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愛蓮說原文及翻譯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利用學案,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提高自學能力
中學課本中的文言文,數量較多,文質兼美,體裁多樣,學生學習時有較大困難,容易產生畏學情緒。為了讓學生輕松愉快的進入學習,上新課前,教師可以發給學生文言文學案,指明每篇文章的學習目標、重點難點,并提示重點詞語、特殊句式,根據文章的內容提出關鍵問題,讓學生預習的時候抓住重點、弄清難點,初步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及主要學習內容,通過預習自學課文,真正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在預習自學時,要交給學生會用一些符號來標明課文中一些特殊的字、詞、句,如“”表示通假字;“ * ”表示詞類活用現象;“”表示一詞多義現象;“_”表示特殊句式等等。這樣學生在預習課文時應用這些符號做批注,既有利于訓練學生抓住重點難點的能力,又有利于教師在課堂上進行重點點撥。還能使學生在復習時根據標記抓住重點難點,這樣就能做到事半功倍。
例如:在《送東陽馬生序》一文中,好多古今異義詞學生很難理解,所以在學案中就把這個難點當作課前預習的一部分,讓學生先自己去自學尋找答案。讓學生在翻譯文章時,把不理解的字、詞、句子分類做好標記,在課堂上再逐個提問、解決。對比寫作手法的學習是這篇文章的學習重點之一,所以在學案中就先要提出這個問題,“文章在敘事的過程中采用了什么寫作手法?”先讓學生自己思考,初步理解文章的寫法。還可以讓學生在上課前通過查閱資料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寫作目的等。這樣,學生的預習有了目標,有了針對性,學生就能逐步提高文言文的自學能力。學生自學多了,就自然養成了自學的習慣,課堂上也能更輕松地接受教學內容。
二、利用多媒體資源輔助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文言文教學中,采用的最常見方法是講授翻譯法。老師死板地講授,學生被動地聽講、被動的做筆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能充分地發揮出來,不能進入主動思考、學習的境地,學習的效果很差。為了提高課堂效率,吸引全體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學習中,積極思考,踴躍回答問題,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
例如:在《桃花源記》一文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畫面、音樂、影像等把作者描繪的桃花源的美好圖景展示出來。陶淵明的畫像、桃花林美麗的景色、桃花源美好的環境以及熱情好客的人們、朗讀的聲音、優美的音樂等,就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不知不覺的融入到學習活動中,學生的眼、耳、腦、口、手都被充分調動起來,課堂氣氛就會活躍起來,學習效果自然也會提高。
三、引導學生歸納方法,靈活背誦文言文
學習文言文時,背誦一些精妙文章是必須的。通過熟讀成誦,學生不僅能明白詩句篇章所表達的含義,而且能領略其精妙所在,從而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美的享受。但不理解其意義的死記硬背是不可取的,一定要讓學生能在準確背誦的基礎上感受作者的感情。我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總結出幾種輕松靈活背誦的方法:
(一)理解原文,感受其美。很多學生因為不理解語意,感受不到古文之美,語言又繞口難記,背誦起來相當困難,難免引起厭學情緒,不愿學,不愿記。針對這種情況,我引導學生將文言文譯成現代美文,然后讓學生嘗試著根據意思去記。這樣,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很快便能熟記課文。例如:《愛蓮說》一文中描寫蓮可愛形象的句子,學生不易記誦,但通過先翻譯為現代美文,理解之后再還原為文言文這種方式,學生很快便能背誦了。
(二)根據內容,設置問題。為了引導學生背誦,教師要設置與課文內容緊密相關的問題,要求學生用課文原文來回答。例如:在背誦《醉翁亭記》的第三段時,我設置了三個問題來幫助學生背誦課文,(1)作者是怎樣描繪“滁人游”這幅圖畫的?(2)“眾賓歡”是怎樣一種熱鬧場面?(3)作者是怎樣描寫太守醉態的?這樣幾個簡單的問題理清了語段的寫作思路,化繁為簡,學生順著這個思路去記,在不知不覺間就將課文記住了。
運用多種多樣的背誦方法進行背誦,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快速背誦課文,讓學生快樂地投入到文言文的學習記憶中。
四、學以致用,重視美育,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738(2012)03-0257-01
摘要:文言文的特點和新時代教育要求,決定了文言文的教學,即是使學生受到優秀文化傳統的熏陶,能夠借鑒民族文化的精旋,并學會評價文化的良芬。文言文的教學可以嘗試 啟發創造原則,從而使文言文教學煥發生機。
關鍵詞:語文教學;文言文;教學目的;三個環節
長期以來,文言文教學、教改的研究十分乏力。與現代文閱讀、作文、現代漢語基礎知識的研究呈繁榮景象相比,文言文教學、教改更是需要增強它的廣泛研究的力度,以促進它的繁榮,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文言文教學目的的定位應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熏陶的目的:通過文言文教學,讓學生了解祖國文化的悠久歷史,了解祖國的文化傳統,認識我們民族的道德觀、價值觀及思維方式,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第二,借鑒的目的:即古為今用。在教學中學習古人的優良品質:如愛國主義、自強不息的精神,百折不撓、執著追求的堅強意志,豁達寬容、襟懷坦白的人生態度等;以及學習古人的文章寫作技巧及推敲詞語的技巧。第三,評價的目的:它的實際意義是培養思維能力、分析能力、鑒賞能力。評價本身并不是目的,而評價過程便是思維訓練的過程,評價的結果則利于我們客觀正確地認識歷史,認識世界。
