝專業學生的大一期間的成績為挖掘數據源,根據學生各科的學習成績信息,剔除了成績表中與專業發展方向無顯著相關性的屬性如體育等課程屬性,選擇7門具有代表性的專業基礎課作為基礎數據進行處理。

      其次,對訓練表中的每一列成績屬性的值進行離散化處理。我們在進行數據預處理工作的時候,將成績分成三個部分,用A類表示[80,100]之間的分數,用B類表示[70,79]之間的分數,用C類表示[0,69]之間的分數。

      除了學習成績之外,我們還需要考慮影響學生專業方向選擇的其他因素。服裝系的專業方向具體劃分為三個方面:

      制板與工藝方向、造型設計方向、市場營銷方向。

      學生在大一修完專業基礎課后,自行選擇專業方向。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選擇專業方向的動機以及完成階段性學習以及大學二年級工學結合的專業實踐后對自己所選方向的滿意度,我們設計了問卷調查:①學生的個人興趣:A、手工制作 ;B 、創意設計 ;C、人際交往;②選擇專業方向時是否按興趣來選擇:A、是;B、不確定;C、否; ③ 經過一年的專業學習,覺得現在的專業方向是否合適自己:A、是;B、不確定;C、否(覺得自己更合適什么方向)。

      經過上述工作之后,整個表就只包含了影響專業發展方向的關鍵因素的屬性。然后再對數據進行數據清理工作。

      在學生調查信息表中我們看到,有一些我們感興趣的屬性缺少屬性值。這樣的記錄,我們予以刪除。在W生成績表中,有些學生缺考、作弊或退學。這樣他們的成績也是無效的數據,因為無法根據他們的成績得出分類結果,所以我們進行了刪除。經過數據清理后,總記錄數為186條。

      通過數據收集、數據整理之后,我們實際可以使用的數據記錄為182條。由于在系統實現過程中我們還需要預留一部分數據進行數據分析準確度測試,因此,在放入訓練數據集進行決策樹模型生成訓練的實際數據記錄為146條。使用決策樹ID3方法對于越大的數據庫使用效果越好。由于本次數據挖掘使用的挖掘庫中的數據記錄存在有限性,使得對ID3方法的使用效果產生了影響。

      (二)利用ID3算法構造學生成績分析決策樹

      1.信息增益的計算

      先我們先利用公式計算機出信息熵,參加數據挖掘的記錄有146條。經過兩年的專業學習后,認為自己更適合學習制板與工藝方向的有58人,認為自己更適合學習造型設計方向的有48人,覺得自己更適合市場營銷方向的有32人,不確定方向的8人。

      H(S)=-

      =-(58/146)Log2(58/146)-(32/146)Log2(32/146)-(48/146)Log2 (48/146)-(8/146)Log2 (8/146)=1.7663

      下面計算信息增益值。

      利用公式:信息增益值 I(S/A) =H(S)-H(S/A)

      其中H(S/A)=-得

      經過整理后,參加數據挖掘的屬性有9個,根據公式計算起信息增益為:

      Gain(S,基礎工藝)=H(S)-H(基礎工藝)=0.0646比特

      Gain(S,成衣工藝)=H(S))-H(成衣工藝)=0.1356比特

      Gain(S,服裝結構設計原理)=H(S)-H(服裝結構設計原理)=0.0932比特。

      Gain(S,服裝設計基礎)=H(S)-H(服裝設計基礎)=0.1696比特。

      Gain(S,款式效果圖)=H(S)-H(款式效果圖)=0.1696比特。

      Gain(S,款式設計)=H(S))-H(款式設計)=0.3512比特。

      Gain(S,市場營銷)=H(S)-H(市場營銷)=0.1116比特。

      Gain(S,興趣)=H(S)-H(興趣)=0.7951比特。

      由此可得Gain(S,興趣)最大,即個人興趣對分類最有幫助,所以選擇興趣對決策樹的結構進行首次分區,產生4分枝。

      2.遞歸創建決策樹

      選擇興趣作為測試屬性之后訓練實例集分為4個子集,生成4個子節點,對每個子節點遞歸采用上述過程進行分類直至每個節點中各個實例屬于同類。

      以 “興趣= 手工制作” 為例

      選擇手工制作的同學一共有56人,經過兩年的專業學習后,認為自己更適合學習制板與工藝方向的有42人,認為自己更適合學習造型設計方向的有8人,覺得自己更適合市場營銷方向的有4人,不確定方向的2人。

