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文言文翻譯語文教案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文言文翻譯語文教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文言文翻譯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1、了解文言文翻譯常見誤區(qū)

      2、學習文言文翻譯要求和翻譯方法。

      學習重點:1、2

      教學時數(shù):2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能理解并翻譯淺易的文言文中的句子,這是文言文學習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我們必須掌握的一個知識點。盡管我們平時很重視文言文翻譯的訓練,但同學們翻譯的實際情況卻不盡如人意,與“信、達、雅”的標準相對照尚有很大差距。從句意理解上看,或者整個句子理解錯誤,或者個別詞語認識有誤,都不同程度地影響整篇文章旨意的準確把握。從翻譯方法上看,許多學生不能堅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的原則,致使譯文只反映原文大意卻破壞了原文的語言風格。文言文翻譯如何實現(xiàn)“信、達、雅”的目標?除了一些常用的基本方法之外,還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

      二、考點闡釋

      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首先,注意以下幾點:

      ①在全文中理解句子。要整體把握全文,注意作者的基本觀點和情感傾向,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

      ②充分利用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對偶句、并列結(jié)構(gòu)來理解句意。

      ③對復雜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點句子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理枝葉;或抓住關(guān)聯(lián)詞語,分析句與句之間的關(guān)系。

      ④調(diào)動已有的教材知識,進行比較推斷,幫助理解。

      文言文翻譯要求:信、達、雅

      1.“信”是指譯文的準確無誤。就是要使譯文忠于原文,如實地、恰當?shù)赜矛F(xiàn)代漢語把原文翻譯出來。即譯文不歪曲、不遺漏、不增譯。

      2.“達”是指譯文的通順暢達。就是要使譯文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及用語習慣,字通句暢,沒有語病。

      3.“雅”是指譯文的優(yōu)美自然。就是要使譯文生動、優(yōu)美

      文言文翻譯的原則:

      在文言文翻譯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意譯相結(jié)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

      在具體翻譯時,對文言文句子中的每個字詞,只要它有一定的實在意義,都必須字字落實,對號入座。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詞義和詞序,把文言文對換成相應的現(xiàn)代漢語,使字不離詞,詞不離句。

      如果直譯后語意不暢達,還應該用意譯作為輔助方法,使句意盡量達到暢達、完美。

      三、翻譯常見誤區(qū)

      (一)、錯譯。

      主要表現(xiàn)在實詞、虛詞和句式的運用方面。

      1.譯錯詞義。混淆實詞的古今意義和詞類活用規(guī)律,忽視多義詞的義項選擇,不熟悉詞的通假現(xiàn)象,缺乏古代文化常識,都會導致錯譯實詞。

      例如:沛公軍霸上譯成:沛公劉邦的軍隊在霸上

      這里的“軍”字已由名詞活用為動詞.作“駐軍”講。

      2.混淆虛實。不了解或不熟悉常用虛詞的用法,導致錯譯虛詞。

      例如:特與嬰兒戲耳。譯:特地同小孩玩耳朵

      “特”是副詞,在此作“不過”講,不能譯為“特地”;“耳”是語氣詞,表限止語氣,可譯為“而已”、“罷了”,不能誤作實詞,錯譯為“耳朵”;這里“特”、“耳”連用,構(gòu)成固定句式“特……耳”,可譯為“不過是……罷了”。因此,“特與嬰兒戲耳”,應譯為“(我)不過是跟孩子開個玩笑罷了。”

      (二)、漏譯

      1.省略成分不增補。省略句的省略成分,必須補出卻沒有補譯出來。

      例如:觸草木,盡死。譯為:蛇觸及草木,全死了

      2.該譯詞語被“遺忘”。原文中本該譯出的詞語,保留未譯。

      例如: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譯成:假如我不干這捕蛇的差事,那么早就病了。

      這里就漏譯了“病”字。如果把這個“病”字譯出,原文后一分句譯成“那么早就困苦不堪了”,這樣處理,譯文就完整、準確了。

      (三)、硬譯

      1.照搬注釋不變通。

      例如: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譯成:豬牛羊、珠玉、絲綢,我從來不敢虛報數(shù)目,一定做到誠實可信。

