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社區家庭教育內涵及功能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目前,國內學者對于家庭教育和社區教育的研究甚多,而對社區家庭教育的研究很少,對于有關社區家庭教育的理論研究,筆者通過使用不同關鍵詞,在不同數據庫進行了文獻查詢。通過研究其內容發現,國內相關文獻多停留在以某市為例闡述該地區社區家庭教育現狀,對社區家庭教育的定義還沒有具體的研究。國外的社區家庭教育主要分為兩個層面,一方面指社會學校對父母進行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稱職的好家長的專門化教育,即對父母開展的有關家庭教育的指導和服務;另一方面是指社會組織和公益團體對未成年人尤其是弱殘兒童進行的教育和救助??梢?,社區家庭教育是社區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體,與社區教育密切相關,與家庭教育同音共律,但它與二者又存在很大區別。首先,社區家庭教育與家庭教育的載體不同,家庭教育主要以家庭為載體,而社區家庭教育則以社區為依托,相比家庭教育而言,在實施廣度上要寬泛得多。其次,父母在社區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定位不盡相同。《辭海》將家庭解釋為由婚姻、血緣或收養而產生的親屬間的共同生活組織。在這個共同的生活組織里產生的相互之間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正如力的作用是相互一樣,家庭教育本身也是相互的,父母在對子女進行教育的同時,父母自身也受到教育。社區家庭教育的主體則以第三方形式展現,目前我國的社區家庭教育主要由社區居民委員會承擔,部分由社會教育機構參與,父母則變成了純粹的受教育對象。廣義上的社區教育可以追溯到人類社會的產生,如原始社會的燧人氏鉆燧取火,教民熟食;神農始作耒耜,教民耕種都是社區教育,只是這種社區教育帶有一定的自發性和無組織性。現代社區教育則以全民學習、終身學習和學習型社會為基本標志,其教育對象涵蓋了社會各個階層,并根據不同社會層次的不同社會需求,形成了不同教育模式和教育內容的社區教育。社區教育一般以整個社區居民為教育對象,如給居民創造良好的娛樂環境以豐富居民業余生活、為居民創造良好的職業培訓以提高就業率等。當現代社會問題更多反映在家庭教育上時,社區家庭教育便從社區教育中分流出來,作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獨立發展。不管是社區教育,還是社區家庭教育,都無疑對我國社會秩序的穩定、和諧社會的構建產生深遠而積極影響。綜上所述,根據我國家庭和社區實際情況,筆者將社區家庭教育定義為:在社會大環境的支持系統中,社區管理者通過各種組織形式的社區工作和社會服務對家長和未成年人開展的一種新型教育。
二、社區家庭教育的功能
教育的功能即教育所具有的作用和影響。社區家庭教育作為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的符合現代教育標準的新型教育,不管是在微觀個體上,還是在宏觀整體上,都具有多重功能。
(一)優化功能
第一,社區家庭教育是提升家長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中國的傳統教育和傳統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桎梏了家長的教育思維。長期以來,家長總是把“自我理想”教育和對孩子的理想教育混為一體,不僅把自己認為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追求灌輸給孩子,還把自己在成長經歷中的遺憾和沒有實現的理想抱負強加在孩子身上,以滿足自身的成就感。很多家長過分關注分數,盲目攀比,忽略了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這些不當的教育方式讓家長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備感無所適從。社區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為家長提供科學的育兒方式,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更好地指導孩子,發揮家庭的教育功能。因此,開展社區家庭教育可以促使家長提高自身的素質,反思自己現有的教育方式,更新家長教育觀念,提高家長教育子女能力。第二,社區家庭教育是促進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有效手段。除學校以外,社區是青少年接觸最多的社會場所,他們探索新知,休閑娛樂,健康鍛煉以及社交學習等活動很大一部分都是在社區中完成的。當今社會青少年中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父母大多工作比較忙,很多都是跟著祖輩一起生活,監護人不當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環境給青少年的身心發展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因此,教育他們合理安排好在學校之外的時間,引導他們開展健康有益的校外活動,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等成為社區家庭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第三,社區家庭教育是增強社區工作者職業技能的必要方法。社區工作者是社區家庭教育的中堅力量,是社區家庭教育的貫徹者和執行者,是辦好社區家庭教育的重要保證。社區工作者尤其是社區教育工作者的素質高低,直接決定了社區家庭教育工作效率的高低。因此,從事社區家庭教育工作,對社區工作者來說既是服務群體、服務大眾的任務,又是挑戰自我、提升自我的機會。開展社區家庭教育有利于提高社區工作者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有利于提升社區工作者的身心發展水平,有利于塑造高職業道德、高工作能力、高知識水平的綜合型社區管理人才,有利于引導社區管理者進行正確的角色定位和角色融入,在充分發揮他們才能的基礎上也大大提高了社區管理部門的辦事效率。
