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藝術培訓班考察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觀念碰撞,智慧啟迪
我們組織教師分兩批次(一批是學校領導和年段長,一批是德育干部和全校班主任)考察了上海市青浦區實驗中學、上海市嘉定區迎園中學、上海市西林中學、江蘇省蘇州市第十一中學、江蘇省蘇州市景范中學、江蘇省常州市北環中學、南京工業大學附屬中學、浙江省余姚市舜水中學和浙江省寧波市東恩中學并與青浦實驗中學、東恩中學結成兄弟學校和結對學校。考察回來后,讓大家匯編了三本二次培訓提高用書,分別取名為《大雁歸來》《守望麥田》《靜心品茗、感悟北環》,讓大家在觀念的碰撞中,梳理思路、啟迪智慧,為學校的文化構建打下基礎。
二、立足實際,修訂提升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度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內在機制,是校園文化建構的保障系統。針對浙江省松陽縣民族中學(以下簡稱“我校”)實際,我們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修訂和提升。
(1)圍繞十大問題制定學校文化建設行動方案并體現在《學校三年發展規劃》中。十大問題分別是:①什么是學校文化?②為什么要構建學校文化?③你是如何構建學校文化的行動研究實施方案的?④如何構建學校視覺文化和環境文化?⑤如何構建學校理念文化?⑥如何構建學校行為文化?⑦如何來確定學校的核心價值理念?⑧學校特色文化應該體現在哪些方面?⑨如何建設具有學校特色的文化?⑩如何逐步改進、提升學校文化,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校園文化?這十大問題中, ①、②、③三個問題解決了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基礎性的問題;④、⑤、⑥三個問題是針對層面性問題進行研究;而⑦、⑧、⑨、⑩四個問題就是針對升華性問題進行研究。十大問題層層遞進,為學校的文化構建確立了方向和目標。
(2)重新提煉了校訓、團隊文化、治校方略并繪制了學校校徽。我們的校訓是 “健康、高雅、聰慧、大氣”。也形成了以“落實三個有效(有效管理、有效教學、有效學習), 打造三大工程(德育建設、學科建設、校園文化建設),構建和諧民中、活力民中、實力民中”的治校方略。我們的校徽是“民中”兩字的第一個字母,把“m”繪制成兩座青山,把“z”繪制成金鳳凰,代表著大山飛出一批批金鳳凰的意思。這些理念文化,必將推動我們的學校、師生向新的目標邁進,完成一次次華麗的轉身。
(3)重新梳理了學校所有的制度,開展了“何為制度、制度為何、制度何為”的大討論。我們認為對學校而言,符合教育規律,服務“學生、教師、學校”發展的制度,是真制度和好制度;否則,是偽制度與壞制度。大討論后我們廢了一些制度、修改了一些制度、制定了一些制度。通過討論學習,我認為完整的制度建設應至少包含以下五個結構:①規定(準則或規程);②執行規定的人;③按規定執行或不按規定執行的不同后果(獎懲措施);④制度的組織實施者;⑤對制度執行的監督。經過討論與修訂,讓我校的制度建設賦予了新的文化內涵。
三、層層落實,錦上添花
立足實際,層層落實,是校園文化建設出成果、見實效的重要環節,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開展富有民族中學特質的班級文化建設。針對班級的的管理模式,我們稱之為“從班級管理走向班級建設”,并立項為市級重點課題。班級文化建設主導思想是堅持把班級作為學校內部培育學生公民意識的主要場域,而作為班級“靈魂”的班主任則應努力成為培育學生公民意識的人生導師。圍繞七方面在進行:選擇班級文化主題,讓師生形成共同愿景;設計班級文化標志,讓孩子感受家的溫馨;建設班級自治組織,讓孩子成為班級主人;設計班級自治制度,讓孩子擔當集體責任;設計班級團隊活動,讓孩子感受集體溫情;開發班級微型課程,以項目形式呈現;統整學校活動課程,融入綠谷之春之秋元素。
(2)全面推進學校特色文化項目。畬鄉版畫全面推進,在省市縣比賽屢獲大獎,目前我校已被評為浙江省首屆中學美術教學成果示范學校,麗水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校級社團和班級社團全面鋪開,陽光校園呈現眼前。學校正在積極申報麗水市書香校園示范學校和麗水市校園文化建設示范學校以及首輪麗水市現代化達標學校。
(3)傾力打造師生幸福家園。包括教師辦公室文化建設、長廊文化建設、學生公寓文化建設、餐廳文化建設,籌建了教師健身房、歷屆學生照片墻等,有顯性文化,有隱形文化,有視覺文化,有行為文化。
×市教育局民辦教育考察組