      通過計算得到的Gain(S_興趣. 手工制作,服裝結構設計原理)最大,即“服裝結構設計原理(簡稱設計原理)”的信息對分類最有幫助,所以選擇“服裝結構設計原理”的成績對決策樹的結構進行再次分區,產生3個分枝。

      計算選擇興趣為“手工制作”的學生里,設計原理成績大等于80分,其余的6門課程成績相應的信息增益值,發現興趣選擇手工制作的所有設計原理成績大等于80分的同學在兩年的學習后認為自己最適合工藝方向因此不再另做計算。

      于是,我們接著研究興趣為“手工制作”且設計原理成績介于80~70分之間,其余6門成績的信息增益值計算:

      Gain(S_興趣.手工制作_服裝結構設計原理.介于70~80分,基礎工藝)=0.8298比特

      Gain(S_興趣.手工制作_服裝結構設計原理. 介于70~80分,成衣工藝)=0.6817比特

      Gain(S_興趣.手工制作_服裝結構設計原理. 介于70~80分,服裝設計基礎)=0.2484比特

      Gain(S_興趣.手工制作_服裝結構設計原理. 介于70~80分,款式效果圖)=0.3148比特

      Gain(S_興趣.手工制作_服裝結構設計原理. 介于70~80分,款式設計)=0.1627比特

      Gain(S_興趣.手工制作_服裝結構設計原理. 介于70~80分,市場營銷)=0.1309比特

      通^以上計算得到的Gain(S_興趣.手工制作_服裝結構設計原理.介于70~80分,基礎工藝)最大,按照信息增益最大的原則選擇“基礎工藝”的成績為根結點,并將樣本分成3部分,然后對每一棵子樹按照以上方法遞歸計算,最后得出的決策樹。

      由于決策樹的構建是一個遞歸的計算,而本研究采用數據結點較多,因此我們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 環境下用C#語言編程,利用程序生成其余的決策樹:

      3.樹剪枝

      在實際應用中,部分數據因數量太少以至于不能產生目標函數的有代表性的采樣,導致我們使用決策樹算法生成的決策樹很多分支反映的是訓練數據集中的異常。因此我們設置生成決策樹的最小樣本值為4,進行預剪枝處理。為了降低剪枝后的冗余,在剪枝后,如果有某個葉子結點下的所有屬性值指向的結果都相同,則認為是該葉子結點是冗余的葉子結點將被刪除,其屬性值將作為該結點原父節點的屬性值被保留。

      由此決策樹導出相關規則:

      if (xq=='手工制作' and sjyl=='大等于80') then適合工藝方向

      if (xq=='手工制作' and sjyl=='介于80~70' and jcgy=='大等于80' and cygy=='大等于80' and ksxgt=='大等于80' and kssj=='大等于80') then適合工藝方向

      if (xq=='手工制作' and sjyl=='介于80~70' and jcgy=='大等于80' and cygy=='大等于80' and ksxgt=='大等于80' and kssj=='小于70') then適合工藝方向

      本次參與數據挖掘的屬性較多,從而構筑出的決策樹規模較為龐大,導出的規則也相當多。由于篇幅有限,這里不再一一羅列。我們將留做測試的36條數據運用到決策樹得出的所有規則里,經過測試有31條規則命中,準確率為86.1%。

      四、小結

      論文主要討論的是ID3算法在學生專業方向選擇中的具體應用,展現了該數據挖掘技術在輔助預測學生最適合的專業方向的應用過程,包括數據采集、數據清理、數據轉換等數據預處理技術,使用ID3算法生成決策樹,最后由決策樹產生分類規則,完成了根據學生興趣以及專業課成績來判斷適合選擇的專業方向的決策樹模型建立。最后對學生專業方向選擇做出預測性的指導。

      【參考文獻】

      [1]董彩云,曲守寧.數據挖掘及其在高校教學系統中的應用[J].濟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18(01): 65-68.