(二)協調功能
第一,協調親子關系以提升家庭教育質量。家庭是子女成長的第一驛站,親子關系是子女人生中的第一人際關系,對于兒童和青少年的認知、情感及人格各方面都有極其重要的影響。長期以來,我國的家庭教育總是樹立家長的絕對權威,孩子只能順從,直接導致了親子矛盾和親子沖突,令不少家長陷入教育困境。在社會大轉型時期,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單位正面臨著巨大的時代變化。社會問題或多或少地影響著孩子成長,如單親家庭和留守兒童越來越多;父母追名逐利的行為導致子女的價值觀偏頗;祖輩帶孩子致使孩子驕縱無理,形成了性格缺陷等。這些不良的家庭教育現狀需要一個科學合理的導航幫助其矯正。社區家庭教育正是在終身學習理念的指引下,改變以往單向、權威的家庭教育模式,將未成年人的家庭打造成一個不受世俗影響的成長樂園,使家長與子女之間建立起民主、平等、互動的親子關系,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解決現實問題的出路。第二,協調社區人際關系以提升社區管理水平。隨著城鎮化建設進程的加快,許多農村村委會向城市社區轉化,但城市化的衡量標準不應該只是關注這種簡單的轉化,應更多的關注轉化后的社區管理和發展問題。據筆者訪談發現,從目前的社區管理模式來看,居民與社區工作者交流極少,只有涉及到“戶口”、“生育”等行政問題需要履行行政手續的時候,居民才與社區管理組織有部分接觸??梢姡用裨谏鐓^治理中的參與度低,故而對社區治理的滿意度也不高,這從根本上都歸因于社區管理組織沒有解決居民切實問題。家庭教育問題作為一個普遍現象真實存在于幾乎每個家庭,社區家庭教育的產生和發展又能實實在在為居民解決困擾他們的難題,這無疑是協調居民與社區管理組織關系的最佳契機,通過在社會工作和社會服務中增強居民與社區管理者的互動,社區工作者能了解到居民的各種意愿,居民又能對社區管理組織的職能和作用有更深刻理解,在良好的交流與溝通中,既完善了社區管理組織職能,又提高了居民家庭生活質量,起到了互利互惠的雙贏效果。第三,協調社區工作者之間的關系以優化社區管理。社區管理組織內部成員之間的關系也是實現和保障社區有序、有效轉化的重要內容。目前,社區居委會在自治實踐中對自己角色認知不明顯,很多工作者在自我角色定位中都出現角色沖突、角色混亂甚至自我職能異化。通俗講,當前社區該怎么管,管成什么樣,用什么策略管,哪塊兒具體誰來管,管理部門沒有明確方向和規劃。很多社區的管理模式還沉浸在“官-民”的傳統模式里,扮演著“道德和制度的絕對權威者”,作為一個準行政組織,他們一味地機械接收上級行政部門的命令和指示,繼而盲目執行。事實上,這種管理模式早已不能適應當代社會和當代教育需要,社區家庭教育迫切需要一種“自下而上”的自治型社區管理模式,讓社區工作者能在群眾呼聲中有目標、有方向的進行社區服務和社會工作,根據物盡其用、人盡其能的原則,使每個社會工作者都能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在自身工作崗位上運用自身才能做有價值工作,這便推動了社區工作者內部職能細化與分流,優化了社區管理結構。
(三)整合功能
第一,整合教育資源以實現教育功能的最優化。一方面,社區家庭教育將家庭教育的教育內容以一種科學合理系統化的形式呈現出來,使得家庭教育有理可循。社區家庭教育方案的推動包括對未成年人進行心理健康和科學文化教育,對為人父母者開展育兒知識和保教能力教育,對為人祖父母者提供祖孫相處之道的經驗交流,等等。這些方案的實行既可以達到提高家庭教育的預期效果,又能夠促進社區家庭教育課程的體系化建設。另一方面,通過社區為依托發展家庭教育方式,又無形中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乃至社會教育整合到一起,使教育成為有利于各方發展的大系統。不管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子女教育和成長問題占據著家庭教育重要地位。親子溝通對于家庭的重要性不亞于親師溝通對于學校。但無論是親子溝通還是親師溝通,都離不開家長、學校和老師的積極溝通與配合。社區家庭教育恰到好處地滿足了家庭教育的需要,補充了學校教育不足,促使公共教育資源為社區家庭所共享,創造出最有價值的教育資源。第二,整合社區資源以構建和諧家庭、和諧社區乃至和諧社會。整合與優化社區資源是社區家庭教育的重要保障,以多元視角,充分發掘社區資源功能,既為社區家庭教育服務,又服務了社會本身。首先,構建社區家庭教育相關法律體系,完善有關社區家庭教育的制度法規,既能讓社區家庭教育有法可依,又能讓社區生活有制度可言,促進社會治安。其次,在對社區家庭教育的經費投入中,也能完善相關社區服務設施,提高社區硬件設施質量,從而創造美好社區家園,為社區居民服務。再次,塑造一批高素質的干部隊伍,保障家長和子女學習的基本人權,既優化了人力資源,提高了社會水平,又體現了人文關懷,促進了社會公平,為構建和諧家庭、和諧社區、和諧社會創造了有利條件綜上所述,社區家庭教育既順應了時展的要求,又滿足了教育發展的需要,對參與者自身,參與者之間的相互關系乃至整個社會都意義重大。
作者:譚慧娟 彭先桃 單位:長江大學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