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地震中的感人事跡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國首善,陳光標的感人事跡,我們為你自豪,我們為你高歌...
中國首支自發抗震救災隊伍——
由60臺挖掘機等大型工程機械組成的搶險突擊隊14日抵達綿陽、北川一帶,全面展開大規模救災行動。
率領這支隊伍的是剛剛被評為“中國首善”、并被授予“中國紅十字勛章”的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公司董事長陳光標。
這位抵達災區的“老板”帶著120人和60臺工程機械,從江蘇、安徽日夜兼程,幾乎與軍隊同時抵達了災區,成為自發抗災抵達地震災區的首支民間隊伍。
這支大型機械隊伍如此迅速的開拔,在災后不到36小時的時間,就從中國沿海的江蘇開進到四川山區的地震災區,令軍事專家都大為贊嘆。
60臺挖掘機從哪里弄來的?陳光標說:我的資源利用公司有200多臺大型機械,這60臺都是從江蘇、安徽的工地上調集的。
他們是用60臺大型平板車裝上這些工程機械,每臺車兩個司機,日夜兼程趕到災區。
目前,這支大型工程機械隊伍已分別在都江堰、茂縣、綿陽、北川等地投入搶險。陳光標說:目前,汶川進不去。如果能進入,他們也將盡快趕去。
陳光標此次到災區,還帶去20萬元現金,200萬支票。此前,他還委托中國扶貧基金會為災區捐款650萬。
“我在北川老縣城,這里的房子全倒了。是一片大墳地。”陳光標說,“我背出來四個人,全都死了。”
陳光標出生于江蘇一個貧困的農家,靠著自身努力打拼成為一個成功商人。
僅2007年一年,他捐出的善款便超過1億元。他沒有向銀行借貸一分錢,也從不在受贈地區進行投資。
陳光標出身于蘇北農村的貧苦農家,至今還記得,小時候由于家境貧困,從1968年出生到1978年,他幾乎沒吃過肉,甚至沒有吃過一片完整的饃、一塊完整的餅。饑餓奪走了他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的年輕生命。
“我上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一塊多錢的書本費也是東家兩毛、西家三毛錢湊起來的。父母親借了錢之后就常念叨,等雞下蛋后賣掉還債。”他現在雖然身家百億,但至今仍然無法釋懷。從那時起,他便立志“靠自己改變命運”。
1978年,懵懵懂懂的陳光標看到了一個商機,開始了人生的第一筆生意。當時年僅10歲的他利用中午放學時間,用兩個5公斤重的桶從三四十米深的井中提出水,用小擔挑到離家1.5公里的小集鎮上賣,一分錢隨便喝,每天能賺個兩三毛錢。開學的時候要交書本費,也就1.8元,但他聽說鄰居家的孩子還沒有錢交書本費,就去學校幫他把書本費交了。
這是陳光標第一次拿自己賺的錢去幫助別人,心里的那種快樂真是比吃了蜜還甜。
在陳光標看來,慈善不只是一種簡單的捐助行為,而是以道德和愛心為基礎,源自社會需要而發自內心的捐贈。同時,慈善也是一種分配機制,能夠有效實現社會財富的"第三次"分配。
本書講述了5.12大地震爆發后,馬小跳在報紙上看到在大地震中鄉下爺爺家的 “小非洲”勇救同學的的感人事跡。又碰到了一位被鋸掉一條腿的喜歡跳芭蕾舞的女孩,馬小跳和夏林果幫她實現了夢想。小英雄和芭蕾公主在他們的幫助下,過上了學校生活 。
我最記憶猶新的是:“當馬小跳7個人發現小英雄小非洲——馬天寶沒了右手,頭上又沒了一大塊皮時,毛超和小非洲的一段對話:‘我們來想像一下,如果你不再跑進去,或者你跑進去一次,不再跑進去第二次,那么,你頭上的皮也不會失去一大塊, 你的手也不會……’
“哪能這么想象?”小非洲打斷毛超的話,‘我是班長,我必須這么做!’”