      這里的“犧牲”,是指豬、牛、羊祭祀用品

      2.倒裝句式不調(diào)整。

      例如:求人可使報秦者。譯成:尋找一個人可以派他去回復秦國的。

      忽視了原句定語后置的特點,未調(diào)整原句的語序就硬譯。

      (四)、贅譯

      翻譯游離原文,任意發(fā)揮,譯而無據(jù)。

      例如:秦人開關(guān)延敵。譯成:秦國人大擺空城計,打開關(guān)門想引誘敵軍進城。

      這里的所謂“大擺空城計”等,就游離原文太遠了。翻譯一定要緊貼原文。

      四、明了雷區(qū),落實考點

      定好詞性,譯準詞義;注意句式特點,理清句間關(guān)系。

      (一)定好詞性,譯準詞義;

      多義詞,古今異義詞,通假字,詞類活用為考察重點。

      例:1、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項脊軒志》

      譯文:項脊軒總共四次遭到火災,能夠不被焚毀,大概是有神靈保護的原因吧。

      2、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石鐘山記》

      譯文:我從齊安坐者船行駛到臨汝。(名狀)

      3、燕使樂毅伐破齊,盡降齊城。

      4、舍相如廣成傳舍。譯文:安置相如住在廣成傳舍。

      5、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

      6、趙王以為賢大夫。(認為……是)

      7、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

      8、屈平既絀,其后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

      練習:1、立恭折竹,竅而吹之,作洞簫聲。(2009安徽)

      立恭折斷一根竹子,鑿出孔吹奏起來,發(fā)出洞簫一樣的聲音。

      2、自新輒詣縣自代,而匿其兄他所(4分)(2009福建)

      自新就前往縣衙代替哥哥(受責罰),而把他哥哥藏在別的地方。

      3、語迪曰:“卿向不欲吾與國事,殆過矣。”(2009廣東)

      (章獻太后)告訴李迪說:“你先前不想讓我參與國家政事,(從現(xiàn)在看)大概是你錯了!”

      4、張安道適知秦州,德稱病,得除兵籍為民。(3分)

      張安道正好執(zhí)掌秦州,孟德托言有病,得以脫離軍籍成為老百姓。

      5、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懼之人,威無所施歟?(4分)

      推測虎(要)吃人,先用威風壓倒對方,但(對于)不害怕它的人,虎威就無處施展了吧?

      6、購仰妻子急,蹤跡至通明家。

      緊急懸賞捉拿田仰的妻子兒女,追蹤覓跡直到沈通明家。

      7、方罷巡撫家居,獨聞而異之。

      剛剛不做巡撫待在家里,唯獨他(彭子篯)聽到這件事而感到驚奇。

      8、然而卒無補于明之亡也,何與?

      而最終對明朝的滅亡沒有起到補救作用,為什么(什么原因)呢?

      (二)、注意句式特點,理清句間關(guān)系。

      例:1、此人力士

      2、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3、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4、行將為人所并

      5、激昂大義,蹈死不顧”

      6、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7、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

      8、將軍戰(zhàn)(于)河北,臣戰(zhàn)(于)河南。

      9、何厭之有?

      10、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文言固定句式:要套用它的固定結(jié)構(gòu)來翻譯,而不要一字一字地摳。

      1、吾孰與城北徐公美。

      2、得無教我獵蟲所耶?

      3、其李將軍之謂也?

      4、無乃爾是過與?

      5、何辭為?

      6、其皆出于此乎?

      關(guān)注復句句間關(guān)系及其詞語,并落實譯準

      表假設(shè):茍若使倘即誠如必脫

      表轉(zhuǎn)折:然而乃則但顧第特

      要忠實原句的語氣

      原句是疑問語氣、反問語氣、無奈語氣、推測語氣等語氣的,翻譯后,要保持原語氣。

      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我們還是回去吧。)——商量語氣

      無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委婉推測語氣

      豈孰能譏之乎?(難道誰能譏笑我嗎?)——反問語氣

      注意修辭翻譯

      1、借喻,就是不出現(xiàn)要說的本體而用一個形象的喻體來直接表述的修辭方法。這種方式為古代學者所樂用,能使語言生動形象,通俗易懂。我們在翻譯時,一定要譯出它的本體或?qū)⑵渥g成一個明喻,這樣才能準確表達作者的本意。

      (1)始皇之心,自以為關(guān)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金城千里:

      (2)今不惜美錦,令臣制之,此陛下知臣深矣。(2000高考)美錦:

      2.借代的翻譯

      借代是借用相關(guān)的事物來稱代要說的事物,對借代的翻譯就是要譯出所代的事物。

      (1)“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廉頗藺相如列傳》)口舌:

      (2)“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記》):縉紳

      (3)“黃發(fā)垂髫”(《桃花源記》)黃發(fā)垂髫:

      (4)“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為也。’乃悉罷之”(2005全國)口腹:

      3.委婉的翻譯

      因有所顧忌,或因謙恭,或為了求雅,古人往往不直言其事,而是拐彎抹角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這就是委婉。對委婉句的翻譯,就是變委婉為直言。

      (1)、有所顧忌,《戰(zhàn)國策•觸龍說趙太后》中的“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山陵崩:

      (2)、為求雅,權(quán)起更衣。更衣:上廁所。

      (3)、再如外交辭令的委婉,《赤壁之戰(zhàn)》中的“方與將軍會獵于吳”。會獵:

      (4)、再如為了謙恭和避免冒犯,不說皇帝年輕(因為年輕往往意味著不懂事或閱歷淺),而是說“陛下富于春秋”(《史記•李斯傳》)

      4.互文的翻譯

      前后詞語在意義上互相呼應,互相補充,合而見義,這種辭格就叫互文。不管是本句互現(xiàn)(同一句的前后兩個詞語在意義上互現(xiàn))的翻譯,還是對句互現(xiàn)(上下句中有某個詞語互文見義)的翻譯,均應遵循由分而合的原則。

      (1)、王昌齡《出塞》中的“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一句,就要譯為:“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guān)”;

      (2)、白居易《琵琶行》里的“主人下馬客在船”一句。譯為:

      (3)、《捕蛇者說》中的“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一句譯為:

      (4)、《孔雀東南飛》中的“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譯為:

      除此而外,古文中還會使用其他的一些辭格,如夸張、比擬等,翻譯時也應根據(jù)辭格本身的特點,恰當寫出譯文。

      練習:

      1.批龍鱗,逆圣聽

      2.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

      3.秦無亡矢遺鏃之費

      4.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五、文言文的翻譯方法:

      文言文的具體翻譯方法主要有:刪、留、增、替、調(diào)

      ①刪除原詞,只表示停頓、湊足音節(jié),或者起語助、連接作用的虛詞,雖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譯成現(xiàn)代漢語時,不能硬譯,應該刪除不譯。

      例如:師道之不傳也久矣。譯為: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譯為:

      ②保留原詞:凡是文言文中的國名、地名、人名、官名、帝號、年號、器物名、度量衡等,以及古今意義相同的詞,在翻譯的時候,都可以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例如: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譯為:

      越王勾踐棲于會稽之上。譯為:

      ③增補詞語:現(xiàn)代漢語中以復音詞為多數(shù)。這些復詞又大都是由文言詞匯中的單音詞發(fā)展演變而來。翻譯時,應該把文言之中的單音詞增補為相應的現(xiàn)代漢語的雙音詞。例如:

      秦孝公據(jù)(占據(jù))崤(崤山)函(函谷關(guān))之固(堅固),君(君王)臣(臣下)固守以窺周(周朝)室(王室)。

      廉頗為趙(趙國)將(大將),伐(討伐)齊(齊國)。《廉頗藺相如列傳》

      翼日進(進獻)宰(縣宰),宰(縣宰)見(見到)其小(弱小),怒(憤怒)呵(呵斥)成(成名)。《促織》

      另一種情況是,因為文言文的語言特點是簡潔,常常出現(xiàn)省略主語、謂語、賓語、介詞、數(shù)量詞等現(xiàn)象。為了使譯文通順暢達,語意明白,翻譯時就要把這些省略的句子成分或某些內(nèi)容補充出來。例如:

      子曰:“隱者也!”子使(子路)反見之。(子路至則(隱者)行矣。《論語二章》

      及左公下廠獄,史朝夕候(于)獄門外。《左忠毅公逸事》

      權(quán)以(之)示群下。《赤壁之戰(zhàn)》

      今以鐘磬置(于)水中。《石鐘山記》

      ④替換詞語:有些詞語古今意義相同,但說法不同;有些詞語古今是同一個詞,但表示的意義有差別。在翻譯中遇到這些詞語時,都要把它們換成現(xiàn)在通俗的詞語。例如:

      為(是)趙宦者令(頭目)繆賢舍人(門客)

      初,魯肅聞(聽說)劉表卒(死去)。

      故天子一跬步(一小步,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皆關(guān)天命,不可忽也。

      ⑤調(diào)整詞序

      古今漢語的句法結(jié)構(gòu)大體相同,但由于古今漢語語法的演變,有的句式和現(xiàn)代漢語的句式相比發(fā)生了變化,在翻譯時要根據(jù)古今漢語語法變化的某些規(guī)律,對原文的詞序結(jié)構(gòu)進行相應的調(diào)整,使它們合乎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要求。例如:

