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太原古城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林業生態建設;成效;寧夏固原;原州區
中圖分類號 F326.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3-0186-01
原州區位于寧夏的南部山區,海拔1 400~2 900 m,年降雨量350~600 mm,多集中在7―9月,年平均溫度6.2 ℃,日照充足,為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土質以湘黃土為主,黃土丘陵坡度多在25°以上。近年來,原州區區委、政府積極響應國家生態建設政策,大力推進原州區生態建設,實施“生態立區”戰略,通過工程招標,組織廣大干部群眾開展植樹造林運動,林業生態建設階段性成效顯著。
1 退耕還林工程穩步推進
原州區自從2000年以來,共完成退耕地造林3.72萬hm2,荒山造林3.53萬hm2,封山育林2 666.67 hm2,林木覆蓋率提高到12.7%。生態環境和農業產業發展發生了重大變化:一是林草植被大面積恢復,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沙塵暴、冰雹等災害性天氣減少,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明顯增多。二是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農民收入快速增長。三是后續產業發展壯大,特色種植逐步顯現。在堅持生態優先的基礎上,大力培育“兩杏”、枸杞、中藥材等產業。2016年對開城鎮2 266.67 hm2退耕還林通過招標等措施進行補植補造,栽植各類苗木367.3萬株,有力地鞏固了退耕還林成果;在開城鎮大馬莊村、中河鄉曹河村、寨科鄉北淌村及官廳鎮高坊坪等村高質量完成新一輪退耕還林造林506.67 hm2,栽植各類苗木120萬株,以50 cm以上的云杉、油松為主,采取60 cm×70 cm大坑,帶土球栽植,配置落葉松、沙棘、山桃、山杏等,栽植后及時澆水,實現了退耕還林工程“退得下,穩的住,能致富,不反彈”的目標。
2 城市外緣綠化水平不斷提高
近年來,開展城市大環境綠化,長城梁、東岳山、黃峁山、大峁梁及沈家河段大量栽植云杉、油松、樟河柳、河北楊及丁香、連翹、刺梅等50余個品種的樹木,形成城市的環城大綠化格局;與市區古雁嶺和長城梁森林公園建設工程、廣場、街頭綠地、游園相映襯,呈現出生態山城新景象。2016年對東岳山、黃峁山及沈家河段實行工程招標及義務植樹造林,采用50 cm以上的云杉、油松、樟子松大苗、大坑、大水帶土丘造林,栽植各類大苗逾5萬株,有力地促進了333.33 hm2以上灌木林、殘次林改造、更新恢復進程,開展退化林分的修復,提高林分郁閉度,增加林區針葉林比例[1-2]。
3 綠色通道工程質量明顯提高
原州區緊緊圍繞“寬林帶、多樹種、高標準”的建設思路,先后對開城至三營銀平公里主干道,福銀高速,三營至須彌山段、固原至中河段及鄉村主干道進行綠化,總長度達300 km以上。
2013年以來,原州區林業局加強對銀平公路和福銀高速公路綠化帶進行除草松土、涂紅刷白、修枝整形、清理死樹及病蟲害防治等撫育管護;對銀平公路、福銀高速公路和309國道兩側綠化帶缺苗斷壟地段進行整地,清理銀平公路綠化帶死樹6萬株、福銀高速公路綠化帶死樹8萬株,采取大坑、大苗、大水、樹盤覆膜除草保墑等措施進行補植。栽植大規格云杉、油松等5萬株、刺槐2萬株、樟河柳4萬株。2016年各鄉鎮完成鄉村道路綠化67.7 km;栽植4 cm漳河柳、河北楊等4.5萬株;道路綠化帶修枝撫育任務340 km。中幼林撫育333.33 hm2,補植1.2 m油松2 000株[3-4]。
4 林業特色產業穩步推進
