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工商碩士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ESP教學理念在旅游管理碩士研究生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2.新形勢下英語碩士點建設的幾點思考
3.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問題思索
4.英語專業碩士畢業論文的語言錯誤分析研究
5.醫學碩士研究生互動式英語教學方法的探討
6.英語碩士論文文獻綜述中轉述動詞的對比分析
7.我國英語專業碩士學位論文標題的詞匯句法特征研究
8.中外英語碩士論文轉述動詞對比研究
9.商務英語碩士學位論文撰寫情況分析
10.碩士研究生基礎英語和專業英語詞匯學習策略研究
11.英語碩士研究生文獻閱讀能力現狀調查與培養途徑分析
12.主題-任務教學模式探究——以地方高校非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英語教學為例
13.中國學生英語碩士論文引言部分轉述語使用情況的語類分析
14.中國應用語言學專業英語碩士學位論文文獻綜述體裁特征
15.“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工程碩士研究生英語教學模式研究——以重慶科技學院為例
16.非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科技英語翻譯能力分析
17.學術論文體裁教學不可或缺——英語專業碩士學位論文引言寫作情況調查
18.英語報刊與非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課外英語閱讀
19.基于新媒體支撐的面向碩士研究生實用英語教學的探索
20.論英語碩士學位論文中的參考文獻問題
21.中國學生英語專業碩士論文“前言”部分的語類結構模式分析
22.碩士研究生EAP習得模式探索——武漢科技大學某研究所碩士生學術英語習得個案研究
23.理工科碩士研究生學術英語需求分析
24.英語專業語言學類碩士論文英語標題的對比研究
25.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專業學習構成與自我認同關系的實證研究
26.批判性思維能力對英語寫作水平影響的調查研究——以某大學2012級非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為例
27.非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英語學習需求調查分析
28.中外大學生英語碩士論文中四詞詞塊的比較研究
29.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專業學習動機與自我認同關系的實證研究
30.中國與北美碩士論文英語標題的對比研究——以農學為例
31.非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英語學習情況調查研究
32.非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英語學習現狀調查研究——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生為例
33.醫學院校碩士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考
34.學習者英語碩士論文中的轉述動詞
35.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學習現狀調查及教學建議——對浙江工商大學的調查分析
36.英語專業與非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英語學習觀念的對比研究
37.香港與內地高校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比較研究
38.法律英語在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中的定位與教學組織
39.英語碩士研究生第二外語的學習策略探究
40.非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專業英語教學探討
41.醫學院校碩士研究生通用學術英語需求分析
42.影響碩士研究生英語學習因素的實證研究
43.英語碩士論文中模糊限制語的對比研究
44.碩士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核心、目標與措施
45.醫學碩士研究生英語學習需求分析及其教學啟示
