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軟件開發年終總結

      軟件開發年終總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軟件開發年終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軟件開發年終總結范文第1篇

      一、項目管理系統的維護與數據分析工作

      恪盡職守,認真作好本職工作。

      2012年,中心全面推行項目管理。保障項目管理系統的正常運行,對系統進行全面學習和梳理,是我的崗位職責。系統運行一年來,較好的完成了系統的維護工作任務,確保了系統數據的完整、真實、及時更新。一是對系統各項卡片的核對。包括各部門崗位系數逐月核查;項目立項卡標識、工作計劃卡標識、任務單的完整一致;任務進度的及時調整;財務收支數據的核對。二是及時發現系統問題,解決問題。在系統運行過程中,實時觀察數據變化,通過細心觀察,查找出了存在的問題。能夠解決的認真做好記錄工作,不能解決的及時與軟件開發部門溝通,需求解決的方法。三是不斷完善系統數據。項目管理運行中,數據錄入存在差異,如收支類項目,對應的項目是否正確,經過不斷溝通和探討,確定了此類項目的收支一致性。通過不斷完善此類問題,起到了對系統數據的更進一步的完整。

      二、公文處理工作

      認真嚴謹,保證公文處理的不遺不漏。

      積極主動的完成了來文、發文、辦公文、簽報單的登記,及時對呈閱、傳閱文的回收和存檔。

      三、其他工作

      積極主動的完成了辦公室日常工作和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四、今后計劃

      2012年酒店客房部員工個人年終工作總結

      2012年年終個人總結

      銀行客戶經理年終工作總結

      2012年收費站管理人員年終工作總結

      2012年營業部個人年終總結

      運輸部個人年終工作總結

      2012年個人年終總結

      軟件開發年終總結范文第2篇

      文 圖 張健浪

      最令人郁悶的技術 微軟Vista華麗背后

      Vista可以說是2007年度最令人郁悶的產品。華麗GUI視覺界面的代價就是對硬件的高要求,盡管如此,用戶仍然無所抱怨,畢竟除了那些不合時宜的筆記本電腦外,絕大多數PC都能夠開啟Aero模式;另外,讓Vista系統順暢運行的代價包括你需要足夠快的CPU、至步1GB的內存,如果你的硬件不夠新潮,那么注定用不上它。

      Vista第二個令人郁悶的地方在于,它的UAC用戶帳號控制機制設計得頗為愚蠢――雖然UAC可以有效避免惡意程序破壞系統,但它給用戶帶來極大的不便:每次程序安裝、卸載操作都要求用戶作一次確認――uNIX/Linux允許用戶將程序安裝在自己的主目錄下、僅供自己使用,而Vista做不到這一點??傊?,從Windows XP升級過來的用戶都會被Vista的UAe機制搞得抓狂,一些Vista破解版本干脆直接將UAC關閉了事。不幸的是,關閉UAC的Vista門戶大開,許多安全公司認為不開UAC的Vista比Windows XP還來得危險。結果就導致很多用戶將預裝在系統中的Vista卸載、安裝上老掉牙的XP繼續行駛。

      盡管微軟極力推廣Vtsta,但企業用戶并不動容、繼續堅守Windows XP/2000儼然不動,反而是消費市場更快就接納了Vista。雖然它有上述種種不足,但漂亮的GUI界面足以征服大多數人,加上微軟在OEM市場強制捆綁推行――從到現在的一年時間里,微軟售出了8800萬份Vista拷貝,在整個操作系統市場中獲得接近8%的占有率,這樣的成績當然稱得上驕人!

      最炫視覺效果的操作系統 UbuntU Linux倍受歡迎

      2007年度Linux的崛起讓微軟備受打擊。但這還沒完。Linux社區活力四射的開發模式絕對會讓微軟膽戰心驚,其中最讓微軟窩心的大概是ubuntu在OEM市場的流行――戴爾、惠普這兩大PC巨頭選擇ubuntu作為預裝的操作系統之一,在各大社區中,ubuntu都是光芒四射,無論開發者還是用戶都極其踴躍,這種開放協作的模式極大地鼓勵了創新。