在原有1 533.33 hm2的基礎上,2016年完成枸杞新品種栽植218.73 hm2,栽植枸杞苗木72.8萬株;其中:黃鐸堡鎮和潤、曹堡完成栽植37.53 hm2,黃鐸堡村完成栽植38.53 hm2;三營鎮甘溝完成栽植54 hm2,孫家河村完成栽植55.33 hm2;頭營鎮楊郎村完成栽植33.33 hm2。
在原有200 hm2的基礎上,2016年完成紅梅杏種植450.87 hm2,栽植紅梅杏苗木37.2萬株,其中:彭堡鎮完成栽植284 hm2,中河鄉完成栽植37.07 hm2,頭營鎮完成栽植12.53 hm2,河川鄉完成栽植9.33 hm2,官廳鎮完成栽植8.33 hm2,寨科鄉完成栽植96.53 hm2,黃鐸堡完成栽植3.07 hm2。
完成油用牡丹栽植533.33 hm2,其中:在張易南灣栽植200 hm2,官廳張洪栽植133.33 hm2,河川康溝栽植200 hm2。
5 美麗村莊綠化工程
在張易鎮大店栽植云杉、油松、河北楊、垂柳、旱柳、紅葉碧桃、西府海棠、紅葉李、日本櫻花、丁香、榆葉梅、黃刺玫等喬灌木6 059株,栽植綠籬4 700 m2,平整土地2萬m2。
在彭堡鎮姚磨村文化廣場栽植云杉、油松、樟子松、金絲柳、香花槐、丁香、連翹、金銀木、榆葉梅等各類喬灌木4 244株;在村莊巷道栽植國槐、油松2 500株,河北楊530株。
6 參考文獻
[1] 張於倩,王玉芳.林業生態建設的成效、問題及對策[J].林業經濟問題,2004(4):227-230.
[2] 陳向崇.2012年固原市原州區林業生態建設成效及工作展望[J].現代農業科技,2013(10):193.
但我一定要做到頭腦清晰,繼續努力學習蒙古族民間歌曲,繼續傳承蒙古族民間藝術,將蒙古族原生態民歌唱得更好,唱出新意,將原生態的西部蒙古人的民歌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礎上繼續閃耀出新時代的光輝。
一、蒙古族原生態民歌的學習和繼承
原生態民歌,顧名思義,就是我國各族人民在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的、在民間廣泛流傳的“原汁原味”的民間歌唱音樂形式,它們是中華民族“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部分。
“原生態唱法”這個名詞通過青歌賽已被眾多人所熟知,它包括我國豐富多彩、形式繁多的民間音樂的各種類型。總體上說是最接近民族、民間的沒有經過太多修飾的一種唱法,它是民族唱法的初形和起源。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生活的5萬多蒙古人,是230多年前從伏爾加河流域回歸祖國的土爾扈特、和碩特的后代,現為巴州的主體民族。在新疆天山腹地的巴音布魯克草原,由于山高路遠,像自然生態得到較好的保存一樣,原生態的蒙古族長調和短調民歌在廣大牧民中代代相傳。作為我國民族文化的產物,新疆蒙古族原生態民歌的演唱風格,這是其他民歌所不能替代的。并且蒙古族原生態民歌具有很大的即興性,歌詞結構短小,通俗易懂。音樂語言凝練,往往是極為簡單的音樂素材來表達深刻的思想感情。同時蒙古族原生態歌曲直接表達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不加修飾地追求歌人合一。
本人從小跟著長輩們學習蒙古族民間歌曲的演唱。正因為嗓音好,民歌唱得好,才十三歲就考進了和靜縣烏蘭牧騎隊當了一名專業演員。我現在能夠演唱本地的蒙古族長調和短調民歌上百首,不僅常年為蒙古族農牧民演出,還為電視連續劇《大東歸》等演唱錄制主題歌,代表新疆蒙古族到內蒙參加大型晚會的演出和內蒙電視臺、電臺錄制蒙古族原生態音樂節目。本人已經成為了本地蒙古族原生態民歌的代言人和宣傳者。
二、當前蒙古族原生態民歌的發展
