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中國禮儀文化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論文摘要]數字化醫院這一概念已日漸發展和成熟,國內許多醫院在數字化建設方面都作了積極的嘗試,但也存在一些共性問題,發人深思,尤其體現在開發模式上。本文對數字化醫院的概念、分類和建設方法進行詳細比較和研究,以進一步明確數字化在醫院建設中的作用。并認真回顧國內外醫院數字化建設的概念、類別和現狀,深刻剖析了中國醫院數字化的發展歷程和建設策略。
現代數字技術和電腦信息處理技術現在已廣泛應用于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它幫助人們更快、更好、更有效地工作著。在醫療衛生領域,它也逐漸扮演起重要的甚至不可替代的角色。隨著衛生改革的不斷深化,也對醫院通_過數字化建設提出了迫切要求。為了進一步明確數字化在醫院建設中所發揮的作用,本文將認真回顧了國內外醫院數字化建設的概念、類別和現狀,以闡明該項工作在醫院管理和建設中的作用。
1數字化醫院的概念
上個世紀末,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網絡通訊技術的迅速發展,數字化概念首先在IT行業被提出。20世紀90年代初,在西方發達國家逐漸出現了數字化醫院(Di#tMHospital)的雛形。由于起步時間還不長,目前國內外對于數字化醫院的理解尚存在比較大的差異。一些專家用廣義和狹義來定義“數字化醫院”。
1、狹義概念:指利用網絡及數字技術有機整合醫院業務信息和管理信息,實現醫院所有信息最大限度的采集、傳輸、存儲、利用、共享,并且實現醫院內部資源最有效的利用和業務流程最大限度的優化的高度完善的醫院信息體系。
2、廣義概念:指由醫院與醫院間、醫院與社區間連接構成的區域性的數字化醫院服務體系。即在狹義數字化醫院的基礎上,加上了與之配套的多層次網絡連接,從而實現在一定區域內的零距離醫療衛生服務。
隨著“數字化醫院”這一概念的日漸發展和成熟,逐漸形成了由數字化管理(DigitalSupervisal)、數字化醫療(DigitalTreatment)和數字化服務(DigitalService)構成的現代醫院經營和管理模式。建設數字化醫院是一個龐大而又復雜的系統,它不僅需要當今世界最先進的計算機科學,而且還需要利用其它學科的成果。作為技術核心的計算機科學,包含了大型數據庫技術、圖形圖像處理技術、模數轉換技術、網絡通信技術等;同時,由于涉及衛生領域,因此還需要運用臨床醫學、藥理學、檢驗學等知識和成果;除此之外,數字化建設還必需依賴管理科學和其它社會科學,如運籌學、經濟學和心理學等。數字化醫院建設將整合以“病人為中心”、“以醫療服務為內容”、“以管理為抓手”的理念。它最突出的優勢是能夠高效整合和聚集能為病人提供高品質醫療服務的人力資源、技術資源、管理資源。因此,醫院數字化的建設和發展將對衛生服務有質的飛躍產生重大影響。
2國內外醫院數字化建設之現狀
在世界上,數字化醫院是醫院現代化建設的前沿課題。在馬來西亞的吉隆坡,已建成了無紙化、數字化醫院~馬來西亞中央醫院(Se-layang醫院)。美國阿拉巴馬州伯明罕市,全球最大的醫療保健供應商HealthSouth公司與Oracle公司合作,投資1.25億美元,籌建一所完全數字化和自動化的醫院。
近年來,隨著國內整體信息化建設的發展,醫院開展數字化建設的步伐和力度也提高很快。許多醫院數字化建設方面都作了積極的嘗試。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病人可通過網絡掛號或預約醫生、在做完檢查后,診治醫生會通過網絡調出檢查結果,患者可以通過計算機向醫生進行健康咨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的藥庫、藥房、病區、門診收費、住院以及門診醫生站系統以及檢驗信息系統已投入使用。鄭州市第五人民醫院在小范圍嘗試應用PACS系統。新山子石油化工總廠職工醫院用4年時間建設了醫院計算機綜合集成系統,包括醫療信息管理、數字化影像、醫院財務管理系統等8個子系統。福州總醫院自1998年推廣應用“軍字一號“高級版,1999年實施了檢驗聯機管理、手術管理、血庫管理、膳食管理和臨床醫生工作站等系統。2000年又投入建設醫學影像存儲與傳輸系統,實現全院性醫學影像網絡并實現院內無片化管理。2001年開發了門診診問醫生工作站。除此之外,在北京、廣東、大連等省市的多家醫院在開展數字化建設方面也都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3常見的醫院數字化系統包括:
1、醫院信息系統(HIS,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
HIS就是應用計算機和網絡通信等高科技手段對醫院內大量信息進行數字化管理的現代信息系統,它能提供全院的經濟運行狀態、醫療質量狀態、工作質量狀態等等,以及獲取各部門的信息反饋,從而使各部門的管理者進行計劃決策、組織實施、協調控制。HIs是整個應用系統的主干,也是數字化醫院的數據中心,起到了整合其它輔助系統的作用。
2、臨床信息系統(CIS,ClinicalInformationSystem)
CIS主要目的是實現醫院電子病歷的全程管理。主要解決以下問題:電子病歷的法律地位及技術標準;全程實現電子病歷的業務流程標準;表格化醫學文檔標準格式;建立醫學字典庫集;國際系統醫學術語(sNOMED)的改造和漢化:醫學術語漢字輸入法研究。臨床信息系統(CIS)主要包括:門診和病房醫生工作站、電子病歷(ERP)、圖像儲存和傳輸系統(PACS)、檢驗信息系統(LIS)、放射科信息系統(RIS)、危重病員監護系統(CCIS)等。
3、其它系統
(1)醫院財務系統(FIS,FinancialInformationSystem)
它導入HIS中采集的診療收入和成本支出數據。集成標準化財務分析系統,正確評估醫院的資金運作狀況。
(2)醫院智能決策支持系統(IDSS,IntelligentDecisionSupportSystem)
IDSS由定量分析為主的決策支持系統和定性分析為主的專家系統結合組成。IDSS以模型庫系統為主體,其模型庫中包括數學模型、數據處理模型、圖形模型等多種形式。涵蓋醫院的管理、醫療、科研等多種內容。IDSS將多個廣義模型有機組合起來,對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處理和挖掘,使其輔助決策能力從運籌學、管理科學的單模型輔助決策發展到多模型綜合決策。通過IDSS為醫院管理者提供客觀、詳盡的決策幫助。
4我國數字化醫院建設中的若干思考
回首中國數字化醫院的建設歷程。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與其他醫院一樣的共性問題,發人深思。從TT行業中流行的開發組織模式可以分為三種。一是委托開發、二是聯合開發,三是自主開發。目前。我國大多數三級甲等綜合性大醫院采用的HIS開發組織模式都是提需求、出資金,委托軟件開發商進行開發。實踐證明在一些大型醫療機構中采用這一做法是相當不成功的。
隨著衛生改革的逐年深入,醫院對HIS建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斷增加新的需求,包括醫教研工作職能結構的變化、醫保政策的變化、醫教研數據統計分析的變化等等。各個醫院中運行的HIs基本上還是處于手工管理計算機模擬化的方式,盡管有些分析統計的數據,但還是只限于局部的、事后的分析。HIS系統的主要作用是應付每月向醫保局上報AB報表,應用水平不高,與HIS的目標還有相當大的距離,沒有充分發揮HIS在醫院管理中的作用。究其原因,HIS是MIS中最復雜的系統之一。不同于其它行業的MIS開發,HIS有著強烈的醫療衛生行業自身特點,其面臨的主要問題是:(1)需求不確定性:由于醫療衛生行業正處于改革、調整期,由此導致需求不斷的變化是HIS開發中遇到的最大困難。(2)醫院內各部門間協調困難:HIS是一個高度集成化的計算機網絡系統,要求各部門之間要有高度統一、嚴格規范和大協作的精神。
關鍵詞:嗩吶藝術 文化內涵 理論思考
