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勞動者健康教育維權思路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職業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1.1職業人群分析
近年來,城鎮工業持續高速發展,大量來自偏遠農村的勞動人員涌入城鎮就業,這部分外來務工人員年齡普遍偏小,文化程度不高,衛生知識匾乏,求職心切,對勞動條件要求不高,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權益,對職業危害認識不足,缺乏自我防護意識,這是造成目前職業病發病低齡化的一個重要原因。據南方某職業病醫院統計: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該院共收治職業病人2063人,其中男991人,年齡16一41歲,平均22.5歲;女1072人,年齡15一8歲,平均20.7歲,其中農村人口1810人(88%),城鎮戶口253人(12%):文化程度:高中或相當于高中水平僅223人(占11%),初中以下水平1840人(占89%)。這組數據雖不代表普遍性,但反映的問題是嚴重的。
1.2職業病危害因素分析
目前,在工業企業中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分布相當廣泛,在機械制造、建材、印刷、五金、電子、塑料等各行各業普遍存在,而工人流動性大(尤其在中小企業、鄉鎮企業、三資企業、民營企業中農民輪換工居多),可能接觸多種職業危害,使得職業健康問題更加突出。一個時期以來,個別地方政府片面強調經濟發展,追求效益,盲目引進建設項目,不注重對項目的審查和對業主的要求,忽視了職業病防治工作,使得經濟發達地區的危害嚴重企業轉移到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情況比比皆是,這將使更多的勞動者受到危害,所以進行職業危害預防教育勢在必行。
1.3職工缺乏職業衛生知識,對健康教育需求強烈
根據調查發現,企業勞動者對職業衛生知識普遍了解不足,但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都相當重視,他們希望自己能夠在獲取利益的同時,避免損害自己的身體,因此接受職業健康教育,增加衛生常識的要求強烈,而釗一對這些薄弱環節和群體所需,有的放矢,加強職業健康教育和培訓工作,是預防職業病發生的重要手段。
2職業健康教育內容
2.1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明確規定,勞動者有接受職業衛生培訓和健康教育的權利和義務(為預防和控制職業病的發生,國家制定了包括《職業病防治法》、《勞動法》、《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規、規章。如何把這些規定落實到工作中,首先要讓勞動者知曉這些規定,大力向用人單位管理者和勞動者灌輸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使他們明白自己應享有的權利和必須履行的義務,這樣用人單位就會重視職業病防治L作和勞動者健康,而勞動者也增強了自我保護意識。
2.2職業衛生知識職業健康教育的重點內容是向勞動者講述職業衛生知識,使勞動者了解身邊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在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危害及其防護措施;職業病防護設施的配備和使用方法;個人防護用品的配備、適用范圍、用法和注意事項;職業病危害事故的應急處理及其他職業衛生知識。
2.3職業心理知識除作業環境中存在的化學性、生物性、物理性因素可能導致職業性疾病外,勞動過程中還存在精神及心理方面的危害因素,構成職業性緊張。與作業環境有關的不良因素,包括工作超負荷、工作量不足、作業管理不善、職業缺乏保障、工作單調以及輪班制工作等都可引起相應的心理和生理的不良反應,或者表現為行為方面的改變,如作業能力下降、過度吸煙、酗酒和濫用藥物,以及人際關系緊張等。所以也要加強對職業人群的職業心理教育。
2.4預防為主的觀念教育職業健康教育,主要是讓勞動者了解工作場所可能存在的職業危害因素知識,目的在于有效的預防和控制職業危害。我們應當給工人進行有關職業病的預防和健康教育,使他們能自覺樹立起預防為主的觀念,認識到職業危害是可以控制的,職業病是可以預防的,從而增強職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參與意識,才能獲得顯著效果。
3職業健康教育對象、方式
用人單位的負責人是職業人群健康教育的重點對象,因為他們是企業的決策者,他們對開展職業健康教育的思想認識和重視程度,與職業衛生工作開展、工藝技術改造、資金投放緊密相關,是教育取得成效的關鍵;教育的另外一個重點對象是有毒有害作業的從業人員,他們是各種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直接受害者,要教育他們認識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危害性和可預防性,結合實際向他們宣傳職業衛生知識、勞動保護技能等。職業健康教育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應明確對企業主的教育應是強制性的,迫使他們了解相應的法律法規,重視職業衛生工作。對勞動者的教育主要包括崗前培訓、在崗期間的定期培訓,以及職業衛生專題講座、張貼宣傳資料等方式。通過有效的職業健康教育,樹立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的工作思想,是做好職業衛生工作,防治職業病的重要手段和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