在現代文化等因素的沖擊下,各民族民歌的消亡速度越來越快,原生態民歌究竟應該怎樣走好明天的路?又該如何走向世界?作為新疆蒙古族原生態民歌的傳人,本人非常著急。為此,一有機會,我就請教音樂專家。專家告訴我:一要千方百計保護原生態民歌,既要讓蒙古族民歌在屬于它自己的草原上去生存、發展,展示其最真實、獨特的魅力,又要多做記錄、整理、收錄工作,盡可能完整地把原生態材料保存下來。二要順應時代變化,不要人為地去阻擋變化。民歌的生存與發展則是另一個開放的、演變的概念,所以,為了對外宣傳、普及、擴大影響,民歌就要向大眾靠攏、向時代靠攏,進行一些必要的創新和改良。為了原生態民歌能有更長遠的發展,“原汁原味”和“開發利用”兩者可以并存不悖。
本人在各種演出的實踐中,也一次次地試著做一些原生態民歌加工和發展的嘗試。如一些用蒙古族語言演唱的民歌,在當地群眾娛樂、辦歌會時可以用,但我常常有意識地加進一段漢語。在對外宣傳或進行一些旅游性質的大型節會上用雙語演唱效果更佳,這樣可以讓更多的人接受我們蒙古族民歌,幫助他們了解民歌及其蘊含的豐富文化。還有,我參與了我們歌舞團蒙古族民歌漢語譯配和歌譜打印、校對和出版民歌集的工作。還有將蒙古族民歌加工成四聲部大合唱,本人還擔任領唱。在多次本地區的大型晚會上演出成功。
三、永葆原生態的藝術魅力
原生態的藝術魅力就像遠離現代社會的深山里沒有經過一點污染的野菜的味道一樣,那肯定是純天然的,特純凈的,天籟般的演唱。因而,我認為要永葆我們蒙古族原生態的民歌風格,在演唱上,就一定要像我的爺爺、奶奶那樣,用純自然的發聲狀態來演唱。所謂科學發聲法的氣息控制肯定是有用的,因為最好的原生態的演唱氣息的控制也是非常好的,而且長調的演唱氣息淺、氣短肯定也唱不好。還有高位置、頭腔共鳴、聲區統一等也非常適合原生態的蒙古族民歌的演唱。而要完全注意區別的就是絕對不能將我們的原生態民歌唱成美聲或當代民歌。
蒙古族民歌常用的各種顫音,如唇顫音、口顫音、喉顫音、氣顫音等,各種上滑音、下滑音,各種前后、上下音區的調節等,還有吐字、行腔,音頭、字尾等的唱法,有待我們一點點向民間藝人虛心的學習并掌握。
當前原生態民歌的傳播方式主要由自然傳播和技術媒體傳播,盡管技術媒體傳播出現在自然傳播之后,但技術媒體傳播不會取代自然傳播,因其在傳播之中各有所長,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意義,在原生態民歌的傳播過程中,我們要充分運用現代媒體,擴大原生態民歌的影響,當然也要注意兩者的結合,以更好的促進“原生態”民歌的傳承。在傳承的過程中,應以不損害我們蒙古族原生態民歌的特質為前提。
關鍵詞 0~5歲學齡前兒童 營養狀態 評估
為了全面評估開原市0~5歲學齡前兒童營養狀態,為指導和干預兒童營養提供科學依據,2010年對開原市3個街道、9個鎮抽取了0~5歲學齡前兒童3000人,其中城市1500人,鄉鎮1500人;男童1500人,女童1500人進行身高、體重的測量,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采取開原市3個街道,9個鎮0~5歲學齡前健康兒童作為評估對象。
抽樣方法:分層總體抽樣法,根據經濟狀況和區域分布,確定30個調查點,其中城市15個,鄉鎮15個,每個調查點100人,男女兒童各半。
分組情況:初生組,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12個月~,24個月~,36個月~,48個月~,60個月~,數據統計以年為單位,歸類為0~5歲等6個年齡組,每個年齡組500人。
評估項目:測量體重、身高,填寫調查表。
測量工具:測量體重1~3歲使用杠桿式兒童秤,最大載重50kg;3歲以上使用電子秤,測量精度50g。測量身高0~24個月使用量床,24~60個月使用站立式測量儀,測量精度0.1cm。
質量控制:對鄉鎮工作人員統一專業培訓、統一測量標準、使用統一工具,市級工作人員現場監督、指導操作、回收調查表。
判定標準:依據2006年WHO國際兒童生長發育指標Z評分判定。
統計學分析:利用Excel2003軟件建庫統計分析。
結 果