×(××年月日)
×為了大力推進“一化兩率先”工程,促進我市民辦教育健康快速發展,××年月日至月日,市教育局民辦教育管理處牽頭,組織縣區教育局民辦教育負責人和全市規模較大的民辦學校校長、舉辦者,由市教育局局長助理歐陽超英帶隊,對浙江省臺州、紹興兩市的民辦教育進行了考察學習。通過座談交流和實地參觀,我們深切感受到臺州、紹興兩地民辦教育的蓬勃生機,獲得了許多寶貴經驗和有益啟示,有助于進一步推進我市民辦教育的發展。
×一、臺州、紹興基本情況
×臺州市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全市陸地面積平方千米,淺海面積萬平方千米,人口萬人。市區由椒江、黃巖、路橋個區組成,轄臨海、溫嶺個縣級市和玉環、天臺、仙居、三門個縣。年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臺州地區,設立地級臺州市。臺州是中國最主要的服裝機械生產和出口基地,服裝機械產值占全國行業總產值的、世界產值的左右,曲折縫機和裁剪機已占有世界市場約的份額。臺州家電工業發達,是國內最大的制冷配件生產基地之一,所產制冷配件國內市場占有率逾,為國內外眾多著名空調、冰箱生產企業配套;冷柜產銷量連續多年居全國同行前列,市場占有率達以上;空調器出口意大利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廚房系列和衛浴系列,在國內市場占有相當比重,壓力鍋、不粘鍋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和左右。
×紹興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杭州、寧波之間,下轄紹興縣、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縣和越城區,面積平方公里,人口萬,其中市區面積平方公里,人口萬。紹興歷史悠久,名人薈萃,原創:素有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的美譽,是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是長江三角洲南翼重點開發開放城市。紹興是我國經濟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之一,××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億元,人均超過美元。紹興經濟發展以民營為主,民營經濟占經濟總量的%左右,第二產業尤為發達,第二產業占經濟總量的比重在%左右。紹興專業市場遍布全市,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場家,××年成交額億元,其中年銷售超億元的有家,超億元的有家。中國輕紡城年成交額達億元,是我國最大的輕紡產品專業市場、亞洲最大的布匹集散中心。紹興歷史悠久,地靈人杰,文化底蘊深厚。紹興以其秀麗山川哺育了眾多的志士仁人。如春秋戰國“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東漢哲學家王充,晉代書法家王羲之、政治家謝安,唐代詩人賀知章,南宋詩人陸游,元朝畫家王冕、詩人楊維楨,明代哲學家王陽明、書畫家徐渭,清朝畫家陳洪綬、任伯年、史學家章學誠等,以及近現代的“三烈士”徐錫麟、秋瑾、陶成章,學界泰斗,文化巨匠魯迅,開國總理和范文瀾、、竺可楨等。
×二、臺州、紹興民辦教育發展情況
×深厚的文化底蘊、發達的經濟水平和強烈的民營意識,孕育了臺州、紹興快速發展的民辦教育。
×臺州、紹興民辦教育起步早、發展快,走在浙江省乃至全國前列。臺州市到××年底,共有各級各類民辦教育機構個,其中幼兒園所,小學所、初中所、普通高中所、職業中學所、專修學院所、成人培訓學校所;民辦學校在校生萬人,教職工總數萬人,校園占地面積畝,學校資產總值達億元,民間辦學總投資達億元。初步形成了學歷教育、文化助學、技能培訓、藝術體育訓練兼容并蓄,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齊頭并進的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的民辦教育體系,涌現了一批辦學指導思想端正、辦學質量較高、管理規范、環境優美的民辦學校。
×紹興市民辦教育起步于世紀年代,辦學形式多樣,有派或工商聯等社會團體參與,有企業和個人投資或集資辦學,有政府部門與企業或個人聯合辦學。民辦教育成為紹興教育發展新的增長點,目前全市有學歷教育民辦學校所(不含幼兒園和培訓班),占地面積余畝,在校生多人,教職工名,累計投入資金多億,投資額在億元以上的學校有所,優秀民辦學校占浙江全省總數的。紹興諸暨市民辦教育發展最快,經教育部門批準的民辦學校共有所,其中幼兒園所、普通中小學所、職業學校所,在校生人,占全市在校生總數的。年,海亮外國語學校順利建成,年,天馬實驗學校和榮懷中學相繼落成。這所高起點、高規格的民辦學校的興起,成了諸暨民辦教育發展里程碑上的亮點。
