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文明社區申報材料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近年來,為豐富居民文化活動及普及科普教育,在社區成立了“萬冊圖書進社區”圖書室,在廣大群眾中開展了反、防非碘、禽流感等一系列活動,同時由文化站牽頭社區組織,請來老師在云城廣場進行中、老年人千人健身操培訓班活動,具活躍了居民的文化生活,又杜絕在社區的滋生,經過以上一系列活動開展,##鎮社區居民委員會以美麗的環境,和諧的人際關系迎來各界人士的參觀。各項工作已經得到了上級各部門肯定和居民群眾的好評。
一、黨委、政府重視領導帶頭參加科普活動社區居委會成立以來,##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社區科普工作并將鎮科協辦涉及科普工作宣傳下移社區,核定經費500元,作為科普工作經費,鎮政府還將社區科普工作納入年底對社區居委會目標治理的考核內容,分管領導還定期聽取社區科普工作匯報,及時研究解決碰到的困難和問題,在街上帶頭參加科普宣傳活動。
二、建立創建“科普文明示范社區”領導小組鎮領導十分重視在社區居委會創建“科普文明示范社區”已成立了以分管社區的方玉忠副鎮長為組長,社區書記、主任、委員為工作成員的領導機構,以“科普文明示范社區”創建為契機,使創建工作家喻戶曉,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促進社區兩個文明建設向前發展。
張凡東是***路社區團支部書記,一直以來,她用無私的奉獻贏得了社區青年居民的擁護。她擔任社區團支部書記以來,不畏艱難,勇于開拓,用勤勞、智慧,踐行“三個代表”要求,使社區青年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贏得了眾人的稱贊。剛上任的***同志,為了摸清轄區內的基本情況,她跑遍了轄區內的所有的角落,深入轄區走訪居民群眾,并耐心地聽取他們的意見,對轄區居民家中的情況了如指掌,就這樣,她成了片區居民群眾的貼心人。
在XX年10月,***路社區居民荀秀英的女兒荀小霞身患絕癥,花盡了所有的積蓄,生活陷入了絕境,當她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召開團支部會議并與縣民政局取得了聯系,幫助解決了醫療款500元整,為她解了燃眉之急,到了學校開學時,XX年優秀團干部申報材料她的孩子因無錢交學費又面臨輟學的問題,***同志又主動與縣三小聯系,減免了孩子的學費。在****年11月的一天,***已是天寒地凍,雪花紛飛,當她得知貧困戶周淑霞無任何過冬取暖的物品時,她將自已家的煤瞞著家人送給貧困戶周淑霞家中。居民瑪麗亞大女兒去年9月考上新疆師范,雖經多方籌借學費但仍缺少500元,是她伸出熱情的手幫助他們渡過了暫時的難關。***就是這樣一位做事果敢,有著強烈責任心的一名團支部書記,正如一位生活困難的社區青年深情地說:“沒有她我們找不到自己的組織,我一輩子也忘不了她的恩情。”***同志經常說:“自已家就是再困難,也要先把社區青年居民的困難解決好。”
轄區有位特困青年,家境十分貧寒,僅靠政府發放的救濟款度日。在充分分析原因的基礎上,***認為扶貧先要扶志。她從轉變思想觀念入手,鼓勵其積極參加轄鎮勞動保障所舉辦的科技培訓班,手把手地教他科學養畜的技術,使之走上了以牧促富之路。在***的大力扶持下,這位困難青年樹立起了戰勝貧困的信心。在通過走家入戶,散發宣傳單、開辦崗位技能培訓班等活動的同時,她還大力宣傳“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方針。她幫助下崗職工、失業人員認清形勢,轉變觀念,使“只要有事干,干事有報酬,就是就業”的觀念深入人心。她積極倡導下崗職工自謀職業,優秀共青團員干部申報材料利用國家優惠政策,鼓勵扶持下崗失業人員“創崗”。下崗職工古麗,在***的幫助下,自已開起了一家服裝店,月收入近七、八百元左右,成了自主創業的個體老板。容光煥發、神采奕奕的她逢人便說:“沒有***同志的熱心幫助,哪有我今天的好日子啊!”這樣的故事還很多,像古麗這樣的一大批下崗職工通過各種培訓及自主“創崗”已有30多人走上就業再就業之路。