營養狀況:調查3000名兒童,發育遲緩241人(患病率8.03%),鄉鎮139人,城市102人,分別為4.63%和3.4%;低體重108人(患病率3.6%),鄉鎮83人,城市25人,分別為2.77%和0.83%;肥胖426人(患病率14.2%),鄉鎮113人,城市313人,分別為3.77%和10.43%。
不同年齡營養狀況:發育遲緩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低體重率2~組最高(1.90%),肥胖率6~組最高(4.30%),見表1。
不同性別營養狀況:不同性別發育遲緩率和肥胖率男童高于女童,低體重率女童高于男童,見表2。
不同地區營養狀況:不同地區發育遲緩率和低體重率鄉鎮高于城市,肥胖率城市高于鄉鎮,見表3。
討 論
我國兒童存在嚴重營養問題,其中營養失衡、營養不良、運動能力下降等導致兒童生長遲緩、低體重、肥胖等問題日益嚴重。兒童營養狀況是衡量人群營養狀況最敏感的指標,5歲以下兒童營養狀況則是人口素質的基礎,國際上除了對膳食營養的缺乏與否進行監測外,均以兒童營養狀況作為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問題予以關注。兒童處在長身體時期,有其特殊的營養需求,實際生活中不少家長缺乏營養知識,在營養健康方面存在很多誤區,進而給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通過本次調查發現:開原市0~5歲學齡前兒童生長營養不良率(生長發育遲緩率8.03%,低體重率3.6%)低于2005年全國平均水平,肥胖率14.2%明顯高于全國8.1%,證明開原市兒童營養現狀為營養不良與營養過剩并存,城市和鄉鎮兒童營養差異顯著,鄉鎮兒童營養不良率高于城市兒童。女童營養不良率高于男童,尤其是鄉鎮女童是,所以鄉鎮女童的營養不良和兒童肥胖是兒童營養監控的防控重點。
兒童營養不良與居住地的經濟條件、家庭喂養方式、食欲、添加輔食時間、特殊飲食嗜好、輔食的營養配比、家長缺乏營養知識等諸多因素有關。
兒童肥胖率的顯著上升與居住地的經濟條件、過度喂養、過度進食、家長溺愛、攝糖過多、肉食量高、蔬菜水果低、運動量少、不規律飲食、營養物質過度精細、家長缺乏營養知識等諸多因素有關,而且過度的肥胖會造成高血壓、糖尿病、骨關節病、膽囊病變的發生。
針對調查狀況和可能產生的后果,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應從加強食品衛生管理、積極宣傳兒童健康教育知識、合理膳食知識和提高婦幼保健水平等方面深入貫徹《母嬰保健法》,以保障人口素質、提高兒童健康水平。
表1 不同年齡兒童營養狀況[例(%)]
【茅臺市值趕上35家A股互聯網公司 券商稱股價可達615元】前些天,一位軍工研究員說,茅臺、五糧液、洋河三瓶白酒加起來的市值=整個軍工板塊的市值,這極其不合理,引發熱議。總結來說,不是前者太貴就是后者太便宜。
金典有機奶
【金典有機奶成本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使用牛奶】6月27至29日,2017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大連召開。金典有機奶憑借有機高品質,以及3.6g/100ml優質乳蛋白+120mg/100ml原生高鈣的優質營養,成功成為本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使用牛奶。
中國新聞周刊
【這個小鎮叫嘉積】這里有一種甜食叫薏@,要和雞屎藤的葉子一起吃;這里有口味別致的草寮咖啡,在椰風清韻中品嘗再好不過;這里有百畝荷塘,還有用九品香水蓮泡出的好茶……@個小鎮叫嘉積,位于海南省瓊海市。6月27日,2017瓊海嘉積荷花節暨全域旅游美麗鄉村行招商推介會系列活動在龍壽洋萬畝田野公園舉辦。
新京報
【椰樹集團保持30年長盛不衰】椰樹集團保持30年長盛不衰,源于消費者對椰樹產品的信任和喜愛,源于產品扎實過硬的品質,也源于椰樹30年來的堅守,堅持立足民族品牌,嚴守質量關,用誠信釀出一個沉甸甸的中國“老字號”。正宗椰汁椰樹牌、椰樹牌火山巖天然礦泉水自榮登國宴以來,已接待過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元首和政界要人。
