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森林工程論文

      森林工程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森林工程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森林工程論文

      森林工程論文范文第1篇

      英文名稱:Scientia Silvae Sinicae

      主管單位:中國科協

      主辦單位:中國林學會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1-7488

      國內刊號:11-1908/S

      郵發代號:82-6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55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中科雙獎期刊

      聯系方式

      森林工程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林業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教育

      21世紀是一個集信息、知識、經濟等多元文化相融合交叉發展的跨越式時代。國家將教育發展和人才培養納入重中之重的特殊地位,教育改革的時代命題是全面推進高等學校的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培養。作為21世紀我國經濟和環境發展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林業行業,針對21世紀世界林業科技發展的要求,如何改善和調整我國高等林業教育中傳統模式下人才培養的瓶頸問題,是現階段擺在我們高等林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艱巨而復雜的任務。

      一、林業工程領域特色

      林業工程是我國生態建設的主力軍,在改善自然環境、維持生態平衡方面始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于當今的環境危機和氣候變化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從這個意義上說,林業工程是不折不扣的民生工程。作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的林業工程領域,是我國高等教育中的特殊專業,培養的博士后、博士和碩士等高級人才是提高林業現代化水平的領軍人才。隨著新世紀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發展,社會對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等高層次人才的需求,不僅僅是數量上的增加,更重要的要求應該在創造性和實用性上。因此,高等林業院校對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教育,特別是培養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林業工程一級學科,包括森林工程、木材科學與技術、林產化學加工工程和生物材料工程4個二級學科,具有4個二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予點和1個一級學科授予點和博士后流動站。4個二級學科從木材采伐、運輸到木材科學加工技術林產品精細化學加工以至于生物材料工程,具有鮮明的專業集成性,這是本領域獨到的特點。因此,國家對于林業工程一級學科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是應該具備堅實的工程基礎,對于該領域專業技能和水平的培養建設基礎必須建立一個寬闊的、能夠與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平臺。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世界很多國家均不設專業的林業大學,一般在農業院?;蛘呔C合性大學里設立林業學院或者專業,美國也是一樣,在綜合性大學里設立林業專業。從工科基礎的林業工程專業而言,涵蓋三個方向,包括森林工程、制漿造紙和林產品加工。其知識體系是以采運工作為核心,包括制訂規劃、應用方法、機械設備、制材學加工等。針對社會對木制家具和制品的需求以及森林帶來的生態效益和關注度,林業工程高等教育的重點逐漸轉變為生態和工程方面。作為林業教育歷史發展悠久的德國,自1787年開始誕生的林科教育,共在四所大學中設有林學院,分別是哥廷根大學、費賴堡大學、漢堡大學和慕尼黑大學。90年代中后期,費賴堡大學里的林學院也不再細分各個專業,在導師指導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自由選擇研究方向,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

      21世紀,現代林業科學向著高度綜合性和高度的分化相結合的方向發展,一方面學科劃分越來越細,學科之間交叉融合增多,林業科技研究的內容和知識面拓寬,形成了新的發展機會和生長點;另一方面走向深層次的新的聯合,全面加強了對系統性和綜合性問題的研究。隨著社會對林業行業人才培養的要求不斷深入廣博,新的研究課題被引出,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如何培養?林業院校的教育模式怎樣創新發展?林業高等教育究竟要承擔起什么樣的培養重任?

      中國,在林業教育發展上起步比較晚、森林可持續發展基礎條件差、珍貴樹種森林資源貧瘠的國家,只有在林業高等教育和高水平創新人才培養上探索出新的模式和方法,才能在國際林業競爭中有發言權并占有一席之地,否則難以趕超世界林業發達國家,總是步人后塵。

      三、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特點和培養特色

      工程碩士是專業學位研究生的一種,是1998年設立的新興的專業學位,是針對工程技術人才進行的、以在職培訓為主的一種新型培養方式。學員學習不離崗,它與其他類型的研究生教育在培養過程的諸環節都有不同特點,課程學習和畢業論文均以解決實際生產問題為主。

      本文針對林業工程領域工程碩士招生、培養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結合全國主要林業院校十年來專業學位研究生管理的經驗。對研究生的技能集成性培養關鍵問題是樹立對人才的集成性教育理念,并針對這一理念如何實施解決問題?林業工程是林業大學的特色專業和重點學科,本領域研究生的特色教育問題,對其高水平人才的要求是既要具有很強的專業知識,又要具有管理能力和洞察世界相關領域前沿問題的能力,如何去實現?建立完善的林業工程領域研究生培養體系,滿足對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需求。

