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時期我國金融監管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各個金融機構的發展過程中,只有金融監管與之相適應才能夠更好的促使金融機構和整個金融市場健康穩定的發展。金融監管體制涉及的內容較多,不僅包括金融機構的設置,還包括各種監管措施和監管理念等。金融監管體制在實施的過程中,由于受到不斷變化的環境因素的影響,直接導致了我國金融監管與金融市場之間出現了不適應的現象,嚴重阻礙了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金融機構逐漸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所以我國金融監管體制也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變化。我國金融監管改革的背景重要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國際化趨勢日益明顯,金融監管難度增加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個國家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這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這里所提及的挑戰主要是指國外其他國家發生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發展所產生的影響,同時也對我國金融產業的各項活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這主要表現在一部分國際型大企業和銀行合并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金融機構的經營范圍,直接增加了金融監管的難度。因此,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金融監管也逐漸趨向模式化,監管標準和執行手段越來越相近,所以需要加強金融監管體制改革,逐步提升各個金融機構的監管水平。
(二)互聯網逐漸滲透金融行業,給金融監管造成了深遠的影響互聯網的開放性和虛擬性使得各類金融機構提供的服務日漸趨同,業務綜合化發展趨勢不斷加強,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之間的界限趨于模糊,原來分業監管模式面臨越來越多的問題。同時由于互聯網金融通過網絡完成支付交易,資金流動更難以監控,為洗錢活動提供了可乘之機。更重要的是當前互聯網金融企業在金融服務模式上顯示出了很強的創新性和競爭性,這樣也對金融監管的模式和范圍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金融機構混業經營,促使金融監管逐漸改革在當前金融機構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呈現出混業經營的現象。雖然混業經營通過多樣化、綜合化的業務和服務能夠利用現有金融機構為各個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分散風險,降低成本,但是為了有效預防金融系統內的系統性金融風險,便需要金融監管根據實際情況轉變以往統一的監管模式。
二、強化金融監管的主要作用
金融監管可以通過中央銀行、人民銀行等執行機構對整個金融市場進行規范化管理和指導。在金融機構的發展過程中,實施金融監管能夠有效防治金融機構出現不良現象,從而確保我國金融機構能夠穩定健康的向前發展。其作用主要表現在:其一,金融監管是金融市場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隨著市場競爭不增強,各個金融機構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在它們之間存在著非常復雜的債權債務關系。另一方面,國民經濟健康發展與金融行業的發展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金融行業是否健康穩定發展直接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其二,金融行業是促使我國國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的保障。在我國國民經濟貨幣化和經濟關系提倡信用化的條件下,加強金融監管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有利于為國民經濟生活創造良好的環境,從而確保整個社會和諧發展;其三,金融監管是構建良好金融市場的重要措施。采取有效的金融監管體制有利于提高整個金融行業的經營效率,從而有效增強金融機構的競爭力。
三、目前我國金融監管改革存在的問題
(一)金融機構內部控制不健全,相關制度不規范金融機構內部控制有利于防范金融行業的風險,確保金融機構穩定健康的向前發展。但是在當前我國金融機構的發展過程中,一部分金融機構并沒有嚴格按照內部控制制度來進行自我管理,沒有將內部控制制度落到實處,從而造成了金融機構內部控制制度形同虛設。同時,一些金融機構在制定內部控制制度時并沒有根據機構內部的實際情況進行,與自身的實際情況不相符,從而嚴重阻礙了金融機構的發展。
(二)金融監管形式單一,風險性監管缺失在當前金融機構的監管過程中主要關注各項經營戰略是否符合金融機構的要求,而忽視了發展過程中的各項風險因素,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給金融機構造成了虧損。目前,我國政府也根據金融機構的實際情況采取了一系列的行政措施來維護金融機構的發展,而這些行政措施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穩定金融市場,但是并不能從根本上避免我國金融機構經營的風險。同時,目前我國金融機構監管模式單一,監控不合理,無法對金融機構的財務狀況、資產質量、業務經營等進行全面監控,這樣不利于金融機構的發展。
(三)金融監管協調機制缺失,影響了金融監管的效果目前,我國金融監管主要從分業監管入手對“一行三會”進行溝通和協調,但是這種協調只是停留在監管的表面上,而對于一些重要的事務卻無法起到較好的協調作用,從而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金融機構分業監管和混業經營之間的矛盾。同時,這樣的現象無法金融監管全面掌握金融機構的信息,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金融監管的效果。
四、我國金融監管改革的措施和發展方向
(一)轉變金融監管理念和思路,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實施金融監管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預防金融行業中的各種風險,切實維護整個金融行業的秩序,從而保證金融體制健康穩定的發展。我國金融監管通常情況下都是采用的是強制管理方式,這主要是通過強制策略來限定金融機構的業務范圍,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金融市場的穩定。在當前的金融環境下,這種強制性的管理方式已經無法促進金融行業較好的發展,所以我國金融監管部門應該主動轉變金融監管的理念和思維,不斷健全金融機構內部控制制度,逐漸將強制監管模式轉變成為宏觀與微觀并重的監管模式來進行經營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我國金融監管與金融發展實現較好的統一,從而促進金融市場更好的發展。
(二)實行統一監管體制,強化金融風險性監管目前,我國金融監管體制主要表現為“典型的分業監管模式的合規性與風險性監管并重。我國金融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逐漸由分業經營轉向混業經營,為了適應這種情況就需要我國金融監管機構改變傳統的單一監管方式,堅持實行統一的監管模式。這種轉變不僅對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對整個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也具有一定的影響。通過金融監管模式的轉變,有利于全面掌握金融機構的信息,從而全面了解整個金融行業的發展情況,最大限度的防范金融行業的發展風險。因此,我國監管部門可以在金融結構內部設置相應的部門對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等進行綜合監控,強化多方風險監管,及時有效的獲取金融機構的監管信息。構建有效的橫向合作監管體系。根據互聯網金融所涉及領域,建立以監管主體為主,相關金融、信息、商務等部門為輔的監管體系,明確監管分工及合作機制。同時加大對新興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創新力度,填補監管空白,從而確保整個金融市場能夠健康穩定的發展。
五、結論
隨著全球經濟聯系日益密切,我國金融監管逐漸走向國際化。但是受到國際環境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我國金融監管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所以需要對我國金融監管進行改革來促進我國金融行業的健康穩定的發展。因此,我國金融監管部門應該轉變現有金融監管理念,實行統一監管體制,盡可能在金融監管的同時保護消費者權益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為建立一個結構優化、監管有效、覆蓋全面的金融監管體系而不斷努力。
作者:原晶單位: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福州市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