      [2]邱月.數據挖掘方法在學生成績評價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08(09):76-77.

      服裝結構設計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紙樣設計 工業制板 原型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9682(2009)09-0071-03

      【Abstract】The curricular system of apparel pattern design in Garment Design and engineering profession was studied in the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discussion with the enterprise related, as well a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apparel pattern design course in domestic institutions of the same profession was made, the education system was further improved. For the same time, to suit the need of the social requirement,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both teaching and students, a further discussion was made in the paper.

      【Key words】Pattern design Industry pattern Japanese BUNKA Style

      紙樣設計教學體系是服裝類院校針對服裝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設定的有關服裝結構設計能力、方法及相關基礎知識培養的課程內容,是整個專業教學環節中較為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各個院校根據各自培養目標的不同,紙樣設計課程體系設置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

      紙樣設計教學體系主要包括紙樣設計課程的學期安排、學期中紙樣設計課程與相關課程的前后順序安排、授課的內容及要求、總的課時量及學期課時量的多少、使用的教材、教學的手段和方法以及相關的硬件建設、學生的實踐活動等方面的內容。

      紙樣設計教學體系目前存在著教學內容陳舊、技術手段呆板、學生被動接受、教學方法和手段不適應,致使培養出來的學生高分低能、缺乏應變能力、綜合設計能力不強;[1]專業課程不能完全突出能力的培養、課程的設置與市場結合不夠緊密、過于學科化、專業課學時不足、實踐課時少、動手能力弱等問題。[2]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建立先進的知識體系,完善教學內容,提高科研水平,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創新;[1]貫徹市場導向服務社會,避免教學內容交叉重復,提高學生能力的培養;[2]優化課程教學內容,科學的安排課程的訓練等。[3]以上的論述只是從大的方面進行說明,而沒有進行針對紙樣設計教學體系設置的較為完善的及系統化詳細的論述說明,本文通過對學生和對國內院校關于紙樣設計教學體系課程充分調研和服裝企業對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座談的基礎上,詳細、系統的論述了紙樣設計課程體系設置的理論依據。

      一、問卷調查及設計

      1.調查對象及方式

      調查對象為:①本校服工專業四年級學生及畢業學生;②陜西部分服裝企業;③國內部分院校。

      調研方式:采用問卷和座談的形式,對本校學生采用問卷調研的方式,對于企業和兄弟院校采用座談的方式進行調研,另外對于兄弟院校的硬件建設進行參觀考察。

      2.調研內容

      (1)針對學生和國內院校的調研主要內容如下:

      1)紙樣設計課程體系組成模塊;

      2)紙樣設計課程體系組成模塊先后順序;

      3)紙樣設計課程體系各組成模塊的學時設置;

      4)紙樣設計課程體系各模塊講授內容;

      5)紙樣設計課程體系中采用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6)紙樣設計課程體系組成模塊和相關課程銜接設置;

      7)紙樣設計課程體系使用的教材;

      8)紙樣設計課程體系硬件建設;

      9)有關紙樣設計課程體系的建議。

      (2)針對服裝企業座談圍繞的內容:

      1)服裝企業目前需要的人才類型;

      2)未來服裝企業對人才類型的需求;

      3)企業需要人才應該具備的素質和能力;

      4)學校和企業的溝通機制的建立。

      3.問卷設計

      問卷采用封閉式和開放式相結合的設計方式,主要體現1、2中調研方面的內容。

      二、調查結果分析

      1.校內調查結果分析

      對校內學生調研回收的213份有效問卷填寫的信息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如下:

      (1)紙樣設計課程體系組成模塊

      課程體系組成模塊如表1所示。

      從圖1可以看出,課程體系組成模塊支持率由高到低分別為:裙子專題、褲子專題、上裝專題和工業制板專題;女裝構成、男裝構成、童裝、工業制板;原型、下裝、上裝、工業制板;其它。