在此教學目的基礎上,我們在文言文教學中,應該注意三個環節:
一、把握好古文教學的正確方向
在引導和點拔中不能放任自流地讓學生隨意發揮,要符合教學的目的要求。有的老師為了追求課堂的熱鬧氣氛,鋪陳許多問題,為的是更多地鼓勵學生。然而老師多是片面地運用了以肯定為主的原則。不少似是而非的回答,會被一些熱情的稱贊搪塞過去,這無疑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造成消極影響。還有對學生的一些錯誤答問,不少老師顯得沒有太多的辦法。或者置錯誤答問而不顧;或者簡單否定其回答;或者就事論事引發一番,不得要領;或者直接出示正確的答案。以上這些情況,顯然老師不但沒有處理好自己的課堂角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妨害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思考、理解能力的發展。課堂教學中要求老師放得開,又要收得緊。要讓學生在思考、討論、回答問題中得到鍛煉、提高,老師就應當好“舵手”的角色。例如:在教《愚公移山》時,組織學生討論“愚公移山的精神意義所在”,就有不少學生認為愚公不必移山。他或可以搬家,或可以開山辟路,或是靠山吃山,發展經濟;甚至有學生認為愚公是破壞環境、破壞生態等等。對于這些同學們的回答和討論,既要適當肯定,又要結合本文的學習目的,把同學們討論的共識引到“愚公移山精神”的現實意義上來;而不要過分強調愚公的做法,對于愚公的具體做法還需要放回先秦時期去考察。這樣既達到了教學的目的要求,也避免了學生無的放矢討論問題,從而鍛煉、提高了學生思維的準確性。
二、注重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注意引導、督促學生積累一定數量的文言實詞、虛詞、文言句式等,使他們懂得厚積薄發的道理。同時,教給學生學習文言知識的一些方法和技巧,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學習文言文真的不太難。
1.注重方法,授人于。鞏固積累文言詞語。文言詞語學習是文言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文言學習學習離不開文言詞語。學生不掌握一定的文言詞語,閱讀、翻譯都無法順利進行。首先,筆者要求學生每天都要識記一定文言詞語,每學完一單元后學生自己制作一個文言詞語匯總表,舉行文言詞語背寫大賽,看誰能熟練地寫出這些文言詞語意思,并給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激發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心理上得到滿足,并自覺擴大自己的文言詞語量。這樣長期堅持,所有學生的文言詞語量都有了增加。學習文言文,碰到最多的是實詞。其次,是整理歸類。對每篇課文中的實詞、虛詞和句式都必須整理歸納,但對每課的整理歸納不局限于本篇,既要結合以前學過的意義,又要隨著新課的學習不斷地豐富。并要求學生運用表格的形式,按照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句式、成語、名句及虛詞等進行歸納整理。我們要教給學生注意總結一詞多義的規律,這樣就記得牢,記的多,記得有意思。
2.善于引導學生“讀”,培養語感。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可見讀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有以下方式。一是范讀,通過范讀,引導學生明確字音,把握節奏,感悟文句之美和作者的情感。二是朗讀,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掌握常用詞語,體會妙處,增加學生對文言文的語感。三是品讀,引導學生體會文章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分析理解能力。四是美讀,引導學生了解文言的特點,提高文學欣賞能力。“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一點也不假。初中課文所錄的文言中大部分錄妙語連珠,瑯瑯上口,易于成誦。從學生心理角度觀察,熟讀成誦,是使記憶由識記至保持,并且能較長時間再認與重現的方法之一。《論語十則》、《孟子二章》、《馬說》等文章篇幅較短,語意明了,有很強的韻律感,采用此法,學生成誦,其理自明。類似《愛蓮說》《陋室銘》等篇寓含著深遠的人生哲理,采用此法,讓學生在記憶基礎上不斷的“反芻”。俗語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新的收獲在不斷誦讀中發掘出來,使學生不斷獲得對人生的感悟。從而使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潛移默化的滲透于中。文言文教學有其特殊性,通文意到推究文理,最后實現對意境的體會,“讀”只是諸多方法中的一類。“發之于口,出之于心”這不僅有利于學生語言的學習,提高表達水平,而且還可能促進學生理解、想象和聯想能力的提高。
三、檢查學生對文言文中的字、詞、句是否真懂
如果不懂,或是半懂,那么,只要一翻譯原文,問題就會暴露出來。問題暴露出來了,或是詞義沒弄清楚,或是句式不了解,就可以對癥下藥,及時糾正。荀子:“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學生在實踐中遇到阻礙,遇到疑惑,經過思考,經過老師的指點,得到了解決,記憶也就更深了。練習文言文的現代漢語翻譯,還可以提高現代漢語的表達能力。有些句子可能已經理解了它們的意思,但用現代漢語表達不出來,除了因為自己對原文的理解還不夠準確、清晰之外,現代漢語的語匯不夠豐富、文字表達能力不高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