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匯價對市域機電出口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變量設置、數據來源與實證模型
變量設置
根據經濟學需求理論,一國對外貿易發展受到兩種效應的影響,即價格效應和收入效應。具體來講,與產品價格、匯率、主要貿易國居民可支配收入、本地區居民可支配收入及通貨膨脹有關。此外,國際貿易理論也指出,對外貿易政策、外商直接投資等因素也會影響一國對外貿易發展。本文選取進出口總額前三大的貿易伙伴國進行分析:美洲地區以美國為代表,歐盟地區以德國為代表,東亞地區以日本為代表。在充分考慮模型的擬合優度后,設置以下變量(見表1)。
數據來源與預處理
本文采用實際有效匯率。以美國、日本、德國在2007年3季度到2010年3季度的GDP量比為權重,結合中國外匯管理局公布的人民幣中間名義匯率,通過運算獲得實際有效匯率。進出口貿易收支中存在一定的季節性變化,通過計算各年各季的同季平均數Yi和總的平均數Yj分別得到進口和出口的季節指數,結果證實:重慶市機電產品對外貿易收支存在季節變化趨勢。因此,筆者采用移動平均趨勢剔除法,對相關季度數據進行了處理。
實證結論分析及建議
實證結論分析
從國際需求來看,美、日兩國是重慶市機電產品的主要貿易伙伴,基本面良好,對機電產品具有長期穩定的需求;從比較優勢理論來看,我國是勞動密集型國家,物美價廉的優勢在世界市場上占據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因此,美國、日本GDP的增長,是重慶市機電產品貿易收支的主要影響因素。雖然,實際有效匯率RER的彈性系數為-2.45825,對重慶市機電產品對外貿易收支存在負效應。然而,由于重慶市機電產業本身固有的性質和主要貿易國的需求剛性,導致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波動對重慶市機電產品凈出口存在一定影響,但影響不如美國和日本經濟的增長。
建議
第一,逐步轉變貿易增長方式,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單純依靠貨幣貶值來提高凈出口貿易額的政策已經逐漸失效。各機電企業要重點提升生產效率,將技術引進和創新結合起來,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逐步推進品牌戰略,增強產品的非價格競爭優勢。第二,利用經濟復蘇時機,實施跨國并購戰略,充分挖掘新興市場需求。從前文分析來看,重慶市機電產品在金融危機沖擊下,繼續保持貿易順差離不開新興市場的穩定需求。許多外國企業受危機影響,品牌價值被嚴重低估,急需外來資本注入,形成了跨國并購的最佳時機,各企業應積極實施跨國并購戰略、挖掘新興市場的需求,增強出口商品的長期競爭力。第三,政府支持搭建合作平臺。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以政府的指引和調控為基礎。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充分發揮機電行業協會的協調管理職能,舉辦各種貿易博覽會、洽談會,積極搭建各種交流合作平臺。第四,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規避匯率波動風險。盡管實證結果顯示匯率不是影響重慶市機電產品凈出口的主要因素,但隨著經濟發展,人民幣升值壓力會不斷加大,加之通脹推動成本上升,出口難免受到影響。各機電企業應積極利用遠期外匯、期貨等金融衍生品,有效規避匯率風險。
本文作者:鄧凱作者單位:西南財經大學國際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