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銀行貿易自由化影響思考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銀行貿易自由化影響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銀行貿易自由化影響思考

      一、介紹

      中國的融資渠道到目前為止還是以銀行為主,銀行資產占所有金融資產的75%以上。當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銀行業的對外開放還沒有正式被安排在開放的列表中。然而中國向WTO承諾,到2005年將全面開放銀行服務貿易的各項內容,消除貿易壁壘,允許國外銀行進入中國市場,和國內銀行業形成全方位的競爭態勢。迄今為止銀行服務貿易市場的開放已經六年有余,中國向WTO承諾的壁壘消除對中國的行業效應以及整個經濟的影響究竟如何?為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對外資銀行曾經面對的貿易壁壘進行估算。根據世界銀行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的調研數據分析,FengXiaobing等(2011)①通過設計銀行服務貿易限制指數,實際測度了外資銀行的貿易壁壘大小。在該項研究中將服務貿易壁壘細分化為進入壁壘和進入中國市場后銀行進行經營過程中遇到的操作壁壘;同時,按照WTO的規定服務貿易壁壘又可以分為歧視性的和非歧視性(discriminatoryornon-discriminato-ry)兩類。由此就形成如表1所示的服務貿易壁壘2×2的矩陣:有關銀行服務貿易限制自由化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壁壘對銀行利差的影響。由于壁壘的存在,導致受保護的國內銀行業獲得了超額壟斷利潤。壁壘的廢除會導致利差即價格-成本差(anetofprice-costmargin)下降(HongD.N.,2000)。此后,人們逐漸認識到取消銀行服務貿易壁壘的效應會同時在收益和成本兩方面體現出來,而利用利差的方法則無法分離這兩種效益。也就是說,取消銀行服務貿易限制的效應既有“租金產生效應”(rent-creating)又有“成本提升效應”(costesca-lating)兩者同時存在。(AdamsD.,2003;Dee,P.K.Hanslow,T.Phamduc,2003;Dihel,N.,B.Shepherd,2007;Dee,P,H.Dinh,2008;Dinh,2010)“銀行服務貿易限制”是“租金產生效應”的,因為它限制增加了銀行的贏利空間。這些限制在原有價格上產生一個加價(markups),又稱“租金產生”。在本研究中我們將其處理為“準稅收”,國內銀行獲得的壟斷利潤相當于進口品的關稅加價,即“稅收等價”(taxe-quivalents)。該效應對應于表1中的進入或設立壁壘。

      這類壁壘的消除會導致服務貿易的價格下降,消費者剩余增加。另一方面,“銀行服務貿易限制”又是“成本提升”(costescalating)的,因為壁壘的出現使銀行提供服務的邊際成本上升。該效應對應于表1中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市場后正常營業中的操作壁壘。這類壁壘的消除會導致服務貿易提供的效率提高,此效應又被稱為“效率等價”(productivityequivalents)。如果使用利差進行效應分析,壁壘的收益效應和成本效應就混合在一起無法區分。換句話說,如果采用這種單一指標的約化形式(reducedform)就無法追索由于壁壘設置導致銀行服務提供供應曲線垂直移動的過程和分析壁壘自由化的完整效應。有鑒于此,本文將就“稅收等價”和“效率等價”兩方面對壁壘消除的效應進行分析。

      二、銀行收益方程和成本方程的設定

      FengXiaobing等2011年的研究是通過設定銀行業的收益方程和成本方程來測算取消外資銀行的直接效應的。收益方程和成本方程的設定,主要采用Sealey和Lindley在1977年的經典研究成果,他們假設銀行是以利潤最大化為目的的“廠商”,銀行的“產出”是提供給債務人的各種無形服務。這種“產出”的度量通常是能夠產生收益資產的貨幣價值,它們就相當于制造業的物質產出量,如一家銀行所投資的貸款量。在本文所使用的模型中,銀行的產出包括能夠產生利息收益的資產和能夠產生非利息等其他收益的資產。另一方面是銀行的“投入”,它是為了吸收存款而投入的各種成本,包括資本、勞動力、其他中間投入,以及利差。這里的利差是借款利率和貸款利率的差額與借款量的乘積。“銀行服務貿易限制”是以成本加價(markup)的形式進入成本方程,它是總成本的一個組成部分。公式(1)是收益方程的表達形式,銀行服務貿易的進入壁壘以超過正常利潤之上的壟斷利潤形式加入到原有方程內:方程(3)表示了成本是所有各種費用的加總,它類似于非銀行機構生產所產生的各種投入要素的費用總和。這里的銀行服務貿易壁壘指數是對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市場后的經營限制度量,作為成本加成進入成本方程。

