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語文中考復習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當中考進入倒計時,學生們的心情也變得極為復雜,真可謂“數年寒窗苦,只待今朝試”,其緊張和壓力也往往達到最高值.此時,每個考生都希望以最佳狀態走入考場,發揮出最好的水平.怎樣才能保持臨考前的最佳狀態呢?
一、克服考前易出現的幾種不良習慣
1.做難題
有些同學在考前覺得自己復習得很不充分,所以在考前仍然在做大量難題.他們一般有這樣的心理:“如果我做會了這些難題,萬一考試時出現了某道題,我不是撿了一個便宜嗎?”事實上,考前做難題有害無益.因為:
第一,做難題會影響你的自信,產生消極的心理暗示.本來你正準備以正常的自信心態迎接考試,可復習中突然遇到了難題,你不由得變得心中無底了,你會自己嚇唬自己,深信考試必出這種難題.實踐證明,你所深信的“難題必考”的假定,十有八九是不準的.
第二,做難題會打亂你的整個思路.知識是成體系的,理解了才能得以運用.由于做難題使你無暇整理自己的思路,到了考場上頭腦易發生混亂.
第三,做難題會耗費大量精力,使你得不到適當的休息.考前的主要任務是調整心態,適當休息,整理思路,如果做難題,勢必會造成大腦過度興奮,到了考試時則有可能使你感到疲勞,力不從心了.
2.開夜車
有些同學在考前拚命抓緊時間,可謂是分秒必爭.常常是挑燈夜戰,處于極度興奮狀態.這種提前興奮是非常危險的,它很有可能使你陷入身心疲勞,還會使你思維不清晰.
此外,考前熬夜的人,在考試期間會出現生物鐘紊亂的現象.熬夜必遲起,而考試則是早晨8點,你勉強起床,毫無食欲,昏昏沉沉,怎么能答好題呢?
3.看弱點
有些同學在平時復習時缺少計劃性和系統性,覺得自己還可以.但到考前幾天,開始大量發現自己的弱點:這些單詞怎么沒印象,這個題還不會做,這個公式還沒有背上……于是便重新開始復習.一旦進了考場必然大腦亂作一團,原來會的知識也記不起來了,一走出考場,什么都想起來了,可為時已晚.
所以,在考前無論發現了什么弱點,都不要過多地去想,要有一個平常心:反正已復習這么長時間,該掌握的大概都掌握了,沒有掌握的著急也來不及了.不可能什么都會,只要正常發揮,就不會有大問題.現在是復習已掌握的知識的時候,而不是再學習新知識的時候.
二、科學安排好考前一周的復習
考前的復習與平時的學習,其策略是有差別的,具體來說考前的復習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制定一個短期復習計劃
制定復習計劃,首先要考慮到考試的順序,即復習的順序應同考試的順序一致.有的同學制定復習計劃的原則是后考的學科先復習,先考的學科后復習.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樣安排無論對先考的學科還是對后考的學科都是不利的.那么,臨考前一周的復習計劃如何制定呢?假設考試順序是:9日的考試科目是a、b科,10日的考試科目是c、d科,11日考試的科目是e、f科.那么,復習的安排應是:3日復習a、b科,4日復習c、d科,5日復習e、f科,6日再復習a、b科,7日再復習c、d科,8日再復習e、f科.
上述計劃的另一特點是分散復習,因為集中復習易使大腦皮層疲勞,而分散復習可以轉換皮層的興奮區,復習的效果比較好.
2.確定考前復習的側重點
在考前有限的時間里,不可能把所學的內容都面面俱到地復習一遍,所以這時的復習應有側重點.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要求掌握的內容;(2)考前老師看重和強調的內容;(3)針對自身的弱點,應注重加強這方面知識的復習.
3.閱讀以前的各科考試試卷
通過閱讀以前的試卷,可以了解命題的規律,比如說上一年壓軸題是二次函數、方程綜合題,那么這種題型今年作為大題可能性不大.這樣為自己的復習提供一定的線索.
另外,熟悉以往的考題也是了解題型的過程,對于一個考生來說,熟悉各類題型,可以防止考場上措手不及.
三、如何保持考前最佳的身心狀態
考前的臨考狀態,包括兩個方面:身體狀態和心理狀態.要想精神飽滿地走進考場,必須身心兩方面都達到最佳狀態.