環球雜志
【史詩級戰斗:海豹對戰章魚】一頭海豹和一只章魚撕打在一起,誰會勝出?近日,在新西蘭,游客們看到罕見的一幕:一頭120公斤的海豹和一只巨大的章魚在水中打斗了20分鐘,最終海豹將章魚撕成了碎片。攝影師稱:“這種程度的戰斗很罕見。”
參考消息
【中國的膳食轉型是大豆消費量增長的主要推動力】英國《金融時報》:美國北達科他州的農場主表示:“四年前我們不種任何豆類。如今,大豆占到我們耕種面積的近三分之一。”行業高管稱,中國的膳食轉型是大豆消費量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促進禽類和豬長肉的大豆在全球農場的種植面積比十年前擴大28%。大豆很可能會超越玉米,成為美國種植最廣的農作物。
一、生態化城市(鎮)建設的一個重要原因:弱環境關系曲線
“西部大開發必須以生態環境保護為先導”是國家一貫的政策。我區煤炭資源型城市(鎮)在發展當地經濟的同時,必須時刻警惕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從整體上看,我區煤炭資源型小城市(鎮)的環境污染(破壞)還未達到發達國家工業化時期那樣的嚴重狀況,但是也顯示出較弱的庫茲涅茨曲線的特征。
從環境關系曲線來看,在T1時期(上世紀80年代),我區大部分煤炭資源尚未開發或開發規模小,因此環境關系曲線是處于總量控制之內;然而到了T2時期(上世紀90年代前期),當全國平均環境曲線仍然處于總量控制之內時,我區部分煤炭資源地區的環境曲線由于煤炭資源的開采而突破總量控制但程度不大;90年代末期直到現在,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以及持續一段時間的全國能源供應緊張形勢下,一些煤炭資源型小城市(鎮)迅速崛起。煤炭經濟是這些地區的主導經濟,然而部分地區在夜以繼日開采煤炭的同時存在土地復墾率、污水處理率、煙塵排放率、綠化率低,有些企業即使安裝了環保設施但為了控制成本而不投入運營,使當地的生態環境脆弱度加劇;同時,由煤炭經濟而帶動的其他相關產業如:火力發電(火力發電廠,每年排放大約數以億噸二氧化碳,同時大量消耗地下水等等,因此火力發電污染已經成為內蒙古西部最新的污染主要來源之一);電石及乙炔產業(電石是高耗能產品,乙炔生產具有電石污染,嚴重影響環境);鐵合金、硅鐵爐等污染產業也給煤炭資源型小城市(鎮)的生態環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國際上對煤炭資源的開發,在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的同時,傾向于只建開采基地,不建附屬設施的方式,開采之后就離開這個地區。而我國,由于人口多而廣且經濟欠發達的國情,起源開采地區不可能“丟棄”,還必須承擔起“養活一方、致富一方”的重任。因此,無論今后這些地區經濟是否轉型,都必須進行良好的生態化建設,走生態城市(鎮)的道路。內蒙古在走小城市(鎮)建設道路中,對于煤炭資源富產地區,基于其產業特點和可持續發展,也注定了必須走生態城市(鎮)的道路。
二、制約內蒙古煤炭資源型生態小城市建設的若干因素及治理
(一)煤炭資源浪費嚴重
大多數煤炭礦區小城市的煤炭企業(注:主要是地方中小型煤炭企業)生產裝備落后,技術水平低下,年生產能力、回采率較低,加上眾多非法開采點的存在,造成煤炭資源的極大浪費,同時也在破壞著共、伴生礦產資源(高嶺土、耐火粘土等)。煤炭資源轉化效率不高,深度加工水平低。依托煤炭資源的電力企業的蒸氣、余熱任意排放,浪費現象嚴重。
