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股票市場經濟增長實證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理論研究;實證分析;實證分析的結論和分析等進行講述,包括了股票市場發展指標、經濟發展指標、多元回歸分析、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的金融機構和金融體系,股票市場對經濟增長發揮的作用也不盡相同、市場資本化率即市場資本平均報酬率,可以用它表示股票市場的規模等,具體資料請見:
摘要:我國股票市場與經濟增長之間究竟存在怎樣的關系,在理論界一直存在爭議,本文對二者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理論研究并通過經濟計量學中的多元回歸模型展開了實證分析,最后得出我國股票市場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弱相關性的結論。
關鍵詞:股票市場;經濟增長;弱相關性
1理論研究
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的金融機構和金融體系,股票市場對經濟增長發揮的作用也不盡相同。西方學者對股票市場與經濟增長之間關系的討論由來已久,18世紀末,經濟學家們就開始了金融市場與經濟增長之間關系的研究,Schumpeter是最早從理論上闡述金融市場與經濟增長之間關系的,他強調了銀行體系在經濟增長中發揮的作用;Gurley和Shaw于20世紀50年代強調了金融因素對于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自20世紀中葉以來,眾多經濟學家對金融市場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絕大多數的西方經濟學家都認為金融市場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明顯的正相關關系,股市促進了經濟增長,股市在經濟發展中充當著“晴雨表”的作用。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股票市場在風險分散和風險分擔方面的自由化放松了家庭的流動性束縛,從而降低了人們的儲蓄動機,有可能約束經濟的增長速度,代表人物主要是BencivengaandSmith和KingandLevine。Harris在研究中發現,在發達國家第一種觀點表現得比較突出,而在發展中國家,股票市場與經濟發展之間則不存在明顯的關系。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開始使用統計和計量經濟學的模型進行研究,方法不盡相同。本文將通過建立多元回歸模型的方法對中國股票市場和經濟增長之間相關性進行實證分析。
2實證分析
2.1股票市場發展指標
2.1.1市場資本化率
市場資本化率即市場資本平均報酬率,可以用它表示股票市場的規模,市場資本化率越大,市場的資本化程度越高,則該市場募集資本、增加儲蓄、分散風險的能力就越強。
2.1.2交易率
交易率衡量的是相對于整個經濟來說的交易量,當預期經濟形式利好時,股票交易就會變得活躍,即使沒有交易總額的上升,交易率也會提高。
2.1.3換手率
股票的換手率越高,意味著該只股票的交易越活躍,流通性越好,高的換手率表明股票在市場交易的次數相對較多,交易頻率較高,完成一次交易的時間相對較短。
交易率和換手率均可以代表股票市場的流動性。
2.2經濟發展指標
經濟發展水平可用實際GDP增長率代替:先用名義GDP與當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相除得到實際GDP,然后再求出環比增長率。
2.3多元回歸分析
在多元回歸分析中,因變量為實際GDP增長率,用表示(原始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網站)。
2.3.1首先用市場資本化率(CAP)、交易率(TRA)和換手率(TUR)三個自變量與因變量建立回歸模型,擬合多元回歸方程式為:GDP′=a0+a1·CAP+a2·TRA+a3·TUR+μ模型(1)
2.3.2模型1中無論是模型本身還是系數均不能通過統計檢驗,因此再以市場資本化率為自變量,以換手率和交易率為自變量分別與因變量建立回歸模型,擬合的多元回歸方程式分別為:
GDP′=b0+b1·CAP+μ模型(2)
GDP′=c0+c1·TRA+c2·TUR+μ模型(3)
擬合結果分別見表2和表3。
3實證分析的結論和分析
從實證分析的輸出結果可以看到,股票總體市場與經濟增長之間、市場資本化率與經濟增長之間、換手率和交易率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49、0.44、0.44,均為弱相關,這說明股票市場無論是規模還是流動性均未能對經濟發展做出準確的預期,這與我國上市公司質量不高,經營行為不規范,股票流通機制不規范等原因有關。在回歸模型中市場資本化率和交易率的回歸系數比較顯著,而且系數為正,但如果使用1992~2002的數據進行分析,系數比較顯著且為負。這說明雖然股票市場對經濟增長沒有形成有力的支持,但正向著利好方向發展,這是令人可喜的一面。
要想真正讓我國的股票市場對經濟增長產生正向的促進,必須加強金融監管,不斷完善市場結構,提高市場效率,使股票市場充分發揮其資源配置作用,并進一步深化股權分置改革,使我國的股票市場成為一個有利、有序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