中國嗩吶藝術在不同地域體現著各異的風土民情和文化風格,嗩吶作品的音樂情趣與情緒,隨著演繹的內容和場合的變更詮釋出不同的音樂情感,給聽眾以新異的音樂體驗。中國嗩吶藝術源自民間,隨著現代文化多元化的發展,嗩吶演奏也被以藝術演奏的形式呈現在大眾面前,各類藝術作品勢如破竹般涌現,為大眾帶來不同的藝術感受。
一、中國嗩吶藝術的文化內涵
(一)嗩吶藝術的產生與發展
嗩吶作為中國傳統的民族樂器,其發源地是在波斯、阿拉伯地區。嗩吶藝術的流傳范圍極為廣范,是一件世界性的樂器,其自產生至流傳的時間跨度較大,且中國嗩吶藝術在各個地區都有較為廣泛的流傳,但多活躍在民間,多以民俗活動的形式呈現。嗩吶在形態、藝術表現上都有較明顯的特征,由于其發聲響亮、攜帶方便、應用場合多以民眾日常的民俗、生活息息相關,因而被大眾熟知和喜愛,至今仍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在中國的傳統民間藝術中,發展環境錦繡勃勃。
(二)嗩吶藝術傳統文化的意識形態范疇
嗩吶藝術和中國傳統文化習俗有著明顯的關聯和具體體現:主要體現在節慶和民俗文化中,例如:農村的婚喪嫁娶、節慶祭典等內容。人們通過嗩吶演奏來表達不同的情思。從意識形態范疇來說,嗩吶藝術與中國倫理文化體現及文化情感確有關系。中國人尤其重視倫理道德的人際關系體現,嗩吶藝術在中國傳統的文化場合與民俗文化中都有直接的情感表達。嗩吶演奏的曲目內容也和人們生活密切相關,如:樂曲《婚禮曲》《抬花轎》等,嗩吶藝術是最能表達華夏民眾文化情感的藝術形式之一。
(三)嗩吶藝術傳統文化的行為價值呈現
嗩吶藝術屬于中國傳統文化范疇,在行為價值的呈現上體現著較為深遠的社會影響力。嗩吶藝術的發展日新月異,行為價值也實現了從小眾到大眾的擴展。對比傳統的嗩吶藝術,現代嗩吶藝術在藝術表現力方面大大拓寬。作曲技法的創作延伸,演奏技法的創新應用,更有制作專家在嗩吶形態和制造工藝上所進行的大膽創造性的加工、改良(如加鍵嗩吶、活芯嗩吶),都力求在音色和音質上更能達到演奏“樂趣”,便于技藝精湛者在演奏形式和技術上有所突破,達到更高的藝術追求,豐富聽眾的視聽感受,既符合現代人的藝術和審美追求,也體現現代嗩吶藝術表演形式上的突破。
二、中國嗩吶藝術的時展的理論思考
(一)注重嗩吶藝術的技藝傳承
中國嗩吶藝術特有的技藝傳承特點,是傳統的口傳心授。在漫長的一段時間里,從事嗩吶工作或教育的民間藝人、演藝團體和專業音樂院校的工作者,逐漸拋棄傳統的“比葫蘆畫瓢”法,以規范嚴謹的教學體系取而代之。藝術家們對嗩吶藝術文化內涵的技藝傳承及在傳承中與時俱進,體現了人們對于民俗文化的情感及對藝術傳承的責任,這將是我國傳統文化研究更深層次的理論價值。通過文化情感研究傳統技藝,講述傳統技藝的發展歷程,以較為細致化深入化的理論成果推動嗩吶藝術的久遠發展。
(二)注重嗩吶藝術的藝術情感深化
嗩吶藝術在世界范圍內廣泛流傳,可見其藝術情感的體現并沒有被時間所沖淡,反而其文化情感正隨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深化,人們能夠從民俗文化、現代藝術審美的角度對嗩吶藝術進行深入探討。通過嗩吶藝術的表現,人們可感受其音樂情感以及對歷史文化內容的傳承,尤其在藝術作品的呈現中,人們透過或強勁激昂,或含蓄深沉、或悲愴傷感的情緒,捕捉藝術氣息,進入藝術情境。
(三)注重嗩吶藝術的藝術形式現代性演繹
中國嗩吶藝術的發展應當與時俱進,讓嗩吶藝術被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在表演形式上,嗩吶藝術可以實現與其他樂器結合,重奏或合奏以使得音樂層次分明、音色多元化;嗩吶作品的伴奏音樂可突破以往的民族樂器或小樂隊的伴奏模式,采用鋼琴,以期達到音樂對比強烈突出主奏樂器情緒等等;舞臺藝術表現形式現代化與多樣化,能夠帶動大眾的藝術、文化情感,豐富藝術視野,并為藝術理論的研究、藝術融合和探索實踐等帶來更多的挖掘空間。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當下中國嗩吶藝術的發展,我們有責任和義務深層次地挖掘其文化內涵性,用具有藝術表現力和文化感染力的藝術形式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嗩吶藝術,實現嗩吶藝術的現展和創新。