治理措施:一是合理調整工業生產力布局,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導致煤炭資源的浪費;二是引進、開發產業鏈長、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生產項目,提高煤炭資源的轉化效率,減少環境污染程度;三是在市政基礎設施改造中大力推廣潔凈煤綜合利用系統。四是提高劣質煤、煤炭廢料等的利用率,對矸石可以采取發電的方式轉換為能量,煤渣做無熟料水泥,熱水用于24小時供熱水、熱水魚池、蝦池、養殖菌類、仿春夏秋冬溫室大棚,可向溫室供應二氧化碳氣肥。
(二)盲目、低水平的生態城市建設
針對盲目、低水平帶來的生態環境破壞,煤炭資源型小城市還是首先樹立可持續的發展觀,從大局出發,作長遠考慮,避免一哄而上。其次,煤炭資源型小城市有自己特有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和建設條件,要尊重、研究、發揚自身的特點,根據自己的特點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從一個或幾個側面,抓住優勢,體現個性,制定實際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態城市建設方案。融“綠色煤炭城市”“山水城市”、“園林城市”、“衛生城市”、“健康城市”、“綠色城市”等于一體。既體現生態城市建設的優勢,又給人們一個醒目的形象。同時作好生態城市的科學規劃,防止盲目擴張導致的“空殼”、“爛尾”以及低水平、重復建設帶來的資源嚴重浪費和環境破壞。最后,在生態小城市建設的模式選擇上宜采取“漸進式”與“邊發展邊美化”的發展模式,避免“急驟式”和“先發展、后治理”所造成的生態城市代價。
(三) 煤炭資源型小城市(鎮)“小煤窯”現象及其治理
除了部分小城市因盲目擴張造成的巨大生態環境破壞外,煤炭資源型小城市當前面臨的最嚴重的一個問題是“小煤窯”現象。小煤窯是上世紀80年代后在我國異軍突起的一支煤炭開采主力軍。盡管它在發展城鄉個體經濟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但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嚴重危害和問題。一是小煤窯掠奪式的開采給礦區和當地的環境生態造成的破壞是難以估量的。這一問題在煤炭資源型城市表現都很突出,也很普遍。二是非法小煤窯對煤炭資源造成極大的破壞和浪費,直接威脅大礦的安全生產。非法煤小煤窯對國家資源無償占用,拒不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法規,以民工的生命為代價進行掠奪式生產,更無從談起合理布局和上交稅費。這些小煤窯所產生的經濟效益或給地方提供的財源,是以過度消耗煤炭資源作為“外部利益”或“社會成本”,由全社會乃至子孫后代共同承擔為代價的。三是非法小煤窯嚴重干擾了煤炭市場秩序。一些小煤窯除了在開采上想方設法謀取暴利外,原煤摻矸石,降低煤質,降低成本,低價傾銷,違規銷售,打著國有煤礦的牌子進行銷售,不僅加大了社會使用煤炭的污染程度,而且嚴重擾亂了煤炭市場秩序,影響了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和企業信譽。
煤炭資源小城市對小煤窯的治理作好以下幾點工作:首先,對合規合法經營卻又不得不關閉的小煤窯要作好補償工作,對非法小煤窯要堅決整頓直至關閉;其次,打擊有“尋租”行為的地方保護主義,切斷他們利用小煤窯謀取個人福利的資源線;最后,對小煤窯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要采取政府、企業、居民聯動的方式進行恢復、保護,全民參與建立生態型煤炭資源小城市。
(四) 生態旅游、工業旅游等旅游資源開發不夠