      句讀之不知惟命是從會于澠池古之人不余欺也。

      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

      六、鞏固練習

      段落翻譯:

      1、王烈字彥方,太原人也。①少師事陳實,以義行稱。鄉(xiāng)里有盜牛者,主得之,盜請罪曰:“②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彥方知也。”烈聞而使人謝之,遺布一端。或問其故,烈曰:“③盜懼吾聞其過,是有恥惡之心,既懷恥惡,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有老父遺劍于路,行道一人見而守之,至暮,老父還,尋得劍,怪而聞其姓名,以事告烈。④烈使推求,乃先盜牛者也。諸有爭訟曲直,將質(zhì)之于烈,⑤或至涂而返,或望廬而還。其以德感人若此。

      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少師事陳實,以義行稱。譯文:小時侯拜陳實為師,因道德高尚為鄉(xiāng)里稱道。

      ②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彥方知也。譯文:甘愿接受任何處罰,但請求不要讓王彥方知道。

      ③盜懼吾聞其過,是有恥惡之心。譯文:盜賊害怕我知道他做了壞事,這是有羞恥心的表現(xiàn)。

      ④烈使推求,乃先盜牛者也。譯文:王烈派人尋找,就是原先那個偷牛的人。

      ⑤或至涂而返,或望廬而還。譯文:有的人到路上就返回來,有的人看到他的家就回來。

      2、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譯畫線的句子。

      莊子之齊,見餓人而哀之,餓者從而求食。莊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餓者吁曰:“吾見過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1)吾見過我者多矣,莫我哀也。譯文:我看見經(jīng)過我這里的人多著呢,(可是)沒有誰哀憐我。

      (2)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譯文:假使先生您不是沒有吃飯,難道還能哀憐我嗎?

      3、夫?qū)W者,所以求益耳。見人讀數(shù)十卷書便自高大,凌忍長者,輕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敵,惡之如鴟梟。如此以學自損,不如無學也。

      譯文:學習,是為了求得長進。可是我見到有人讀了幾十卷書便自高自大,欺侮長者,輕視同輩人。這樣,別人自然像對仇敵一樣恨他,像對鴟梟那樣討厭他。像這樣拿學習來損害自己,還不如不學。

      4、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譯文:君子的修行,用安靜來修養(yǎng)身心,用儉樸來修養(yǎng)品德,不淡泊(名利)就不會使心志明達,不寧靜就不會實現(xiàn)遠大目標。學習須寧靜,要有才干就要學習,不學習就不會增加才干,沒有志向就不會成就學問。

      5、與惡人交,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與善人交,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譯文:和壞人交往,就如同進入盛有咸魚的店鋪,時間長了就聞不到它里面的臭味;和好人交往,就如同進入盛有蘭花的屋子,時間長了就聞不到它的香氣。

      6、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

      (1)譯文:當初我所以為難,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現(xiàn)在既然已經(jīng)收到他搭乘我們的船,難道可以因為危急而拋棄他嗎?''''

      (2)譯文:當時的人們用這件事來評這下華歆、王朗品德的優(yōu)劣。

      7.太祖少好飛鷹走狗,游蕩無度,其叔父數(shù)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陽敗面口。叔父怪而問其故,太祖曰:“卒中惡風。”叔父以告嵩,嵩驚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問曰:“叔父言汝中風,己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風,但失愛于叔父,故見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終不復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①其叔父數(shù)言之于嵩。

      譯:他的叔父屢屢到曹嵩跟前提及(太祖之事)。

      ②太祖口貌如故。

      譯:太祖嘴臉容貌像平時一樣。

      ③但失愛于叔父,故見罔耳。

      譯:只是在叔父跟前不受寵愛,因此被欺瞞啊!

      8.海鳥曰:“愛居”,止于魯東門之外三日。臧文仲使國人祭之,展禽曰:“越哉,臧孫之為政也!夫祀,國之大節(jié)也;而節(jié),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禮以為國典。今無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

      ①越哉,臧孫之為政也!

      譯:臧孫施政,失了分寸啊!

      ②今無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

      譯:現(xiàn)在無緣無故地加以祭典,不是施政所適宜的

      9.右驍衛(wèi)大將軍長孫順德受人饋絹,事覺,上曰:“順德果能有益于國家,朕與之共有府庫耳,何至貪冒如是乎。”猶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賜絹數(shù)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順德枉法受財,罪不可赦,奈何復賜之絹?”上曰:“彼有人性,得絹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獸耳,殺之何益?”