      Ubuntu在2007年度經歷了7.04和7.10(代號Gutsy Gibbon)兩個版本,后者搭載最新的GNOME 2.20桌面環境、 2.3辦公套件等。直接支持AIGLX+Compiz Fusion 3D GUI界面,可以提供遠超Vista的3D視覺效果,包括立方體桌面、半透明窗口以及大量的動畫特效。這些特效都是由顯卡直接渲染完成,因此在ubuntu的3D模式下,系統的操作響應速度提升極其明顯,各類窗口都是即點即開,能給用戶帶來暢快的體驗。

      Ubuntu只是Linux家族中的一小部分。事實上,整個開源業界在過去的一年中都高度活躍。我們可以看到;GNOME項目組穩步推行它們的計劃,它們將在2008年帶來2.22與2.24版,KDE桌面環境則朝著革命性的4.0版進軍,KDE 4.0也將在今年年底現身},MozillaFirefox等項目同樣高度活躍,另外還有數不清的項目在自發地進行中,整個開源社區擁有的開發者數量遠遠超過微軟公司的程序員,另外還有無數的用戶在不求回報地為開源軟件提供測試,這種開放的模式造就開源軟件的高品質。

      這樣的發展趨勢讓微軟感到膽寒,但它也沒有閑著,微軟通過Novell,Xandros和Linspire的商業臺作來“證明”Linux侵犯了微軟的專利。計劃重復當年SCO訴訟Linux中大量抄襲SCO UNIX代碼―樣。微軟高層稱開源軟件共侵犯其230多項專利權。但對此開源業界嗤之以鼻,基本上微軟無力遏制Linux的迅猛發展,加上來自Google。IBM的威脅日益加劇,微軟的地位早已不再像幾年前那么穩固。

      最新穎計算平臺 “McCaslin”助力UMPC騰飛

      UMPC在2007年步入正軌,其優點在于便攜性優越,同時又提供完整的PC功能,實用價值遠高于掌上電腦之類的手持設備備――譬如用戶在戶外,旅行途中需要作網上購物或在線支付,掌上電腦無法提供相應的能力,而筆記本電腦并不適合隨身攜帶,此時UMPC就可以派上用場,另外,UMPC可以提供強大的商務與娛樂功能,你既可以在旅途中作些簡單的商務處理,同時也可以欣賞壓縮視頻、或者在互聯網上盡情沖浪……

      英特爾堅信UMPC的未來前景,為此它在今年3月份推出代號為“MeCaslin”的UMPC超移動平臺,該平臺采用尺寸更小、功耗更低的專用CPU與芯片組,讓UMPC廠商可以設計出尺寸更輕小、續航能力更強勁的產品。在操作系統方面,英特爾也發起項目,旨在開發一種適合UMPC的簡潔、快速、人性化與低成本的Linux系統。同樣覬覦UMPC平臺的還有VIA,它以低功耗的C7處理器為核心構建平臺,希望能夠成為該領域的領導者,只是目前來看VIA的機會比較渺茫。

      除了這些消息之外,UMPC在整個2007年并無輝煌之舉,市場反應也是雷聲大雨點小,新鮮感一過便又慢慢歸于沉寂。顯然,它還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做到廣泛普及。前提條件包括;更優異的電池性能,3G網絡全面鋪設以及更成熟的軟件支持。

      最快的X86芯片 Intel 45納米Penyn處理器

      從Core微架構推出之后,Intel就重新在桌面市場奪回競爭的主導權,雙核心的Core 2 Duo與四核心的Core 2 Quad處理器不僅擁有更出色的性能,而且功耗指標更為出眾,重新贏得用戶的青睞,加上低端市場的全面反擊,Intel在過去的―年中不斷收復失地,市場占有率重新回到80%的制高點。而在下半年,Intel接著推出45納米Penryn處理器,開始新一輪的更新換代。相比現在的Core架構處理器,Penryn擁有更大的緩存(雙核6MB、四核12MB)、更高的工作頻率(突破30GHz)以及更低的功耗水平(桌面版維持65瓦TDP),指令集也升級到SSE4,這些改進SkPenryn的性能獲得至少10%的增幅。盡管AMD也推出了K10架構的Phenom處理器應對,但 Penryn無論是在性能還是功耗方面的優勢都非常突出。擁有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基本上,Penryn將延續Core 2 Duo系列開拓的輝煌,尤其是在高階市場,Pemyn將成為眾多發燒友的不二之選。