      原型是一門獨立的平面制圖方法,幾個模塊中可以將原型方法融入其中,如女裝構成可分為女裝構成A及女裝構成B,女裝構成A主要以比例法為主,偏重于傳統款式的講述,女裝構成B以原型為主,偏重于變化款式等。

      課程組成模塊的設立,不應該是孤立的行為,而應是相互滲透和交叉的,若采用女裝構成、男裝構成、童裝、工業制板的課程體系模塊組成,單單在女裝構成中,又可以將女裝分為上裝和下裝,而下裝中又可以分為裙子專題和褲子專題,課程組成模塊形式上的不一致,不應影響內容的一致性,即課程講授涵蓋內容本質上的相同,只不過是講授內容以什么為主線,如何去組織的問題而已。

      (2)紙樣設計課程體系組成模塊先后順序

      基本上遵從由簡到繁,由下到上,由女到男,由成人到兒童,由國內到國外,先平面后立體的原則,另外由于院校之間與紙樣設計課程體系有關的課程的學期先后安排不同,應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合理設計安排。

      (3)紙樣設計課程體系各組成模塊的學時設置

      調研結果顯示,根據目前本校紙樣設計課程體系模塊的組成,原型、上裝、工業制板課程的課時都應有所增加,對于學生來說,足夠的課時量是能夠熟練掌握所學的知識保證,一方面,增加課時是必需的,因為現在的課時僅僅能夠保證講述基本的原理,對于實際的應用變化操作練習根本沒有時間,而且沒有最后的點評的時間,另一方面,在增加課時的基礎上,提高教學的效率是必須的。教學的效率要通過教學的手段和教學方法的改變來實現。但是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變還需要足夠課時量的支持。

      (4)紙樣設計課程體系各模塊講授內容

      紙樣設計課程體系組成模塊確定以后,各組成模塊的組成內容根據培養目標和學生在這門課程中應該具備怎樣的能力來組織模塊的大綱及詳細的講授內容,對于具體內容的組織,根據調查結果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多講述原理性的東西,包括基本的原理和變化的原理及款式變化的講解,授予學生真知識。

      2)結合生產實踐,加強實際的應用教學,結合時代的變化和流行,不斷的更新教學的內容。

      3)加大實踐方面的內容,多布置實踐方面的作業,并對實踐方面的作業及時點評。

      4)加強原型、上裝和工業制板方面的教學,對于制板中出現的問題,要多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紙樣設計課程體系中采用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上要充分尊重認知科學和發展心理學,注重學生生存能力的培養,教學手段和方法會因老師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是單純從課程的角度來說,應該又是在很多方面是共同的。教學方法要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的方式,針對具體要求學生達到的能力,合理設置靈活的教學方法。對于使用多媒體效果較好的部分,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加大信息量。

      (6)紙樣設計課程體系組成模塊和相關課程銜接設置

      紙樣設計課程體系組成模塊不是孤立的,紙樣設計是連接從服裝效果圖到最終成衣的橋梁,紙樣設計的正確與否的評判在于服裝成品對于服裝效果圖的完美實現,這也是檢驗紙樣設計能力水平的重要標準,因此紙樣設計課程體系和服裝效果圖課程及成衣制作課程以及縫制工藝等課程的銜接要緊密合理,相關課程之間環環相扣,這樣學生可以在實踐中把握各個模塊所需具備的能力,并能夠把各個模塊融會貫通,提高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7)紙樣設計課程體系使用的教材

      對于使用的教材要具有權威性的,科學、嚴謹、系統。現在的教材都比較陳舊,而且各自方法不同,應該由學校的老師統一編寫,使教材達到系統、嚴謹、科學的要求。

      (8)紙樣設計課程體系硬件建設

      紙樣設計課程體系相關的學科從最基本的人體研究到生理、心理、醫學、材料學、科技發展的最新水平等等,因此有關服裝方面涉及到這些學科的必須的硬件應該完善。硬件的完善有助于科研水平的提高和紙樣設計學科的發展。

      (9)有關紙樣設計課程體系的建議

      1)多實踐多練習,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2)紙樣設計課程和相關課程要連貫,不要間隔時間太長。

