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師鋼琴教學問題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鋼琴教學是我國高師音樂專業的主要課程之一,對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教學過程中依舊存在一些問題。結合當前鋼琴教學的實際效果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對高師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相應的改善措施。
關鍵詞:高師;鋼琴教學;問題對策
鋼琴作為高師教育的一門必修課,融技能性、藝術性和實踐性為一體,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學生的音樂才能、培養學生從事音樂教學的基本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國當前的高師鋼琴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急需采取有效的策略改善教學現狀。
一、高師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高師鋼琴課堂的教學模式太過單一
我國高師鋼琴教學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太過單一,缺少和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首先,部分教師使用傳統教學內容和方式,無法滿足時代需求和學生的需要,教學時沿用老教材,無法吸收不斷發展的新的音樂資料,這種鋼琴教學狀態使學生倍感枯燥乏味。其次,多數高師鋼琴教師的教學模式是學生進行演奏,教師根據學生的演奏情況進行評價和指導,這樣單調的評價方式使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學習的主動性得不到培養,綜合能力無法提升。
(二)高師鋼琴教育的生源學習能力差異明顯
伴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改革發展,國民教育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有效提升,升學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但很多學校的招生還主要以高考成績為主。全國大多數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抓住藝術院校文化課分數低的特點,鼓勵文化課成績較差的學生學習那些難度較高、較受歡迎的藝術課程,認為這種方式不僅能幫助學生實現大學夢,還能有效提升學校的升學率。這造就了高師音樂教育院校在生源能力和素質方面始終處于相對靠后的位置,嚴重缺乏優質生源。
(三)學生態度不端正,教學機制不完善
鋼琴課程是音樂教育專業必修的課程之一,上課的學生數量會很多,教師無法顧及到每位學生。而且部分學校音樂課的缺失和文化水平的差距,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文化水平和音樂素質。不僅如此,還有很多學生的學習態度不端正,紀律意識缺乏。學生普遍認為學習音樂僅是為了應付高考,這使得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后,逐漸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和積極性,只顧娛樂而忽視學習,從而浪費了許多時間。
二、解決高師鋼琴教學問題的有效策略
(一)多元化高師鋼琴課堂的教學模式
高師的音樂課程應注重課程之間的相互協調和共同作用,加強樂理和聲、作品和樂曲分析、音樂鑒賞等課程之間的聯系,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教師還應適當地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以免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徘徊不前。學校應積極鼓勵教師借助現代化的新媒體形式,實現教學模式的多元化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從而為社會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等綜合能力的人才。
(二)積極培養學生熱愛音樂的精神
學生對思想教育和教學管理的了解不深入,是影響鋼琴學習效果的主要原因。所以,積極關注學生的精神道德修養和理想等的發展,尤其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熱愛,是高師音樂教育的重中之重。作為一名職業的、專業的音樂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熱愛音樂、熱愛教育,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并且學生只有真正意義上熱愛音樂,教師才能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表現出職業性與藝術性并重,才能使音樂教學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三)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完善教學機制
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鋼琴教學不只教書,還要培養學生,這就要求學校應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進行分班式培養。教師要嚴格管理課堂紀律,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在平時布置訓練作業時,要進行嚴格審查和積極引導,這樣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實現高師鋼琴教育的進步。
(四)健全高師鋼琴考核方式方法和機制
我國高校傳統的考核方式就是期末成績,這一考核機制嚴重忽視了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而鋼琴課程是一門操作性較強的課程,所以,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專業素養的培養。在考核時,除了以伴奏為核心,處理基本的練習曲之外,還可以選取一些格調和弦連續,為旋律配和聲,為歌曲即興伴奏等。將考試作為一種吸引學生學習伴奏的重要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這才是考核的目的。而且在考核過程中,不能過于注重結果,還要切實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性的評價,積極鼓勵學生,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三、結語
高師鋼琴教學有待進一步改進,各高校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結合教學大綱,制定出符合自身實際的鋼琴教學方案,并且要不斷地更新教學觀念,全面提升鋼琴教學的質量,從而為社會培養出優秀的音樂人才。
參考文獻:
[1]范存健“.聽、感、探、達”教學方法在鋼琴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34(9):139.
[2]于艷.芻議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改革[J].大眾文藝,2013(10):251.
[3]王蕾.高師鋼琴教學存在問題的因素分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1(5):89-90.
作者:李鵬飛 單位:甘肅中醫藥大學定西校區學前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