在XX年4—5月春季荒山荒地、綠色通道植樹造林的活動中,與轄區幫扶單位簽定了承包勞務合同,共出動234人次,使100多人實現了臨時就業,并增加了收入。除此之外,她積極提供信息,推薦下崗失業人員“轉崗”。把有價值的信息傳遞給下崗職工。優秀團干優秀申報材料為下崗職工累計提供信息達10余條,實現再就業的職工達30多人。目前為止,轄區內共有157名下崗失業人員納入了社區管理,有73名下崗失業人員在社區實現了再就業。在為社區居民辦實事的同時,作為團支部書記的***不忘加強團支部的組織建設。通過一年多的努力,使***路社區團建工作上了一個新臺階。本著“黨政所急、群眾所盼、青年能為”的原則,以創建“青年文明社區”為依托,深入開展團的各項活動。在開展社區青年志愿服務活動中。***領導***路社區青年成立了少先隊植綠、護綠小分隊、愛心醫療服務隊等志愿服務隊,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深受群眾歡迎。2、加強青少年維權崗建設。先進個人事跡材料***路社區團支部聯合有關部門,為社區青少年特別是待業、下崗、外來務工等青年提供技能培訓、職業介紹、法律咨詢、法律援助等服務活動,成立了共青團法律咨詢站,對外來青工、待業青年在婚姻、勞務等方面產生的糾紛進行咨詢調解,****年接待咨詢青年人數達100多人。
1、單位申請,報社區中心、街道辦事處進行初步實地勘察。
2、社區中心、街道辦事處初選后,向管委會申報。
3、由區市容局組織相關專業人員,依據區級園林式單位(生活區)標準,對初選單位進行現場勘察和審查。
4、由管委會對審查合格的園林式單位(生活區)進行審議批準,予以通報和授牌。
二、區級園林式單位(生活區)標準
(一)園林式單位標準
1、單位園林綠化規劃設計科學、合理、年度計劃落實。
2、現狀綠地率不低于30%,綠化覆蓋率不低于35%。綠地分布合理,喬、灌、花、草配置得當,景觀效果良好,園藝水平較高,特色明顯。
3、各項養護、管理制度完善,措施有力,配有專業園林綠化管理人員,園林植物生長良好,修剪美觀,無毀損景物和破壞綠地現象,環境整潔。
4、全面完成單位義務植樹任務。
5、文明創建成效顯著。
(二)園林式生活區標準
在普遍綠化的基礎上,做到樹木、花草布置合理、四季有花、綠草如茵,結合開辟小花園或小游園,有適量的園林設施及小品,有活動場地,創造綠化、美化、整齊、清潔、文明、舒適的居住環境。
1、規劃編制:有或居住小區綠化規劃和綠化設計。
2、綠化指標:新建區居住小區綠地率不低于35%,舊城區居住小區綠化率不低于30%,并按居住人口人均1平方米以上標準建設公共綠地。
3、綠化程度:凡能綠化的地方都已綠化,做到黃土不露天,占可綠化面積的100%。
4、綠地布局:綠地布局合理,堅持以綠為主的植物造景,喬、灌、花、草配置得當,花園或小游區內搭配花壇以及園林小品和休憩設施,如亭、廊、花架、桌椅等。
5、綠化施工:綠化工程應由相應園林綠化施工資質的單位承擔,且工程質量達到優良。
6、綠化養管:養管責任制明確,有專人管理,養管資金落實。花草樹木長勢良好,無枯枝干釵,無死樹及枯樁殘留。
7、綠地計算:除按綠地實際占地面積計算外,擺花按盆徑28CM的4盆折一平方米計算綠地面積,屋頂綠化、垂直綠化和陽臺綠化不計入綠地總面積,只作為衡量小區綠化檔次和水平的重要內容。
8、整形修剪:適樹整形修剪,樹形完整美觀;綠籬無缺擋、修剪整齊;草地及時拔除雜草,修剪良好。及時檢查防治病蟲害。
9、環境質量:環境整潔衛生,綠地內無堆放雜物,無傾倒垃圾和污水。在綠地內無擺攤設點,無停放車輛,基本實現綠化、美化、香化、彩化。
10、綠化意識:經常性宣傳綠化、美化環境的意義作用,提高群眾綠化意識,培養愛樹、養樹、護草的自覺性。積極參加全民義務植樹,完成法定植樹任務。
11、其他要求:防盜網、空調、煙道、遮陽板等設置整齊、規范、美觀。
12、本標準所稱居住小區是指建筑總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或住宅樓5座以上的小區。
三、評選時間安排
1、2008年8月,各社區中心、街道辦事處組織轄區單位全面開展園林式單位創建及評選工作。
以黨的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委員會組織法》,以服務居民、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和社區文明程度為出發點,以創建和諧社區為依托,以街、鎮、鄉為責任主體,實現轄區內所有的新建小區依法組建社區居委會或社區居民小組,達到社區管理全覆蓋。
二、工作原則