      論文主要從以下方面確定了林業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技能的集成性培養與特色教育目標:

      (1)依托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標準和方案,結合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為企業培養實用型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提高企業中技術人才隊伍的能力和水平,形成一支穩定的科研團隊;

      (2)為加強和促進高等院校與企業的合作和聯系,高校以工程碩士教育培養為紐帶和橋梁,以企業需求建立橫向課題,并根據需要不斷適應和調整,確定切實可行的科研方向,建立以科研合作和產生成果為基礎的高校成果產業化服務模式;

      (3)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要有目標、有規劃,依據研究生自身的工作閱歷和特點,制訂有個性的培養方案,建立一種集成式培養模式,便于在雙方合作時找到共同點;

      (4)在培養方案執行過程中,及時獲得相關信息、預測主要矛盾、分析企業和社會需求,保證培養計劃的順利實施和執行,深入企業了解需求,加強調研走訪,尋找與工程師職業資格認證的相互關系;

      (5)及時反饋有效信息,依據需要調整培養方案內容,使因條件變化而受到的影響及損失降到最少。

      四、林業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實施方案

      作為林業工程領域培養單位,我們在研究生入學時就會對每名專業學位工程碩士的培養制訂預先規劃,針對個人的學習和工作特點,制定出培養方案,并進行優化改進;對于培養方案中的具體計劃和計劃要實現的培養目標,都有時間節點安排,對于所要開展的研究工作內容,優選并確定學校和企業的2位指導教師,結合工作中的問題和該領域研究熱點確定最終的研究方向和論文題目,準備開題報告;在培養方案執行過程中,及時獲得有關計劃的進度信息和完成情況以及效果,并預測執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主要矛盾,以便及時采取應對措施,保證培養方案的順利執行;當某些變化或干擾出現時,只須調整培養方案的部分內容,就可使因條件變化而受到的影響及損失降到最少;最后完成畢業論文。畢業論文不局限于研究論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設計,也可以是可行性研究報告等。

      五、結語

      森林工程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森林管護;可持續發展;林業資源

      中圖分類號:F8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1-0227-01

      當前,國內森林管護工作仍舊存在一系列問題,并且林業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便是森林資源的管護。因此,若想保護好我國珍惜的林業資源,就務必要做好根本性的森林管護工作。對于森林管護工作而言,其主要包含了森林的開發與利用,特別是對于國內天然林的管護工作,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為了使我國森林管護工作更趨于科學化、合理化,以下筆者將通過本文,并結合自身多年實踐經驗,針對加強森林管護工作的對策進行集中分析。

      一、森林管護工作的概述

      (一)森林管護的概念

      森林管護指的是對林業范圍內的森林資源進行系統化管理及保護。管護人員應按照國家的相關政策對森林資源進行一系列的科學合理的規劃,并應用規范化操作工序對森林資源進行管護,進而提升國內森林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效率,促進林業的不斷發展。

      (二)森林管護的基本現狀

      當前,我國林業資源保護工程均由相關實施單位進行有序管護,各方面工作也得到了較好的執行,落實情況也相對較好。此外,由于每個地區的實際情況有所不同,因此我國森林管護工作應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方式進行森林資源的管護,與此同時,相關的森林管護單位也正逐步建立相對完善的機制,全面保證對森林資源的管護。

      二、森林管護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森林管護的工作量相對較大

      由于我國森林管護人員數量的相對欠缺,由此導致人均管護的森林面積較大,再加之森林造林工程又在不斷推進,這些因素都導致了管護人員所承受的工作量急劇增加。

      (二)森林管護工作的資金問題

      一直以來,我國用于森林管護工作的經費都不足,這就造成了管護人員的薪資待遇相對較低的狀況,嚴重制約了森林管護工作的進一步發展。首先,由于資金的不足,對管護人員的薪資待遇也較低,也沒有形成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這便導致了森林管護人員的頻繁變動,管護人員隊伍具有不穩定性,因此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更無從談起。其次,管護工作的投資絕大多數是靜態的,每個工程的設計、實施以及管理均是根據初期預算數據進行,因此在社會不斷發展的今天,已經不能充分適應我國迅速增長的物價水平。第三,近年來,國內存在許多大大小小的新增森林,然而這些森林卻沒有相應的管護經費,這也因此間接的降低了森林管護人員的實際收入。