      3)專業課在四年的學期設置中提前些。

      4)加大課時量,講練結合。

      5)結合流行,加強款式變化的練習。

      6)作業的布置要有針對性,作業量要適中,注重質量而不是數量的多少。

      7)輔助紙樣設計的服裝CAD軟件多學一些。

      2.校外兄弟院校調研結果分析

      校外兄弟院校調研結果如下:

      兄弟院校調研中紙樣設計課程體系組成模塊基本上有女裝結構設計、男裝結構設計、童裝結構設計、服裝工業紙樣設計或服裝結構設計(一)、服裝結構設計(二)、服裝結構設計(三)、工業制板組成;紙樣設計課程體系模塊總的學時數幾個院校分別為264學時、384學時、198學時、160學時、184學時、體系模塊課程從第二或第三學期開始至第六或第七學期結束(具體見表2)。

      3.企業座談結果分析

      在和陜西部分服裝企業的座談中,企業對學生的要求主要是具有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較好的溝通能力,協作、團結、和諧,對服裝企業的技術手段和整個流程比較熟悉,掌握服裝有關方面最新的科技發展動態等等。

      三、紙樣設計課程體系組成分析

      綜合上述分析,紙樣設計課程體系組成根據各自學校的培養目標和要求來構建。

      1.在紙樣設計課程體系組成模塊上,應該概念清晰明了,由簡到繁,銜接合理,根據性別或者人體的組成部位或制圖的方法來設立組成模塊,模塊的組成不應是孤立的行為,而應是相互滲透和交叉的。

      2.在紙樣設計課程體系組成模塊先后順序上,遵循由下到上,由女到男,由成人到兒童,由國內到國外,先平面后立體的原則,另外院校之間與紙樣設計課程體系有關的課程的學期先后安排不同,應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合理設計安排。

      3.紙樣設計課程體系各組成模塊的學時設置應根據各個模塊大綱所要求達到的能力水平,綜合學校大的教學計劃的總學時數,考慮到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來設定。

      4.紙樣設計課程體系各模塊講授內容根據培養目標和學生在這門課程中應該具備怎樣的能力來組織,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5.紙樣設計課程體系中采用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要充分尊重認知科學和發展心理學,注重學生生存能力的培養,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的方式,加大信息量。

      6.紙樣設計課程體系組成模塊和相關課程銜接設置,銜接要緊密合理,相關課程之間環環相扣。

      7.紙樣設計課程體系使用的教材要具有權威性的,科學、嚴謹、系統。

      8.紙樣設計課程體系硬件建設有助于科研水平的提高和紙樣設計學科的發展。

      四、總 結

      綜合上述分析,在紙樣設計課程體系組成模塊上,應該根據不同院校本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來設定,紙樣設計課程體系的設置應該概念清晰明了,由簡到繁,銜接合理,根據性別或者人體的組成部位或制圖的方法來合理設計安排組成模塊,模塊的組成不應該是孤立的行為,是相互滲透和交叉的。服裝紙樣設計課程體系中采用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要充分尊重認知科學和發展心理學,注重學生生存能力的培養,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的方式,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他們的實踐動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焦佩林.改革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服裝紙樣設計》課程教學方法的探索[J].紡織教育,2002(2):43~44

      服裝結構設計論文范文第4篇

      (一)實行學分制的優勢分析

      在許多人眼里大學教師是一份很輕松的職業,承擔的課程較為單一且工作量少,對著教科書和一成不變的教案重復著教學工作,事實上在很多高校里確實如此。隨著社會不斷發展變化,現在的學生自我意識增強,倘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順應時代變化而墨守成規,是得不到學生認可的。學分制的推行有利于進一步增強教師的責任心,促使教師去研究社會需求,研究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教學,不再照本宣科。教師的教學吸引不了學生,學生不選擇他,自然會被淘汰出局,這樣的優勝劣汰有利于增強教師的競爭意識,提高教學質量,最大的受益者當然是學生。實行學分制改革不僅是對教學制度的革新,也是對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的一場革命。以教學管理改革為主,涉及課程設置、學科建設、學生思想的種種變化,學校各個行政管理部門都要配合并進行相應配套的改革。此舉可改變各學院、各部門間各自為政、互不相干的現狀,增進部門間的溝通交流、資源共享,有利于學科間的交叉和優化組合,避免教學資源的浪費。在學費的收取方面也更加透明化,每一個學分“明碼實價”,克服學校亂收費的問題。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量和學習年限,在修滿規定學分的情況下允許提前畢業,尋找合適的工作,有利于緩解就業壓力。