讀完這本書,我感慨萬分。我被馬小跳和同學們的助人為樂精神深深地感動;同時也佩服小英雄和芭蕾公主在遇到困難時勇敢堅強的精神,我最為感動的是芭蕾公主雖然失去了一條腿,但是她不放棄自己的夢想,堅持在輪椅上學習舞蹈的毅力。
你們好,
有一種人,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有一種愛,感天動地,潤物無聲……
災難來臨,您用生命,詮釋教師高尚的情操。
災難過去,您的大愛,正在釋放永恒的力量。
譚千秋、張米亞、瞿萬容、張輝兵、何智霞、吳忠紅、袁文婷……當地震毀掉了教室,您在灰塵中鑄就師魂,用生命詮釋師德的風碑。師德在危難時刻迸射出奪人心魄的燦爛光芒!這種光芒,或許平時像天幕上微弱的星光被我們忽略,但關鍵時刻卻迸發出比太陽還要強烈還要耀眼的亮度!
在德陽東汽中學,您張開雙臂,護著課桌下4個學生,自己的后腦卻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在汶川縣映秀鎮小學,緊鄰樓梯口的您跪在地上,緊緊摟住兩個學生;在綿竹遵道鎮歡歡幼兒園,您用后背擋住了倒向學生的水泥板;角落里發現熟悉無私的背影,黑暗中有你為我指引方向,孤單有你陪在身邊,苦難有你陪我前行,你張開寬廣的臂膀為我撐起廢墟瓦礫,把肉軀掩埋,將生命延續。殘戈里只有紅旗在高高飄揚,安靜的沒有孩子的讀書聲,災難讓我們哭泣,勇氣讓我們雄起,我們接過你的承諾為你祈禱為他祈福,幸福在身邊,愛心在灑播。你就是雨中的傘;在德陽什邡市紅白鎮小學,您用雙手撐開被擠壓變形的房門,您倒下后,雙手還指著學生們逃生的方向……大難突至雙臂張,肉體充當隔離墻。四朵鮮花赤血護,一代名師萬古揚。當地震災難突然襲來時,譚千秋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護住了他的學生。在那千鈞一發之際,人生閱歷豐富的他本來有機會能夠從容自保,但是他首先想到了學生。在那一瞬間,他眼前可能浮現出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也可能有些許遲疑和猶豫。但是,對自己學生的愛讓本來有選擇的他毫無選擇,他毅然地張開雙臂,護住自己的四個學生,把生的希望留給了他們,把死亡留給了自己。在他的身后,留下了一個家庭的悲痛和惋惜、四個家庭的團聚和幸福以及無數的感動。他無私的愛就像種子一樣開始發芽,不僅感染他在湖南衡陽的老鄉、他大學時期的同學,也感染著無數的教師和國人。
正是由于這種神圣的職業感,北川教師劉寧在地震時先救出學生卻永遠失去女兒。
正是由于這種神圣的職業感,都江堰聚源鎮教師在地震時為疏散學生而放棄了逃生的機會。
正是由于這種神圣的職業感,廣安的特崗老師為救一個被絆倒的孩子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正是由于這種神圣的職業感,平通中學的化學老師喬廣平在地震時呼喊所有的人快跑,自己卻跑到了最后。
他們用自己的行動乃至生命,向我們闡釋了什么是師德,什么愛,什么是榮耀!