      (三)森林管護工作簽訂的合同條款不具有規范性

      當前,我國在森林管護的合同中,相關合同條款及內容既不齊全,同時也不夠嚴謹,一些合同還存在沒有編號的問題,而且合同中所規定的內容和實際管護工作的范圍也未能到達一致。此外,合同在簽訂之時,未能進行統一規范,對于合同的簽訂也存在不嚴肅的現象,并且在合同簽訂以后,也未能嚴格按照合同內容來執行。

      三、加強森林管護工作的對策

      (一)進一步完善森林管護制度

      建立健全森林管理機制應切實完善森林管護制度,對于基層林業部門而言,需要和管護人員簽訂相關方面的責任書,主要明確森林管護的具體面積、責任任務、管護質量、管護措施、管護期限、以及相應的獎懲報酬等等,并根據責任書進行全面考核,只有在管護人員達到了相應的質量要求,才能予以必要的管護報酬。同時,還應定期召開有關會議,針對管護工作出現的具體問題,提出積極的應對辦法。此外,也要對管護人員開展業務培訓工作,通過學習相關法律法規,提升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業務素質,從而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還可通過制定值班制度、重大事故追究責任制度以及業務考核制度等,使工作人員進一步明確自身所應承擔的責任,充分保證各項規章制度的完善與落實,并以此提高廣大管護人員的勞動積極性。

      (二)擴大資金以及技術方面的投入力度

      首先,國家應對森林資源保護工程的建設擴大投資比重,在工程區內積極進行綜合開發、扶貧開發以及必要的農田水利建設。

      其次,在投資配套以及國家專項投資的基礎之上,政府應保證配套資金應用于森林工程建設當中。

      再次,森林管護工作應將地方投資、地方集資為主,以及國家補助為輔的方針實現有機結合,還應健全農村勞動積累以及義務工的制度,絕不能通過農民為改善自身生存環境而進行的勞動來增加他們的負擔。

      然后,在各鐵路、道路兩側,湖泊水庫附近、學校、機關、工礦區用地,部隊營地,漁場、牧場、農場經營地區等,應通過主管部門,并按照地方政府的統一規劃,自行籌措資金完成造林工作。

      最后,通過開展無利息貸款,激勵人民群眾擴大造林投入,針對既有經濟效益,又有生態效益的用材林、薪炭林等、合理確定有償投入比重。

      (三)強化監督指導

      林業部門應組織領導班子,強化檢查督辦,做好技術指導工作。針對森林管護的薄弱環節,應擴大技術力量,并進行積極的技術服務和必要的工作指導。通過加強基礎設施、隊伍素質以及技術裝備等方面的建設,實現森林管護隊伍建設的體系化、基礎設施的標準化、管理執法的規范化等目標,并形成各部門之間的通力合作,從而保證森林管護工作在實踐中取得突出成績。

      (四)建立健全森林資源管護檔案

      在建立健全森林資源管護檔案過程中,應及時進行填報相關的管護報表及其信息,積極投入先進的技術手段,并在工作中逐步實現檔案管理的制度化、標準化以及現代化。此外,還應不斷提升森林資源管護工作的實際水平,通過不斷摸索與實踐進一步完善森林管護工作的有關機制。

      結語

      總而言之,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國應切實做好森林管護工作,從而建立起良好的生態環境,實現社會的和諧全面發展。加強森林管護工作同時還需要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在集體力量的共同作用下,進行森林資源的保護,進而合理的開發和利用森林資源,推動我國林業事業不斷發展。此外,林業從業人員也應積極投身工作,憑借科學的管理方式,為林業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魯統啟.正確處理森林資源管護和經營兩者關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0(01).

      [2] 余坤勇,劉健,賴日文.基于生態脆弱性的營林退化區測定技術研究[A].第二屆中國林業學術大會――S3 森林經理與林業信息化的新使命論文集[C].2009.