1、維護區域完整的原則:按照區劃的界定,各街、鎮、鄉都有維護我區區域完整的責任,凡屬我區范圍內的新建小區,應納入我區社區管理全覆蓋的范疇。
2、分工負責的原則:新建小區組建社區居委會工作實行分工負責制,區民政局負責新建小區組建社區的指導和協調工作,各街、鎮、鄉是社區居委會組建的責任主體,凡是符合組建社區的新建小區,街、鎮、鄉必須在三個月內完成組建工作。
3、屬地負責制的原則:按各街、鎮、鄉的管轄范圍,實行屬地負責制,負責把轄區內的新建小區納入社區管理。依照相關規定,凡符合組建社區居委會條件的要及時組建成立社區居委會。不符合組建社區居委會條件的成立居民小組掛靠相鄰社區實施管理。
三、工作方法和步驟
1、調查摸底:各街、鎮、鄉要把轄區內所有的新建小區全部摸查一遍,及時與開發商和物業管理單位取得聯系,凡規模達到1000戶,按程序及時組建社區居委會;未達到組建戶數的小區,按照地緣關系和有利于自治管理、有利于資源整合的原則,成立居民小組,隸屬相鄰社區管理。
2、落實辦公、活動用房:土地規劃部門在審批房地產開發規劃時,應將新建小區配置社區辦公用房、活動用房作為一條硬性標準審批房地產開發項目,并按新建小區每500戶不低于70平方米、社區警務室不低于15平方米的標準,合理配置社區活動用房。房地局在小區開發商開盤賣樓時,按規劃方案驗收落實社區辦公用房等配套用房。
3、申報:街道辦事處、鎮、鄉人民政府按社區組建的要求提交成立社區申請報告以及《社區管轄示意圖》、《成立社區申請表》。
4、核查:區民政局接到街、鎮、鄉請示報告和申報材料后,組織人員深入擬成立社區,按照社區設置標準據實調查,提出是否成立社區的意見,用紅頭文件向區人民政府寫出請示報告,報區人民政府審批。
5、審批:區人民政府接到區民政局調查意見后,對符合成立條件的社區進行審批,街、鎮、鄉在收到區政府批文后,要迅速在區民政局的指導下三個月內完成社區組建工作,區財政局按社區組建標準,在收到區政府批文后一個月內,核撥社區開辦費、辦公經費和社區群干生活補貼。
四、工作要求
1、根據現行區內區劃的范圍,按誰轄區誰負責的要求,各街、鎮、鄉要將本轄區新建小區盡快納入社區管理,做到成熟一個,組建一個,不留空白。
2、嚴格標準,依法辦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委員會組織法》以及地方實施細則的要求,按照1000戶以下的小區按規定不能組建社區,要及時成立居民小組,嚴格組織程序,選好社區群干,建立健全社區組織,從而將新建小區的居民人口、社區服務、社會治安、社區文化、社區衛生、計劃生育、社區環衛等項建設,盡快納入規范化管理軌道。
為了解決老小區物業管理存在的問題,2008年起,上海浦東新區正式全面開展老小區達標創建和補貼工作。我們確立了以提供保障型物業管理服務為原則,在老小區中全面開展物業服務達標創建活動,并在對達標創建考核的基礎上,根據考核分值給予“差別化”資金補貼的基本政策思路。在深入調研和反復測算的基礎上,新區聯合制訂并印發了《關于浦東新區老小區物業管理服務達標補貼的若干意見》(下稱《若干意見》),有序推進老小區物業管理服務達標創建和補貼工作。
1 明確標準化的物業服務達標創建標準及創建主體
老小區物業服務標準化管理達標創建以物業企業為主體,以小區為基本單位,由依法享有管理權的物業企業申報參加,并使其承諾按《新區老小區物業服務基本標準》(下稱《基本標準》)和物業行業管理的相關規定實施物業服務。
《基本標準》以提供保障型物業管理服務為原則,并考慮與現行《上海市住宅物業服務分等收費標準》(下稱《收費標準》)相銜接,老小區物業管理的基本服務標準參照《收費標準》中的一級或一類標準,對小區公共區域秩序維護、保潔、保修、保綠、綜合管理及共用設施設備維護等均作了明確要求。同時,《基本標準》還特別提出了一些要讓居民業主生活中看得見、體會得到的細化要求。
2 采取差別化的員工激勵機制
物業企業的服務達標情況,客觀上因小區自身條件、企業重視程度、員工素質及管理水平等存在差異,如果按統一標準給予補貼,難以全面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屬于補貼范圍內的老小區,經考核、驗收合格,物業管理服務達到規定服務標準的,每月每平方米建筑面積最高補貼0,2元,而具體的補貼金額則根據綜合考核得分確定。如此一來,物業企業獲得的補貼與服務水平直接掛鉤,服務好的多得補貼、服務不好的少得補貼、服務特別差的則依據其申報時的承諾,淘汰出局。
3 構建多樣化的達標創建考核機制