(一)保持良好的心態
1.對自己要有充分的信心
就是要樹立一個“信念”,即“我一定能考出最佳水平”,這并不是盲目樂觀而是一種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心理學研究表明,這種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可以使人樂觀、勇敢、有效地面對各種困難.
2.樹立正確的考試觀
考前對“能不能考上重點中學”,“考不上重點中學怎么辦”這類問題不要想得太多,應把思想集中到復習及答題中去,使自己以平和的心態走進考場.
3.不要過分關注周圍人的言行
另外,考試之前,如果你的情緒很緊張,還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來緩解.
(1)找朋友交流;
(2)寫出自己的擔憂;
(3)適當地聽音樂.心理學研究表明,動人的音樂,能使人消除疲勞,緩解緊張情緒;
(4)為考試做準備.與其緊張,不如想能為自己做點什么.例如檢查考試的必備物品,考前一天去考場看一看,熟悉一下考場周圍的環境.最后,不要忘記提前一些時間從家中出發,以防路上遇到意外情況而耽誤了考試.
(二)保持最佳的生理狀態
考試期間保持最佳的生理狀況,也是決定考試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那么,考前如何調節生理狀態呢?
1.保持原有的起居和規律
有的同學本來平時生活很有規律,可到臨考前總希望自己睡的時間能更長一些,認為這樣會使自己狀態更加好一些,因此,他們常常比平時提前一些時間上床.然而由于生物鐘的影響,上床后并不能馬上入睡,第二天早晨起床后,會感覺頭昏昏的,反而會影響了考前的狀態.
2.避免疲勞
臨考前的一周一定要避免疲勞.如果考生考前仍拼命讀書至深夜或其他原因而導致體力過度消耗,進入考場會感到精力不足.此外,如果是放松或娛樂,也要避免疲勞.總之,考前的學習、娛樂一定要適度,有一個原則,即不要從事過于興奮和刺激強烈的活動,只有活動適當才有利于腦力和體力的恢復,否則會得不償失.
3.防止考前暴飲暴食
一些家長在考前,對考生進行所謂的“大補” ,每天魚、肉、蛋,還要外加一些補腦沖劑,結果導致考生胃腸出現問題,也會對考試帶來不利影響.
考前可食用富含維生素及蛋白質的食物,如柑橘、西紅柿、瘦肉、乳類、魚類,少食脂肪含量較高的食物,睡前不要喝過多的咖啡和茶,以免影響休息
4.晚上散步
考前一周每天散步15分鐘,散步可以緩解人的緊張情緒,提高人的睡眠質量.
5.洗溫水浴
初三學生制定好寒假復習計劃:用好最佳記憶時段
用好最佳記憶時段
我們從一些中學了解到,有的初三生一到寒假就徹底放松,把學習完全忘到了腦后;有的則把學習安排得過于緊湊。北京匯文中學老師豐來迎認為,這些都是不科學的。她建議初三生做一個寒假計劃表,用小本記下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按照計劃學習。
寒假里,初三生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沃建中提醒,初三生利用記憶效果最佳的時段復習會事半功倍。起床后半小時和睡前半小時是記憶效果最佳的時段,初三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在腦海中過一遍當天復習的知識點,效果會更好。各學科的復習穿行,也利于提高效率。
合理制訂復習計劃
中考看的是考試總分,考生各科成績均衡很重要。初三生可以利用這個寒假糾正自己的偏科習慣。沃建中認為,糾正偏科首先要解決心態問題。很多考生數學不好,主要是害怕數學,認為自己沒有數學天賦,學不好。其實只要努力,大部分學生的偏科現象都可以糾正過來。
根據期末考試結果,初三生要抽出時間認真總結教訓,找出自己的強弱項,并強化強項,彌補弱項。弱項提高分數的空間很大,考生要認真分析自己弱項的問題所在,找到彌補的辦法。除了在弱項上多花時間外,強項也不能放松。有的考生覺得自己平時數學不錯,就很少花時間在數學上,結果到了中考時,數學成績反而下降了。
別忘搜集作文素材
不少初三生對作文頭疼的最大原因是覺得沒東西可寫。對此,北京師范大學附中老師高超提醒,寒假時間相對充裕,初三生要學會觀察生活,積累作文素材。寒假中,初三生要有意識地思考一些問題,并注意積累,多看、多聽、多想、多練習,提高觀察、分析能力。
不少同學喜歡利用假期閱讀課外書。高超建議,初三生在閱讀時可將一些有意義的素材記錄在筆記本上,如一些名人名言、時事知識、歷史人物故事及成語典故等。這對寫好作文有幫助。
老師還提醒初三生,寒假生活要勞逸結合,可多和父母、老師或同學溝通交流,減輕壓力,保持良好心態。
初三學生制定好寒假復習計劃:語文聽寫6冊詞語