慶祝5.12國際護士節活動方案
活動主題:銘記5.12 感恩護士節
活動時間:5.7~~5.11
活動地點:校內,校外,省中醫院
主辦單位: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勤工助學部
參加人員:勤工助學部全體部員
活動背景:08年的5月的12日在四川發生了地震,那次地震是近年來發生的危害性最大的一次,無數的醫護人員投入到了搶救活動中,他們不畏艱苦,無私奉獻著自己,在這鮮花怒放的五月,12日不僅是地震三周年紀念日,更是一年一度的國際護士節。
活動目的及意義:
1 紀念5.12*周年,追悼亡魂,鼓勵生者
2 弘揚南丁格爾精神,增強護理專業凝聚力,展示護理奮發向上,不斷進取的自信心
3 感恩所有護士對醫學神圣事業的無私奉獻
活動前期準備:
1 收集國際護士節來源的相關資料,制作ppt
2 下載一些地震期間有關護士的感人事跡
3 準備一些小紙片,準備一本漂亮的本子
4 準備宣傳海報,橫幅等進行活動宣傳
5 排演歌曲 《感恩的心》
6 購買鮮花和小禮品
活動流程:
一、 5.7———再一次感動
1、以ppt的形式進行護士節的宣傳
(1) 主持人清點到場人數,組織安排同學入座,宣布活動的開始
(2) 主持人向同學們介紹本次的活動大致流程
(3) 介紹國際護士節的來源,宣傳南丁格爾精神,帶領大家宣讀南丁格爾宣言
(4) 觀看地震中有關護理的感人片段
2、互動環節
(1) 找同學朗誦地震中的與護士有關的感人詩篇
(2) 預先找同學進行錯誤的急救演示(如止痛,骨折,心肺復蘇),再隨機抽選同學指出演示中的錯誤,最后展示正確的方法。
二、5.8———感恩卡片輕飛揚
(1) 在校內校外發一些小卡片,請別人寫上一兩句感恩護士的話
(2) 將所有感恩卡片貼在本子上,做成精美的感恩冊
三、5.11———走進省中
(1) 向省中的護士獻花,送上禮物和節日的祝福
(2) 向她們送上感恩冊
(3) 為她們表演節目《感恩的心》
(4) 觀察她們的工作過程,感受她們的奉獻之心
活動后期:
1、清理活動現場
2、寫活動小結和記錄
3、將橫幅,宣傳畫等收回,將現場照片進行展覽
活動風險預算:
1、ppt放不出來——準備好一間備用教室
2、活動氣氛不夠熱烈——主持人調節氛圍
3、校外行人不能幫忙寫感恩卡片——找不忙的行人
活動經費預算:
1、橫幅 30元
2、小禮品 100元
3、本子和小紙片 10元
4、獻花 30元
共計 170 活動預期效果: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更懂得珍惜生命,更了解護士的無私偉大,更尊重護士這個職業,也更堅定自己的醫學護理理想。
慶祝5.12國際護士節活動方案
為紀念“5.12”國際護士節,深化優質護理服務,展示xx市中醫院護理隊伍良好的精神風貌和職業風范,結合醫院護理重點專科建設。經研究決定,在全院范圍內開展紀念“5.12”國際護士節系列活動,具體方案如下。
一、活動目的:
為紀念“5.12”國際護士節,弘揚南丁格爾為護理事業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激勵全體護士愛崗敬業、積極進取、勇于創新,激發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表彰獎勵在護理工作崗位上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模范人物,加強護理隊伍建設,促進我院護理工作全面、協調、持續發展。
二、活動主題:
“立足實際,以人為本,維護健康,創先爭優”
三、活動內容
1、評選“優質護理服務先進護士”、“優質護理服務先進科室”與“優秀護士長”活動。
2、開展第二屆“維護健康—杏林天使在行動”競賽活動。
3、開展“第四屆護理園地我最喜愛的文章”評選活動。
4、開展以“中醫藥文化與優質護理服務”為主題的攝影作品展示活動。
5、召開紀念5.12國際護士節暨表彰大會。表彰內容:①20xx年度護理技術三新業務,②20xx年護理三基理論與操作考核前10名,③20xx年夜班出勤前10名,④第四屆護理園地我最喜愛文章獲獎者,⑤“優質護理服務先進護士”、“優質護理服務先進科室”與“優秀護士長”,⑥“維護健康—杏林天使在行動”競賽活動獲獎者,⑦20xx年度獲得市級以上表彰的人員。
四、時間安排
1、4月30日前完成各項評選與統計工作。
2、5月9日下午召開紀念5.12國際護士節暨表彰大會。
五、評選條件
(一)“優質護理服務先進護士”評選條件:
1.本單位在冊在崗且連續從事臨床護理工作二年以上的護理人員;
2.熱愛護理工作,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3.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遵紀守法,無違法違紀現象;近一年未發生護理差錯事故;