46.人文社會科學類碩士學位論文英語標題句法特征的對比研究
47.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英語學習需求分析與啟示——以贛南醫學院為例
48.新課改下高校教育碩士(英語)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反思
49.英語碩士研究生教學之我見
50.英國TESOL專業碩士和我國英語教育碩士人才培養比較與思考
51.實施“流利領先法”,培養理工科碩士研究生學術英語能力——以報刊、學術雜志文章為課程材料
52.英語教育碩士教育實踐中課堂觀察現狀的調查研究——以華中師范大學為例
53.波蘭華沙大學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人才培養模式特色及啟示
54.師范院校英語教育碩士培養問題與對策思考
55.少數民族骨干人才碩士研究生英語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56.媒體英語素材在法律碩士專業英語教學應用中的探究
57.碩士研究生英語學位課程考試之我見
58.中國英語專業和英語本族語者碩士論文題名的信息結構對比分析
59.“模塊+選修”:轉型期專業碩士公共英語課程改革研究
60.水利英語方向翻譯碩士培養的可行性研究
61.英語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自主性培養的課堂教學策略初探——以悉尼大學碩士TESOL專業課堂教學為參照
62.非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英語語用能力調查分析
63.對比分析我國英語專業碩士與本科畢業論文的語言錯誤
64.國內工程碩士研究生英語教學研究現狀述評
65.在碩士研究生專業英語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66.論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學術研究能力的培養
67.淺談碩士研究生英語學位課程考試改革
68.碩士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設置改革構想
69.英語碩士研究生科研閱讀現狀與能力培養途徑探討
70.從課程本質透視非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英語學習需求——以西藏民族大學為例
71.碩士研究生專業英語課程教學模式研究
72.說寫并重 全面提高——碩士研究生英語課程改革與實踐
73.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工程碩士英語教學的啟示
74.碩士研究生使用英語學習策略特點的實證研究
75.理工類院校英語本科與翻譯碩士(MTI)課程設置比較研究
76.論英語專業碩士論文致謝辭的語用失誤
77.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批判性思維能力與自我認同關系的實證研究
78.試論工程碩士英語課程交際能力培養的若干問題
79.河北省高校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就業狀況調查與分析
80.工程碩士英語教學改革的探討
81.教育碩士(學科教學·英語)專業碩士課程設置的現狀分析
82.車輛工程專業工程碩士英語教學存在問題及EPBEP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應用
83.英語專業本科至碩士英語詞匯學課程三級分級教學設計
84.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實踐
85.廣西英語課程與教學論碩士學位論文調查和分析
86.淺談英語翻譯碩士學習應注意的問題
87.英語專業語言學方向碩士研究生創新特征研究
88.工程碩士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研究
89.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學術寫作中重述話語之語用功能習得研究
90.專業碩士學術研究能力培養的現狀與啟示——以英語學科教育碩士學位論文為例
91.人際關系管理論與工程碩士英語教學模式
92.理工科碩士研究生學術英語需求分析與課程評析
93.英語碩士論文寫作方法論要
94.西華大學碩士研究生英語學習動機的調查研究
95.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專業學習與自我認同狀況的調查與分析
96.基于教育語言學對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專業思想與學術能力發展的思考