對于初三學生而言,如何過好寒假十分重要。下學期就要參加中考了,壓力大,寒假里需要調整好心態,以正確面對中考。
中考語文復習因為內容太多,學生大多不知所措,加上上課時間有限,板書的內容也有限,很多內容只能一語帶過,一節課成了老師的獨角戲。而使用多媒體輔助語文復習,舉一反三,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
中考;語文;復習;多媒體;考點
一提到中考語文復習,學生大多不知所措,因為內容太多,從字詞音義到篇章結構,從現代文到古詩文,從標點符號文學常識到閱讀寫作綜合性學習,隨便哪一點都可以延伸出很多內容,學生找不到復習的突破口,分不出復習的重難點。而作為老師,在最后的緊要關頭要提高學生成績,就要想辦法讓學生找到方法。以前我也嘗試過很多方法,從擬定詳細可操作的計劃到課后輔導、檢測,每一環節都用心良苦,可學生在解題時仍不得要領,究其原因,是上課時出了問題。
上課時間有限,板書的內容也有限,很多內容只能一語帶過,涉及習題、短文只能是老師念一念,學生聽一聽,然后老師講答案。學生參與的機會也不多,一節課成了老師的獨角戲。我認為這種現象的癥結就是學生手中沒有文字資料,一節課只能聽老師講空洞的東西,為此我也想過一些辦法,比如將資料復印給學生,可是中考復習是個龐大的工程,每節課的知識點不一樣,訓練也不一樣,所需要的資料太多,況且復習課中提到的東西雖多,學生有必要抄下來、背下來的卻不多,關鍵是教給學生規范答題的模式和方法,課上完了,資料也沒多大保留意義,所以印資料的辦法太浪費,況且學生每節課都手握一沓資料也很累贅。在這種情況下,針對畢業班復習計劃,我用上了多媒體進行復習。用多媒體進行復習,老師想復習的內容就可以條理清楚地呈現出來,所涉及到的概念、方法、步驟、答題技巧、答題模式、聯系資料等都可以一一展示出來。課堂上學生所接觸的內容更直觀了;每一節課中,針對重點復習內容的輔助資料就豐富了;在對一個個知識點進行實戰訓練時,學生的練習也增多了;學生不再覺得課堂了無生氣,大大提高了復習效果。就拿給學生梳理知識點來說,用多媒體直接將考題類型、考點難點、答題技巧答題模式用脈絡圖展示出來,不僅節省了板書的時間,更讓學生覺得形象直觀,老師就有時間對需要解讀的內容進行提示或講解,并且這個資料隨時都可以調出來用,包括以后的注意知識點復習。再拿閱讀復習來說。閱讀是中考中的重點,占中考分值的三分之一;閱讀也是學生的難點,是中考中往往失分較多的題型,復習起來的可操作性也難,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老師復習所涉及的短文,那太難了。試想,每一種文體有若干個考點,每一個考點又要進行多次訓練,短文又不是三言兩語,我們練習是為了訓練規范答題,又不是積累文章。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運用多媒體可以高效地進行閱讀復習。首先,分別將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的知識點概括出來,如記敘文中事件的概括、刻畫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說明文中說明方法及其作用、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議論文中論點的概括、論證方法及其作用等,把每一文體的重點或考點梳理出來,將答題格式附屬在考點后,用多媒體展示,學生一目了然,再結合考點一個一個復習、訓練,這當然更離不開多媒體了。
編者按:當驕陽普照大地,當戰鼓即將擂響,如何在中考戰場上昂首凱旋,為家長與老師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這成為了廣大中考考生普遍關注的問題。語文是考試的第一科,考好語文無疑是好的開始,對后面的科目也可增強信心。在備考期間,除了要有信心,要制定出合理的復習計劃以外,還要了解考試規律,巧練答題技巧,細節有時真的能決定成敗。因此,語文老師溫情奉上備考小貼士。
首先,要注意書寫規范。語文科目的主觀題最多,卷面的書寫不僅是美觀的問題,而且直接影響著成績。例如:古詩文默寫如果書寫不規范,會直接導致扣分;問答題中的關鍵性詞語書寫錯誤,也會導致失分;更不用說作文有卷面分,如果字跡潦草,會酌情扣分。
其次,要反復夯實基礎知識。語文中考的基礎知識范圍廣,內容多,考點全,分值較高。但所考題型與知識點大多分散在各冊課本里,比如字音、字形、成語及古詩文默寫等,也就是說復習有抓手。只要認真而巧妙地加以背寫與理解,就能很輕松得分,這對考生答后面的題在心理上也會有所益處。因此,在備考期間,一定要反復進行基礎知識的復習,建議買本初中基礎知識的書籍或習題集來復習,以節省查找歸納整理的時間。