參考文獻:
[1]李大鵬.嗩吶藝術魅力淺談[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2,(11).
[2]孫榮偉.當代中國嗩吶藝術的發展現狀及理論思考[J].藝術探索,2013,(1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經胃鏡與病理活檢確診符合消化道腫瘤臨床診斷標準的老年消化道腫瘤病患80例,以患者的意愿為分組依據將其分成甲組和乙組,各40例。甲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60~85歲,平均(68.43.2)歲;直腸癌者8例;胃癌者13例;食管癌者4例;結腸癌者11例;胰腺癌者4例;合并呼吸系統疾病者6例;高血壓者20例;冠心病者14例;糖尿病者5例。乙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60~87歲,平均(68.93.5)歲;直腸癌者7例;胃癌者14例;食管癌者6例;結腸癌者11例;胰腺癌者2例;合并呼吸系統疾病者5例;高血壓者21例;冠心病者13例;糖尿病者7例。比較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1.2 方法
乙組采用常規西醫護理方案:術前協助患者完善各項檢查,改善病室環境,幫助患者緩解疼痛,若有必要可指導服用鎮痛藥;術中落實三查七對原則,協助取最佳的手術,確保輸液管暢通,密切監測基礎生命體征;術后注意觀察患者生命指征的變化情況,比如:血壓、ECG、體溫、SPO2、心率與PETCO2等。甲組在乙組的基礎上增加如下中醫護理措施:
(1)通過護士的姿態、語言和行為氣質等,幫助患者緩解焦慮與緊張等負性情緒,提高心態穩定性,增強面對疾病的信心。視患者的基本情況,比如:焦慮程度、性格特點與興趣愛好等,指導其做適量的行為訓練,并予以針對性較高的心理疏導措施。于病室內播放患者喜歡的音樂,擺放患者喜歡的花卉盆栽,以為其營造一種安靜、舒適的休息環境。
(2)于營養科醫師的指導下,同時結合患者的身體狀況,為其制定科學的膳食計劃,確保每日攝入營養均衡,增強機體抵抗力。叮囑患者要適當食用易消化的高蛋白質食物,禁食生冷、辛辣以及油膩性的食物。此外,也可采取少量多餐的進食方式,幫助患者減輕胃腸道的負擔。
(3)于合適的時間指導患者用藥,避免藥物刺激胃腸道。針對有惡心嘔吐等異常情況的病患,需予以其適量的生姜水。針對無法經口進食的病患,需采取靜脈營養補充的方式,若有必要,可行完全胃腸外營養輔以
治療。
(4)加強對患者基礎生命體征進行監測的力度,同時視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其施以中藥護理:白術、龍葵、黨參、石見穿、當歸和蟾酥等中藥既具備健脾利胃和清熱解毒之功效,又能起到如下幾方面的作用:調節機體代謝功能;避免腫瘤復發;緩解疼痛。同時視患者的體質,指導其服用扶正祛邪之類的中藥湯劑,比如:補中益氣
湯等。
(5)每日定時采取針灸的方式,對患者的相關穴位進行規范化的針刺,以幫助其緩解癌痛。另外,也可采取中藥熏蒸的治療方式緩解患者的疼痛,中藥可選擇防風、絡石藤、艾葉與雞血藤等。針刺三陰交穴和足三里穴等,并留針10 min,能幫助患者調理脾胃,增加食欲。
1.3 觀察指標
利用腫瘤患者生活質量調查表[2],分別評價兩組經不同方式護理干預之后的效果,其評價內容主要有:疾病認知、食欲、日常生活能力與疼痛情況,分值越高,提示護理效果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以統計學軟件SPSS 20.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甲組在疾病認知、食欲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上的評分均顯著比乙組高(P0.05)。如表1。
3 討 論
關鍵詞:耕地保護;利益補償;社
