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護理教學案例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1專科院校護生學情的普遍特點
??圃盒Wo生一般有兩個層次,一是高職生即高中畢業,二是中職生即初中畢業。高職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力比較強,而初中起點的學生認知力和自主學習力都不如高職生,所以就出現了高職學生“吃不飽”,而中職學生“吃不了”的現象。文化層次的顯著差異,學習基礎的參差不齊,對醫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普遍不濃,講得深奧聽不懂,講得簡單不想聽等現象使得專科院校護理教學收效不佳,教師勉為其難。
2案例教學法運用于老年護理教學中的優點
2.1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提高學習興趣教必有法,教無定法。實施案例教學法形式多樣,在典型案例的引導下開展討論,再通過理實一體化進行模擬訓練;教師可根據不同的教學模塊設置任務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既可以進行個人訓練,又可以開展小組討論。例如,在老年人進餐護理教學中,一般情況下,教師先從老年人的飲食原則講起,再到進食的步驟和方法,這種傳統教學法會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因而缺乏學習興趣。若換一種方式即先將發生在某養老院因進餐時不慎將老人假牙碰落而發生嗆咳的案例展示給學生,學生必然會產生興趣,印象會更加深刻,即便是一個很簡單的護理操作,也會引起學生對反面案例的關注。
2.2聯系實際,生動形象老年護理教學案例較多
1一般資料
2013年3月,選取我校2011級普通專科護理學專業2個班級的學生共126名作為研究對象。所有學生均為女生,年齡為18~20(19.11±1.06)歲。
2方法
2.1多元教學方法依據精神科護理所需的職業能力要求,本著“學以致用”的原則選取教學內容,制訂統一的教學大綱和授課計劃。結合教學內容不斷更新教學手段,采用包括傳統教學法在內的多元教學方法,共20個學時,具體方法包括課堂講授、案例教學、影片賞析和情境模擬,分別占6學時、8學時、2學時和4學時。
2.1.1課堂講授這是傳統的教學方法,也是教學活動中運用最多的一種教學方法。在精神科護理基礎知識教學環節,如緒論、精神疾病的病因和分類、精神科護理工作的內容與要求、精神障礙患者治療與護理,結合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以教師講解為主,在教學活動中傳授系統完整的知識,以便學生更準確、快速地獲取系統而又連貫的知識和信息。
2.1.2案例教學在精神疾病癥狀學和常見精神障礙護理教學環節,如器質性精神障礙患者的護理、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患者的護理、兒童青少年精神障礙患者的護理,引入案例教學法。結合教學大綱,教師收集精神科常見疾病的資料和信息,制訂教學案例。在授課前,先展示相關教學案例,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將學生帶入特定的事件情境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摘要:目的探討體驗式實訓教學對本科護生非技術技能培養的效果。方法以2016級1班45名護生為對照組,2017級3班48名護生為觀察組。對照組內科護理學實施傳統實訓教學,觀察組實施體驗式實訓教學。分別于授課前與授課后對兩組進行非技術技能問卷調查。結果授課后,觀察組護生職業素養與自我意識技能、人文關懷技能、人際關系技能、自我改善技能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體驗式實訓教學可以提升本科護生非技術技能,對護理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體驗式實訓教學;內科護理學;本科護生;非技術技能
作為與技術技能相對應的概念,非技術技能指人際溝通、協調、領導、情景意識和決策等技能[1]。護理非技術技能指在護理工作中能促進專業知識及技術更好應用的個人內在品質和人際間的交往技能、領導技能等[2]。相關資料顯示,當前引發護患糾紛的原因多半并非護士技術問題,而是其缺乏耐心、溝通欠佳等護理非技術技能方面的原因[3],且通過國內外教育對比發現,我國本科護生非技術技能低于美國常模[4]。因此,如何提高本科護生非技術技能成為護理教育者亟待解決的問題。體驗式教學因其具有以護生為中心、激發護生積極性和主動性、貼合臨床實際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護理教學中,有效提高了護生理論與實踐成績[5-6],但對于本科護生非技術技能方面的影響探究較少。本研究將體驗式實訓教學應用于本科護生內科護理學教學中,旨在探究對本科護生非技術技能的培養情況,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取我校93名四年制本科護生為研究對象,以2016級1班45名護生為對照組,內科護理學實施傳統實訓教學;2017級3班48名護生為觀察組,實施體驗式實訓教學。兩組護生在性別、年齡、以往專業課成績及授課前非技術技能得分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