4.堅持“以病人為中心”,視病人如親人,關心體貼病人,在優質護理服務方面起到模范表率作用,并得到同行和病人的普遍好評;
5.熟練掌握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知識,護理操作技術熟練,業務水平較高,成績顯著;
6.近一年未出現病人投訴且病事假不超過15天,
(二)“優質護理服務先進科室”評選條件:
1、開展優質護理服務>1年。
2、公示并落實服務項目。根據《綜合醫院分級護理指導原則(試行)》,細化分級護理標準、服務內涵和服務項目,在病房予以公示。
3、彈性排班,每個護士平均負責患者數<8-10個。
4、臨床護理服務規范、到位,并能體現專科特點,保障醫療質量和患者安全。
5、患者滿意程度高。患者知曉自己的責任護士,對護理服務認可、滿意,患者滿意度≥95%。
6、醫患關系和諧,陪護率明顯下降,近一年無病人投訴。
(三)“優秀護士長”評選條件:
1、本單位在冊在崗且連續從事護理管理工作一年以上的護士長;
2、愛崗敬業,無私奉獻,遵紀守法,團結同事,在護理(20xx趣味游戲活動策劃書)人員中能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3、具有良好的溝通、協調、組織、管理能力,科室管理科學規范,在上級檢查考核中得到好評;
4、堅持“以病人為中心”,視病人如親人,關心體貼病人,所在科室病人滿意度≥95%,并得到同行和病人的普遍好評;
5、熟練掌握護理管理與專科知識,護理技術操作熟練,業務水平較高,成績顯著;
6、近一年未出現病人投訴且病事假不超過15天。
六、評選辦法和要求
(一)各科室(護理單元)按照有關標準,自下而上,層層評選、逐級推薦,確保推薦質量,原則上每個科室(護理單元)限推薦“優質護理服務先進護士1-2名、“優質護理服務先進科室”1個、優秀護士長1名。
(二)申報“優質護理服務先進護士”、“優質護理服務先進科室”與“優秀護士長”,需附1000字以內的事跡介紹,于4月25日前報護理部,逾期視為自動放棄。
(三)第二屆“維護健康—杏林天使在行動”競賽活動,由護理部統一組織,每個護理單元推薦1-3名代表參加比賽,按成績產生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10名。
(四)“第四屆護理園地我最喜愛的文章”評選活動及“中醫藥文化與優質護理服務”為主題的攝影作品展示活動。由護理部統一組織,各護理單元按排好工作積極參與。
慶祝5.12國際護士節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弘揚南丁格爾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和為護理事業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充分激發我院廣大護理工作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工作熱情,表彰獎勵在護理工作崗位上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模范人物,加強護理隊伍建設,不斷增強我院護理工作者“以人為本”、“優質服務”的理念,促進我院護理工作全面、協調、持續發展。
二、活動主題
天使在身邊、滿意在醫院
三、活動內容
(一)評選院內“優秀病區主任”、“杰出護士”活動;
(二)開展崗位技能競賽活動;
1、理論考試內容:《醫學臨床三基訓練護士分冊》及護理核心制度;
2、實踐技能競賽內容:“密閉式靜脈輸液”;“徒手心肺復蘇”;“ 氧氣吸入”。
(三)召開紀念“5.12”國際護士節暨表彰大會。
四、時間安排
(一)4月27日前完成“優秀病區主任”、“杰出護士”評選工作;
—題記
瞬間呼吸停止,瞬間空氣停滯,笑聲失落在藍天里,藍天失落在回憶里,回憶失落在夢鄉里。
災難降臨的那一刻,愛,悄然無息地綻放。
曾經寧靜、繁華的小鎮瞬間成為了廢墟,曾經幸福的充滿著歡聲笑語的家庭頃刻之間破碎了,一聲再見竟成了訣別。
山崩地裂、草木含悲。曾經寧靜、繁華的小鎮瞬間變成了廢墟,曾經幸福的充滿著歡聲笑語的家庭頃刻之間破碎了,一聲再見竟成了訣別。誰也未曾想到,億萬中國人驕傲、期待的2008竟來得如此坎坷。但是事實也證明了: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曾經美麗的家園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廢墟,給我們留下的卻是不屈的人民,給我們留下的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萬眾一心的精神。在災難面前,中國人民從未服輸,從未低頭。