      三、直接效應的估計:效率等價和稅收等價

      效率等價和稅收等價測算了由于稅收限制政策導致成本和收益的百分比變化率,它們是壁壘的直接效應,為CGE全面計算壁壘的經濟效應做準備。其方程如下:Productivity_Equivalent=(C1–C0)/C0×100%Tax_Equivalent=(P1–P0)/P0×100%(4)其中,C1,P1是有貿易限制存在的成本和收益預測值;C0,P0是沒有貿易限制存在的成本和收益預測值。方程(1)~(4)的估計首先將利用BankScope數據庫。該數據庫為研究者提供上市銀行的標準會計報表信息,本研究主要用到的是資產平衡表和現金收入表。但是每家銀行有完整數據的年限各異,所以我們識別了每家銀行的數據年限,最后得到統一樣本年限為2000~2009年。

      四、SIC-GE框架下消除銀行壁壘效應估計的模型設計

      1.SIC-GE模型簡介本文使用國家信息中心動態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SIC-GE)。SIC-GE模型是一個大型動態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核心模塊基于ORANI模型(Dixon,P.B等,1982),動態模塊基于MONASH模型(Dixon,P.B等,2002)。模型基于我國2002年投入產出表的122部門劃分,并對農業部門進行了細化,目前包括137個生產部門和產品;在生產要素投入上,除了勞動力和資本,某些部門如農業、礦業還包括土地要素;根據我國普遍存在的二元經濟體制,對全國勞動力進行細分,包含農業勞動者、農村非農業勞動者、農民工、城鎮非技能從業者、城鎮技能從業者共5類就業人員;在對現實經濟中價格鏈條的模擬上,既包括生產稅、增值稅、進口關稅、出口稅、所得稅等5大類稅收變量,也包括道路運輸、倉儲、批發零售、保險共8類流通費用(張亞雄,李繼峰,2010)。

      2.將消除外資銀行壁壘的直接效益引入SIC-GE模型的方法利用SIC-GE模型對此進行分析,需要將消除外資銀行壁壘的兩個直接效應導入到模型中,具體做法如下:在SIC-GE中,外資銀行在國內的金融服務可看作是銀行業的進口品。其國內價格Pimpfin主要包含成本價以及用關稅形式表示的銀行壁壘帶來的價格扭曲,如公式(5)所示:Pimpfin=Pciffin×(1+Tarifffin)(5)取消外資銀行壁壘,就相當于縮小了公式(5)中的關稅稅率Tarifffin,而其他成本Pciffin基本不變。因此,SIC-GE模型主要通過調整金融服務的進口關稅稅率Tarifffin的方式描述這部分直接效應。另一方面,外資銀行競爭帶來的國內銀行業技術改進的直接影響,可以通過減小(6)式中的Afin來實現:Outputfin=Inputfin/Afin(6)其中,Inputfin表示銀行業所有初始要素投入和中間投入成本之和;Outputfin表示產出。本文假設外資銀行壁壘下降后,對國內銀行業的競爭是全方位的,會從整體上提高國內銀行業的投入產出比。前面已經測算出,取消外資銀行壁壘帶來的Tarifffin和Afin的變化,因此應用SIC-GE模型測算經濟影響時,可直接通過公式(5)和(6)將這兩方面沖擊帶入模型。

      五、情景設置及仿真結果

      根據WTO原則,中國自2005年以來逐漸取消外資銀行的行業壁壘。但這并非一步到位,而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根據FengXiaobing等(2011)的測算,2005~2009年的5年時間里,所有取消外資銀行壁壘的努力整合在一起,才相當于進口金融服務的關稅稅率下降了1.9%,引起國內銀行業技術效率提高1.8%。由于本文是首次使用CGE模型對該問題的經濟影響進行分析的研究,本文對該過程進行了簡化處理,認為1.9%和1.8%的沖擊在2005年當年就已經完成。

      1.基準情景設置本文基準情景設置參考Yinhua.M(2006)的工作,表2顯示了2003~2009年的基準情景中宏觀經濟變量的設置結果,均按2010年統計年鑒的最新數據進行設置。

