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學生外出考察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本學期教導處按照學校提出的“以教學為中心,一切服務于學生,一切服務于教師,一切服務于教學;領導圍著教師轉,教師圍著學生轉,一切圍著教學轉”的工作要求,以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為目標。“抓常規、重基礎、講規范、創特色”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切實推進素質教育。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做好每周教研活動安排。
⑴制定《教研周歷活動安排》。確保每周教研活動內容,并根據各組實際臨時再做補充調整。
⑵各開課教師自行調課,所聽課班級準備好聽課椅子。
⑶每次活動,要求組長登記好組員出勤情況,教導處次次到現場了解情況,并處理好相應的事情,督促所有組員參加活動。教導處將每次教研活動情況拍照記錄留底,并選取一部分照片以宣傳報道,報道生動的課堂﹑優秀的老師和教研組,積極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
⑷議課時,老師們能夠先寫好《課堂評析》,然后有準備的認真發言,探討研究課堂教學,并有執課教師填寫《授課評議表》,教研組長簽字。教務處積極參與各學科的開課議課活動,深入了解教研組,活動的具體情況,也積極發言,努力推動課堂的質量,以防議課流于形式。
(二)組織多個重要的教研活動。
⑴組織教研共同體交流活動。本學期先后五次與臨淇一中進行教研活動,分別是小課題研究“如何培養優生,分組學習,以優幫弱”、兩次九年級聯考、一次聽課交流、一次教研組長交流。
⑵課題研究繼續高效推進。初中英語組《中小學英語語言學習策略與教學策略的研究》九月份被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評為優秀教研成果二等獎。初中語文組《社會環境與未成年人德育研究》、初中數學組《新課程背景下數學教材使用與管理研究》、小學語文組《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學的研究與實踐》正在研究之中。
⑶組織教師外出考察學習。12月4日學校38人并邀教體局教研室7人一行到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岔河中學進行考察。附:考察報告一份。
⑷組織多校聯考,交流中發展。初中與十三中、臨淇一中聯考,小學與七小、九小、十小聯考,結合我校實際尋差距,找辦法,努力提升辦學水平。
⑸組織初中部分年級進行了多次學科學習方法指導會。期中考試后各年級都進行了試卷評析和總結,從七年級到九年級每個科任都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對本年級學生做了詳細指導。
(6)組織了多種形式的聽課活動。本學期組織了公開課、示范課、多媒體展示課等多種類型的聽課活動,發揮了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引領作用,磨練了教師技能,促進了教師整體水平的提高。
(三)做好教研活動登記及匯報工作。
做好《教研活動記錄》、《聽課記錄》、《常規檢查記錄》、《集體備課記錄》等登記及匯報工作。及時匯報有利于加強管理,有利于推動教研工作。
(四)做好外出教研活動的安排工作。
10月22——25日安排安排初中部侯曉云、胡偉兩位教師到鄭州聽了河南省語文優質課,10月30——31日歷史老師李海英到鄭州學習了有關歷史中考的信息,11月小學部在林州聽了安陽市小學語文優質課、初中部到安陽市聽了安陽市語文優質課,11月21——22日初中部班主任郝梅青老師到濮陽市淇濱中學學習“分層遞進走班制”教學法,盡可能安排更多的年輕教師出去開闊眼界,學習優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及時了解最新的教學動態,以促進自己業務素質的提高.
