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人力資源本科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醫院人力資源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原則
人力資源綜合評價指標需要遵循整體性、系統性原則,這是由人力資源本身性質決定的。人力資源本身具有涉及范圍廣、情況復雜的特征,所以我們要對人力資源進行整體、系統的描述。特別是涉及系統內部聯系、系統各組成要素互相影響的部分,這些部分能夠清晰表明人力資源發展狀況。其次,綜合評價指標還需要遵循可比性原則。可比性原則指的是要在控制變量的情況下,對同一醫院不同階段的人力資源進行比較,或者對不同醫院同一階段的人力資源情況進行對比。從控制變量的對比中,了解當前人力資源的發展程度,根據存在的問題進行處理;綜合評價指標的代表性原則指的是將所有搜集到的人力資源評價方案進行整體,挑選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評價方案,作為人力資源綜合評價的最終結論;人力資源綜合評價指標要遵循相關的可操作性原則。對于醫院人力資源指標的獲取,應該根據現實情況,挑選那些具有可靠性與代表性的數據。然后將這些數據用簡潔明了的方式進行排列,得出人力資源評價的可靠結果。
二、基于核心競爭力的人力資源投入
人力資本指的是醫院所擁有具有相關技術能力人才的總和。人力資本具有增值的作用與多方面的使用價值,是醫院整個資源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英國經濟學家泰勒指出:人力資本不僅僅指某一行業所擁有相關方面人才數量的多少,更重要的是人力資源自身素質高低、能力的高下。其中具有高素質與較高技術水平的人力資源,能為企業創造出更多更大的效益與利潤。而醫院人力資本組成具有以下幾方面:護理方面人員、主治醫師人員、醫院管理人員等。
醫院人力資源的素質水平,需要從人力資源自身學歷高低,擁有技能兩方面進行評判。以上兩方面不僅能夠考察人力資源質量方面的情況,也能夠表明醫院整體人力資源比例特征。人力資源的技能結構需要從醫院人力資源職稱方面來體現,通過分析醫院人力資源中高級職稱、中級職稱、低級職稱,在護理、主治醫師、醫院管理人員中所占的比例,得出人力資源技能結構。人力資源的學歷結構,則可以從本科、碩士、博士等學歷,在在護理、主治醫師、醫院管理人員中所占的比例得出。其中年輕群體的技能指標與學歷結構,為醫院人力資源部門考察的主要內容。
三、基于核心競爭力的人力資源管理
醫院人力資源所掌握的能力與知識體系,需要相關管理人員進行合理分配與整合,才能發揮其最大作用。人力資源管理能力即能夠很好處理人力資源分配方面問題,將個人本身具備知識技能轉化為實際生產力。人力資源優勢的挖掘,能夠顯著提高醫院本身綜合競爭實力,保證人力資源合理分配。本文通過研究相關醫院人力資源文件,著重從人力資源吸引能力、投資能力兩方面進行人力資源闡述。
人力資源吸引包括多方面的內容,主要建設方面為:醫院口碑與企業形象、技能培訓機會等。醫院口碑與企業形象是醫院本身長久經營的結果,醫院形象包括:醫院自身的技術水平、醫院經營模式、醫院專業方向等方面的內容。醫院口碑與企業形象是居民群眾對醫院科技水平、服務態度、整理管理方面的肯定,是醫院綜合競爭力的主要表現部分。
醫院技能培訓機會指的是醫院自身能帶給員工的發展空間,也就是通過相關技能的培訓,醫院員工能夠更加高超的技術水平與廣闊的發展前景。如今醫院員工工作不僅考慮醫院物質待遇問題,更加會考慮自身以后的發展空間問題。所以如今醫院大量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開展出國考察活動,或者提供機會幫助員工進一步深造碩士、博士學位,使人才心甘情愿留在企業內部。
醫院對于所擁有的人力資源增值的主要方式為人力資源投資。人力資源資本投入的大小,決定著醫院未來人力資源實力的強弱。人力資源資本投入包括方方面面的內容,主要包括:物質的投入、技能教授、人力資源創新能力培養、素質文化的建構等。人力資源物質的投入指的是通過對企業員工物質獎勵,包括工資獎勵、福利制度、出差課題等經費援助。通過物質的直接獎勵,使員工能夠發揮更大的人力作用,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