      2.政策情景設置政策情景設置側重于剖析取消外資銀行壁壘后對經濟的影響路徑以及影響大小。考慮到外資銀行壁壘的取消有兩個直接效應,本文設計了兩個政策情景。情景一主要考察取消外資銀行壁壘帶來的國內銀行業技術改進的影響,根據前面測算,假設2005年國內銀行業的效率提高1.8%;情景二是在情景一的基礎上加上外資銀行服務關稅價格下降的影響,假設2005年進口金融服務關稅稅率下降1.9%。理由主要是:國內銀行業中外資銀行的比重很小,根據2007年統計年鑒,外資銀行的服務僅占國內銀行服務總量的0.3%,因此我們認為,國內銀行業技術改進的影響會是這兩個效益中最主要的。具體來說,本文設計的兩個政策情景如下:

      六、消除外資銀行壁壘促進國內銀行技術效率提高的經濟影響及分析

      1.宏觀經濟影響的分析框架

      在介紹具體模型結果之前,我們參考P.Dixon,M.Rimmer(2002)的工作以及張亞雄、李繼峰(2010)的工作,構建了一個宏觀經濟影響的分析框架,定性分析國內銀行業技術水平提高所產生的宏觀經濟影響。該框架源于SIC-GE模型,但經過了高度抽象和簡化,便于梳理出一條邏輯思路來分析政策沖擊的影響。為構建該分析框架,本文假設將國內生產的各種產品和服務抽象成一種綜合產品,該產品既用于國內,也可以出口;將各種進口品和服務也抽象成一種綜合進口品,既用于中間投入,也用于居民消費和投資,但是不用于出口。在該假設下,銀行業的技術進步可以看成是經濟社會整體的技術進步。公式(7)為生產法GDP計算方程,滿足規模報酬不變假設。實際GDP的生產既來自資本K和勞動力L的投入,也受到技術進步A的影響,在其他投入不變的情況下,技術進步能夠令產出增加。公式(8)和(9)定義了生產過程中初始投入的實際回報率。其中,RW是實際工資率,由名義工資率W除上消費者平均價格Pc得到;ROR是資本的實際回報率,由名義資本利潤率Q除上資本品平均價格Pi得到;Pg是GDP產出價格。Fl(K,L)和Fk(K,L)分別是產出對生產要素L和K的偏微分,經濟學意義為邊際產出。方程(10)表明國內消費,包括私人消費和政府消費,與產出水平正相關,APC為平均消費傾向,作為簡化處理,這里使用GDP替代GNP。方程(11)為計算當年投資的方程,每年的投資水平決定于當年的實際回報率ROR。方程(12)為GDP的支出法平衡方程。方程(13)為出口需求方程,出口需求決定于我國出口品在國際市場上的購買者價格,隨價格下降而增加。在一般均衡的假設下,出口品的購買者價格與國產品的生產價格有正相關關系。

      利用公式(7)~(13)建立起來的框架,分析國內銀行業技術改進的經濟影響路徑如下:首先,根據我們的假設,技術進步意味著公式(7)~(9)中的A都會減小。(8)式是實際工資的表達式,假設短期內政策沖擊對實際工資影響很小,可以忽略;考慮到居民消費品價格與國產品平均價格受到的影響趨勢相同,二者比值Pg/Pc的變化會相對較小。因此,根據(8)式,A的下降意味著短期內Fl(K,L)會下降。短期內一般假設資本存量不受影響,因此Fl(K,L)的相對下降實際上意味著就業需求的相對增加。根據(12)式,在就業增加、A減少的雙重作用下,短期內GDP產出相對增加。

      同時,在(9)式中,就業的增加意味著Fk(K,L)的增加,在與A相對下降的雙重作用下,令實際資本回報率(rateofreturn)提高。一般而言,投資者會根據對未來的投資回報率預期來決定當前的投資規模。SIC-GE模型采用靜態預期假設,即假設投資者對未來的投資回報率預期決定于當前的實際資本回報率,如(11)式所示。因此,隨著實際回報率的提高,投資需求I也會出現相應的正增長。在支出法恒等式(12)中,已經知道GDP和投資需求一定會是正增加;同時,又根據(10)式可知,消費也會隨著GDP的增加而增加;只剩下出口和進口的影響。對于進口,根據本文假設,進口品只用于國內生產、消費和投資等最終使用。由于國內生產和最終使用都在擴張,可進而判斷出進口需求會隨之擴大。對于出口的影響,需要從價格入手分析。如圖1所示:生產技術的進步意味著供應曲線從S平移到S'''',其與需求曲線交叉的均衡點從A移動到B。在產出從X擴張到X''''的同時,產出的平均價格水平會從P下降到P''''。在SIC-GE模型中,國內平均價格水平的下降會傳導到最終用戶,因此出口價格也會隨之下降,根據公式(13)可知,出口受到正面刺激。但是,這樣的定性分析還不能判斷出凈出口的變化,需要通過模型測算得出。

