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紅領巾政治教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l問題背景
在二年級《品德與生活》──《鮮艷的紅領巾》一課的教學中,我問孩子們:“你們都是少先隊員,都戴上了紅領巾,你對紅領巾了解多少呢?”孩子們紛紛發言,其中有個孩子說:“紅領巾是紅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染成的。”“我反對。”一個男孩搶著說,“哪兒來的那么多血啊!”一個女孩站起來說:“老師,我來解釋,并不是真的放到血(液)里去染,是說在戰爭中,先烈們流血犧牲了……”解釋的孩子還講到了共產黨。突然,一個男孩大聲說:“共產黨是壞的。”我感到十分意外,孩子對共產黨居然沒有正確的認識。我又想起了以前跟一年級小朋友聊天的事,孩子們告訴我,他們在幼兒園時表演過共產黨,我逗孩子們說:“共產黨是什么樣子?”孩子的回答也讓人啼笑皆非:“共產黨就是這兒(指額頭)有一顆五角星的人”“就是穿灰色衣服(新四軍服裝)的那些人”“還在腰上系條皮帶的那種”……
看來,低年級孩子對于“共產黨”這個抽象的概念還不理解,認識不夠,甚至錯誤,這引起了我的重視,于是我改變了課堂教學計劃,作了如下的引導。
l解決策略
一、讓歷史作證
歷史是一部內容豐富的教科書,讓歷史事實說話,具有強烈的說服力。我對孩子們說:“張老師給大家唱支歌吧!”我輕輕地唱起《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唱到“那時候”這里,我提醒學生注意聽,想一想歌中反映出媽媽的生活怎么樣?聽完歌曲,學生都說媽媽的生活又窮又苦,理解到這一點還不夠。于是我又引導學生探究根源,學生明白了媽媽缺衣少食是地主的剝削壓榨所致。在我的引導下,學生也回憶起看過的影視情節,七嘴八舌地說道:“還有可惡的小日本兒”,“國民黨反動派也壞”……學生的認知已被喚醒,我深情地總結:“是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國民黨反動派的黑暗統治,地主的剝削,使舊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時,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成立了,她領導人民起來斗爭,建立了新中國,人民翻身做主人,從此人民的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共產黨是壞的嗎?”“不是,是好的!”學生異口同聲的回答,看來學生的認知已經得到了澄清。
二、讓生活說話
低年級孩子受年齡、認知水平的限制,久遠的歷史還不能真正誘發他們的內心體驗,生活中的切身體會更能觸動他們的心靈。于是,我結合學校收費體制改革,引導孩子們感受國家惠民政策的溫暖,正是因為共產黨為人民著想,為人民謀利益,現在我們上學就只交幾十、百來元的書本費了。我還介紹了自己童年時代的生活情況,與孩子們的生活作比較,讓他們進一步了解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的生活日新月異,蒸蒸日上,雖然我們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有共產黨的領導,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最后,我告訴孩子們,學校的校長以及很多老師,包括他們的班主任老師,都是共產黨員。孩子們拍著手高興地叫起來。有個孩子問:“那他們都是打仗的呀?”我告訴他們,在戰爭年代,共產黨員為了人民的利益浴血奮戰,有的甚至犧牲了寶貴的生命,所以才說“紅領巾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染成的”。但現在是和平年代,共產黨員們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地工作,默默無聞地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孩子們露出了滿意的笑臉,我也輕輕地舒了一口氣。
l課后思考
孩子畢竟是孩子,低年級學生出現這樣的現象是十分正常的,但這不能不引起我們教育者的思考,在品德與生活的課堂教學中,在學校的德育教育中,我們怎樣去引導學生認識并理解那些抽象的、但必須理解的東西。首先我們要尊重兒童的實際情況,遵循兒童的認知特點,了解兒童的認知水平,從實際出發設計教學活動。其次采取兒童樂于參與的形式,如:講故事、情境表演、實踐游戲,引導兒童在現實的生活世界中去感受,去體驗,將一些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形象化,從而讓學生獲得感性的認知。在“潤物無聲”的狀態下,培養學生美好的情感,更好地落實課程目標,幫助孩子們在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有人說:一個完整的德育過程,應該是體驗者的認知活動、體驗活動與實踐活動的有機結合。我們教育者必須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基礎,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創新教育方法,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循序漸進地引導他們實踐體驗,在體驗中引發感受、生成觀念,讓教育悄然融入學生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