97.民族高校醫學碩士對醫學英語需求的調查分析
98.自助式講課學習模式在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專業英語學習中的運用
99.非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設置的思考
100.基于ESP教學理念開展公共衛生碩士專業英語教學改革
101.醫學碩士研究生專業英語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培養
102.從中介語視角分析工程碩士英語會話的句法范式
103.研究生英語學習動機與EAP教學——以江蘇大學碩士研究生英語教學為例
104.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英語課程設置改革與實踐
105.從英語教學法的視角探討碩士英語教學改革
106.非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英語學習狀況調查研究
107.淺議工程碩士英語教學改革
108.碩士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與實踐
109.涉海院校碩士英語教學改革與實踐
110.農林院校非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學術英語寫作教學的優化——以北京林業大學為例
111.中國高校英語專業應用語言學碩士論文引言的體裁分析
112.清華大學碩士研究生英語入學水平綜述——兼談英語教學的幾點建議
113.關于提高理工科碩士研究生英語閱讀教學的想法
114.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英語教學思考與構想
115.論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以哈爾濱工業大學為例
116.基于網絡和多媒體環境的碩士研究生公共英語視聽說教學模式研究
117.工程碩士英語實踐教學途徑探索
118.非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英語課程體系建設初探
119.構建以“實踐教學為主,理論教學為輔”的專業特色——關于西部地區英語教育碩士的培養
120.英語學科教育碩士學位論文質量調查分析——以廣西師范大學為例
121.淺談英語專業碩士論文的選題
關鍵詞:吉林??;外貿競爭力;進出口
一、吉林省外貿進出口總量及所占比重分析
2012年,吉林省全年累計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245.72億美元,增長11.4%。其中,實現出口總值59.83億美元,增長19.7%;一般貿易完成38.07億美元,增長23.3%;加工貿易完成13.59億美元,增長24.2%。實現進口總值185.89億美元,增長8.9%。一般貿易完成171.38億美元,增長7.7%;加工貿易完成5.27億美元,增長4.8%。吉林省2008年至2012年進口額逐年增加,出口額除2009年較2008年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均有所增加,而且同一年份的進口額均高于出口額。吉林省出口總額在全國所占比重非常低,沒有超過0.5%。而且吉林省出口額在全國所占比重2012年較2008年有所下降,從0.33%下降為2012年的0.29%,2009年至2012年吉林省出口總額在全國所占比重變化不大。
二、吉林省外貿依存度分析
外貿依存度是一國或一個地區的進出口總額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對外貿易依存度能夠能夠反映一國或地區的市場開放程度,同時也能揭示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對貿易的依賴程度。吉林省與全國外貿依存度具體情況如表2所示。
數據來源:《吉林省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整理計算得出。
表2顯示了吉林省歷年來的外貿依存度變化情況。從2008年至2012年,吉林省外貿依存度基本上處于12%的水平。同時也說明了同全國相比,相對于全國最高水平5042%,吉林省外貿依存度極低。吉林省外貿依存度過低顯然不能充分發揮其參與國際分工的能力,外貿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乏力,其不能享受參與國際競爭所帶來的經濟利益,相應地外貿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吉林省的對外貿易強度有待加強,外貿競爭力還有待進一步開發。
三、吉林省貿易競爭力指數分析