      2.模型測算的宏觀效應

      利用SIC-GE模型對政策情景一進行定量測算,模型結果基本符合定性判斷,如圖2所示。外資銀行壁壘取消后,國內銀行的生產效率提高了1.8%,短期內能夠帶來就業相對基準情景增加0.22%,并使得GDP增長0.2%,同時,居民消費、投資和出口分別增長0.25%,0.06%和0.22%。進口也隨著國內需求的擴張而增長0.09%。與此同時,國內價格水平都相對基準情景小幅下挫,其中,GDP平減指數、居民消費價格、投資品價格和出口品價格分別相對下降0.13%、0.21%、0.08%和0.05%。進一步對比支出法各項的變化,居民消費的增長最多,其原因主要在于消費結構和投資、出口的產品結構差異。例如,根據2007年投入產出表,銀行業的總產出中有77%用于中間投入之外,有20%以上是用于居民和政府消費,用于出口很少,也基本不用于固定資本形成。因此,國內銀行業技術改進帶來的金融服務價格大幅降低會更有利于降低居民消費品價格,同時也更有利于刺激居民消費。

      3.分行業的影響差異:受損者與受益者分析

      (1)國內銀行業自身受到的影響:銀行業產出的變化解析

      短期內,國內銀行業服務效率的提高對行業自身的影響也包括兩方面:一方面令銀行業產出增加,另一方面服務價格下降。進一步分析服務價格下降,即單位產出的投入減少,意味著產出增長較快,或者是投入量的相對下降。如果國內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彈性很大,隨著服務價格下降,金融服務需求能夠迅猛增長,那么產出的增長會是主要的;反之,如果國內對金融服務的需求相對剛性,對價格變化不敏感,那么很可能意味著投入量的下降。模型的測算結果表明,國內銀行業產出增長約為1%,但同時金融服務價格相對下降5%,這說明國內對金融服務的需求有一定剛性。對模型測算的國內銀行業產出增長約為1%的結果解釋如下:2005年,銀行服務基本都用于中間投入和居民消費,其中有80%用于中間投入,20%用于居民消費。居民消費對銀行服務價格相對敏感,由于價格下降了5%左右,居民金融服務相應增長了4.5%,拉動銀行業產出增長0.9%(4.5%×20%=0.9%);而剩下的約0.1%的增長則來自作為其他行業生產過程投入的金融服務需求增加。用于中間使用的金融服務的增長主要決定于兩個方面:一是總體上各行業產出的平均增幅;二是銀行業技術進步使得自我投入的金融服務數量的下降。GDP的0.2%的增幅,可以看作是各行業產出的平均增幅,在中間投入不可替代的假設下(Leontief函數假設),用于中間投入的金融服務量也將增長0.2%。另一方面,銀行業技術改進(-1.8%)令產出增長(1%)的同時,也使得所有中間投入和初始要素投入將減少(0.8%),即銀行業自用的金融服務數量將下降0.8%。考慮到所有用于中間投入的金融服務中有8%是銀行業自用,因此用于中間投入的金融服務將減少0.064%(0.8%×8%=0.064%)。綜合兩方面的作用,用于中間投入的金融服務將增長約0.136%(0.2%-0.064%=0.136%),折算成對總的金融服務需求的貢獻為0.11%(0.136%×80%=0.11%),表明宏觀結果與微觀結果之間具有良好一致性。