另外,現代文閱讀通常是語文試卷中扣分較多的地方。要想在這部分少扣分或不扣分,也有一些考試技巧,或者說是需要注意的地方:讀懂文章最重要,所有的問題都針對文章來提的,因此,既要整體把握文章,更要了解具體內容;其次,審題也很重要,不能想當然地自己認為,對問題題干的分析,一定要先弄清題干的實質是在問什么,再去聯系文章和自己的知識、題型儲備進行思考。要知道通常問題不僅僅是問題,同時也是正確答案的指向標。
最后,作文是誰都不能小覷的一道“大題”,獨占50分。作為考試作文,有一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因為閱卷時間所限,所以,作文語言和內容要清晰,不要過分含蓄晦澀,讓人一時看不懂;雖然文體不限,但不是不要文體,要做到文體規范清晰;不論選擇哪種文體,都要言之有物,不能泛泛而談;作文的“創新”要把握好度,用力過度會顯得古怪;注意形式上的美觀,比如整齊的小標題、淡雅的題記、整潔的卷面、恰當的分段、周到的首尾呼應等。
關鍵詞:古詩詞;復習;傳統文化
一方面,中國傳統文化匯聚了中華民族的思想、文字、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傳承綿延不絕的根文化。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語文老師肩負著傳承傳統文化的重任,另一方面,古詩詞也是初中語文考試中必定要考核的內容,為了更好地傳承古詩詞,也為了讓學生在考試中取得較好的成績,筆者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出初三語文古詩詞第一輪復習時應注意的問題及其改進的
方法。
古詩文的閱讀理解、背誦默寫是歷年中考必不可少的內容。新課標對古詩文閱讀的要求是:“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根據這一要求,可以推測:對古詩詞的背誦積累仍將是考查的重點內容。
先來看2016年廣東省語文中考試卷中的古詩詞考題:
根據課文默寫古詩文:(10分)
(1)子夏曰:“博學而篤志, ,仁在其中矣。”(《論語》)(1分)
(2) ,關山度若飛。(《木蘭詩》)(1分)
(3) ,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范仲淹《漁家傲?秋思》(2分)
(4)劉禹錫在《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用“ ,
”的詩句,說明了新事物終將取代舊事物的道理。(2分)
(5)請把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默寫完整。(4分)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 。
, 。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本題共5小題10組空格,每組空格1分,錯、漏、多1字,該組空格即不能得分。
試卷分析:通過改卷發現,試題總體來看難度不大,但情況卻不樂觀,兩極分化情況比較嚴重。從得分情況來看,2016年珠海市考生19211人,平均分為7.56,滿分人數為3902人,零分人數為955人。試題的主要問題是:(1)古詩文的理解性默寫能力較弱。(2)背誦不扎實,容易出現筆誤。(3)默寫不看出處,出現張冠李戴現象。根據這種情況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制訂復習計劃。
根據我省近年來中考語文遵循的“重視積累,突出讀寫,強調運用,鼓勵創新”的命題思路,進入初三第一輪總復習階段,我們就立足課本,根據考綱將課本中的古詩文提煉總結,將課本上要求考到的詩詞整理,然后要求學生從讀準字音、正確書寫、掌握名句、淺易鑒賞等幾個方面掌握。
一、讀準字音
學生要想很好地背誦詩詞,首先一定要熟練地朗讀。但是有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讀音不準確的現象,不利于學生的復習,總結下來,發現學生讀音錯誤主要出現在形近字的讀音、多音字的讀音、容易誤讀字的讀音。所以首輪復習要將諸如此類的知識點系統化地梳理w納,反復強調,便于學生記憶掌握。例如,《關雎》中“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這首詩中“窈窕”的正確讀音為“yǎotiǎo”,“好”的正確讀音為“hǎo”,《蒹葭》中“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坻”字學生很容易讀成“dǐ”而正確讀音是“chí”等。在首輪復習中,一定要強化學生讀準這些字音,這樣既是語文教學的必需,也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二、正確書寫