貿易競爭力指數等于出口總額減去進口總額的差除以出口總額與進口總額的和。它反映某國或地區生產的某種產品相對于世界上供應的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該產品來講,是處于生產效率的競爭優勢還是劣勢以及優劣勢的程度。吉林省貿易競爭力指數經過計算分別為2008年:-2846%;2009年:-4668%;2010年:-4686%;2011年:-5466%;2012年:-513%。由此可以看出,吉林省近5年均為凈進口省,貿易競爭力指數均為負數,甚至2011年竟達到了近-55%。這些數據表明吉林省的產品出口競爭力較弱,生產效率低于國際水平。
四、吉林省與其他省份外貿競爭力對比分析
為了更好地展現吉林省外貿競爭力狀況,本文選取了對外貿易一直處于領先地位的廣東省以及同樣位于東北地區的黑龍江省和遼寧省進行比較分析。通過對這些省份對外貿易情況的對比,可以揭示各省份間的差異,對促進吉林省對外貿易的進一步發展有一定的參考作用。2012年各項指標比較結果具體情況參見表3。
數據來源:《吉林省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廣東省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遼寧省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廣黑龍江省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整理計算得出。
從表3可以看出:從總量來看,吉林省2012年的出口總量只占廣東省的104%,兩省相差568153億美元;從地區出口額占全國出口額比重來看,吉林省低于廣東省近28個百分點,占全國的比重約為029%;從出口依存度和外貿依存度來看,吉林省都低于廣東省和全國平均水平;從貿易競爭力指數來看,吉林省的貿易競爭力指數小于0,說明吉林省出口產品缺乏國際競爭力,同時低于廣東省和全國平均水平。
同時與東三省的其他兩省比較可知,吉林省各項指標均低于黑龍江省和遼寧省,與遼寧省的差距更大一些,其對外貿易競爭力不及這兩省。經過分析可知,吉林省外貿競爭力低于遼寧省和黑龍江省,遠低于廣東省,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因此,盡快提升吉林省對外貿易競爭力是必需的。(作者單位:吉林工商學院)
參考文獻
論文標題:
1.2012-2013年中國的日語語言學研究
2.現代日語語言學
3.南京大學日語語言文學研究生
4.2014年中國日語語言學研究綜述
5.學習日語語言學的意義與收獲
6.西方結構主義語言學對日語語言學發展的影響
7.《日語語言學》述評
8.日語語言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
9.新時期我國高校日語人才培養研究《日語語言學與日語教育》
10.日語專業高年級《日語語言學概論》課CDIO工程教育模式教學新嘗試
11.從原型理論看日語語言學術語“外來語”外延的模糊性
12.關于日語語言學教育——結合音像資料的教學嘗試
13.日語語言學家劉耀武教授
14.高校日語語言學課程中的支架教學法探究
15.全方位、多層次視角下的日語語言研究《日語語言學應用研究》
16.日語語言學舉隅文化
17.日語語言學與日語教育
18.日語語言學論文
19.博士(日語語言學)畢業后的去路工作
20.淺談日語語言學術語翻譯標準化問題理論與實踐
21.學習日語語言學的意義與收獲
22.支架式教學法在高校日語語言學課程中的應用
23.日語專業高年級《日語語言學概論》課
24.日本語言文化背景對日語語言學習的影響
25.現代日語語言學概論
26.2016年考研院校推薦:日語語言學
27.日語專業高年級《日語語言學概論》課
28.日語語言學研究計劃
29.日語語言學概論期末報告
30.日語語言學前沿叢書:認知語言學入門
31.2007年日語語言學研究現狀與動向
32.《日語語言學》課程教學大綱
33.現代日語語言學前沿
34.研究日語外來語的特點,日語語言學論文
35.日語語言學期末試卷
36.理論與應用(日語語言學研究入門)/考研必讀系列
37.日語語言學叢書/會話分析
38.淺談日語語言學畢業論文_日語語言學研究畢業論文
39.日語語言學與日語教育
40.日語語言學歷年真題中文版
41.日語語言學中瞬間動詞的語義分析
42.學習日語語言學的意義與收獲
43.探討日語語言學術語翻譯標準化的實際應用和影響分析
44.日語語言學術語翻譯標準化問題理論與實踐
45.日語語言學復習題
46.日語語言學應用研究
47.日語語言學和日語教育-研究與實踐
48.日語語言學和日語教育-研究與實踐(二)
49.日語語言學研究計劃
50.現代日語語言學叢書:文化語言學
51.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日語語言學
52.日語語言學課堂重點題型
53.現代日語語言學前沿