      伴隨著Penryn的推出,Intel的芯片平臺也開始新一輪的更新換代,DDR3、PCI Express 2.0等先進規格相繼引入,其中DDR3內存可以提供更高的傳輸帶寬,在實際測試中,DDR3表現出明顯的性能提升,阻礙其普及的唯一障礙僅在于價格尚高t PCI Express2.0則將傳輸帶寬提高一倍,令數據傳輸更加暢通無阻――可以作出這樣的結論,45納米Penryn的推出,讓Intel在過去的一年中穩居x86處理器性能王座。

      最全面的桌面平臺 AMD蜘蛛平臺

      在整個2007年度,AMD在CPU市場上的主力軍都還是K8架構的Athlon 64 X2系列,盡管性能不及對手,但憑借優良的性價比以及眾多廉價主板資源的支持,Athlon 64 X2在注重成本的DIY,網吧等零售市場仍然廣受歡迎,但在OEM領域,AMD平臺在過去的一年間則建樹不大,基本上各大品牌廠商都未將AMD平臺作為產品主力,僅是在Intel平臺之外、給用戶提供更多的選擇――個中原因并非是性能差距,更在于AMD的計算平臺缺乏好的形象宣傳,導致初次購機用戶仍偏愛于基于InteI平臺的產品。因此從整體來看,AMD在過去的一年間呈現出明顯的下滑勢頭。

      為了重新挽回用戶的信心,AMD在07年11月份高調宣布推出“Spider(蜘蛛)”平臺。該平臺由K10架構的Phenom處理器、Radeon HD 3870/3850顯卡和AMD 790FX芯片組共同構成,它也是第一套針對桌面PC的一體化平臺,雙A合并的效果終于在此獲得展現。從性能方面來說,K10架構的表現平平,在相同頻率下'Phenom處理器的性能不如Penryn,且Phenom的頻率水平還落后于Penryn;另外Radeon HD 3870/3850顯卡與AMD790FX芯片組在性能方面都無太大的亮點,很難吸引那些對性能苛求,不計成本的高端用Po但蜘蛛平臺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它可以提供豐富而全面的功能。例如Phenom的原生四核設計,Radeon HD 3870/3850圖形處理器支持DirectX10.1、PCI Express 2.0和VC-1、H.264全硬件解碼,AMD 790FX芯片組CrossFire X多顯卡交火支持等等。其次,蜘蛛平臺的三大組件都具低功耗優勢(Phenom在消費應用中實際功耗僅32瓦),用戶可以借此構建一套低功耗的高階PC。

      出于提升競爭力的需要,AMD采取極富競爭力的價格策略,令用戶不必花費高昂的價格就可以獲得一套高階計算平臺,這對于那些數量龐大的主流用戶將是不小的吸引力――總的來說,AMD在2007年走的是以量取勝的道路,這一路線在2008年也將繼續。

      最環保的技術 80PLUS認證電源與硬盤節電功能

      為了減少計算機的能漏良費,美國Ecos Consulting機構執行一個名為“80PLUS”的全國性能源節約計劃。該項目旨于鼓勵制造商為那些需高效電力供應的桌面PC和服務器生產出高效率的電源,使其能在20%~100%等負載條件下發揮出至少80%以上的使用效能,從而避免不必要的電能消耗――為了鼓勵80PLUS的施行,美國政府還為經銷商提供資金方面的贊助。

      與傳統電源相比,80PLUS電源具有更高的轉換效率,但這對設計和用料要求極高。除了需引進如雙管正激式電路設計,同步整流、不對稱半橋諧振,磁放大及軟開關等技術外,還要求使用高品質的半導體元件,這就導致80PLUS電源較高的成本。但即便如此,電源廠商還是對80 PLUS認證表現出積極的態度,井在較短的時間內紛紛推出符合規范的80PLUS電源且通過了官方認證。

      80PLUS認證的推出,促使電源產品朝著高品質、節能環保的方向發展,由于電源是控制整機功耗的源頭。對于整機的實際功率消耗有著關鍵性的影響,因此80PLUS認證電源榮膺2007年度最環保的技術。