根據近幾年我省中考試題的類型題,古詩詞的考點就在詩詞句的默寫上。因此,在首輪復習中,正確默寫是要求學生必須達到的。通過統計發現學生在同音字、形近字、義近字幾個方面容易
出錯:
《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其中“竦”學生很容易寫成“山”字旁;《次北固山下》“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中,“雁”學生容易寫成“燕”;《行路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中,“滄”容易寫成“倉”等。所以,首輪復習時,必須要求學生書寫正確,反復訓練,不斷強化學生的記憶。要做到這樣,可采用以下幾種方法:(1)領悟含義。對背誦的詩詞,要領悟其含義,特別是其中的關鍵字詞,要真正弄懂。(2)圈點強記。對易混字易錯字,要用紅筆圈點出來,以引起注意,重點把握。(3)邊讀邊寫,以防“口是手非”。(4)規范書寫。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即卷面清潔,字跡清楚,筆畫清晰;“三不”,即不寫潦草字,不寫異體字、簡化字,不添減筆畫。
三、掌握名句
古詩文默寫考查的重點是名句,不是名句則一般情況下不會考。比如《游山西村》是考試中出現頻率較高的一首詩,而且幾乎是圍繞其中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個名句做文章,其他的六句則很少會考。因此,要求學生在復習古詩詞默寫這個板塊時,就可以側重于對名句進行識記默寫,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等。這些名句在考題中出現的頻率高,而且一般會以問題的形式出現,《觀滄海》中抒發作者遠大抱負的句子是?唐詩人杜牧常常感嘆國事衰敗,他在《泊秦淮》中,含蓄地批評了統治階層只知享樂不顧國難之句是?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與這句詩意境相似的一句話是?這種類型題既考查學生的背誦、默寫,也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因此,在首輪復習的時候,就要讓學生知道每首古詩詞中的名句及根據名句而提出的問題。
四、淺易鑒賞
廣州市近幾年的語文中考都有對古詩詞的鑒賞考查,古詩詞鑒賞是文學作品欣賞的內容之一,是新課程理念的體現,更是中考常見的一種題型,應引起我們的繼續關注。這類題目的一般特點為:一是所選古詩詞以課本所學的為主,所選篇目會比較短小、易懂,所以難度不大;二是考查的內容多是內容感知、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語言品味等。為此,我們平時誦讀古詩詞時要善于對主題、形象、情感、語言等做一些理解分析。
【復習方法】整理積累規律,學會方法,通過整理提煉,有意識地重溫并積累一些古詩詞鑒賞方面的規律,乃是培養古詩詞鑒賞能力的關鍵,也是對古詩傳承的重要形式。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從關鍵詞語上著手,如抓住詩句中精彩的動詞、色彩詞的含義和作用,去品味賞析作答。
(2)從關鍵詩句(主旨句、情感句)上著手,分析概括,推斷作答的切入點。
(3)從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和表達方式(白描、議論)著手,分析其含義,探究其作用。
(4)從作品、作家的相關背景資料入手,準確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傾向、詩句的原意。
(5)從詩歌所寫的具體內容入手,把握各類詩歌的思想內容。
(6)從作家的風格(豪放、婉約、沉郁頓挫)和語言特征(簡潔、含蓄、凝練)去領悟詩句的含義和表達的情感。
【練習舉例】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詩中“城春草木深”寫出了當時怎樣的處境?它們在詩中有什么作用?
(2)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簡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