54.東北大學日語語言文學專業介紹
55.廣外日語本科 日語語言學
56.日本の若者の言葉について,日語語言學論文
57.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日語語言文學專業
58.新日本語學入門:考察語言的結構
59.深圳大學2015年考研大綱(日語語言學、日本文學)
60.日語語言學考研調劑
61.日語語言學第十一章言語情報処理
62.日語語言國情學初探
63.日語語言學畢業論文答辯一般會問什么問題
64.日語語言學:慣用語的構成形式
65.語法作用及使用特征,日語語言學論文
66.日語語言文學
67.現代日語語言學前沿
68.18考研咨詢帖日語語言文學考研
69.日語語言學考點歸納
70.日語語言學入門教案
71.日語語言學講義
72.從原型理論看日語語言學術語“外來語”外延的模糊性
73.南師大日語語言學考研真題
74.日語語言學應用研究
75.語言學中的科學方法論
76.日語語言學碩士論文精彩:《分析日語語言"沉默"文化的特點》
77.北外日研中心日語語言文學專業研究生學習主干課程描述
78.日語語言學前沿叢書:日語敬語新說
79.現代日語語言學前沿
80.2008年日語語言學研究動態
81.2012年深圳大學日語語言學、日本文學考試大綱
82.江西師范大學日語語言文學專業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83.深圳大學日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84.上海海事大學日語語言文學專業在職研究生培養方案
85.言外的語言學:日語語用學
86.南京大學日語語言文學考研參考書目
87.日語語言文學碩士點專業介紹及導師簡介
88.2015云南大學050205日語語言文學考研專業目錄及考試科目
89.大連理工大學2014年考研日語語言文學研究方向
90.北京外國語大學日語語言文學
91.adobe日語語言包
92.華中師范大學日語語言文學
93.華中師范大學考研日語語言文學好嗎
94.笹川杯全國高校日語語言文化知識大賽
95.2014年笹川杯全國高校日語語言文化知識大賽
96.日語語言文學在職研究生
97.日語語言文學專業商務日語方向在職研究生課程進修班
98.浙江工商大學日語語言文學
1.奧特萊斯經營模式分析
奧特萊斯是指在零售商業中專指由銷售過季、下架、斷碼的名牌商品的商店所組成的購物中心,是百貨業延伸出的一個新型業態。目前國內奧特萊斯主要有三種運營方式:聯營方式、自營方式和傳統的租賃模式。
(1)聯營模式。指統一收銀方式,商場按照比例收取銷售提成,扣除銷售提成及必要費用后余款按合同約定日期返還廠商。這種模式在國內百貨業中運用比較普遍[1]。
(2)租賃模式。主要是借鑒Shopping Mall的操作模式,將單個店鋪租賃給品牌廠商,以收取租金的方式獲得營業收入。
(3)自營模式。主要倡導的就是買手制,是指買手通過搜集、整理、分析顧客對商品的需求特征,提出新產品在價格、功能等等方面的開發設計要求,經過設計后最終選擇合適的企業生產,將新產品注冊為奧特萊斯自己的商標,并在本企業內銷售的一種策略。較典型的如英國的瑪莎百貨等等。但該模式在國內尚未得到發展。
2. 買手制概述
買手制是指百貨類企業用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派專業的采購人員(或稱買手)根據企業的經營計劃、戰略來采購商品,并將商品分類別在商場中陳列、銷售的經營模式。主要分為買斷經營、獨家經銷、自有品牌等三種?!百I手制”目前流行于歐美國家的百貨業,他們通過聘用職業買手,讓其按照百貨公司主要客戶群的需求采購貨品,以避免因同質化帶來的惡性競爭,進而提升企業競爭力,創造更高的利潤。
3.研究意義
隨著國內奧特萊斯的發展,除了人們所熟知的“品牌+折扣”的經營模式之外,還出現了以買手制經營的奧特萊斯,并且許多奧特萊斯中也出現了以買手制模式經營的買手店(精品集合店),這種“買手店”給奧特萊斯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對奧特萊斯的經營產生了負面的影響。雖然許多國內學者都提出了中國百貨業經營模式應從聯營模式向買手制轉變的建議,但是關于買手制在奧特萊斯經營中到底有何影響的研究卻很少見到。因此,本文試通過分析買手制給奧特萊斯經營帶來的機會、威脅、優勢和劣勢,為其經營管理提出針對性的建議,為建立符合奧特萊斯特色、契合市場需求的買手制,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提高經營能力和贏利能力提供有益參考與借鑒。
二、國內奧特萊斯經營中引入買手制的影響分析
1.國內奧特萊斯引入買手制的現狀
百貨業是國內最早嘗試買手制的行業,比如銀泰百貨在2012年選擇了買手制運營自營品牌,其主要與西班牙品牌MANGANO 合作。銀泰百貨自己組織買手團隊進行運營,由買手團隊直接把控貨品的訂貨、店鋪運營和品牌推廣。同時,奧特萊斯作為百貨業的新興業態也逐漸開始嘗試引入買手店的運營,比如上海的“綠色米蘭·城市”、杭州的砂之船“+39意大利精品空間”等。但目前國內奧特萊斯的主流模式仍然是聯營模式。
