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德育教學管理策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理論上空談,操作上注重灌輸知識與機械練習
注重理論而輕視實踐的現象似乎是德育教學的通病,從當前的高中德育教學中可以看出:高中的道德標準與行為準則多不勝數,關于德育的書籍也很多,但是很多老師都只是用這些去灌輸和教育學生,規定學生要怎樣做,而實際上學生卻做得很少,導致德育成了空談。即使有的學生真的去按老師的要求“做”了,也只是形式化、機械化,德育教學的作用無從體現。
(二)教師對學生了解不充分,導致德育教學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現在的教師過多地注重學校與家庭教育的影響,而忽視了對學生的了解,這樣的教育的成效是不大的。對教育對象沒有足夠的了解,教育效果和質量怎么可能達到高效呢?教育是活的,不能太過死板,教育對象在想些什么、他們對什么比較感興趣都是教育者應該掌握的信息。如果教師不能充分地了解學生的需求,那么教育工作就沒有任何意義。
(三)德育教學過于成人化,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德育教學中,教師過多地用成人的觀念與成人的標準來要求高中生,導致德育教學不切合實際,脫離了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成長需求,使學生在學習中處在被動的地位,不知道學什么和怎樣學。新課改一再強調教學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對于學生的主體地位,大多數人都只是在智育方面有所體現,而在德育這塊,學生的主體地位就不明顯了,教師依然制定出“好學生”的“標準”,用這些條條框框去束縛學生的發展。
(四)只注重德育教學,并且教學方法單一
學校教育是實現德育教學的重要途徑,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徑。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還可以從家庭、社會以及學生群體的角度出發。但是實際的做法是:過于注重學校對學生的德育教育環節,而輕視了別的教育方法,這就說明了我們高中德育教學方式方法過于單一,并且難以取得實效。此外,具體的德育教學方法要么局限于一些具體行為規范的遵守,要么就是把學生集中在課堂上來學習道德規范,讓學生明確應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這樣的教學方式只會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并且排斥德育教學。
二、德育教學的管理策略
(一)改變傳統的德育教學觀念
在傳統的德育教學中存在著一些錯誤的做法,如:只是單純地向學生灌輸和思想道德有關的知識,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形式過于刻板;德育教學過于成人化和教條化,政治理論比較嚴重;只是單方面地進行教育,并沒有關注學生的特點和反饋……這些錯誤的做法都比較傳統,而且也對德育教學的發展產生了消極的影響。都說思想觀念可以決定著人們的行動,一旦德育教學的觀念落伍了,就會導致我們的德育工作跟不上時代的潮流,德育教學就會失去功效。因此,我們一定要把過時落伍的德育教學觀念通通拋棄掉,與時俱進,改變思想觀念,從而使德育教學煥發出特有的魅力。
(二)充分認識并且了解學生的現狀
德育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必要要充分地了解學生的特點以及現狀,否則,就會導致學生對教師的教育工作產生抵觸情緒,使德育教學陷入死胡同。學生的現狀特點是什么?他們對什么比較感興趣?他們喜歡哪種教學方式……這些德育教師需要了解的信息,一旦教師充分地了解了學生,教師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活動,達到教學的實效。
(三)在德育教學過程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德育教學的主體。既然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我們就不能硬性規定學生該學什么,該怎么學,該做什么,該如何去做。我們一定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要考慮到學生的感受,不能僅僅站在我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在德育教學中,如果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凸顯,他們就會覺得自己被老師忽略了,就會對教學產生排斥心理。因此,德育教學應該讓學生參與其中,我們需要給學生多一些尊重與理解。這樣才可以打開學生的心扉,讓學生快樂地學習。
三、結語
德育教學系統主要是由三個方面構成的:社會、學校和家庭。在德育教學中,我們需要廣泛關注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把它們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從而實現沒有縫隙的立體教育,發揮出德育教學的效益。進而提高學生、家長乃至是整個社會的思想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素質,為國家培養出能真正肩負起歷史使命和責任的接班人和建設者。能否做好德育工作,強化青少年的思想教育,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因此,我們要用戰略的眼光認識到做好中學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所有的德育工作者都應該行動起來,切實做好德育工作,從而強有力地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作者:陳衛星 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樂余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