      [3] 呂承華,張義忠.搞好森林資源有償流轉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A].森林可持續經營與生態文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

      森林工程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森林;林齡;單位蓄積;灰色關聯

      一、引言

      據2000年IPCC發展的報告估計:森林每生長1立方米木材,約吸收1.83噸二氧化碳,釋放1.62噸氧氣。由此可以看出,森林對于減緩當今日益加劇的氣候變暖的趨勢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墒俏覈纳仲Y源質量卻不高。據第七次森林資源清查數據顯示:我國森林蓄積1336259.46立方米,喬木林每公頃蓄積量為85.88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8%,人均森林蓄積為10.151立方米/人,位于世界第112位,遠遠落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68.542立方米/人。

      當前學術界開展的以“森林蓄積”為題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森林蓄積變動的外部影響因素的研究,如王蘭會從自然狀況、經濟增長、土地利用狀況等外部因素詳細分析了森林蓄積變動的影響因素并進行了數量經濟分析;李明艷等應用數量化Ⅰ模型分析了森林蓄積與坡度、坡向、海拔、郁閉度、可及度等環境因子的關系;翟建文等借助回歸分析方法,研究了溫度、降水對森林生長的影響。二是估測森林蓄積量方法的研究,如趙憲文、李崇貴、游先祥、楊燕瓊、李春干等的航天遙感數據的多元估測方法等,而且此類研究文獻巨多??墒?影響森林資源質量的內部因素是什么,如何采取有關措施人為地主動提高我國森林蓄積量等問題是諸多研究文獻的缺失。本論文以此為突破口,以歷次森林資源清查的林齡面積和蓄積量為基礎數據,利用灰色關聯分析研究因齡組結構的單位蓄積變化對我國森林資源蓄積量變化的影響,并從齡組結構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議。

      二、研究方法及數據來源

      灰色關聯分析是基于灰色系統分析的主要內容之一,它是在不完全的信息中,對所要分析研究各因素,通過一定的數據處理,在隨機的因素序之間,找出它們的關聯性,發現主要矛盾,找到要特性和主要影響因素。

      為了更好地反映我國森林資源的質量,本文采用各林齡的單位面積蓄積量來反映其與森林資源單位蓄積量的關系。根據七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資料,各林齡的單位面積蓄積量如表1所示。

      設總森林單位蓄積量為母系列X0,幼齡林單位蓄積量X1、中齡林單位蓄積量為X2、近熟林單位蓄積量X3、成熟林單位蓄積量X4、過熟林單位蓄積量X5為子序列,則X1、X2、X3、X4、X5與X0的關系可以按照以下步驟計算:

      第一,對母序列、子序列的數據按下列公式進行初始化處理。

      X′i=Xi/χi(1)=(χ′i(1),χ′i(2),χ′i(3),χ′i(4),χ′i(5));i=1,2,3,4,5

      第二,計算母序列同子序列在同一時刻的絕對差。

      Δi(k)=x′0(k)-x′i(k);i=1,2,3,4,5

      第三,求兩極差。

      X0(k)-Xi(k)X0(k)-Xi(k)

      第四,計算關聯系數。一般取ρ=0.5,則關聯系數為:

      η(k)=[min min|X0(k)-Xi(k)|+ρ max max|X0(k)-Xi(k)|]/[|X0(k)-Xi(k)|+ρmax max|X0(k)-Xi(k)|]

      第五,計算關聯度:γ0i=ηi(k)

      第六,用均值標準化進行檢驗:對原始數據X0(k)與Xi(k)分別進行均值標準化處理:x′=x,其中x′為均值化數據,x為原始數據,為某一因素的平均值。

      三、結果與分析

      按照上述步驟計算的關聯度為:

      γ04(0.8389)>γ03(0.7792)>γ01(0.7206)>γ05(0.6966)>γ02(0.6870)

      按均值標準化進行檢驗并進行平移后,其結果如圖1所示。

      (一)對于灰色關聯分析

      從上述計算結果可以看出,我國森林資源單位面積蓄積量與成熟林單位面積蓄積量的關聯度最大,其次是近熟林;而與幼齡林單位面積蓄積量的關聯度最低。

      出現以上情況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我國近幾年林業科技貢獻率逐漸加大,加快森林生長速度,提高了成熟林質量。依靠科技進步振興林業,是實現我國林業現代化的一項重要發展戰略,特殊是在世界范圍內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林業科技進步更是決定林業經濟發展和與國民經濟協調發展的關鍵因素。雖然長期以來,我國林業缺少依靠科技進步來改善林業生產狀況,林業產業的整體素質不高,林業經營方式粗放,但近幾年來林業科技進步貢獻率不斷提高。據有關數據顯示:2002年我國林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僅為27%,2006年達到35.4%,而截至2009年已達到39.1%,增長速度較快。這些科技進步成就的取得為合理利用林業資源,提高林齡組內資源的合理分配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和科學支持。