1.2研究方法。1.2.1體驗式實訓教學。(1)任務。教師根據本節課重點、難點,結合臨床實際問題,自行編寫教學案例,創設實訓情境,并將教學案例、相關操作視頻等資源提前一周上傳網絡教學平臺,要求護生完成情景模擬。(2)腳本準備。護生以小組為單位撰寫腳本,情景模擬角色包括患者、家屬、護士及醫生,各小組按需自行設計。課前護生可自行申請實驗室進行情景模擬演練,并不斷完善腳本。(3)課堂情景模擬。課堂上,教師帶領護生分析教學案例,強調操作要點后,安排護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情景模擬。同時,為深入貫徹體驗式教學理念,盡量以護生扮演的標準化病人代替仿真模擬人進行護理操作,包括視、觸、叩、聽等體格檢查及靜脈輸液、血糖測定等侵入性操作。護生對于操作手法、力度、舒適度、角色化語言、面部表情等都有直觀感受,更有利于將護生帶入臨床情境,體驗臨床問題,有利于護生臨床思維的培養。(4)評價與反饋。實訓過程中,每組派一位代表組成觀察團,情景模擬完成后,觀察團根據小組整體表現進行打分,取平均分計入期末課堂表現成績。小組深刻反思本次實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商議解決辦法,并形成書面報告,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發送給教師,教師給予意見并反饋。1.2.2傳統教學。課前教師告知護生本節課實訓內容,課上教師由相關案例引出該實操課內容,用多媒體播放操作視頻并示范詳細操作流程,護生分組練習,操作過程中教師巡回指導,操作結束后教師抽查點評,并做課堂總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學校130名學生資料進行分析,教師將這些學生進行分組(兩組),每組有學生65名。教師對這些學生在護理教學中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兩組學生年齡、家庭背景、經濟情況等指標之間老師經過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1.2授課方法
對照組學生采用傳統的板書授課方式進行教學,實驗組學生在對照組授課方法上增加情商教學,具體教學方法如下:中職護理教師在兒科護理教學應該意識到自己不僅僅是單純對學生知識的傳授者,同樣老師還是學生的引路人。首先,老師兒科護理教學中,要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定位,善于傾聽學生的意見,多于學生進行溝通,這樣學生畢業后進入工作中后才能夠更好的與患兒進行溝通,幫助患兒早日康復,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此外,中職老師在兒科護理教學中要善于運用將情商方法融入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兒科護理本身就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教師在傳授知識時要讓學生掌握小兒的生長發育規律。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1)加強學生智商培養,教師在準備課程時要善于將理論聯系實際,盡量讓學生能夠回憶自己的童年時代。
1材料
授課對象為我院護理學院三年制大學??茖W生共234人,其中2010級兩個班,共78人;2012級兩個班,共72人;2013級兩個班,共84人。
2方法
通過設計案例、情景演練、臨床見習、交流討論4個環節進行體驗式教學。
2.1設計案例在遵循教學大綱的前提下,以臨床實際工作為藍本,選用臨床中常見病、多發病設計骨科護理教學案例,由淺入深、由簡入繁,并經過教研室集體討論,確定具有典型性的案例。于授課前1~2周將案例與相關問題提供給學生,并要求學生提前預習,利用圖書館、校園網、資料室查閱資料,做好課前準備。案例:患兒,男,10歲,因玩耍時不慎從高處墜落,傷及肘部,當時即感疼痛,查體可見肘部腫脹,活動受限,呈“S”樣畸形,肘窩處可見皮下瘀斑,有反?;顒蛹肮遣烈艉凸遣粮校獠咳顷P系正常。患兒既往體健,無傳染性疾病史,無手術外傷史,無藥物過敏史等?;純喝朐簳r測T:36.8℃,P:90次/分,R:21次/分,BP:92/60mmHg。X線檢查可見肱骨髁以上1cm處發生骨折,骨折端移位。
問題:(1)根據以上案例,評估患兒疾病,并提出護理診斷。(2)提出鑒別診斷。(3)在搬運患兒過程中應當注意的內容有哪些?(4)患兒若行手術治療,術前、術后均要注意哪些方面,采取什么護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