在生態脆弱的烏昌經濟區內保護耕地勢必制約經濟發展,而經濟發展則又要占用大量耕地,在這里,耕地保護和經濟發展便成了一對“冤家對頭”。然而,通過對烏昌經濟區內的農戶進行合理有效補償,一方面,既有利于增強農戶保護耕地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也有利于提高耕地保護的經濟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促使該地區非農產業向土地節約型和集約型方向發展。
一、烏昌經濟區耕地保護中農戶利益補償問題的重要性
對農戶利益進行補償的實際意義主要有:
第一,烏昌經濟區是天山北坡經濟帶的中心區域,在烏魯木齊這個國際大都市的帶動下,該地區的人口增長、工業化、城鎮化水平遠遠高于全疆其他地區,因而需要占用大量耕地。而且,目前實施的烏昌經濟一體化戰略勢必會對烏昌經濟區產生更大的生態影響,使人地矛盾日益嚴重,水污染、大氣污染等問題日益突出,生態安全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同時又由于比較利益的差異等原因,導致耕地用途的轉移和耕地的不可持續利用,對新疆的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也構成了潛在的威脅。
第二,對烏昌經濟區內的農戶進行合理有效補償,一方面將有利于增強當地農戶保護耕地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耕地保護的經濟能力。它是烏昌經濟區實現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戰略性措施。
第三,對農戶保護耕地進行補償,既有益于保護耕地,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突破口,同時,也是新疆和烏昌經濟區乃至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內容。政府和農戶都成為耕地保護的主體,將促進農業生態環境,乃至區域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第四,在公共管理領域,合理的政策導向、執行和監督是保護好該區域的耕地,確保新疆生態健康與糧食安全的關鍵。在此前提下,建議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更加有效地保護好新疆現有的耕地,使社會目標和個體目標相一致,追求經濟目標的有效性和生態安全性。
對農戶利益進行補償的理論意義主要有:
首先,對農戶利益進行補償是新疆和西部地區甚至全國保護耕地的新觀念,通過補償體系構建,為我國耕地保護研究提供一個有效的思路。
其次,改變以客體為主線的研究思路為以主體利益為研究主線進行補償問題的研究,將豐富補償理論,完善我國的補償制度。
二、烏昌經濟區耕地保護中農戶利益補償的基本構架
(一)補償的原則
對烏昌經濟區的農戶利益進行補償,是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激勵手段,應該遵循以下幾個主要的原則。第一,公平與效率相結合。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關系烏昌經濟區內的公共利益,關系著區域的公平、工農間的公平,因此補償機制必須要體現公平的原則。同時,制定的補償措施必須能夠對激勵的客體起明顯的激勵和約束作用,產生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第二,市場機制和政府機制相結合。由于意識滯后帶來的“非理性”、土地供給的有限性等因素的存在,市場在耕地資源配置中存在失靈的現象。這為政府的介入提供了必要性。政府應在對耕地保護、實現土地資源配置效率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第三,規范性與靈活性相結合。應該結合耕地保護政策制度、農業政策制度和城鄉統籌政策等方面建立對農戶的利益補償的規范性體系,使得農戶的利益補償有制度規范,從制度層面得到承認和保護。同時,要考慮烏昌經濟區內的地區差異性,補償的標準、補償的方式應該有所差異。第四,可操作性。對農戶利益的補償機制要嚴密,能被激勵客體接受,有操作性。