      第二,營林投入逐年增多,投資來源多樣化,為森林資源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資金保障。根據歷年《中國林業統計年鑒》的數據整理得出:從1984年以來,我國營林投資每年以24.26%的速度增加。建立健全的造林、撫育、保護、管理、補貼等制度,全面加強森林經營工作營林投資的加大,為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促進森林資源的生長更新,利于提高成熟林的比重。

      第三,林業六大工程的實施保證了成熟林數量的供應。天然林保護、風沙源治理、防護林建設、野生動植物及自然保護區建設、速生豐產林建設等六大工程建設的內容,都能夠促進森林資源的增長,降低森林資源的消耗,發揮森林資源的多種效益。六大工程在21世紀前10年將造林11.4億畝(0.76億公頃),工程總投資將達幾千億元,其投資之巨,建設規模之大、覆蓋面之廣都是空前的,在世界上引起了廣泛關注。六大工程的建設促進了我國森林資源的保護更新,從而使成熟林質量上升,對我國森林資源的影響較大。

      (二)建議

      經過對森林蓄積的齡組結構分析,為了提高我國森林蓄積質量,現從以下幾方面提出政策性建議:

      第一,制定合理的采伐制度,改善齡組結構比例。法正林理論是森林資源永續利用的核心理論,該理論基礎為森林生長量與采伐量的長期穩定,從而保持穩定的蓄積量,準確林齡或齡級結構的穩定狀態。而且,法正林齡級分配要求:全林從一年生起到輪伐期U年生為止,具備各個齡階(agegraduation)的林分,而且各齡階面積相同,即各齡階面積之和等于輪伐期的面積(即經營單位內某一經營類型的總面積)。

      據相關資料可知,雖然近年來我國幼齡林面積處于我國森林資源的幼齡林、中齡林面積比例較大,而近熟林、成熟林的面積則偏小。因此,應該采取合理的改善措施,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促進森林的生長發育,提高近熟林、成熟林的面積比例,保持我國森林資源各齡組結構的合理比例,從而提高總的森林資源蓄積量。

      第二,及時采伐更新過熟林,提高過熟林的土地利用效率。大量的過熟林得不到及時采伐更新,必將造成林業資源的浪費。過熟林的大量存在會使土地得不到循環利用,林木得不到及時更新,林分蓄積增長處于停滯狀態,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降低,極易感染病蟲害,降低了樹木的使用價值。同時,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過熟林單位面積蓄積量對于森林資源總的單位面積蓄積量的關聯度處于第四位,貢獻率較低。因此,及時對現有的成過熟林進行合理的更新采伐勢在必行而且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歷次的森林資源清查數據來看,雖然我國的過熟林面積比例始終徘徊在6%左右,但是及時合理利用森林,防止其轉變為過熟林,是有效利用森林資源,提高林業生產效率的一個有效途徑。

      第三,加強幼中齡林的培育和改造,提高林分質量。歷年以來,我國幼中齡林的面積比例很大。尤其是近年來實施天保工程和退耕還林工程以及新一輪集體林權制度的改革,增加了人們植樹造林的面積,增加了大量的后備資源。同時,為了滿足社會對木材的亟需,每年進行過度的采伐,減少了過熟林面積,特別是用材林資源十分有限,近期可采資源嚴重不足,因此,加強幼中齡林的撫育,提高林分的質量,使其盡快轉變為近熟林和成熟林已迫在眉睫。同時,結合各大工程,對立地條件好、單位產量低的有林地、疏林地進行改造,充分發揮土地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坤.森林碳匯計量和核查方法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2007.

      2、王蘭會.森林蓄積變動影響因素的數量經濟分析[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2).

      3、李明艷,劉悅翠,曹小玉.基于數量化方法的森林蓄積與環境因子關系的研究[J].西北林學院學報,2006(4).

      4、翟建文,孫淑娟,薛冰冰.溫度和降水變化對太行山森林蓄積增長的影響[J].河北林果研究,2001(4).

      5、李崇貴,趙憲文,李春干.森林蓄積量遙感估測理論與實現[M].中國科學出版社,2006.

      6、游先祥.遙感原理及在資源環境中的應用[M].中國林業出版社,2003.