      (二)學分制的不足之處

      首先,學分制在課程設置方面要求必修課與選修課各占一半的比例,這就意味著要有足夠多的教師開出足夠多的選修課,并配備更多硬件設備來滿足學生選課的需求,同一門課程要由多名教師來開設,讓學生有選擇教師的自由,然而事實上,這些問題正成為許多院校的困擾。其次,在教學管理方面學生面對修學計劃上的改變和自由,一開始往往會因選課經驗不足,沒有規劃好而錯選、漏選,影響了后期的學習,這便需要在選課前后配備專門人員給予指導。在學生管理方面群體性活動的減少,容易導致其缺乏集體榮譽感,對學生的行政管理工作不利。學分制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約束力變小,學習過程完全靠自覺,需要學生有較強的自我管理和約束力,但現狀并非如此,選課“湊學分”的現象大量存在,這更增加了學分制的執行難度。再次,教師競爭上崗、優勝劣汰,使得部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被打擊,課程的減少、教學任務的不達標、課酬的降低都會給教師職業帶來影響,促使教師改變教學態度,尋求第二職業、更加不專心教學等,這樣的現象比比皆是。

      二、服裝設計與營銷專業的人才培養及專業方向特點

      本專業包含兩個方向,一個是服裝設計,一個是服裝營銷,主要培養能從事服裝設計與策劃和營銷管理方面的專業人才。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設計創造能力和動手制作能力,具備較強的市場設計及把控意識,掌握服裝企業、服裝市場的基本運作知識,能在服裝藝術設計與服裝市場營銷領域從事設計和營銷管理等方面工作。服裝設計和服裝營銷這兩個方向相輔相成,學生既要懂設計,更要了解市場,結合市場需求進行設計創作。要求本專業學生掌握服裝設計的專業技能和方法,具有各類服裝款式設計、服裝結構設計及成衣制作的能力;能夠獨立進行服裝設計實踐、服裝商品展示設計;熟悉有關經濟、文化、藝術事業的政策和法規,具有服裝生產、經營管理及市場預測初步能力;了解國內外服裝設計的發展動態,掌握服裝歷史、服裝美學及社會心理學知識,具有較強的時尚審美能力,同時注重對學生溝通、組織、策劃、創造、表現等綜合能力的培養開發。

      三、學分制下服裝設計與營銷專業的課程設置及優化組合

      江漢大學的服裝設計與營銷專業屬于高等教育本科教育中的藝術設計學科,在滿足服裝設計和服裝營銷兩個方向并行不悖的情況下,同時還需將創造性思維和方法訓練注入其中。課程類別主要分為通識教育、專業基礎、專業課、其他課程(跨學院和跨專業)和集中性實踐環節,每個類別所占總學分比例都經過權衡和反復斟酌,以確保學生的“營養均衡”,每門課程都規定了學時、學分、周學時及開課學期,對修讀的學期也給出了建議,指導學生選課。以專業課程為例,經過前期學生對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掌握并強化了設計專業的造型基礎、色彩應用、多媒體技術,對相關設計史論知識也有一定的掌握。專業課程的設置主要是以“模塊式”來確定的。針對服裝設計與服裝營銷兩個方向,本專業2011級和2012級的專業課程均分為模塊Ⅰ—1和Ⅰ—2、模塊Ⅱ—1和Ⅱ—2,模塊1主要滿足服裝設計方向人才的培養需求,以服裝效果圖、服裝色彩與圖案、服裝結構、中外服裝史、服裝設計、服裝材料、服裝工藝、服裝立裁等課程作為重點展開教學;模塊2主要滿足服裝營銷方向人才的培養需求,以服裝畫技法、服裝結構設計、服裝材料肌理、服裝設計、品牌設計與營銷、服裝商品企劃、服裝陳列與展示、服裝店鋪經營管理等課程作為重點展開教學。