(五)組織了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結合市教體局提出的“研讀新課標,創建高效課堂”的崗位大練兵主題,我校制定了實施方案,并分階段進行了活動,促進了教師素質的提升。
(六)借督導、調研促工作。11月16日苗局長帶基礎教育科、督導室一行四人到我校視察工作,11月24日市教研室王林生主任帶隊一行六人對我校小學部工作全面督導調研,12月16日市教師進修學校牛校長帶隊一行二十人對我校初中部進行調研聽課,我校充分利用這些機會聽取指導、交流詢問、總結反思,所有領導和教師都從思想、理念、技巧等方面受益匪淺。
(七)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⑴積極推動課堂教學的研究工作,全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實現“高效課堂”的目標。
美國義工無處不在無所不及
美國義工服務歷史悠久,自1970年代起,義工現象更是與美國商品社會成長并駕齊驅成為專門的、十分發達的事業,無數人士興致勃勃地參與,各級官員乃至總統都十分重視并親歷親為。
在大災大難中總是有美國義工見義勇為,臨危不懼,果斷參與救助。1997年4月“美國未來總統高峰會”在費城召開之際,總統克林頓、副總統戈爾以及前總統卡特、布什、福特及鮑威爾將軍等穿著T恤、戴上棒球帽,合力粉刷費城墻壁的鏡頭,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而最令人難忘的是,2008年春末夏初,中國四川汶川大地震期間,美國等國家均派出了緊急救援隊不遠萬里到災區參加義務救援,而且這些人大多是義工(在中國俗稱志愿者),他們自帶器械設備和生活用品,生活完全自理,連飛機票也是自掏腰包,表現的是真正的義工奉獻精神。2011年春日本發生9級大地震和海嘯以及核電泄露事故之后,一些美國義工果敢前往參加救援,一些退休的美國核電專家也組團前往日本,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和指導。如果你到美國旅游或生活一段時日,你肯定就能夠發現,你周圍的人也不時從事義工活動,正如中國慈善總會在一份赴美考察報告中所說的:“美國,一個充滿義工的國家。”
日常生活當中更是經常出現義工的身影。義工現象已成為一種時尚,義工組織要招收不支薪水的工作人員易如反掌,有時甚至由于義工市場供大于求,不得不擇優錄取以限制人數。各義工組織的工作各有重點,如有一個以環保為主題的組織叫“我們的家園”,總部設在洛杉磯,會員500多人,不但活躍在國內還自費邁出國門積極從事環保義工。創建人科西?古特斯在《洛杉磯時報》上撰文談了他率領一個5人小組赴中國長城撿拾垃圾的經過。他說:“我們是以普通游客的身份來到長城的,所有的人都被長城的雄偉、壯觀和周圍的景色征服了,然而,遺憾的是我們發現幾乎長城上的每一塊磚都被游客刻上了名字,亂扔垃圾的行為也非常普遍。”5人小組在長城呆了3天,撿了易拉罐、香煙盒、廢報紙等大批垃圾。
我在美國生活的兒媳婦給我講了一件事情:“在美國,有的義工組織,義工主要來源于在校大學女生,重點是為中小學服務,為孩子服務。在紐約州立大學讀書時,周末時間,我曾參與過義工活動,為學生分配午餐,為學校圖書館整理書籍,為成績差的學生補習功課,有時還為學習中文的學生輔導漢語。當我看到孩子們津津有味地吃著我為他們準備的午餐時,當我看到孩子們手捧經我修補過的圖書時,當我聽到那些學生零碎地說著生硬的漢語時,心中充滿喜悅……”看來做義工,不管是美國人還是中國人,只要有那種義工精神和義工氛圍,都是令人快樂的事情。
美國青少年的問題不少,危險青少年有1500萬。因此,美國政府號召全國民眾與企業加入義工大軍,共同挑戰美國最令人擔憂的青少年問題,搶救在危險邊緣的青少年。政府的號召立即得到回響,至少有230個企業與非牟利團體宣布投入義工行列,如波士頓銀行組織500 名義工為社區500名青少年提供輔導與工作機會;鏡片專家Lens crafters公司宣布為100萬名兒童提供免費視力檢查和眼鏡。前總統克林頓提出的“美國閱讀挑戰法案”則動員200萬名自愿閱讀輔導教師在兩萬個學校里對300萬名學前和學校兒童提供閱讀方面的幫助。有的義務接待素不相識的外國游人:開車接送、安排食宿、陪同參觀。有的義工為困難者募捐或把關愛送給老弱病殘者,為他們采購食品、清掃衛生,陪他們外出逛商店逛公園,或定時到家中給他們唱歌、彈琴、講故事、讀報紙,按時給他們做飯洗碗洗衣服,并耐心傾聽他們的心聲,給予安慰。有的義工則專門隨牧師對彌留之際的老人進行臨終關懷,除為未亡人祈禱之外,主要的工作就是為病人端屎倒尿,喂水喂,鋪床疊被,按摩翻身,有時一天工作時間達18個小時,即使親生子女也未必如此,著實令人感佩萬千,肅然起敬。