      7、趙憲文.林業遙感定量估測[M].中國林業出版社,1996.

      8、趙憲文,李崇貴.基于“3S”的森林資源定量估測――原理、方法、應用及軟件實現[M].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9、陳楚,關澤群,張鵬林等.利用RS和GIS的森林蓄積量偏最小二乘估測研究[J].湖北林業科技,2004(4).

      10、黃平,楊燕瓊,侯長謀.基于RS、GIS的杉木林分蓄積量判讀模型研究[J].中南林業調查規劃,2003(1).

      11、袁凱先,陳玉山,包盈智等.森林蓄積量的遙感估測[J].林業資源管理,1996(3).

      12、傅立.灰色系統理論及其應用[M].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2.

      13、劉俊昌.林業統計學[M].中國林業出版社,1996.

      14、韓少華.林業六大工程、五大轉變[J].經濟林研究,2002(20).

      森林工程論文范文第5篇

      論文關鍵詞:吉林森工集團,工業原料林,投入-產出法,經濟效益

       

      中國吉林森工集團位于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區,降水量豐富,土壤肥沃,有豐富的森林資源,總經營面積134.8萬hm2,有林地面積120.4萬hm2,活立木總蓄積1.69億m3,年生產木材89.3萬m3,作為國家重要商品材生產基地,以培育、經營森林資源、木材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和林特資源綜合開發為主。隨著天保工程和森林分類經營的深入實施,在木材和林產品需求與生態需求之間矛盾日益僵化的形勢下,在商品林區大力營造工業原料林、提高林地生產力,林業產業化經營成為緩解森林采伐壓力,保護生態公益林的必要手段,同時也促進了森林可持續經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新林區。

      一、緒言

      吉林森工集團是中國國有林區開展森林集約經營試點最早的企業農業論文,相對于中國南方集體林區森工集團工業原料林建設起步較晚。1995年-2000年實施了用材林集約經營試點建設階段,工業原料林建設是其中的一部分,分為皆伐跡地營造工業原料林和楊樹中幼齡人工林改培為工業原料林兩種方式;2003年-2006年集團實施了工業原料林試點建設階段,該階段階段全部為皆伐跡地營造工業原料林1(柏廣新,2009)。集團現有楊樹工業原料林面積9114.5hm2(商品林區),蓄積53.5萬m3,平均hm2蓄積58.7m3。其中:幼齡林面積428.5hm2,蓄積3.5萬m3;中齡林面積796.8hm2,蓄積5.7萬m3;近熟林面積1707.3hm2,蓄積17.0萬m3;成熟林面積1979.2hm2,蓄積22.6萬m3;過熟林面積266.1hm2,蓄積4.7萬m3。應該特別指出,吉林森工集團工業原料林建設位于各林業局商品林區內植被是以紅松為主的針闊混交林,各種環境因子適合樹木生長和營建短周期楊樹工業原料林,工業原料林建設在高產出木材的同時也改善了生態環境2(楊樹速生豐產林考察組,2001)。

      隨著天然林的銳減與人工林建設的發展,對人工林經濟效益的研究不斷發。國外多用一般均衡模型與不同種類人工林生產經營活動效率來計量其經濟效益;國內主要集中于南方集體林區人工林經濟效益分析,國有林區由于思想觀念、配套機制滯后,工業原料林建設地區規模有限,進而導致工業原料林建設經濟效益計量處于初級階段。王炳南3等(2008)對南方集體林區案樹不同無性系樹種進行了經濟效益評價,此文以案樹不同性系樹種分類通過計算成本、年利潤等指標分析討論人工林經濟效益。柏廣新4(2009)年運用林木市場成熟理論結合其基層工作經驗和當前市場經濟發展形勢,在經濟學的基礎上,通過區分不同森林成熟齡提出森林市場成熟理論,實證部分通過工業原料林生長仿真數據求輪伐期用四種方案對工業原料林分析經濟效益;本文擬結合集團工業原料林建設現狀,在細化單位公頃工業原料林單位輪伐期內經營活動與深入林區調研獲得試點數據的基礎上設計符合吉林森工集團國有林商品林區工業原料林建設的效益模型,從多角度考慮其經濟效益。