      同樣可位列2007年度最環保技術的當屬硬盤的節電功能。長期以來,降低系統功耗的重點―直在CPU、芯片組,圖形系統等核心組件外,對于功耗本來就較低的硬盤就有所忽視。但在大型存儲系統中,數量龐大的硬盤所帶來的功耗卻非??捎^,對這類數據中心來說,降低能耗就意味著可以節約出可觀的運營成本。在2007年8月份,西部數據率先推出Green Power系列節能型硬盤產品,涵蓋臺式、企業級、消費性電子與外接式硬盤等產品線。它可以根據存儲任務的強度調節硬盤的轉速,并可計算出最佳的數據搜尋速度,借此達到省電的目的。例如市面上的1TB硬盤一般都需消耗13.5瓦電能,而西部數據GreenPower硬盤則可以在此基礎上再節約5瓦,明顯改善散熱、耗電與使用成本,且每個硬盤每年可節約10美元的電力成本。隨后,日立也推出了類似的節電型硬盤,它的能耗水平比普通產品低40%以上,與西部數據GreenPower不相伯仲。

      最強大的MPS處理器 龍芯2F

      盡管被潑上了種種冷水,龍芯2F被看作中國芯片工業的里程碑是無可置疑的,同時它也是目前晟強大的MIPS架構處理器。龍芯2F在前一代2E基礎上開發,采N9級流水線設計,同時可以發射4條MIPS指令(Intel Core架構也具有4發射能力,AMD KS/K10同時只能解碼3條指令),具有很高的指令執行效率。龍芯2F的一級緩存也提升到128KB(64KB指令+64KB數據),二級緩存則采用片外設計,最多可集成8MB容量。此外,龍芯2F處理器還集成了DIDR2內存控制器、PCI/PCIX控制器、LocaIL/O控制器等重要IP,晶體管數目達5100萬個。與去年推出的龍芯2E相比,龍芯2F的頻率更高、功耗卻更低,如龍芯2E的主頻率在600~800MHz、最高只能到1GHz,而龍芯2F主頻率可達1.2GHz,另外在1GHz頻率下龍芯2F的功耗僅為3~5W,無需主動散熱手段。

      龍芯2F主要面向工業控制、低成率電腦、數字家電,網絡應用等領域,憑借低成本、高性能和功耗優勢,在這些市場都有很強的競爭力。目前,意法半導體負責龍芯2F的生產與銷售,龍芯2F將采用90納米工藝進行生產,意法半導體則在壘球范圍內進行銷售。除此之外,圍繞龍芯2F構建的產業群也初步形成。合作廠商推出了包括筆記本和迷你型PC,搭載Linux操作系統。雖然現階段還無法大范圍推廣,但已具備進入桌面市場的潛力。

      盡管在短時間內很難取得多大的市場成就,但龍芯2F的出現對中國芯片工業仍然是個巨大的鼓舞,伴隨著性能的不斷提升以及周邊 產業的形成,龍芯系列有望成為MIPC架構進入桌面的領軍者。

      最不適宜跟風的技術 DDR3內存

      作系統與應用軟件變得越來越龐大,有限的內存資源總是跟不上變化,用戶不僅需要更大的內存,而且希望內存速度能夠更快。再者,圖型芯片組的市場份額不斷提升,為了獲得盡可能理想的圖形性能,內存系統也必須提供更大的帶寬。DDR2在2006年實現了普及,而DDR3也在2007年進入市場。

      相比DDR2的4bit預取技術,DDR3采用8bit預取來實現性能的翻倍,也就是其數據傳輸頻率達到核心頻率的8倍。不僅如此,DDR3內存在達到高帶寬的同時,功耗也可以降到更低――DDR3的核心工作電壓從DDR2的1.8V降至1.5V,相同頻率下將比現時DDR2節省30%的功耗。DDR3起步于800MHz,首批面市的產品就已經從1066MHz和1333MHz起跳,與DDR2相比擁有明顯的帶寬優勢。