2. 奧特萊斯經營中引入買手制的影響分析
(1) 優勢分析
①通過整合供應鏈,節約成本
買手制的優勢,首要體現在成本的控制上。因為商場的買手直接從廠家采購貨品,毛利率要遠遠高于“聯營扣點”模式。在奧特萊斯經營中引入買手制,可通過供應鏈再造,跨越品牌商或者生產廠商之間的分銷環節,直接面對消費者,以此降低中間成本。
②有利于奧特萊斯運營流程管理模式的改進和客戶價值的提升
買手制的引入本身就是奧特萊斯運營管理模式的改進,其模式自身所具有的優越性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實現運營管理流程上的目標。在客戶管理中,買手制建設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客戶個性化的消費需求,通過大牌混搭的方式,讓消費者更具個人風格,這種經營模式更加人性化,也更具發展生命力。
③有利于奧特萊斯差異化經營戰略的實現,建立競爭優勢
目前在奧特萊斯中主要是銷售頂級品牌的過季、下架或者斷碼商品。這使得國內的奧萊品牌重復度趨高,同質化競爭愈演愈烈,消費者往往無法區分出其差別,而買手制恰恰為奧特萊斯的差異化競爭提供了很好的模式。熟悉國際時尚品牌及市場消費趨勢的專業買手,按照消費群體需求,到世界各地采購定制時尚個性化的商品,并在商場內以風格品類擺放。通過這種銷售模式,奧萊同樣可以是“時尚”的代名詞,并且還通過買手團隊購買符合自身定位的產品,為客戶帶來更多更優質的商品和服務,建立起更多的競爭優勢。
(2)劣勢分析
①可能造成奧特萊斯內部價格混亂,為奧萊經營管理帶來難題
由于買手制更具靈活性,擁有自主定價權以及靈活的調動能力,因此在一個奧特萊斯的賣場中很可能會出現,同一品牌同一款商品不同價格的情況。消費者在購買時易產生困惑,進而可能對商品的真偽出現懷疑,甚至會質疑奧萊對賣場的經營管理能力,影響企業和品牌的消費者品牌忠誠的培養,為企業造成不可預計的損失。
②與國內品牌商的利益矛盾
就目前市場的發展來看,絕大多數的國際知名品牌在國內已有其自己的品牌商,他們對中國市場比較了解,在價格談判上處于優勢,而買手制的經營模式勢必與其商的利益產生矛盾。因此,目前國際品牌很難支持買手式的經營模式。
③買手制的引入要求奧特萊斯承擔更多的經營風險
買手制的實施還面臨著更多的經營風險,因為一旦買手所買斷的商品不符合消費的需求,奧特萊斯就需要承擔因商品積壓而產生的庫存風險。因此,這需要企業擁有一批眼光準,了解市場和消費者的高水平買手。
④買手的素質良莠不齊,阻礙了奧特萊斯引入買手制的發展進程
買手的職責涉及很廣,從挑選商品、商品定價、產品開發、企劃到促銷、陳列等多方面,貫穿于設計、采購、銷售、庫存各個環節,因此買手應具有數據分析、藝術審美、市場預測等多學科知識。但國內現階段的買手還停留在采購員的水平,業務水平還不能完全適應買手制在中國推行的素質要求[1]。
(3) 機會分析
①傳統的聯營模式的不足為買手制的推廣帶來發展機遇
現階段奧特萊斯的主要經營模式是聯營模式,由于供應商對于品牌的控制力較強,造成了奧萊多方面自身無法掌控的經營短板。而單純的聯營模式并不足以提升奧特萊斯自身的品牌價值,從而制約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增強。另外,由于聯營模式導致了奧萊的贏利水平越來越低,而引入買手制能大大提高其贏利水平。比如,據麥肯錫研究統計,在美國、歐洲等地區,瑪莎百貨等采取自營的百貨,其綜合毛利率能達到40% 以上。而在國內,北京等一線城市百貨公司的毛利率已下降到20% 左右。因此作為百貨零售類企業需要放眼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尋求業態升級的有效途徑[2]。
②消費客戶群在不斷成熟與擴大
國際上奧特萊斯的主流消費者主要是富有攀比心理、有一點品牌觀念的中產階級,現在國內出現了一批有較強品牌欲、具備一定消費能力的消費群體。這部分人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同時,卻又未能擺脫對價格敏感的消費習慣,在奧萊經營中引入買手店正迎合了這種消費心態。
(4)威脅分析
①國內消費者對自營品牌的認知度不高,對品牌的理性識別意識較弱,造成經買手模式執行的困難
國內的消費者從當初不識品牌,逐漸發展到現在的有一定品牌意識,卻有些盲目追求國際大牌的階段。因此,純粹買手制要在國內推廣有較大難度。而且,如何讓消費者理性地識別品牌,引導其購買符合自身特點的商品,還需要一定的過程。
②不同區域服裝需求有較大的差異性
中國市場的規模很大,不同區域的消費者由于季節、文化、習慣等原因在需求上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跨區域采購很容易失敗。
三、國內奧特萊斯經營中引入“買手模式”的發展建議