      ①順德果能有益于國家,聯(lián)與之共有府庫耳。

      譯:順德果真能夠有益于國家的話,我可以和他共享(內(nèi)廷)庫房中的(財產(chǎn))。

      ②猶惜其有功,不之罪。

      譯:還是念及他有功于國,沒有降罪于他。

      10.宋濂嘗與客飲,帝密使人偵視。翼日問濂:“昨飲酒否?坐客為誰?饌何物?”濂具以實對。笑曰:“誠然,卿不朕欺。”間召問群臣臧否,濂惟舉其善者對,曰:“善者與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①誠然,卿不朕欺。

      譯:確實如此,愛卿沒有欺騙孤家!

      ②間召問群臣臧否。

      譯:間或召見詢問大臣們的好壞優(yōu)劣。

      ③濂惟舉其善者對。

      譯:宋濂只是列舉那些與自己交好的臣子回答。

      11、馮異為人謙退不伐,行與諸將相逢,輒引車避道。進止皆有表識,軍中號為整齊。每所止舍,諸將升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及破邯鄲,乃更部分諸將,各有配隸,軍中皆言愿屬大樹將軍,光武以此多之。(《后漢書馮異傳》)

      (1)馮異為人謙退不伐。譯文:馮異為人處事,謙虛退讓,不夸耀自己。。

      (2)軍中皆言愿屬大樹將軍,光武以此多之。

      譯文:軍士都說希望隸屬于大樹將軍,光武帝因此十分推重他。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世說新語》)

      (1)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

      譯文:看見路邊李樹結(jié)的果實很多,把樹枝壓彎了。。

      (2)取之信然。

      譯文:取來嘗一嘗,果然是這樣。

      12.昔周人有仕數(shù)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問之:''''何為泣乎?''''對曰:''''吾仕數(shù)不遇,自傷年老失時,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對曰:''''吾年少之時,學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為武,武節(jié)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嘗一遇。

      ⑴人或問之:''''何為泣乎?''''

      譯文:有人問他:''''你為什么哭呢?''''

      ⑵吾更為武,武節(jié)始就,武主又亡。

      譯文:我改為習武,剛練好武藝,重用武士的君主又死了。

      13.戎夷違齊如魯。天大寒,而后門。與弟子一人宿于郭外。寒愈甚,謂其弟子曰:''''子與我衣,我活也;我與子衣,子活也。我,國士也,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愛也。子與我子之衣。''''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惡能與國士之衣哉?''''戎夷曰:''''嗟乎!道其不濟夫!''''解衣與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謂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則未之識;若夫欲利人之心,不可以加矣!

      ⑴子,不肖人也,不足愛也。

      譯文:你是不賢能的人,生命不值得珍惜。

      ⑵嗟乎!道其不濟夫!

      譯文:唉!我的主張大概不能實現(xiàn)了

      14.余病痞(肚子里生的硬塊)且悸,謁醫(yī)視之,曰:''''惟伏神(中藥名,外形像芋)為宜。''''明日,買諸市,烹而餌之,病加甚,召醫(yī)而尤其故。醫(yī)求觀其滓,曰:''''吁!盡老芋也。彼鬻藥者欺子而獲售。子之懵也,而反尤于余,不以過乎?''''余戍然慚,愾然憂。推是類也以往,則世之以芋自售而病乎人者眾矣,又誰辨焉!

      ⑴召醫(yī)而尤其故。

      譯文:把醫(yī)生叫來責問這是什么緣故。

      ⑵彼鬻藥者欺子而獲售。

      譯文:那個賣藥的人欺騙你而把他的老芋頭賣出。

      15.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當是時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謂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貴甚,一國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何不試勿衣紫也,謂左右曰:''''吾甚惡紫之臭。''''于是左右適有衣紫而進者,公必曰:''''少卻,吾惡紫臭。''''''''公曰:''''諾。''''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國中莫衣紫,三日境內(nèi)莫衣紫也。

      ⑴少卻,吾惡紫臭。

      譯文:往后退,我討厭紫衣的氣味。

      ⑵于是日郎中莫衣紫,

      譯文:在當天宮中侍衛(wèi)近臣就沒有人穿紫色衣服了。

      国产亚洲成在线播放va|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区v| 国产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洲| 亚洲日产2021三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影院|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久久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 yy6080亚洲一级理论|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亚洲av无码不卡久久|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av一本岛在线播放| 亚洲 欧洲 自拍 另类 校园|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好用| 亚洲成av人无码亚洲成av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厂|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在线亚洲午夜理论AV大片|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亚|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亚洲精品午夜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亚洲色大成WWW亚洲女子|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