企業對人力資源的技能教授,也是醫院發展的重要課題之一。由于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企業人力資源的技術水平也要進行相應的提高;原來的人力資源技能已經不能滿足如今醫院的發展需求,所以要對人力資源進行新技能的培訓,才能保證人力資源價值的升值。其中醫院內部的年均培訓費與培訓指標為技能教授的主要花費項目;人力資源創新能力培養,對醫院長遠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創新是醫院競爭力的主要源頭,是提升醫院整體硬件能力與人力資源能力的主要途徑。人力資源創新能力培養,特別是加大創新資費的投入,對整體人才創新體系形成具有極大幫助。其中醫院科研創新經費投入以及技術人員經費投入,為人力資源創新主要投入項目;素質文化的建構對于醫院內部人文環境、醫院外部口碑,具有重要影響。素質文化也是醫院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醫院在文化方面投入主要表現在文化活動費用投入上。
四、基于核心競爭力的人力資源績效
醫院績效重要部分之一,為人力資源績效。本文主要針對醫院醫療、技術、管理等進行人力資源績效剖析。通過對醫院設施水平、科研水平、經營方案、工作能力等內容分析,指出綜合評價指標績效。
醫院設施水平是醫院醫療能力的基礎,只有醫院自身設施水平達到相應標準,才能提供符合大眾要求的服務。醫院人員的工作能力是醫院整體服務水平的體現,同時也表明員工自身素質與技術水平的高低;醫院的科研水平是醫院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能從側面看出人力資源績效的發展情況。關于醫院科研水平的高低,可以從醫院在各大刊物發表科研論文的數量、質量方面得出。醫院科研成果需要國家部門的立項與審核,再通過相應刊物發表出來,醫院科研成果大多在品質上努力鉆研,注重高質量成果的產出;醫院優良的經營方案,能夠有效提升醫院整體核心競爭力。目前綜合競爭力較強的大型醫院,大多具有完善的企業經營方案。企業經營方案式企業整體運作的方針,醫院的所有經營活動都要圍繞經營方案進行。只有自身經營方案的完善,才能保證醫院各方面平穩運行。醫院經營方案包括多方面內容,主要有:藥品比例、年人均業務收入等。人均業務收入能夠體現醫院經濟效益狀況,藥品比例的評價有利于促進醫院合理用藥、合理創收。
【關鍵詞】巴松錯;旅游資源;旅游景區;資源評價
【作者簡介】瓊達女藏族1978.3職稱:助教學位: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從事旅游管理方面的教學
1 研究地概況
你可能聽說過,尼泊爾有個天堂般的博卡拉[1],很多歐美人愿意在此終老;可你知不知道,就有這么個可以與博卡拉媲美的地方――巴松措。巴松措[2]位于中國自治區林芝地區工布江達縣錯高鄉境內。是紅教(藏傳佛教寧瑪派)的一處著名神湖和圣地。巴松錯四面環山,氣候溫和,風景秀麗。湖面平均海拔3538m,長約10km,平均寬度2.5km,湖水最深處為166m。總面積25.9 km 2。湖水清澈見底,四周雪山倒映其中,黃鴨、沙鷗、白鶴等飛禽浮游湖面。巴松錯在藏語中的意思是“三巖湖”。距川藏公路44km,距拉薩370km。 巴松錯以自身的許多優勢,在2000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2 旅游資源及定性評估
景區內旅游資源豐富、類型多樣、主要特點突出。
2.1資源價值很高
2.1.1資源完整度高,奇特性、觀賞性很強
本景區地文景觀、水域風光、生物景觀、天象與氣候景觀、歷史勝跡、現代勝跡及傳統民俗文化都有分布[3],類型多樣,內容完整(見表1)。巴松錯湖水清澈見底,四周環繞的雪山倒映其中。黃鴨、沙鷗、白鶴等飛禽悄然浮游在水面,湖中則是游魚如織往來穿梭,更顯得一派寧靜。距岸邊大約一百米處有一座小島名為扎西島,傳說該島是一“空心島”,即島與湖底是不相連而漂浮在湖水上的。雖然只是個傳說,卻讓人覺得蔚為神奇,你到島上也不妨試試在島的某些地方跺跺腳,看是否有空心的感覺。