      二、經濟效益模型

      本文擬運用投入-產出經濟效益模型構建適合吉林森工集團工業原料林經濟效益核算的經濟模型。投入產出法是用來研究國民經濟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相互關系的一種數量經濟方法,由美國經濟學家瓦西里·列昂惕夫創立,他先后發表了《美國經濟制度中投入產出的數量關系》、《美國經濟結構研究》闡述“投入產出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發展,1973年Leontief由于從事“投入產出分析”獲得第5屆諾貝爾經濟學獎論文下載。下文將結合投入-產出法總利潤等于總產出扣除總投入的基本思想和吉林森工集團工業原料林試點及發展現狀對經濟效益模型進行設定。

      (一)模型假設及符號說明

      本文假設工業原料林過程中最求利潤最大化原則,遵循高投入高產出的經濟目標。為研究方便,假設吉林森工集團工業原料林輪伐期為15年,且在第7年進行撫育伐農業論文,第15年主伐;工業原料林建設不考慮林地地租,即地租為零。

      (1)設吉林森工集團工業原料林建設投入為Iij,表示第j年第i項科目木材建設投入,其中A表示期初投入,A1為整地費用,A2為苗木費用,A3為植苗費用;C表示期中投入,期中C1為補植費用,C2撫育費用,C3掰芽修枝費用,工業原料林在造林后第2年掰牙;C4包括預防病蟲害、火災、偷伐、盜伐在內發生的年例行管理費用且每年只進行一次病蟲鼠防治,主伐前1年結束,C5施肥費用(包含肥料與施肥工費),Iij=Aij+Cij;

      (2)設吉林森工集團工業原料林木材產出為Gij(G為目標林地蓄積X與相應出材率z乘積),表示第j年第i項科目木材產量,且包括期初現有林采伐、撫育間伐、主伐、采伐剩余物四部分,其中G1表示現有林采伐木材產量,G2表示撫育間伐木材產量,G3表示主伐木材產量,G4表示采伐剩余物木材產量,G= X·z ;

      (3)設Kij為采伐生產成本,表示第j年第i項科目木材采伐成本,S1為現有林采伐單位成本,S2為撫育間伐單位成本,S3為主伐單位成本,S4為剩余物采伐單位成本,此處主要是指木材從活立木到伐倒木過程中發生的采伐人工費用與從伐倒木到可銷售的原木過程中發生的一切費用,如伐后運輸費、加工費、銷售運輸費、營銷費用等項目Kij= Sij·Gij(i=1,2,3,4;j=1,2,3,…15);

      (4)設木材銷售收入為Rij,表示第j年第i項科目木材銷售收入,P1表示現有林采伐木材價格,P2表示撫育間伐木材價格,P3表示主伐木材價格農業論文,P4表示采伐剩余物木材價格,為簡化模型,我們假設所有木材價格均為含稅價,在計算過程中不再考慮木材稅收問題,Rij=Pij·Gij(i=1,2,3,4;j=1,2,3,…15);

      (5)根據吉林森工集團森林經營方案與1995-2005年集團工業原料林試點,國家林業局2009年出臺新的育林基金征收標準為從原15%降為10%,若假設育林基金為Tj,Tj=0.1R

      (6)設吉林森工集團總利潤為V,總利潤為總收入扣除生產銷售成本、建設投入、育林基金;Vj為集團在第j年利潤收益;

      (7)設r為銀行同期利率,資本增長以利率為r的速度增長,則n年后的資本價值為Vn與現值V0的關系為復利關系,Vn =V0(1+r)n ;

      (8)設NPV為資本凈現值,NPV為資本毛收入現值扣除支出現值5(KlempererW D,2003),表示投資者在一定收入、支出及貼現率r時對現階段投資的一種衡量方式。

      如圖 1所示,根據吉林森工集團規劃工業原料林輪伐期為15年時,以單位公頃新植工業原料林第一次工業原料林經營的第一個輪伐期為例,其期間每年發生所有經營活動可表示如下,表中0-1之間時間段表示第一年,以此類推。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美女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亚洲视频人成在线播放| 亚洲av日韩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情侣久久精品| 免费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亚洲国产午夜中文字幕精品黄网站| 婷婷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风情亚Aⅴ在线发布|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电影| 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动漫人成3d在线|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亚洲毛片αv无线播放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 亚洲高清有码中文字|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 色噜噜噜噜亚洲第一| 亚洲午夜爱爱香蕉片|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黄色三级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蜜芽| 亚洲欧美自偷自拍另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