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職計算機教學與德育融合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互聯網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中職學校已然將計算機教學作為重點內容。與此同時,為進一步在計算機教學中強化素質教育,中職學校也積極地在該學科教學中融入德育。鑒于此,中職學校教師應加強德育融合力度,通過多種方式發揮學科融合優勢。本文主要圍繞中職計算機教學與德育的有效融合進行探究。
關鍵詞:中職教育;計算機教學;德育融合
計算機課程是當前中職學校的重點課程,但隨著互聯網發展,各種不良信息日漸涌入中職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過程中,給該階段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了一定沖擊和影響。鑒于此,在計算機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極為重要,通過該方式可有效加強中職學生群體的道德素質,并以此規范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進一步提高中職學生的社會認同感和責任感,促使該群體健康成長。
一、當前中職計算機教學與德育融合存在的問題
處于中職時期的學生個體思想尚未成熟,互聯網上的各種不良信息極易影響其思想,使其發展出現偏差。分析當前部分中職學校計算機課程授課情況發現,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對相應基礎知識培養更為重視,通常忽視了該課程與德育的融合,在計算機課程中融入德育是為引導學生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和辨別網絡上各種不良信息,以此強化學生思想教育,使其成長為道德品質高尚、綜合素質過硬的計算機人才,因此該課程的融合是計算機課程教學的重點內容[1]。中職時期學生群體對自身了解和認知有限,因此容易沉浸于虛擬網絡世界,對個體現實生活造成一定影響。除此之外,信息技術發展并非偶然,而技術的應用和普及在為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難免帶來負面作用和危害。例如,各種網絡病毒、不良信息都會使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受到一定的影響。隨著計算機與信息技術應用的日漸廣泛,學生也更需要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和理想信念。中職學生只有在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加強道德修養,才能抵制外界不良信息誘惑,并得到健康成長。因此在計算機教學中加強德育滲透可充分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道德素質。
二、中職計算機教學與德育有效融合的路徑
1.樹立正確的計算機使用道德意識
為使中職學生具備良好的道德意識和素養,可利用計算機教學強化德育功效,教師應對計算機課程教學優勢和作用進行重新評估、認知,將其作為培養學生道德品質的關鍵課程和有效途徑。首先,應強調計算機使用道德,要求中職學生嚴格遵守學校制定的計算機使用規范,養成正確使用計算機的習慣。例如,不在桌椅、機器上亂涂亂畫,不玩游戲,上機時嚴格按照對應編號入座,積極遵守上機操作流程等。其次,在具體教學環節教師應立足于教學內容,將其與道德培養進行融合,使學生養成正確的道德意識,教師還要設法提高學生對此的重視程度。例如,教師在給學生介紹與計算機軟件相關的知識內容時,應告訴學生正版軟件和盜版軟件的區別,讓他們養成保護軟件開發者基本權益的觀念;針對較常出入網吧的學生,教師要及時進行正確引導,以免其沉迷網絡,耽誤學業[2]。
2.利用計算機課程特點加強道德教育
信息化飛速發展為中職德育帶來了全新挑戰,因部分學生沉迷網絡游戲,導致德育實施的緊迫性和難度都有所增加。針對這一現狀,若采用強制性管理舉措,只是從學生手中將電腦和手機“掠奪”走,并未對其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只會讓學生對互聯網游戲和各種誘惑更為向往。當計算機技術為學生帶來各種有價值的學習內容時,不可避免地也為其帶來有害信息。為此,中職計算機教師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判斷能力和上網習慣,能夠堅決抵制網絡不良信息,全面提升學生個體的計算機使用控制能力、信息辨別能力。通過分析學生網絡使用過程發現,該類型信息具有較強的隱蔽性、虛擬性和復雜性,部分不健康、虛假的甚至反社會的信息對于自主意識較弱、思想單純的中職學生身心危害較大,計算機教師有責任和義務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正確判斷和分析,并將計算機的優勢和作用充分發揮出來[3]。在計算機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自行搜集資料,此時教師可輔助學生從眾多網絡信息中找到自身所需要的網絡資料,該教育環節主要是鍛煉學生的信息分辨能力和強化自身信念,教師須予以高度重視。
3.培養中職學生良好上機習慣
正確的行為習慣對中職學生健康成長非常有益,因此各中職學校應注重對學生行為習慣的全方位培養。在計算機教學環節,教師應從培養學生正確的上機習慣著手,不僅要求學生在具體操作時按照相應規定執行,更要教育學生對計算機軟件和硬件設備加以保護,以此確保該項教學能夠順利完成。基于該教學目標,教師首先應對學生群體開展思想道德教育,使其能夠明確認知習慣養成的重要性和價值,在具體教學時則應對學生進行督促和指導,例如,正確開關機;正確使用鼠標、鍵盤,并且要求學生在利用鍵盤輸入文字時手指力度要適中、鍵盤敲擊手勢要正確、擊鍵應快速果斷。其次,教學環節,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榜樣作用,注意以身作則,教師要求學生的各項規定,應保證自身能身體力行。且在授課環節,教師要針對各種不足之處進行指導,注重計算機課程的實用性。與此同時,教師也應發揮語言激勵的作用,積極鼓勵課堂表現較好的學生,使學生之間形成合理的競爭關系,通過該方式可有利于提高整體學習質量。最后,教學方式應科學、合理,規范學生使用健康、綠色、安全的軟件,應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引導,例如,課前準備、上機前換鞋套、保持安靜、桌椅擺放整齊、不亂扔垃圾、保持清潔等,將良好的行為習慣作為基本要求和任務來執行。
4.促進學生養成團結合作精神
在中職時期,個別學生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出入網吧類娛樂場所,甚至在學習時間玩網絡游戲,長此以往會變得孤僻,疏于和同學交往,嚴重的則會導致心理障礙。該階段正是中職學生學習和結交朋友的重要階段,此時沉迷網絡對他們價值觀的形成和專業技能提升都有較大影響,只有學生群體之間不斷交流思想和知識,彼此之間才能取長補短、互相學習進步,團結協作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同伴互助學習。針對該教學要求,教師可對學生進行分組,布置相應實踐任務,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布置結束后,小組內部可自行探討和交流,通過該方式充分體現團隊協作精神。任務討論結束后,組內成員可發揮自身特長和優勢進行分工合作,例如:分擔圖表設計、資料收集、資料匯總等多項任務,如此學生則可在短時間內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任務,而在合作過程中,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并充分體會到合作帶來的愉悅,順便掌握一定的合作技巧。綜上所述,在中職計算機課程中進行德育滲透,是學科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因此在知識傳授過程中,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意識,并利用該課程特點,增強學生的信息分辨能力,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上機習慣,促進學生團結合作意識的形成,以此將德育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使中職學生成長為具有良好道德品質的應用型、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蔡昌余.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德育探討[J].才智,2020(04):168.
[2]楊秀梅.新形勢下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德育[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1):247.
[3]顏飛.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與德育有機融合的途徑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08):245.
作者:王秋燕 單位:江蘇省昆山第一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