加強對老小區物業達標創建補貼工作的考核,是整個達標補貼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最為關鍵的、直接涉及到物業企業補貼金額的一個環節。2008年是老小區物業管理服務達標補貼的第一年,在全市層面看,新區的達標補貼屬于先行先試。加之新區特有的功能區體制帶來的補貼資金“拼盤”問題,使老小區物業管理服務達標考核機制具有多樣性。《若干意見》提出了操作辦法,即“考核工作由街鎮統籌、房辦(房產辦事處)操作、居委協作、業主參與”。各房辦、街鎮可以根據各自情況制定細化的考核辦法。主要區別在于考核的參與者及所占分值有一定的差異,如有的允許物業企業有一定的自評分,有的則引入了第三方測評機制,各方評分比重有一定差異。這樣便形成了以街鎮統籌協調、房辦代表專業管理部門定量打分、居委會代表社區管理部門定性評價為主體,第三方測評、物業企業自評為補充的多類型考核機制。
4 增強社區化的達標創建組織協調格局
在老小區達標補貼工作中,各房辦緊緊依托社區,把達標補貼工作融入到社區管理,服從服務于各街鎮社區管理要求。在具體推進工作中,大部分街鎮都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定了相關措施和制度,協調居委會對達標補貼工作的參與等。有的財力比較好的鎮,還專門另外出資提高補貼標準或用于獎勵物業企業。有的街鎮把物業達標創建與文明小區創建等相掛鉤。達標補貼工作的推進,對促進三年行動計劃提出的“條塊聯動、以塊為主、街鎮協調”的新區住宅小區綜合管理新體制的形成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保障。
5 細化達標創建補貼的操作程序
首先由物業企業持有關證明材料填報《新區老小區物業管理服務達標補貼申報表》,對達標活動計劃和補貼資金使用計劃提出申報;再由房產辦事處、街道辦事處或鎮人民政府對物業服務企業的申報材料進行審核、匯總;接下來配備相關資金,按“街鎮統籌、房辦操作、居委協作、業主參與”的基本原則,對申報物業企業的日常服務進行監督與管理,經考核、驗收后,由管理部門根據考核得分情況核發相應補貼資金。
二、老小區物業服務達標創建和補貼工作的主要成效
1 物業管理積極性有所提高
開展補貼達標后,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管理成本倒掛的窘境,物業企業的積極性有所提高,職工收入也有一定的增加,減少了無管理小區現象的發生。從某社區對物業企業收支統計情況來看,近2/5物業公司扭虧為盈,近1/5物業公司收支平衡,近2/5物業公司虧損率大幅降低。
2 管理服務水平有所提升
管理成本降低,物業企業的工作積極性提高,老小區管理服務水平提升。
3 小區環境面貌有所改善
大部分參加達標創建的物業企業,都能真正把補貼資金用于小區的管理和“硬件”改善上。特別是2009年下半年起,新區統一在老小區范圍內開展“擦亮窗口工程”,對小區物業管理處、門衛室進行標準化建設,極大地提升物業服務形象。小區物業管理處基本實現“低柜式、面對面”的服務接待模式,上墻資料統一內容及模式,門衛室環境得到整治,所有老小區主要出入口設置統一、醒目的“浦東新區物業服務銘牌”。通過一系列措施,小區環境面貌改善。
4 居民對物業的評價有所提高
達標補貼后,物業企業對小區管理和硬件改善實現“兩手抓”,居民從物業企業的達標創建中,真切感受到物業企業服務水平的進步和提高,居民對物業的評價隨之轉變和提高。
三、達標補貼存在的主要問題與難點
一是補貼資金管理方式有待進一步優化。目前迫切需要根據新區政府關于房辦下放街鎮的有關文件精神,建立起“以點為主、點面結合、面上統籌”的補貼資金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發揮補貼資金對保障和促進物業服務的效用。可以考慮將目前的補貼資金分拆成基本補貼、激勵補貼、統籌補貼三部分,強化、細化補貼資金的三大基本功能,即保收支平衡、促積極向上、搞標準化建設。
二是達標考核有待進一步規范和改進。主要是考核方式、考核主體、考核程序、考核評分測評標準等還需要進一步規范和改進。主要方向是進一步強化街鎮的統籌協調作用、專門管理部門的行政管理職能,和以居委會為核心的居民(業主)評價制度。
三是補貼資金使用監管有待進一步加強。要監督物業企業把補貼資金真正用于小區達標創建,重點要防止補貼資金直接變為物業企業管理層的獎金和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