島上又有一小巧玲瓏面積不足200的寺廟,名為“錯宗工巴寺”,始建于吐蕃贊普時期,是寧瑪派寺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廟內主供蓮花生,在一尊大威德金剛塑像腳下,有兩塊天然鵝卵石上面有一凹進的圓窩,傳說是格薩爾王征戰此地時戰馬留下的蹄印。另外在這個不大的小島上的其他地方,也密布著許多神奇傳說:格薩爾王揮劍于石頭上留下的劍痕、樹葉上有自然形成的藏文字母的“字母樹”、松藏干布在石上留下的足印、蓮花生洗臉的神泉……林林總總讓人不由得對這充滿神奇的小島頓生景仰之心。
巴松錯南岸一處小溪邊,還有一充滿神奇傳說的“求子洞”,在一塊大石上有一寬約20多cm,深約40cm的小洞,洞中有一圓形突出的石頭,整個造型形似女性生殖器。傳說這個小洞曾被蓮花生大師加持過,來此求子甚為靈驗。離此不遠的沙灘上,還有“蓮花生修行洞”。湖西岸有“格薩爾王試箭處”,據說在每年的藏歷四月十五日那天,會在碧藍湖水下面的湖底中心線長出一條長長的白色帶子,當地人盛傳那是獻給格薩爾王的一條巨大的白色哈達。
2.1.2科考價值突出,科普意義較大
科學考察價值反映旅游資源的某種科學研究功能,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教學科研方面有什么樣的特點,能否作為科教工作者、科學探索者和追求者現場研究的場所。巴松措湖水清澈見底,四周環繞的雪山倒映其中。從巴松措朔源而上,多為大型山谷冰川。保存了大量古代冰期和現代冰雪活動形成的冰川地貌,古冰川活動遺留下來的“V”型谷、終磧壟、側磧堤等地貌形態,隨處可見。因此,該景區不僅景色旖旎,科學價值、科普意義也很明顯。
2.1.3文化價值較高
巴松錯距岸邊大約一百米處有一座小島名為扎西島,小島上有唐代的建筑“錯宗工巴寺”,是有名的紅教寧瑪派寺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它的建筑風格不同于其它寺院:為土木結構,上下兩層,殿內主供蓮花生、千手觀音和金童玉女。寺南有一株桃和松的連理樹。更為重要的是,它對該區紅教的發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巴松錯湖南岸一處小溪邊,還有一個充滿神奇傳說的“求子洞”。湖西北還有15大的巨石,大石中心有一可供一人鉆過的洞,據說能鉆此洞可消災除病。離此不遠的沙灘上,還有“蓮花生修行洞”,是紅教的一處著名神湖。 位于工布江達縣錯高鄉境內的工布民族、工布服飾,地方風情不同于藏民族,這里居住著許多其他少數民族,這些給工布風情為主的民俗文化區域增添了新的文化內容。
2.2景區規模較大
2.2.1景點數量多,地域組合好
該景區內自然景點,人文景點數量多,大大小小景點近幾十個。各景點之間都有道路相通,交通條件也基本上具備。因此,從景區的內部組合和外部組合條件看,不僅資源完整度高,景點數量多,特色突出,而且地域組合好。
2.2.2旅游環境容量大
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有克服外界干擾破壞的能力而使自身保持平衡狀態[4]-[6]。在本論文中主要運用了自然地理容量計算方法,測定該景區的旅游環境容量[7]。即:PCC=(A/Vla).Rf。其中,A為可利用的公共區域面積;Vla為每位游客所需要占有的面積(每位游客所需要的自由空間假設為1);Rf為每日所接待的人次(計算方法為營業時間/游客的平均逗留時間);根據此公式可以經過計算得出: 巴松錯AAAA級風景名勝區(37.5km2)的最大旅游日容量為:760~1490人,年旅游容量可達30萬人以上。
2.3旅游基礎設施
據調查,目前該景區發展旅游業所必要的交通、接待設施、醫療衛生和旅游商品生產等基礎服務條件均已滿足該區旅游業發展的需求。但旅游商品的品種單一,質量一般,產量有限。
2.4人力資源
隨著經濟的發展,旅游業所需管理、服務、商貿等多方面人才將大大增加,而目前該景區所雇傭的景區工作人員多半來自本地農民,缺乏專業的旅游從業人員,因此在旅游活動中帶來許多不便,建議引進或培訓旅游服務的專業人員。借廣東、福建林芝的大好機遇,從而可以培養更多更優秀的景區講解員和管理人員。
3綜合定量評價
3.1層次分析法