      Intel平臺率先對DDR3內存提供支持,內存廠商也早已做好了準備,我們在今年中期就已看到DDR3內存開始批量上市。但由于價格較高,只有高端用戶才有能力為自己的電腦配置DDR3內存,在實際性能測試中,DDR3的優勢頗為明顯,尤其是DDR31333與DDR2平臺對陣時差距更大。

      在內存更新換代方面,AMD持謹慎的態度,新推出的K10架構也只能支持DDR2 800――不過AMD打算鼓動JEDEC通過DDR2 1066標準,這樣它可以繼續停留在成本更低的DDR2戰線。在AMD的計劃表中,支持DDR3內存的處理器將在2008年中期后才會推出。換言之,如果DDR3要實現全面普及,恐怕要等到2009年。

      最令人失望的技術 閃存加速/混合硬盤效果不佳

      閃存加速技術與混合硬盤是2007年存儲技術領域的大熱門。這兩者在理論上都非常誘人;通過閃存作為緩沖,可以大幅度加速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的啟動速度,同時也降低硬盤的損耗以及整體功耗,微軟與Intel的技術演示似乎也直接證實了這一點,用戶為之歡欣鼓舞。 不幸的是,至少在2007年,我們所看到的閃存加速與混合存儲都是空頭支票――Vista直接支持閃存加速機制,在軟件支持上作足了準備。英特爾的Santa Rosa迅馳平臺也帶來了名為“TurboMemory”的閃存加速模塊,結果我們發現沒有多少筆記本電腦正兒八經采用,主要原因就在于加速效果不明顯。三星據說也早已完成混臺硬盤的開發、并早在3月份就推向零售市場{希捷則在今年10月份跟進。如此之大的技術更新卻冷清得不同尋常,無論三星還是希捷,都保持異常的低調,最后發現混臺硬盤的性能提升并不明顯。

      理論歸理論,實際又是另一回事。也許Vista支持得不夠好,也許閃存的速度還不夠快,反正就是微軟也對此感到失望,不得不在公布的VistaPremium硬件標準中,悄悄去除了閃存加速這一項,只在移動系統中保留了混臺硬盤的要求。微軟打算把這一要求推遲到2008年,希望到時候閃存加速的性能表現能夠與“理論”相符。

      最賺錢技術 蘋果iPhone性感示人

      如果要評選2007年最賺錢和最的產品,那么當數蘋果的iPhone。這款產品充分展現了蘋果在工業設計和軟件開發上的高超水平,觸控大屏幕和手指直接操作的方式都讓用戶大呼過癮,除了手機通訊功能,iPhone還可以當作iPOD音樂播放器和視頻播放器使用,同時你還可以用它來瀏覽圖――iPhone看樣子有些靠攏UMPC的意味,它那看似前衛的設計帶有十足蠱惑人心的色彩。

      iPhone發售當日盛況空前,之后的銷售業績也極度夸張,在74天后銷量即達到100萬部,蘋果預計在2008年底前iPhone的總銷量將達到1000萬部,蘋果從中賺取極其豐厚的利潤,讓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等傳統手機巨頭黯然失色。在初期的市場熱潮之后,人們還是發現iPhone不如人意之處:它無法支持3G,既然如此,嵌入的Safari瀏覽器就是個無用的擺設,觸控操作無法單手完成。不過瑕不掩玉,作為第一代產品,iPhone不夠完善可以理解,我們相信蘋果的下一代iPhone將會更加完善,而它也在未來也有望具備媲美UMPC的能力。如果新一代iPhone成為最強大的智能手機我們一定不會意外,但現階段它還不是。

      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等巨頭都意識到蘋果的威脅,竭力開發新技術、新產品進行抵抗,但不幸的是,無論是諾基亞的Symbian系統,還是微軟的windows Mobile、摩托羅拉、三星的Linux,它們都各行其道,無法與計算機高度協作――或許只有Google剛發起的Andmid手機平臺,會有能力與蘋果iPhone相抗衡。

      最不成熟的技術 IEEE 802.11n草案1.0

      迅馳4平臺號稱搭載了IEEE802.11n無線網卡模塊,IEEE802.11nN提供高達300Mbps的峰值傳輸率,性能相當于IEEE 802.11g的5.5倍以上。如此優越的技術理應在迅馳4推出之后迅速風靡市場,但我們似乎沒有在2007年看到這一點。