結合奧特萊斯業態的發展的機遇,以及消費者品牌意識的覺醒,奧特萊斯在經營過程中應利用買手制自身的優勢抓住發展機遇,使其與奧萊經營相得益彰,使奧特萊斯不僅成為折扣的代名詞,同時也成為引領潮流的另一陣地,促進奧萊在國內的發展。
1.明確市場定位,以實現差異化競爭
奧特萊斯可以借鑒某些服飾店的做法,先對所屬地區的消費能力進行調研,并且針對顧客所處年齡階段、年齡段內的產品風格以及產品的價格這三個方面進行定位。并通過買手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去組織貨源、采購貨品,這將有利于企業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2.通過戰略聯盟等方式循序漸進引入買手制
我國現階段還無法實現純歐美的買手制經營,因此國內的奧特萊斯可采用由聯營模式逐步向買手制過渡的方式,來優化當前的經營管理。即在經營中采用自營與聯營相結合,并在奧特萊斯發展過程中逐步提高自營比例,最終實現向買手制的轉變。
3.積極推進組織內部理念的轉變
奧特萊斯買手制的構建是一場涉及上下游的供應鏈重新整合,既需要上游的渠道扁平化配合,也需要自身調整的勇氣和決心。因此,企業組織內部理念的轉變也是非常重要的。
奧特萊斯引入買手制以后需發生如下幾種轉變[1]:
①經營重點的轉變。奧特萊斯的經營重點將會從對企業品牌的招商,轉向選擇更符合目標顧客需求的產品或品牌,甚至聯合設計加工企業開發出符合身身特色定位的產品或品牌。
②核心部門的轉變。奧特萊斯引入買手制經營后,將會以買手團隊為核心,而其他部門作為其支持單位。因此,其他部門員工首先要在觀念上接受自身角色的轉換以適應買手制的發展。
4. 培養專業買手
奧特萊斯在引入買手制經營的過程中,其人才培養的目標重點應放在買手隊伍與導購隊伍的建設上。通過培訓等手段使員工了解買手制建設的意義所在,鼓勵員工與企業一同學習和成長,為買手制的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最后逐步建立精益化的制度體系以穩固買手團隊,防止買手人才流失。
注釋:
[1] 中國百貨零售業向買手模式過渡的路徑探析,盧佳,商業時代,2011(4)
[2] 基于價值鏈的百貨公司買手模式研究,顧萌珠,東華大學碩士論文,2013(1)
參考文獻:
[1]顧萌珠:《基于價值鏈的百貨公司買手模式研究》,東華大學碩士論文,2013
[2]莊華強:《零售業態演化規律的理論探討》,載《商業經濟與理》,2002年第7期
[3]李良成:《中國百貨企業連鎖經營發展戰略研究》[碩士畢業論文],湘潭大學,2007
[4]李飛:《中國百貨店:聯營,還是自營?》,載《中國零售研究》,2010年第2期
[5]白森森:《品牌同質化聯營模式絆住百貨店前進腳步》,載《北京商報》,2009年第11期
[6]郭燁煒、趙洪珊:《基于買手機制的快時尚模式探討》,載《山東紡織經濟》,2011年第9期
作者簡介:
楊潔(1979-),女,漢族,重慶人,北京聯合大學應用科技學院,教育學碩士,講師;
李宇紅(1963-),女,漢族,北京市人,北京聯合大學應用科技學院,工商管理碩士,教授;
關鍵詞:高職學生 職業成熟度 遼寧省
職業成熟度作為個體職業發展程度的一種指標,對個體的職業心理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開展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的調查,了解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成熟度的現狀及特點,可以幫助他們進行職業定位、做好入職準備,為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提供依據,為有關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發展高職院校的政策提供參考。
1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對遼寧省各職業院校776名學生進行測量,得到有效樣本645個,有效率達到83%。
1.2研究工具。采用的測量工具為鄭海燕等人《大學生職業成熟度問卷》。該量表共29題,由職業自我知識、功利性、自信、主動性、專業知識、獨立性、現實性、人際交往的策略性知識等九個一階因子組成,并構成職業決策知識和職業決策態度兩個二級因子。采用很不符合至非常符合l~5分五級計分。
1.3研究程序。選用集體實測和個體施測相結合的方式,對各高職院校學生進行測試,采用spss11.5對調查數據進行整理與統計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高職學生職業成熟的總體情況。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總分的均分為103.06,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處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2.2不同性別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的情況。不同性別高職學生在職業成熟度上存在極其顯著的差異(t=4.09,p