旅游資源可視為一個復雜的系統。運用層次分析法是將這一系統分解為若干層次、若干因子,并從比較中求得每一因子較客觀的評價。層次分析法在自然、經濟、社會、環境生態等方面的應用已極為廣泛,尤其是對自然、經濟和社會資源的綜合評價其優越性更加突出。
3.1.1根據保繼剛建立的旅游資源評價指標體系進行的定量評價。
根據保繼剛建立的旅游資源評價指標體系[8],該指標體系的顯著特點是從景區價值、容量和條件三個方面來反映評價對象的綜合價值,即從資源價值、景點規模和旅游條件來構筑定量評價的一級層次。特點是資源價值分值比重相當高,占總分值的72%,景點規模占總分值的16%,景點規模較小.旅游條件權重最低,僅為12%。在此基礎上巴松錯旅游景區的分值為74.2,其中資源價值分62.5,景點規模分7,旅游條件分僅為7.7,顯然該區旅游的價值相當高,但景點規模較小(表2)。
3.1.2根據李玉祥建立的評價指標體系進行定量評價
根據李玉祥建立的評價指標體系[9]該指標體系與前述評價體系有所不同,即從市場條件,旅游資源和投資條件構成待開發旅游景點區位條件評價的一級層次,分值的權重旅游資源56分,市場條件32分,投資條件12分,無疑該評價體系既突出了資源本身的價值含量,同時也強調了市場潛力市場空間因子,將市場導向作為價值評估的重要內容,促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化,其現實意義十分明顯。從錯高湖旅游景區旅游資源的評價值看,市場條件19分,旅游資源分值46分,投資條件5.3分,旅游資源分值占標準值的85%,市場條件占55%,顯然旅游資源條件很好,市場開發潛力較好 (表3)。
3.2價值工程法
價值工程(VE)是20世紀40年代興起的一種現代管理方法,由于其核心是分析系統的功能,故運用于旅游資源功能評價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方法。
引用羅成德教授的研究結果[10],旅游資源功能評價建立在自然因素、人文因素、景區規模和旅游條件的一級功能權重的分配上,其標準分見表4,并通過森林保護與游憩專業學生(學生人數34人)打分取平均值,則該景區旅游資源評分值為72分,其中自然因素占標準分值的83.5%,人文因素占標準分的55%,景區規模分值占標準分50%,旅游條件功能為5分。毫無疑問,價值工程法盡管功能因素劃分與層次分析法有所差異,但該景區旅游資源的評價結果是基本一致的,總分范圍在70~80分之間,且該景區旅游資源的價值是巨大的,但基礎條件仍很薄弱,一般地說相當于二級旅游景區范疇。
4結論
無論是層次分析法還是價值工程法評價結果都與定性評價結果基本一致,即該景區資源價值功能突出,尤其是國家森林公園巴松錯、4A級國家風景名勝區仲錯湖和三色湖等具有國際性的意義,是自然、人文景觀組合較具備的景區之一。
單從旅游資源本質而言,完全有理由也有條件可歸結為一級旅游區域范疇。但西特的自然地理條件和社會歷史背景,使該景區經濟發展水平、交通通訊、周邊環境建設等基礎和服務設施還較落后,從而大大弱化了該景區旅游資源綜合評價的結果。
基于該景區景點、線路、景區網絡沒有完全規范化、投資難度大、經濟水平低、開放程度不高、以科考、探險、研究為主的旅游定位是維系該區旅游資源開發的主流,普通客源市場的開拓與旅游產業的發展近期仍難成為現實。
【參考文獻】
[1]自治區旅游局.導游解說詞,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3(2)64-65.
[2]旺堆。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簡介,人民出版社,2002.1
[3]方懷龍,張敏,趙墾田.林芝地區生態旅游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林業科學,2004(5)。
[4]李丹.風景名勝區警惕建設性破壞,《光明日報》,1999,1-19
[5]龔雪輝.生態旅游豈能破壞生態,《光明日報》,1998,5-23
[6]鄭北鷹.破壞森林犯罪行為仍很嚴重,《光明日報》,1999,1-15
[7]向風行,李衛述.湖南湄江風景區旅游資源開發利用.資源開發與市場,1996,(3):80
[8]保繼剛. 旅游開發研究-原理-方法-實踐.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