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德育課程對學生自律能力培養的啟示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開設心理課程,增加自律心理認知,喚醒自律需求
個體自律能力的生長是一個由內而外、逐步提高的過程,它在心靈成長的指引約束下不斷發展,但現實生活中存在把個體行為進行行為道德判斷,則容易激發個體心理保護機制,產生負面情緒,造成個體理性缺失,價值判斷混亂,使個體簡單排斥拒絕合理行為,導致教育失效甚至產生負效果。人的成長以身體為基礎,以心靈為主導,心靈的成長以心理發展為基礎。正確認識自我特別是學習科學的心理學知識可以減輕或消除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和負面情緒,可以有意識地把握自我成長主線,抓住成長關鍵點,保持自律能力成長之路穩健順暢。高中生的理性思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對于心理現象的好奇是實現自我心理認知源動力,開設心理課程顯得必要可行。高中心理課程以興趣優先,選取貼近生活實際有趣有用的心理學現象為題材;活動為主,體驗感悟自己的心理變化過程;科學解釋、闡述心理學研究成果,體會自我心理調適選擇可能及后續發展趨勢與可能;自然內化,通過心理暗示誘導,讓學生體會自我心理選擇控制,提高心理認知決策水平。如開設《悅納自我》課程,從認知自我(身體的我、心理的我、學習的我、班級的我、家庭的我、社會的我等)構建健康的自我概念,到情緒輔導(接納情緒、表達情緒、體驗情緒、宣泄情緒、克服消極情緒,培養積極情緒,學習情緒ABC理論、威利•卡瑞爾萬能公式等)形成健康的情緒調節,效果良好。通過心理課程的學習,讓學生認識到自律是一個面對多重選項做出合理決策產生合理行為的過程,心理學上叫自我控制能力。高中生的各種行為不必過多的解讀為道德問題,但若不及時修正自己的價值觀,不提高自身的自控能力,就會逐漸演變為素質與道德問題;讓學生認識到自律能力是可以鍛煉逐步提高的,正確認知自身自律水平,了解自律發展的影響因素,有利于自己自律能力的培養與發展,從而為自己的幸福生活、自我實現提供堅實基礎。
二、利用班會課,強化目標與責任,激發自律內驅力
責任與目標是自律的內驅力,自律成功所產生的成就感是堅持自律的源動力。學生自律能力的提高也是自然生長的結果,外部因素只有優化協調才能被個體內化吸收,成為能力生長的營養而不是毒素。神經學專家們發現,積極的大腦能更好地運轉,信息傳遞更快。內在動機對于提供注意力和自制力至關重要。自我效能信念對高中生的自我控制具有內隱影響。每周一次的班會課是學生提高自律認識、強化目標與責任、開展自律反思、實現自律引領的最佳窗口和有效時機。在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都存在著自律實踐,特別是高中緊張高強度的學習,自律能力跟不上影響學生自我概念的生長和自信心的增強,但學生對自律能力的認知普遍較為缺乏,更談不上有意鍛煉。利用每周一次的班會課可以很好地統領起學生個體自律能力的培養,班主任應全面把握學生的自律能力狀況,協調各種因素,科學指導,對學生自律能力培養進行系統規劃,有序推進。利用班會課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可以把握以下幾點:
(1)強化動機,目標激勵。現今生活舒適,無憂無慮,學生多在家長的呵護下成長,不太清楚自己的興趣與追求,沉迷于當下的享受,自律主動性和能力不夠。因而班會課可以引導學生樹立奮斗目標,討論現代文明素養標準,做一個文明、有擔當、有追求的現代中學生,激發學生自律的內驅力。
(2)規則剛性,以理導人。規則的作用是約束規范,在盡好自己的義務與責任后共享成果。通過班會課讓學生樹立規則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識。規則的作用在于其剛性,隨意突破規則,意味著規則和行動成功體驗的鼓舞下,學生對自己自律能力的信心增強,進行自律的興趣被激發。
三、利用德育實踐課,廣泛預知風險,增強自律決策力
自律決策力是指面對誘惑、享樂、安逸所做出拒絕判斷的能力,它由開放提取、清晰預知、準確決斷三個要素構成。開放提取是指廣泛提取各種內外信息,清晰預知是指各種選擇所產生的結果,準確決斷是指對各種選項進行準確評估并進做出選擇。避免干擾、快速決斷、防止拖延、成功實現自律需要果敢、堅毅的自律決策的意志品質。學校的學習生活必然要突出成長主線、學習中心,而自律則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在學校系統內,提供學生自我管理平臺,以此為載體開展好德育實踐課程,對于增長學生自律決策能力十分有益。學生自我管理是學生對自我的思想、生活與學習習慣等進行抽離反思、規劃調控的過程。在開展自我管理的過程中讓學生個體自律的目標清晰,責任內化,通過角色扮演、換位思考、主動反思等廣泛提取自律決策所需信息,既通過值勤了解自律成功經驗(榜樣),認識不能自律的危害(反例),又通過對照自身,清晰預知自我選擇所對應的結果,促使個體做出準確決斷的可能性不斷增加。人總在做事中成長,在做事中形成習慣,也在做事中形成對周圍事物的價值取向。參與、體驗、反思感悟是成長的最有效路徑,自律決策力在自我管理實踐中不斷得到鍛煉提高。學校層級的學生自我管理服務可稱之為校園服務,設計為每班每學期值周一次,全員參加,人人有崗,事后反思,納入課程學分管理,班主任指導,團委學生會評價。校園服務內容涵蓋文明禮儀、組織紀律、節約衛生、學習習慣、活動組織等諸方面。
四、開展實驗干預訓練,立足實踐反思,提高自律執行力
自律執行力是把自律的決策變為行動,用行動實現自律的能力。明白自律心理機制及實現過程,審清自己現狀,就知道要從何處著手去提高自己的自律執行力。研究表明,采取實驗干預訓練,可在內隱和外顯兩個層面提高高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控制能力是終身發展并在內外交互作用下逐漸提高的。認識并接受自己的不足,引起改變不足的強烈動機,從細處著手,進入良性循環,形成良好習慣,是實現自律的基本路徑。在此基礎上通過實踐鍛煉,依靠反復的自我控制訓練,才有可能讓學生的神經得到完全的控制。開展實驗干預訓練,就是對學生存在的現有問題采取有針對性地干預措施。基本思路是:①跟蹤記錄:學生的自律能力提高是一個過程,也存在波浪式進步,及時記錄,為進一步的反思和指導提供依據;②自我反思:內心向上是每一位學生內心需求,在平和的氛圍中進行反思,即學生學生自律能力吸取營養不斷生長的過程;③方法指導: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經驗不足,及時和方法指導會讓學生眼前一亮,進步迅速;④制定規則:讓實驗干預在一定的規則下開展,是保障干預朝預定方向發展的前提,但規則應得到學生本人的認可,切實可行;⑤明晰責任:讓學生明確該怎么做,違反的后果是什么,坦然面對,敢于承擔責任,力求將適度的壓力轉化為動力。訓練過程中讓學生增強危機感,及時強化成就動機,從而逐步實現快速判斷,快速執行,實現自律自動化。如讓學生堅持跑操、規范手機使用、學習自控力訓練等,讓學生明確目標,堅持跟蹤記錄,引導學生反思,提供改進方法,堅持用制定的規則做出評判處理,學生易于接受,進步明顯,信心增強。
作者:劉鵬飛單位:廣東省廣州市東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