(二)補償的標準
耕地保護中烏昌經濟區內農戶利益補償的數額或程度,對農戶有重要的影響力和公平的暗示。補償的標準包括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對于不同的補償方式、補償情況和補償地區,補償的標準會有所不同。補償標準的關鍵在于補償依據的選取和農戶的利益損益程度的確定。不同的補償模式,采取的標準不盡相同。對于征地補償模式,其補償多以被征土地和相關資產的市場價格為主要參考標準,不同的只是市場價格的計算時間。應該在全面評估耕地的價值的前提下,適當提高耕地占用的補償標準。對于結構調整補償模式,其補償標準的確定需要綜合參照國內外農業保護價格。對于生態退耕補償,其標準應隨著退耕的類型、當地的生活水平和需退耕的耕地情況而定。對于自然災毀補償模式,其補償的標準應按照耕地災毀的面積、原耕地的生產情況和當地的生活水平而確定。
(三)補償的方式
補償主要分為政策制度補償、實物補償、資金補償和精神補償等四種方式。第一是制度政策補償方式。制度政策補償是對農戶的權益和機會的補償。制度補償中,土地制度是基礎,耕地資源的產權制度是關鍵。政策補償,即依據針對農戶利益的各項優惠政策的補償,包括補貼政策、財政轉移支付政策等。第二是實物補償方式。補償者運用物質、勞力和土地等進行補償,解決受償者部分的生產和生活要素,改善受償者的生活狀況,增強受償者的生產能力。實物補償有利于提高物質使用效率。對于征地補償方式采取的物資補償方式有,土地入股補償、留地安置補償、土地債券補償、替代地補償等。第三是資金補償方式。資金補償是最常見的補償方式,也是最迫切急、需的補償方式。資金補償常見的方式有:補償金、減免稅收、信用擔保的貸款、補貼等。通過資金的補償的直接影響到農戶的收入。
三、農戶利益補償的模式構建
對烏昌經濟區耕地保護的農戶進行的利益補償分為四種模式,即征地(耕地)補償模式、結構調整補償模式、生態退耕補償模式、自然災害補償模式。這四種模式互為一體,體現農戶耕地的面積變化可能面臨的四種驅動力。耕地保護包括數量和質量的保護。其中,數量保護是基礎,質量保障是關鍵。就大部分農戶來說,一定的耕地數量是其生存和基本權利的保障,一定生產能力的耕地是其生活水平提高的保障。四種補償模式下成本形態及補償流向分析見表1。
四、 “烏昌一體化”過程中對農戶利益進行補償所采取的措施
(一)經濟措施
烏昌經濟區內對農戶利益進行補償的經濟措施,關鍵是要使補償活動市場化,使補償成為市場性的經濟活動。建立補償活動的市場、補償市場體系、補償市場機制,讓補償活動在市場中順利運行。使補償與補償相關者的“權、責、利”相結合,與其長期穩定利益結合,迫使補償相關者自始至終關注補償的效率和用途,使其不斷創新,運用合理的補償方式來提高補償效率。第一是積極培育地產市場,加強地價評估,尤其是農用地損益評估。第二是要設立農地發展權,完善我國土地產權制度,保障失地(耕地)農民的利益。第三是要補償資金籌集的多渠道化。針對不同的補償的模式,要采用不同的資金籌集方式。在市場機制和政府機制雙重作用下,資金的籌建需要采用委托性和直接性兩種渠道。
(二)法律措施
要在烏昌經濟區內加強耕地保護,必須要加強相關的法律建設。有關農戶利益補償的法律性規定,有利于耕地保護法的細化和具體化,也有利于促進耕地保護過程各個利益主體之間和諧。其法律性規定包括規范的補償程序、明確的補償主體、補償的義務和權利等方面。
(三)行政組織措施
必須要完善耕地保護中的各項行政工作,特別要加強國土資源部門的各項行政工作。針對耕地保護中的利益補償,要有嚴格規范的信息反饋程序,確保農戶的利益補償意愿得到暢通表達和損失利益的有效補償。耕地保護是一項歷史性的巨大系統工程,涉及到各個行業、各類眾多的利益主體,而且事關吃飯和發展的問題,因此,需要一個強有力而且擅長業務的專門的組織機構來把握耕地變化規律,協調耕地保護的利益主體,開展政策研究和各項行政工作。
參考文獻:
[1] 高明.耕地可持續利用動力與政府激勵[M].北京:經濟與管理出版社,2005:60.