      網絡廠商顯然不會主動放棄這一塊肥肉,IEEE 802.11n之所以未能被廣泛接受,主要原因就在于迅馳4所支持的只是參與IEEE 802.11n標準競爭中的一個草案,正式版的IEEE 802.11n標準直到現在都還未出臺,市場上的產品都只是基于草案規范,設備兼容性很差,例如迅馳4中的4965AGN代號為Kedron無線模塊在與基于Marvell Topdog芯片組(同樣符合IEEE 802.11n 1.0草案)的無線路由器連接時只能達到144Mbps速度,實際傳輸性能在45-55Mbps之間,不高也不低,但與基于Athoers AR5008芯片組的無線設備相連時,部分設備能夠達到144Mbps,另一部分僅能達到54Mbps,也就是有些兼容、有些不兼容;基于Broadeom芯片組的設備同樣如此,它們在與4965AGN網卡連接時干脆都只能達到54Mbps速度。

      這樣的兼容性令人大跌眼鏡,用戶貿然購買所謂IEEE802.11n設備,完全可能遭遇上述情況,互操作性根本得不到解決,加之IEEE 802.11n標準在無線信道劃分、無線頻段使用都未達成一致,進入大規模應用顯然為時尚早。因此,目前市面上的IEEE 802.11n設備都是針對個人消費用戶,而沒有針對企業的產品(企業通常不會采用不夠成熟的技術)。

      最無實用價值的技術 PCI Express 2.0

      PCI Expres總線已取代PCI成為主流。在2007年,我們看到PCIExpress 2.0標準的出臺――PCI Express 2.0的數據傳輸頻率提高了一倍,由此帶來翻倍的性能提升,如用于I/O擴展的X1模式即可帶來1GB/s傳輸帶寬,用于圖形系統的x16模式則可實現16GB/s帶寬。

      PCI Express 2.0的推出,芯片組與顯卡廠商又開始新一輪的技術換代,AMD新推出的Radeon HD 3870/3850顯卡、790FX系列芯片組;Intel的X38芯片組;NVIDIA的G92核心與780i系列芯片組都支持PCI Express 2.0,不過在實際測試中,這些平臺并沒有表現出什么性能增益。原因非常簡單:PCI Express 1.0并未成為瓶頸,帶寬更高的2.0也就派不上什么用場,它唯一的用處或許在于為今后的升級提供方便。

      最有益于貧困兒童的技術 OLPC守得云開見月明

      想給孩子什么圣誕禮物?一部計算機?嗯,讓兒童接觸網絡游戲可不是個好主意,而且對兒童來說,PC太復雜;現在有這樣的計算機可以滿足你的要求,那就是在2007年正式啟動的OLPC。

      OLPC(One Laptop Per Child,OLPC)又稱“兒童筆記本”,這個項目由麻省理工多媒體實驗窒發起的項目,旨在為全球學齡兒童設計一款低成本、高可用性的筆記本電腦,用于幫助不發達國家的兒童掌握信息技術,保證他們能夠獲得公平的教育權。OLPC計劃獲得Google、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l、AMD、Redhat、Brightstar和北電網絡的支持與贊助,井獲得全球許多發展中國家韻支持。OLPC的硬件較為簡單,它采用AMDGeode LX-700處理器,這款x86架構芯片滿足了OLPC項目的價格目標并具低功耗優勢,其余配置還包括256MB內存、1GB閃存和7.5英寸黑白/彩色雙模液晶屏,并配備手搖發電裝置。

      OLPC計劃提出后獲得巨大的反響,盡管計劃困難重重,但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終成正果。在今年11月份,廣達生產出的首批OLPCI式交付給烏拉圭,秘魯、墨西哥、埃塞俄比亞、盧旺達、海地、緬甸及印度也將在年內收到訂購的OLPC,不過由于成本限制,OLPC未能實現100美元的目標,價格則達到200美元,不過隨著產量的增加和技術進步,OLPC的成本將逐年下降,并有望在2010年左右降到100美元以內。

