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農村金融機構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信貸,在目前農村金融行業競爭不斷加劇以及經營環境發生巨變的情況下,信貸風險被不斷放大,這給農村金融機構的信貸風險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客觀上要求農村金融機構要正視信貸風險攀升這一客觀現實,給予信貸風險控制工作更多的重視,對于現有的信貸風險不足盡快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從而推動信貸風險控制水平的提升,為農村金融機構的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一、信貸風險控制概述
信貸風險控制是目前金融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我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相對落后,工作人員對于信貸風險內涵、原則以及流程不是很明晰,因此有必要對這幾個內容進行簡單闡述,從而更好的幫助農村金融機構把握好信貸風險控制的要點。
(一)信貸風險控制內涵
信貸風險控制是指對于信貸活動中的各種風險進行識別、分析、控制的活動總和,信貸風險客觀上存在于信貸活動之中,具體包括信用風險、利率風險等等,信貸風險只能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但是卻很難被完全消除。信貸風險控制的主要目的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就是減少信貸風險發生,另外一方面就是減少信貸風險所帶來的損失,信貸風險控制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即要以最小的信貸風險控制成本帶來最大的收益。
(二)信貸風險控制原則
信貸風險控制原則有以下幾個:首先就是未雨綢繆原則,信貸風險控制的上策在于構建信貸風險預警體系,將各種潛在的信貸風險扼殺在萌芽狀態,避免信貸風險發生帶來損失。其次就是統籌管理原則,信貸風險種類很多,這意味著信貸風險控制需要從宏觀以及全局的角度出發,統籌管理好各種信貸風險,從而確保信貸風險的最小化。最后就是動態調整原則,信貸風險控制需要具有良好的彈性,能夠根據信貸風險控制環境的變化進行及時調整,實現信貸風險的有效控制。
(三)信貸風險控制流程
信貸風險控制流程包括風險識別、評估以及應對三個環節,信貸風險的識別主要是對于通過信貸風險相關資料的搜集整理,密切關注潛在的信貸風險苗頭。信貸風險評估是對于識別出來信貸風險進行一個評價,主要任務就是對信貸風險發生概率、信貸風險損失進行一個基本估計。風險應對是指針對那些發生概率較高、潛在損失巨大風險采取風險分散、轉嫁、補償,最大限度的減少信貸風險損失。
二、農村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問題
目前農村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遠遠滯后于自身發展的需要,這直接帶來農村金融機構信貸風險的居高不下,總結當前農村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問題,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風險理念控制理念落后
當前農村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理念比較落后,沒有做到根據信貸風險控制的需要而不斷創新,落后的理念直接導致了信貸風險控制效果的走低。農村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理念的落后關鍵就是沒有樹立全程跟蹤、全員參與、協調配合的風險控制理念,信貸風險控制就是集中在貸款客戶的審查以及信貸風險發生之后的應對這兩個環節,在此之間的信貸風險控制基本上是缺失的。同時農村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沒有做到全員參與,信貸風險控制被認為就是信貸部門的工作,得不到其它部門的配合,這也一定程度上拉低了信貸風險控制效果。
(二)風險內部控制存在問題
內部控制是信貸風險控制的重要手段,內部控制是否有效將會直接影響信貸風險控制效果,目前農村金融機構在信貸風險內部控制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具體表現為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權責分配缺少制衡、內部控制溝通不暢等問題,這些方面的缺陷帶來了農村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作用的薄弱,進一步的放大了信貸風險。舉例而言,在信貸人員約束方面,很多農村金融機構沒有完善的信貸人員約束機制,導致了信貸人員客戶審查的不細致以及放貸行為隨意,埋下了信貸風險隱患。
(三)風險分析不夠科學
風險分析是信貸風險控制的重要環節,如果風險分析不科學的話,必然會給信貸風險控制工作的開展帶來很多的負面問題。目前農村金融機構信貸風險分析方法比較單一且落后,信貸風險分析更多的就是依靠傳統的經驗判斷,做不到定量分析,結果導致風險發生概率以及風險潛在損失不能夠被精確地掌握,從而影響到了信貸風險應對方案的準確設置。舉例而言,可能某些信貸風險損失巨大,但是因為分析不科學低估了風險損失,就會導致風險應對出現失誤,進而帶來很多本可避免的信貸損失。
(四)缺少貸后管理
農村信貸風險控制基本上集中在貸前階段,即通過貸款門檻的設置來進行信貸風險的控制,但是在貸后管理方面存在較大的不足,貸款發放之后基本上就不再進行跟蹤管理,其結果就是對于貸款客戶的財務狀況、還款能力變化等不能及時掌握,做不到及時進行貸款回收或者制定風險分散策略,導致信貸損失的產生。舉例而言,在行業波動的情況,農村金融機構因為貸后管理的缺失,做不到在行業不景氣的情況,加強這一行業的信貸回收,從而使得信貸壞賬增加。
三、農村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策略
針對目前農村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的典型性問題,本文認為在信貸風險控制工作開展方面,農村金融機構重要的是結合信貸風險控制相關理論,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更新風險控制理念
樹立正確的信貸風險控制理念對于農村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水平的提升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農村金融機構需要摒棄落后的風險控制理念,根據信貸風險控制的要求樹立起來全程介入、全員參與的信貸風險控制理念。農村金融機構要將信貸風險控制貫穿到整個信貸活動中去,同時將全員納入到信貸風險控制中去,爭取贏得全員對于信貸風險控制的支持以及配合。
(二)完善風險內部控制
農村金融機構需要根據信貸風險控制的要求建立起來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充分利用好內部控制的重要作用來進行信貸風險的防范。信貸風險內部控制機制的關鍵點在于一方面要完善信貸風險控制制度,另外一方面要建立科學合理的信貸審批權力制衡機制,這樣就能夠讓信貸風險控制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提升這一工作的規范性,同時還可以建立起來科學的決策機制,避免審批權限過于集中形成的巨大信貸風險。
(三)加強風險分析
信貸風險分析是信貸風險控制的核心環節,農村金融機構需要在信貸風險分析方面引入更精確的分析方法,對于信貸風險進行一個定量層面分析,全面把握好信貸風險的大小,進而為下一步工作的開展提供基本的依據。風險分析方面需要配備精兵強將,全面提升信貸風險分析人員的崗位勝任力,確保信貸風險分析的準確性。
(四)完善貸后管理
農村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需要注意貸后管理的完善,貸后管理要求信貸發放之后,要注意與貸款客戶的跟蹤調查,金融機構與信貸客戶之間保持一個穩定的聯系,對于貸款客戶的財務狀況變化,所處行業的周期波動等都做到了然于胸,這樣就能夠較好的進行信貸風險控制決策,從而最大限度的減少信貸風險所帶來的損失。舉例而言,如果信貸客戶的財務狀況出現了惡化的情況,金融機構就要停止繼續發放貸款,同時還要進行貸款的回收,這樣就能夠較好確保信貸損失的最小化。農村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控制水平的提升任重而道遠,在信貸風險越來越大的情況下,農村金融機構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對于信貸風險控制工作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樹立起來正確的信貸風險控制理念,然后重點做好內部控制、風險分析以及貸后管理的重要工作,從而全面提升自身的信貸風險控制水平,實現自身的健康穩定發展。
作者:石光 單位:河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