[2] 錢文榮.城市化過程中的耕地保護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8-9.
[3] 康慕誼,等.西部現代建設與生態補償――目標、行動、問題、對策[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5:102-122.
[4] 蒲春玲,等.資源與環境經濟學[M].烏魯木齊:新疆科技衛生出版社[K].2002:74,75,91.
[5] 王雪盡.耕地保護的公共管理政策分析及對策研究[D].中國農業大學碩士論文,2004:5.
商務禮儀論文參考文獻:
[1]周桂鳳.角色扮演法在中職商務禮儀課程中的運用[J].科教導刊(下旬),2015
[2]王冬梅.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4
[3]呂亞君.“商務禮儀”課程整體設計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0
[4]蔡華妹.商務禮儀教學中情景模擬教學的思考[J].吉林教育,2014
[5]蘇陳艷.淺談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商務禮儀素養培養[J].校園英語,2014(21):84.
[6]徐小芳.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商務禮儀素養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1,10:188-189.
[7]石慧.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的需求分析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
[8]陸娟,楊曉嬙,張嬋依.外語專業商務禮儀教學必要性及教學改革具體操作設想[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129-130.
商務禮儀論文參考文獻:
[1]呂冬梅.商務禮儀教學中多媒體輔助教學應用的誤區及對策分析[J].科技資訊,2007(21):136-137.
[2]王冬梅.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4(4):146-147.
[3]李湘棱.電子商務實務多媒體課件設計制作與教學應用研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4(7):140-141.
[4]李軍莉.遠程教育中《商務禮儀》課程教學實踐的改革研究——以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商務禮儀》課程教學為例[J].才智,2014(33):43,45.
[5]寧艷珍.《商務禮儀》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經濟師,2015(7):222-223,226.
[6]顏莉虹.面向高職學生的《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4):90-94.
[7]嚴軍.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商務禮儀》課程實踐教學模式初探[J].職業教育研究,2011(S1):93-94.
[8]何劍霞.情景化教學法在商務禮儀課程中的運用[J].南昌高專學報,2011(6):132-133.
商務禮儀論文參考文獻:
[1]宋峻峰從當前社會需求看高職文秘專業人才的培養[J].教育與職業,2013(32):123-124
[2]朱穎高職商務禮儀教學與職業素養教育相融合的思考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2(17):145-146
[3]莫少紅高職“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2(36):148-149
[4]羅金鳳高職商務禮儀課程開放式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4(21):120-121,122
[5]劉秀榮基于行動導向法的商務禮儀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以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為例[J].職教論壇,2015(27):72-75
[6]向立志,崔曉莉從企業需求探討高職文秘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2):82-84
[7]蕭琳基于崗位核心能力的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商務禮儀”課程設計[J].教育與職業,2013(36):138-140
[8]張淑英商品經濟市場環境下關于商務禮儀的思考與建議[J].中國商貿,2014(19):214-215
[9]史鋒,張徽商貿類學生商務禮儀素養教育探析[J].巢湖學院學報,2011(2):142-145
[10]鄒亮商務禮儀課程模塊化教學模式探討[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5):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