      伴隨著OLPC的成果,一些原本持否定態度的廠商也改變了主意――由于OLPC采用的是競爭對手AMD的處理器,英特爾在多個場合中都表達了對OLPC的不屑,英特爾曾經諷刺OLPC為無用的小玩意,并提出自己的廉價筆記本計劃,意圖同OLPC競爭,但最終結果卻是英特爾與OLPC組織達成協議,參與進OLPC計劃中。不過,Intel目前尚無合適的處理器,用于UMPC的Silverthorne移動芯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Intel對此作出否定并,表示將開發尺寸更小、價格更低,超低功耗設計的新一代OLPC處理器,這樣,未來的OLPC將有望出現AMD、Intel兩大平臺并存的局面。

      從一個高尚的目的開始,OLPC逐步從不可能走向成功。伴隨著OLPC在第三世界國家的推廣,這些國家的學齡兒童也將獲得信息技術教育。

      最有潛力技術 大屏OLED進入商用化

      OLED 顯示器在數年前就是媒體熱衷的話題,并開始在手機和數碼相機等小尺寸屏幕領域實現了商用化,不過人們更關注的是它何時能夠進入顯示器和平板電視等主要的顯示領域。索尼公司在2007年11月份推出一款11英寸的OLED電視“XEL-1”,以限量2000臺和20萬日元(約相當于人民幣1.35萬元)的價格出售,標志著OLED技術正式邁向商用化之旅。

      OLED采用主動發光機制來顯示畫面,它可以提供極其優異的顯示效果,如可以輕松做到無限多的色彩(與CRT相同)、無響應延遲、可視角度之類的問題,對比度更是高達百萬比1,無論是LCD、PDP還是其他顯示技術者阮可比擬。另外,OLED可以做到非常薄的厚度,如索尼推出的XEL-1 OLED電視厚度僅有3毫米,創下平板電視的新紀錄!不僅如此,OLED未來還可以做到柔性可卷曲、半透明等效果,一如我們在《全面失控》等科幻電影中看到的顯示設備一樣……

      顯示業界公認OLED是LCD的天然取代者,過去它無法投入商用化的難題主要在于使用壽命較短,科技人員在過去的多年中一直為解決這個難題而努力,現在則進入成果收獲的階段。除了索尼之外,東芝、松下、三星、LG飛利浦等顯示巨頭部在加速研發OLED技術,在未來的兩三年中,我們有望看到OLED大舉進入市場。

      最燒錢的技術 Quad SLI與CrossFire X多顯卡技術

      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NVIDIAQuad Su與CrossFire X多顯卡交火無疑是2007年最燒錢的技術。一塊高端顯卡已經價格不菲,雙顯卡的SLL與CrossFire則令人吃驚,而在2007年,NVIDIA與AMD都發起一場四顯卡運動;憑借四塊顯卡構建Quad SLI或者CrossFirc X,可以令游戲的性能飆升,帶來更流暢的高清畫質游戲!另一方面,四塊顯卡也讓多顯示器連接成為現實。這樣的宣傳也許會令某些發燒用戶怦然心動,現在要構建一套頂尖的圖形計算系統,那么非四顯卡莫屬。

      不過更多的游戲用戶對四顯卡平臺冷漠以對,它們更多沉浸在XBOX 360、PS3游戲機帶來的超級性感之中 一或許四顯卡平臺可以提供更棒的圖形效果,但為了擁有它,你得付出至少五一十倍于XBOX 360、PS3游戲機以上的驚人價格。另外四顯卡平臺注定是個電爐,暖氣片和噪音制造機。誰都不想在玩游戲時機箱熱如炭爐吧?巨大的噪聲更是令用戶難以忍受。

      红杏亚洲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亚洲综合日韩久久成人AV|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专区首页| 亚洲人成www在线播放| 亚洲电影免费观看| 亚洲黄色在线视频| 亚洲蜜芽在线精品一区|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亚洲一级免费毛片|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道具|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 亚洲一卡一卡二新区无人区| 亚洲一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99亚洲男女激情在线观看| 丰满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 亚洲国产V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熟伦熟女新五十路熟妇 |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 亚洲午夜未满十八勿入|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小说| 亚洲国产激情在线一区|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av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亚洲性猛交XXXX|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 亚洲色欲色欲www|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亚洲中文色|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