我區煤炭資源型小城市(鎮)大多地處山川、丘陵地帶,除了具有豐富的煤炭資源,還有豐富的生態環境資源:山川、河流、樹木等,因此,具有發展旅游業賴以憑借的天然資源;同時,一些地方極富特色的煤礦(包括露天煤礦)機械、場所、設施等結合其他旅游資源,可以開發成為很好的工業旅游產品。在地方經濟以及城市(鎮)化的擴張中,當地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和基礎設施建設有了長足的發展,再加上小城市(鎮)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擴大,因而,發展旅游業就有了依托。然而,目前我區許多資源型小城市(鎮)專注于“能源荒”下的生產擴張,并沒有開發旅游業的意識和規劃,這也影響到這些城市的生態化建設。
煤炭資源型小城市具有發展旅游業的天然優勢,在調整產業結構和企業轉型的過程中完全可以發展旅游產業這個無污染、無硝煙的產業。可以結合資源開發過程中的生態環境建設,利用自然生態旅游資源單獨發展旅游產業,也可以將煤炭工業旅游和自然生態旅游、人文旅游結合起來發展旅游業。總之,發展旅游業既可以增加GDP的收入來源,同時可以為今后的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積累治理、保護、涵養資源,解決生態環境建設資金不足的尷尬。
(五)“獨具特色”的“城中村”問題及其治理
之所以“獨具特色”是因為這些小城市(鎮)的“城中村”與大城市不同。大城市的“城中村”問題主要是城市(周邊)由農村向城市自發形成的臟、亂、差場所,給城市的擴張和管理帶來諸多麻煩。煤炭資源型小城市(鎮)本身植根于貧困落后的偏遠山區,受該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影響較深,沒有先進、成熟的城市建設經驗,因此,在城市建設中“半洋半土”色彩較濃,從而也給“城中村”留下許多發展空間,因此,煤炭資源型小城市(鎮)的“城中村”是在小城市(鎮)內部逐步發展起來的場所,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與市鎮建設“共生”。近年,我區煤炭資源型小城市(鎮)的擴張速度比大城市的擴張速度更迅速,因而,應該及早發現問題進行治理,而不可像大城市那樣先污染了,后才治理,結果成本高,難度大。
我們認為,在預防和治理煤炭資源型小城市“城中村”問題上,須做好以下三點工作。
首先,科學規劃設計。在小城市(鎮)建設的一開始,地方政府和煤炭企業集團應該聯手城市規劃,順應城市發展趨勢,將城市的發展目標定位為“生態型”、“花園式”,不給“城中村”留下絲毫發展空間。
其次,從嚴城市管理。城市環境質量的好壞與城市經營管理手段的松緊密切相關。必須切斷有關部門或個人的“尋租”源頭,打擊置之不理生態環境生死與不顧的腐敗行為。管理嚴格則“生態城市”興,管理松散則“城中村”興。
最后,體現公共福利。在已有“城中村”改造過程中,必須將“生態化”放到城市建設的第一位,真正體現政府的公共福利職能。拆遷改造的“城中村”大多為密集型、交通擁堵場所,因此,政府要少開發商用店鋪和樓宇,多搞城市綠地建設、花草種植及綠色公園建設,使生態環境還原于民,造福于民。
三、我區煤炭資源型生態小城市(鎮)建設的簡要模式
內蒙古煤炭資源型生態小城市(鎮)建設模式可以采取“四位一體”式,即集“集約型、清潔型、循環型、人文型”于一體的模式。為此必須做到以下四個方面的轉變。
(一)由粗放型模式向集約型模式轉變。
即從主要依靠上新項目、擴大生產規模,轉變到以改造、充實、提高現有企業為重點;從主要依靠增加能源、原材料和勞動力的消耗,轉變到主要依靠科技進步、降低消耗、提高勞動者素質;從主要追求產值速度到提高技術含量等。
(二)由污染型模式向清潔型模式轉變
即由污染所造成的環境成本巨大,轉變為通過資源的節約、重復、循環利用,盡可能地減少最終排入自然環境中的廢棄物。
(三)由單向型模式向循環型模式轉變
即由資源在完成一個經濟周期后就退出經濟領域轉變為完成一個經濟周期進入下一個經濟周期,流程為:“資源生產銷售資源回收利用資源生產銷售資源回收利用……”周而復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