      (2)與銀行業關聯較大的行業受到的影響

      根據2005年的投入產出關系,我國的金融服務主要投入到貿易(16.4%)、房地產(10.4%)、金融業自身(8.3%)、發電部門(4.2%)、公共管理(3.9%)、水利(2.6%)、公路運輸(2.4%)、水泥產業(2.3%)、建筑業(2.2%)、電子計算機制造業(2.2%),其他行業(127個行業)占比為45.1%。由于金融服務價格的下降,這些行業生產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如圖3所示:4.政策情景二的宏觀經濟結果及與政策情景一結果的比在政策情景一中,只考慮了國內銀行業技術改進的經濟影響,在政策情景二中,則進一步取消了國外銀行的關稅壁壘。首先,這兩個政策情景短期宏觀變量的結果相差不大。如圖4所示,情景一和情景二中,無論是主要宏觀經濟變量相對基準情景的變化值,還是宏觀名義價格變量的變化,都基本一致。主要原因在于國外銀行服務在國內市場上的比重很小,根據2007年投入產出表,國外金融服務占國內金融服務總產出的比重僅為0.3%,因此,即使其關稅壁壘下降,服務價格降低,對整個金融業和整個經濟的影響都是不大的。此外,國外金融業關稅壁壘的下降,從理論上會利好國內宏觀經濟,這與國內銀行業技術改進帶來的宏觀經濟影響的方向和影響路徑基本一致,本文不再贅述。其次,對比情景一和情景二中,使用金融服務的十大行業的產出結果,如圖5所示,主要行業產出受到的影響基本一致。其中,差異最大的是國內銀行業的產出,其在情景二中的結果比在情景一中略小0.004個百分點。

      七、結論

      根據WTO對成員國的要求,中國自2005年以來逐漸取消外資銀行的行業壁壘。本文對此開展的定量經濟影響分析表明,我國逐漸取消外資銀行壁壘的做法是一項成功的舉措。分析過程中,本文通過銀行業收益和成本方程估算出現存壁壘的兩個直接效應。根據中國2005~2009年的數據,測算出外資銀行壁壘的消除,一方面令外資銀行的服務價格水平下降1.9%,另一方面也令國內銀行業經濟效率改進1.8%。在此基礎上利用國家信息中心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SIC-GE)估算其對國民經濟的全方位影響。研究發現,外資銀行壁壘取消后通過直接效率效應導致的宏觀效應是,國內銀行的生產效率提高了1.8%,短期內能夠帶來就業相對基準情景增加0.22%,并使得GDP增長0.2%,同時,居民消費、投資和出口分別增長0.25%,0.06%和0.22%。進口也隨著國內需求的擴張而增長0.09%。與此同時,國內價格水平都相對基準情景小幅下挫,其中,GDP平減指數、居民消費價格、投資品價格和出口品價格分別相對下降0.13%、0.21%、0.08%和0.05%。行業效應分析結果發現,國內銀行業產出增長約為1%,但同時金融服務價格相對下降5%,表明國內對銀行金融服務的需求具有一定剛性,這與我國融資主要渠道為銀行而證券市場相對薄弱的現狀相符。研究還發現,外資銀行壁壘取消后,國外銀行業金融服務價格水平下降對我國的影響很小,與引起的國內銀行業技術進步的經濟影響相比微乎其微。對我國銀行業的沖擊也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主要原因在于國外銀行服務在國內市場上的比重很小,因此,即使其關稅壁壘下降,服務價格降低,對整個金融業和整個經濟的影響都不是很大。此外,國外金融業關稅壁壘的下降從理論上會利好國內宏觀經濟,這與國內銀行業技術改進帶來宏觀經濟影響的方向和影響路徑基本一致。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建議我國相關部門,對外資銀行進一步開放中國銀行業市場、徹底消除銀行服務貿易壁壘的要求,可以循序漸進地加以滿足,特別是具體操作層面上壁壘的減除,從而在宏觀上通過效率的提高實現雙贏的結果。此外,雖然所有的行業產出都有或多或少的增加,但是也有差異,基于我國“十二五”時期產業結構需要戰略調整的考慮,可以酌情增加配套措施,對有利于經濟結構調整的行業進行更大支持。

      ZZIJZZIJ亚洲日本少妇JIZJIZ|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高清www777| 亚洲a∨无码男人的天堂|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电影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不卡|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黄桃| 日日噜噜噜噜夜夜爽亚洲精品 |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是AV| 亚洲一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中文无码亚洲人成影院|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久久久青草青青国产亚洲免观|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亚洲美女色在线欧洲美女|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图片二区| 亚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亚洲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无吗在线视频| 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亚洲 |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天婷亚洲天综合网精品偷|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青青草原亚洲视频| 亚洲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 亚洲精品你懂的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毛片在线| 激情小说亚洲图片| 亚洲第一成年男人的天堂| 亚洲午夜在线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