      服裝結構設計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 文化產品 旗袍 購買意向 指標體系

      一、引言

      從1996年開始,“中國風”風靡全球。旗袍作為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瑰寶,其含蓄而優美的曲線造型和東方韻味一方面深深地吸引著中外設計師的眼球,為他們帶來更多的創作靈感。另一方面,旗袍所呈現出來的獨特魅力也深深吸引著消費者,為他們帶來更加完美的穿衣體驗和審美體驗。

      二、理論基礎

      (一)文化產品內涵和特征

      文化產品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有學者認為文化產品是指由文化人及文化行業生產出來的含有文化性,藝術性或文化含量高的文化載體和服務[1]。對于文化產品的特征,從文化產品的消費角度出發,學者們認為文化產品具有高風險性、公共性、象征性、創意性、價值永恒性等特征。從產品設計的角度出發,學者們認為文化產品的特征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外在形態美觀層次、使用過程方便層次以及內在精神豐富層次。

      表2-1 文化產品特征

      (二)旗袍的發展與特征

      有學者認為旗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的深衣[2]。20世紀20年代是旗袍發展最鼎盛的時期,民國政府甚至將旗袍作為一種國家禮服。到2011年,國務院將旗袍的制作手工劃分為第三批國家及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近年來,消費者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斷上升,旗袍受到更多消費者的青睞。旗袍的魅力源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物質特征和文化特征。旗袍的物質特征包括結構合理性、工藝獨特性、款式創新性、色彩豐富性、面料舒適性等;文化特征包括歷史悠久性、文化傳承性、內涵象征性和審美體現性等。由此可見,旗袍是一種具有我國傳統文化內涵的文化產品,其發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

      (三)服裝購買意向指標體系

      目前的服裝購買意向研究表明,影響服裝購買意向的因素包括刺激性因素和非刺激性因素兩大類。其中刺激性因素包括:產品屬性、店鋪屬性、品牌屬性、文化因素、社因素等;非刺激性因素包括:人口統計特征、價值觀、生活方式等。

      三、旗袍購買意向的指標體系建立

      (一)深度訪談

      為保證所建立的指標體系更加可信和準確,本文在杭州的絲綢市場遴選20位消費者進行了深度訪談。從深度訪談的結果來看:(1)旗袍的消費者集中在20-55歲左右的文化水平較高的知識女性。(2)旗袍消費者對傳統文化有著特殊的情結,追求高雅文藝的生活,會經常參加傳統文化的社交活動。(3)旗袍消費者看重的是旗袍所蘊含的文化特征:一方面穿著旗袍可以體現自身的文化涵養和民族情結,宣傳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另一方面穿著旗袍可以體現出女性的曲線美和東方優雅氣質。(4)消費者的購買渠道并不單一,很大部分消費者對店鋪的風格及服務要求較高,也有消費者希望參與旗袍的設計,突出其個性;(5)年輕消費者看重款式和圖案設計的時尚性,而年長消費者看重工藝和面料的品質。(6)大部分年輕人覺得旗袍適合在傳統節日和重要場合穿著,而年長的人則認為簡單裝飾的旗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穿著。

      (二)旗袍購買意向的指標體系

      結合已有的研究和深度訪談的結果,基于文化產品的視角,建立旗袍購買意向的指標體系,如表3-1:

      表3-1 旗袍購買意向指標體系

      參考文獻: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六区| 日韩亚洲人成网站|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 亚洲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亚洲国产一区明星换脸|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亚洲精品人成网在线播放影院| 色偷偷亚洲女人天堂观看欧| 亚洲美女aⅴ久久久91|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7|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熟女在线| 亚洲人av高清无码|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无码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无线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ⅴ|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林ゆな| 亚洲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啪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久久精品蜜芽亚洲国产AV| 亚洲人成毛片线播放| 亚洲乱妇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 亚洲性天天干天天摸| 亚洲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