2.3不同年級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的情況。不同年級高職學生在職業成熟度總分(t=7.09,p
2.4不同生源地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的情況。不同生源地高職學生在職業成熟度總分不存在顯著差異(M城市=103.77,M鄉鎮=101.49,M農村=103.23)。但是在功利性(F=4.14,p
2.5不同專業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的情況。不同專業高職學生在職業成熟度總分上不存在顯著差異(M文科=102.27,M理科=103.97)。但是,主動性維度(t=-2.11,p
2.6獨生子女及非獨生子女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的情況。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高職學生在職業成熟度總分(t=2.64,p
2.7不同兼職情況的高職學生的職業成熟度的情況。不同兼職狀況的高職學生在職業成熟度總分(M專業無關=103.80,M專業有關=103.47,M無兼職=101.63)上不存在顯著的差異。但是,有兼職的學生的職業成熟度好于無兼職的。并且,在主動性(F=3.52,p
2.8不同學生干部經歷的高職學生的職業成熟度的情況。有學生干部經歷與沒有的高職學生在職業成熟度總分(t=4.22,p
2.9不同社團參與情況的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的情況。不同社團參與情況的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的總分(F=6.61,p
3討論
從整體上來看,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處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人口學變量及相關因素的分析表明,性別、年級、是否為獨生子女、學生干部經歷、社團組織與參與情況都會影響高職學生的職業成熟度。
高職學生已經進入成人階段,并且就讀之前大部分同學已經對自己未來就業方向有所了解。他們職業自我知識、主動性、獨立性、現實性以及職業世界知識得分較高,說明學生在就業的準備性、主動性以及對未來工作崗位的認知等方面的想法比較成熟。但是,高職學生的專業知識得分顯著低于其他各因子得分、專業知識不足,這可能與高職學生入學前學習成績不佳,學習能力不高有關。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還表現為一年級的學生好于二年級的學生,可能由于二年級學生處于擇業的迷茫期。所以,學校應該在該時期加強對學生職業指導的力度。高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了解,增加了學生對未來工作有了更實際的想法。相關因素的研究也表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生干部工作、參與并組織社團活動是提高學生職業成熟度的重要手段。
4結論
4.1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總體上處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4.2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在生源地、專業、兼職等幾個因素上不存在顯著差異;
4.3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在性別、年級、是否為獨生子女、學生干部經歷、社團活動組織與參與幾個因素上存在顯著差異。
參考文獻:
[1]劉利敏.大學生職業成熟度問卷修編及發展特點研究[D].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09.
[2]李壯,蔣琪,王廣海.論提高大學生職業成熟度的途徑[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29(8):12-13.
[3]劉美蘭.高職生與本科生職業成熟度的比較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