×三、臺州、紹興民辦教育發展的特點
×臺州、紹興民辦學校起步早、起點高、投入大、質量好,呈現出如下幾個突出特點:
×(一)投入主體多元化。臺州、紹興的民辦學校投資者呈現多元化特點,有的是企業投資、有的是社會團體投資、有的是自然人投資,有的兼而有之,還有相當一部分學校是混合所有制投資。臺州市椒江區的書生中學就是由椒江個企事業單位和個人之間,籌集股份資金萬元創辦的中國第一所教育股份制的民辦學校。中國著名教育家魏書生先生任法人代表、校長,區教育局副局長陶仙法兼任常務副校長。如今書生中學已發展成為資產規模逾億元的書生教育集團,辦有書生中學、書生小學和書生幼兒園、通巨幼兒園、成人教育中心、書生素質教育實踐基地等教育機構。
×臺州市東港雙語學校,是全國第一所混合所有制學校的民辦學校,在億元的總投資中,當地民營企業的投資占,椒江區政府作為投資一方占的股份。此外,區政府每年根據招生數額的實際情況,向這所學校下撥萬元以內的學生公用經費,連續補助年。
×紹興諸暨市天馬實驗學校由該市天馬房地產開發公司獨家出資億創辦,是一所從幼兒園到高中既相對獨立又集中管理的完全學校。學校占地畝,建筑面積萬平方,有個教學班。紹興越秀外國語職業學院則由紹興新昌合成化工廠、民盟紹興市委和紹興市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共同投資。
×我們參觀的學校中,只有臺州市路橋區蓬街鎮私立中學是個人投資辦學。
×(二)政策扶持具體化。從年頒布的《臺州地區社會力量辦學若干暫行辦法》,到后來制定頒發的《關于進一步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辦學的若干意見》,臺州市對民辦教育特別是民辦職業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也因此促成了臺州民辦教育在辦學主體、辦學體制、經費投入機制上都出現鮮明的多元多樣的特征來。
民辦教育在土地征用和建設配套等各項稅費減免上享受與公辦學校同樣的優惠政策;在收費上,根據生均培養成本自行確定學費和住宿費標準。在本市繳納所得稅的企業用稅后利潤在本地投資辦學的,與其投資額對應的企業所得稅地方所得部分用于辦學的,由同級財政全額予以補助。教師在公民辦學校間可相互流動。各級各類公辦學校的計劃外招生,要在保證其同類民辦學校完成當年招生計劃的前提下進行。同時對辦學成績顯著,被評為國家級、省級和市級優秀示范、重點學校的教育機構,每年度分別按應使用教師數的/⒊/和/給予相當于公辦教師平均基本工資數額的獎勵。
對自建校舍舉辦學歷教育和學前教育的教育機構,在學校規范招生、規范辦學的前提下,可采取以獎代補的辦法給予鼓勵支持,在校生超過人的,每年獎勵萬元;在校生超過人的,每年獎勵萬元;在校生超過人的,每年獎勵萬元。
×對自建校舍舉辦中、高等職業教育的教育機構,按每一個畢業生獎勵元的標準給予獎勵。對自建校舍舉辦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規模超過人,且管理規范、教育教學質量較好的民辦中等職業學校,當地政府按公辦學校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經費不少于%給予補助。
×紹興市諸暨市還出臺優惠政策,對民辦學校招收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收費標準與公辦學校相同且單獨編班,市財政撥付與公辦學校相同標準的公用經費和人員經費;高中階段按市教育局統一規劃招收初中畢業生,在收費標準與公辦學校相同的前提下,市財政撥付與公辦學校相同標準的人員經費。
×(三)教師流動規范化。臺州、紹興兩市在民辦學校教師管理上的做法基本相同,教師招聘和流動都統一納入教育主管部門管理之下,人事關系放在教育局或人才交流中心。本市公辦學校教師應聘到民辦學校任教,保留公辦教師身份不變;離開民辦學校愿意回到公辦學校的,教育行政部門應予以妥善安排。聘用外地優秀教師,經學校所在地主管部門批準,并且服務期在年以上,男周歲以下、女周歲以下,可由學校主管部門重新建檔,在醫療、養老保險等方面享受公辦教師的同等待遇。另外教育行政部門還可以派出公辦學校領導和教師到民辦學校工作,以此來加強民辦學校的師資隊伍。民辦學校教師基本沒有后顧之憂,當地政府規定,不管是民辦學校教師,還是在公辦學校教師,年前參加工作的,養老保險都視為已交,以后繼續交納養老保險可由現學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辦理退休手續。兩市都規定,民辦學校教師的流動必須在教育行政部門的統一管理下進行,招聘新就業的師范院校畢業生也要納入教育行政部門的規劃,聘期不得低于年。由于這些措施的保障,其民辦學校教師隊伍非常穩定,教師流動非常有序,從而保證了民辦教育的健康發展。
