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會計年度總結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時光荏苒,2014年轉眼即逝,回首過去的一年,內心不禁感慨萬千。我們每個追求進步的人,免不了會在年終歲首對自己進行一番盤點。這也是對自己的一種鞭策吧。本人能夠遵紀守法、認真學習、努力鉆研、扎實工作,以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態度對待本職工作,在財務崗位上發揮了應有的作用。為了總結經驗,發揚成績,克服不足,現將2014年的工作做如下簡要回顧和總結。
一、主要完成的工作:
1、及時準確的完成各月記賬、結賬和賬務處理工作,記賬并粘貼憑證兩千張、裝訂憑證20本。
2、及時準確地編報了各月會計報表,每月1份,并對財務收支情況進行了認真的分析。
3、每個培訓班結束,及時做好培訓班各項費用的統計和收繳。
4、每月結賬時和食堂管理員核對庫存數,和食堂的每月消耗。
首先,我感謝公司領導為我們提供了鍛煉這次自己、提高素質、升華內涵的機會,同時,也感謝全年關心、支持和幫助我的主管領導、同事們,感謝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上對我懷有無私的愛,一年我基本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履行材料會計崗位職責,現就我一年履行職責的情況談一下。
一、工作方面
歲月流逝,時間流逝,豐碩的2019年悄悄過去,充滿希望的2020年已經來到,本人在2019年3月來到xxA1標準項目部,在公司領導和同事的支持和幫助下,對本行業和整個項目的理解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此表示感謝。
在xxA1標準項目部我的主要工作是材料會計和安全內業,這兩項工作除了材料會計以外,安全內業是我第一次遇到的不同性質的工作,對我來說是全新的挑戰。為了更好地做好自己今后的工作,總結經驗,總結xx年的工作情況
材料會計
1、材料會計工作相當專業,作為材料相關人員必須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利用先進的信息處理技術做好工程材料計算,也是材料相關人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能力。
[內容提要]
隨著《反壟斷法》的頒布實施以及相關配套法規及措施的不斷完善,我國外資并購反壟斷立法、執法邁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本文試對我國外資并購中的反壟斷審查(即經營者集中審查)體系作一個簡單的總結和梳理,包括外資并購反壟斷審查的法律依據、經營者集中定義、反壟斷審查執法部門、經營者集中的申報、經營者集中的審查、經營者違法集中的處罰以及經營者提起行政復議及/或行政訴訟。
主題詞:外資并購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
2007年8月30日,被譽為“市場經濟憲法”的《反壟斷法》獲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高票通過,并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2008年8月3日,《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宣告生效;2008年8月23日,經營者集中的執法部門--商務部反壟斷局(以下簡稱“反壟斷局”)掛牌成立。至此,我國外資并購反壟斷立法、執法邁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雖然相關配套法規尚需不斷完善),同時也宣告了在我國施行逾五年的包括《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及《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的規定》在內的相關反壟斷審查條款退出歷史舞臺。
自《反壟斷法》實施以來至2009年3月20日,商務部共收到40起經營者集中申報,反壟斷局依法立案審查了29起,目前已審結25起:其中無條件批準23起,附限制性條件批準1起(英博集團公司收購AB公司),禁止了1起(可口可樂公司與中國匯源果汁集團的經營者集中)。可以說,當前中國的反壟斷審查(尤其是經營者集中審查)得到了全球各界人士前所未有的關注。筆者結合自身長期從事外資并購的經驗,試對我國外資并購中的反壟斷審查(即經營者集中審查)作一個簡單的總結和梳理。
1.外資并購反壟斷審查的法律依據
一、水電施工企業執行新《建造合同準則》中存在的問題
1.合同總收入精確度確定難
通常我們確認建造合同收入會通過完成合同法和完工百分比法兩種途徑。前者適用于開完工都在同一年的工程,一般是在工程全部完工或實際完工時才確認收入和費用。而后者則較適合跨越會計年度較長的工程,收入和費用都根據工程進度來確定。而確定建造合同的總收入的準確度,必須在完工百分比法確認收入之前完成,但水電工程施工項目因其本身兼具復雜性和設計變更多的特點,合同總收入也會隨之而變,費用支出不到完工基本難以確定,正是這一客觀難題經常會造成資金調整不及時的現象,這些都給合同總收入的精確確定帶來了工作難度。
2.預計總成本計算難
水電工程的實際施工經常會受到項目當地地質環境和氣候條件變化等的影響,加上合同外用材市場價格的波動等不可抗因素,都給合同預計總成本的合理計算帶來了難度,使其不確定性增加。
3.完工進度(百分比)掌握難
一、上市公司會計報告信息失真的危害
(一)國民經濟建設秩序混亂
對國家來說,一是造成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二是造成國民收入超分配,進而引起消費基金膨脹,導致國民經濟建設秩序混亂,使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二)信息不對稱
對現有的和潛在的投資者和債權人來說,由于“信息的不對稱”,各種投資主體在信息掌握上的不平等,帶來了信息風險,而會計信息失真則直接影響他們的投資收益和債權利益,使信息風險增大,信息成本提高,常出現投資得不到回報,或回報率很低,債權人不能按時收回本息的情形。信息失真致使社會公眾對證券投資做出錯誤的抉擇。
(三)上市公司規范發展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