美國的年輕一代做義工也越來越普遍,“紐約市義工社團”是美國最大的義務服務組織,提供的服務包括照顧老人、修建花園、課后服務等300多個項目,每年面向社會招收750名16~20歲的義工,許多新移民子女也踴躍應招。還有的組團到亞、非、拉的一些國家去當教師、醫生、護士,十多年來,一撥又一撥,從不間斷。有一個名叫“文化交流解決方案”的組織招收促進美國與其他國家文化交流的義工,從1996年成立以來,足跡遍及10多個國家。他們幫助當地人學習英語,協助聯合國難民署分發救援物資,為貧困地區的老百姓尋找致富門路,不需對方接待,不取分文報酬,連往返機票和吃住等費用都是自掏腰包。在海地和非洲等戰亂地區,包括2011年利比亞戰爭期間,在突尼斯國際難民署設置的利比亞難民營地中也活動著來自美國的義工人員,至今在敘利亞、伊拉克和阿富汗等戰亂國家和地區,也時常活動著他們的身影。
美國是一個金錢至上、個人至上甚至自私自利的國家,而義工活動卻開展得如此普及、深入、持久,這頗令人費解,但經過仔細觀察深入分析,你又不能不承認這是十分自然的。
美國人講究人權至上,講究平等博愛自由,習慣“以自我為中心”;美國人物質生活豐富,個人又習慣于自成一體以滿足對獨立生活和自由生活的需要。但正是這種生活讓人產生一種無法言說的壓抑、難以排遣的空虛與孤獨,渴望新鮮刺激的人和事來調劑生活,而義工生涯跳出了名利的束縛,正好能讓人得到心靈的慰藉、情感的滿足,得到金錢買不到的東西。這就是美國人崇尚的義工精神―――“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你快樂,我快樂,大家擁有快樂的生活”。
美國人普遍信仰基督教,“榮神益人”“做光做鹽”―――是美國最主要的人文精神和傳統美德。美國人認為上帝是博愛的,上帝無時無處不在,上帝是仁慈的,愛是恒久不息的;人是平等的,愛也是平等的,沒有人愿意貧窮;當你為饑餓者提供食品時,你不是施主,只是在用博愛精神幫助人,只是送去上帝的慈愛。所以,義工是人人必做的功課,為了上帝,也是為了自己。同時,美國人認為,如果你做了錯事,一定要盡快用行動贖罪。而贖罪的最好辦法就是多做些善事,做些義工。因此,美國在執行處罰時常有做義工這一項。2003年美國總統小布什的一對千金芭芭拉和詹妮因在德克薩斯州首府奧斯汀的一家墨西哥餐館飲酒,違反了該州21歲以下人士不得飲酒的法令,不得不接受罰款、沒收駕照的處罰。而且,芭芭拉要接受并完成總計12小時的社區服務和飲酒安全教育,詹妮則要接受并完成總計40小時的社區服務和飲酒安全教育。
當然,如果你不吝私利,積極從事義工活動,拿出時間和財物為人們提供溫暖與關愛,就能在活動中不斷充實自我、完善自我。剛剛卸任的美國總統奧巴馬青年時代曾在底特律和芝加哥的街道社區從事義工工作,奧巴馬至今回顧起他做義工的日子,仍然比較興奮:“義工活動,鍛煉了自己,熟悉了社會,了解了民意民情,掌握了普通社區民眾溝通的方法,心理上促進人格的健全。”奧巴馬妻子和兩個女兒閑暇總是主動當義工,對于參與社區的公益活動樂此不疲。
當然,政府也鼓勵人們從事義工活動,1993年克林頓總統簽署了有關扶持青少年義工力量的條文,美國中學生報考大學時,義工活動情況也是大學考察的重要內容之一。
由是觀之,美國義工服務是建立在、社會道德和法律基礎之上的,美國人需要做義工,應該做義工,也是喜歡做義工的。做起來非常自然,自覺自愿,心安理得,怡然自得,毫無做作和作秀的嫌疑。
令人欣喜的是,中國的義工活動近些年來也在如火如荼地展開,只是中國一直稱呼“志愿者”而已。單是北京奧\會和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南京青奧會、杭州G20峰會期間的志愿者就有數十萬人之多,由于報名者眾多,北京奧組委、上海世博會組委會、廣州亞運會組委會、南京青奧會組委會和杭州G20峰會組委會只好層層選拔,組成的志愿者團隊被世界各國人士所稱贊。杭州G20峰會期間各國元首對中國志愿者的服務深表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