×(四)內部管理科學化。臺州、紹興民辦學校的管理無論是宏觀還是微觀,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這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臺州結合地方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狀況創造出的新的辦學模式——教育股份制,這個概念的具體內涵指:以入股集資取得社會資本的使用權,以持股份額分配股息(不可分紅,積累用于辦學再投入)和承擔有限風險,以招聘校長實行科學管理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一種創新制度。這一模式采用股份制方式融資,分離了資產所有權和學校管理權。影響最大的是臺州市椒江區“書生教育實業有限公司”,該教育實體是由臺州市第三建筑安裝工程公司等個法人共同發起創辦,除了個法人股外,另外以萬元一股向社會公開籌集資金,到年月共籌集資金萬元,創辦了書生中學。以書生教育實業有限公司為代表的臺州教育股份制的獨特之處在于其雙法人的運作結構和公司制管理方法。其模式中管理系統由股東大會、監事會和董事會構成,操作系統則由公司和學校雙法人構成。股份公司為資本運行機構,負責籌集、使用和經營資金,致力于為教育提供更好的物質條件和按比例向股東支付股息;學校為教育運行機構,負責資本管理,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教育股份制中,股東大會、監事會、董事會、公司和學校各司其職,投資方、股份公司、學校職權分明,從而確保教育效益與資本效益雙豐收。在學校內部管理上,各學校也都按照現代教育制度和企業管理制度,實行科學化、規范化管理,實行教師聘任制、崗位責任制、結構工資制、考核獎懲制,重視人本管理、目標管理、制度管理,使管理工作安全、高效、有序、規范。
×四、臺州、紹興民辦教育對我市民辦教育發展的啟示
×建市以來,特別是年以來,我市民辦教育發展很快,學校數量、辦學規模和辦學檔次都有很大提升,民辦教育成為我市教育發展新的增長點,在市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但是對照浙江臺州、紹興兩地的民辦教育發展,我們明顯存在著投資主體單一、資金注入不足、辦學規模偏小、扶持力度不夠等問題。為了進一步加快我市民辦教育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要切實貫徹落實國家和地方關于民辦教育的一系列扶持和獎勵政策。《民辦教育促進法》第七章對民辦教育規定了條扶持與獎勵政策;年市政府出臺的《關于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事業的意見》中也規定了一系列的鼓勵扶持政策;建市以來,各縣區也相繼出臺了一些鼓勵扶持政策措施。對這些已有政策措施,要進一步落實到位;有些條款籠統、不具體,或者僅僅是原則性的規定,要進一步具體化,給民辦學校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二要通過當地黨委政府對民辦學校在建校用地、貸款、基建規費、教師流動、專項獎勵基金等方面制定更加優惠的扶持政策。特別是要真正打通公辦教師向民辦學校流通的渠道。三要切實解決好教師的養老保險問題。教師在公辦學校期間的養老保險要由原來渠道補交到位,或參照浙江的做法視為已交;同時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要敦促和支持民辦學校按規定辦理教職工養老和醫療等社會保險,勞動保障部門要按事業單位性質給民辦學校教師辦理養老保險,從而徹底解決教職工的后顧之憂。
×(二)提倡和鼓勵大型企業、名牌學校創辦民辦學校。大型企業資金充足,影響力大,具有投資辦學的優勢,其稅后利潤在本地投資辦學的,與投資額對應的企業所得稅地方所得部分可由同級財政予以返還。原創:名校帶民校、名校創民校是進一步放大優質教育資源,發揮民辦機制活力的有效手段。省、市重點中學、示范初中、省實驗小學、省示范性幼兒園,結對帶一所民辦學校,定期派人到民辦學校協助管理,派教師去授課,開展教育教學、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交流,有利于促進民辦學校的健康發展。名校利用自己的優質教育資源創辦民校更是一條發展壯大宿遷教育事業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