地動山搖的那一瞬間,我們人的本能應該是逃走,好好地保護自己,但是就是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放棄了自己求生的機會,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別人筑成了一道道堅強的堡壘,以生命完成了他們人生的最后一頁。
地震對我們國家造成了巨大生命財產的損失,社會各界的名人乃至小學生都伸出了援助之手,紛紛慷慨解囊、捐款賑災,也有一位當年唐山地震中的幸存者不分先后捐出了他全部家當的三分之一。廢墟之上,許多的救援者不分晝夜地展開救援工作。一個個奇跡從他們的手中誕生,而他們當中有的人的親人生死未卜,甚至有的失去了自己的親人,但他們仍然忍受著悲痛堅守在自己的崗位,親情無價、可貴,但是他們把對親人的感情化為對更多的人的大愛,這無疑是增添了親情的光輝。
溫總理,我們的好總理,在災后幾小時之內就踏上了開往四川的飛機。胡主席在災后幾小時就做出批示,全軍開始奔赴四川災區。全國人民自覺的開始動員。不需要太多的語言,我們都是兄弟姐妹,無論多大的災難我們都在一起,災區現場的食品和相片沖擊著我們的心靈,淚水不止一次的流淌。看到溫總理看望孤兒時哽咽的聲音,聽到他在飛機上指示軍隊不管有多大代價,必須進城。當他知道彭州有十萬被困群眾時,在電話里大喊:“我不管你們怎么樣,我只要這10萬群眾脫險,這是命令!”說完他把電話摔了。我們的總理就是這樣的愛護他的人民。總理說:“我就一句話,是人民在養你們,你們自己看著辦。”
我們最可愛的人——偉大的人民。災難的時候是他們沖在第一線,冒著余震、泥石流、滑坡的危險,不顧疲憊,不顧個人安危,哪里危險,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是真正的人民子弟兵,是世界上最可愛的人。大雨之中他們在尋找著每一個可能的生命。泥濘之中他們堅定地前進。沒有什么能夠阻擋他們,只有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和愛!5月12日3時10分左右,綿竹市消防大隊陳軍帶領消防中隊第一時間趕往武都小學實施救援。
武都小學的教學樓坍塌了大半部分,下面至少埋壓了一百多個師生。雖然沒有特勤工具,但戰士們很快徒手展開救援。十九歲的荊利杰第一個奔向了廢墟,開始了長達三天時間地救援。
余震不斷發生,鋼筋和樓板搖搖欲墜,殘存的墻體時不時往下掉,荊利杰全然不顧,手掌磨破了,手指頭出血了,腳底被鋼筋刺破了,荊利杰卻一刻也沒有停下來。13日,上天落淚了。雨中,荊利杰和戰友們仍然沒有停歇。
13日上午10時許,就在搶救到最關鍵的時候,教學樓的廢墟在余震和吊車的操作中發生了巨大的晃動,樓板在搖,墻體在垮……二次坍塌!危險!快撤!消防指揮部下達了命令。
荊利杰從廢墟中鉆了出來。就在此時,他聽到廢墟中有個男孩在呼救!他轉身就要奔向廢墟,余震再次襲來,并引發了更大面積的坍塌。戰友們和群眾把荊利杰死死拉住,拖到了安全地帶。
荊利杰跪在了地上。就在跪下去的那一瞬間,他哭著大喊:“我知道很危險,我知道進去了就可能回不來,但是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吧!我還能再救一個!”荊利杰本人也說過,自己不知道到底救了多少人,但是他腦海里想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救人,趕快救人!”
這句話觸動了我心中的弦,它體現了一個人對生命的尊重,同時,也表現出了這個人善良純潔得心靈,盡自己所能,只要有一絲希望,能夠救活一個生命,都不會放棄!更加體現了我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中國人民,血濃于水的親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偉大的祖國,我們偉大的人民,我們偉大的黨,在災難面前更顯示了我們民族的團結互助和堅韌不屈的偉大品質。從5.12到今天已經有三年多了,我卻始終沒有勇氣提筆寫下只字片語,可是,為了此時,我必須強忍住快要奪眶而出的眼淚,為了此刻,我必須重溫過許久卻仍然會讓我心痛的地震報道。是的,我不夠堅強,雖然對于我們這群90后的孩子,沒有經歷過苦難,沒有經歷過戰爭,也沒有經歷過饑餓,沒有大災大難,但是這次地震對我們產生的巨大的心靈震撼和心靈傷害是難以想象的。它讓我們一下子明白了什么是災難、什么是生死。它讓我們明白了災難和生死的真正含義。災難的時候,中國人民表現出來的感人精神和做的感人事跡也讓我們的心靈接受了一次洗禮,同時也改變了我們對許多事物的不正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