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學生法制教育創新策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立足法治實踐
高校應當把我國法制建設的理論和實踐作為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基本內容,以社會上的法律熱點和典型案件作為法制教育的實踐教材。法制教育只有立足于實踐,才能避免空洞的法制理論,成為促進大學生法制教育的良好途徑。
(二)培養法律意識
高校要建立對法律專業有深入研究的師資隊伍,傳授法律精神和價值。利用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將遵紀守法的觀念融入到言行舉止,深化為潛意識,促進大學生以后更理智的處理生活和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大學生應當樹立法律至上的觀念,將法律意識轉化到行動中,把法律實踐引導成訓練大學生的法律能力,從而實現大學生依法辦事。
(三)解決現實問題
新形勢下,當前大學生有較強的自我中心意識,就業壓力大,還有在戀愛、考研等方面的問題,這些都可能造成大學生因為一時沖動而做出違法犯罪的事情。因此要加強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來解決現實中的實用性問題。
二、新形勢下大學生法制教育創新的方向
針對當前高校法制教育環節落后、大學生法律意識薄弱的問題,對大學生法制教育進行創新就成了一項重要的改革。主要改進方向有以下三點:
(一)找準法制教育的定位
在新形勢下的大學生法制教育,要找準定位,擺正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位置關系,注重通過法制教育帶動思想品德培養的工作。法律強調不能做惡,而道德則要求行善,所以法律的要求更容易達到。在法治社會中,對大學生開展法制教育的目標是培養法律意識,把法律意識轉化到行動中。
(二)更新法制教育的內容
大學生的法制教育歸根結底是素質教育,是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現代法治公民的教育。高校要改變當前不合理的教學內容和改進教學方式,加強在法律基礎和法律體系的教學,增設關于法律應用的技能教育。另外,還要加強法律文化和國際法等方面對大學生的教育工作。相關教育部門應當修改學校關于法制教育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建立完善系統的教育課程體系,在法制教育的課時分配和教材編寫等方面都設立明確的規定。
(三)拓寬法制教育途徑
法制教育課程完善和法制教材編定完成后,要注意的問題就是教學的方式和法制教育的途徑。要拓寬法制教育的開展途徑,可以在理論課程外開辟第二課堂,組織學生模擬法庭,參觀法制展覽和普法宣傳等;開設有一定深度的法律選修課,同時滿足法律初學者和其他涉及法律領域專業的學生的需求;還可以將法制教育與其他相關學科相結合,實現學科互通,相互滲透融合,一步步引導心理對法律意識的接納和認知。
作者:倪婭 單位:景德鎮陶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