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鄉村教育綜合鋪就小康路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村教育綜合鋪就小康路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鄉村教育綜合鋪就小康路

      推進“農科教結合”和“三教統籌”的綜合改革。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農業、科技、教育等部門的合作機制,有效統籌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的資源,構建相互溝通、協調發展的農村教育培訓網絡和科技推廣網絡?!栽谌珖r村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要求:“進一步推進農科教結合,全面推進農村教育綜合改革,促進農村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的統籌協調發展,使農村教育切實轉變到主要為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上來?!?/p>

      權威訪談:服務“三農”引領致富———訪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助理巡視員張昭文在我國黑龍江、吉林等省的一些農村中小學的教學實踐基地,經??梢钥吹竭@樣的景象:玉米抽穗,谷子飄香,花果滿園,雞鴨成群,一群學生“點綴”其間,和學習文化課知識一樣,學習打理這些瓜菜莊稼。作為農村學生的“必修課”,中學生們已不局限于文化基礎知識的學習,而是將農業生產技術、職業技能等內容結合在一起學習,為今后的就業、創業奠定基礎。而教學實踐基地辦得好壞,也成為評判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

      在山西、安徽等一些省的農村中小學,業余時間成了農民學習的課堂,農民在這里學習農業科技的新知識,請教致富的新途徑。而在江蘇、浙江、湖北、廣西等地,農村職業學校、成人學校辦得很紅火,教學、科技人員,還把最新科技知識和農業技術送到田間、地頭,為農民傳授發家致富的秘訣和方法。

      農村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統籌”和農、科、教諸方面優勢互補,形成合力,通過加強農村各類教育,推廣農業先進技術,大幅度提高廣大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努力促進農村小康社會的建設。這些都是農村教育綜合改革之后出現的新氣象。

      改革成效顯著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助理巡視員張昭文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農村普遍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村經濟迅速發展,廣大農民迫切需要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對農村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由于當時我國農村教育結構單一,農村學校基本上照搬城市模式,教學內容脫離農村實際。大多數不能升入大中專學校的中小學畢業生,既缺乏回鄉務農的思想準備,又缺乏基本的勞動生產技能,影響了農民脫貧致富的步伐,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為了盡快提高農民素質,幫助農民尋找致富之路,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農村教育就開始了“突圍”行動,明確提出農村教育要為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開展了農村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嘗試著促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的協調發展,既提高在校學生的素質,又提高農民群眾的素質;嘗試著促進農業、科技和教育的力量結合起來,實施“三教統籌”“農科教結合”。后來,“三教統籌”、“農科教結合”,逐漸成為農村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創舉。

      1989年,原國家教委在全國建立116個農村教育綜合改革實驗縣,1994年又確定30個地市為農村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通過點上深化、面上擴展的辦法,不斷推動農村教育綜合改革工作。經過近20年的努力,我國農村教育綜合改革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促進了農村教育的整體發展和“兩基”目標的實現;初步形成了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協調發展、溝通銜接的農村教育體系和縣、鄉、村三級成人教育與培訓網絡;促進了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促進了農村實用技術的普及與推廣,推動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各地通過開展農科教結合,大量引進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項目,使科技在農業生產總值中的貢獻率得到提高;涌現出了一大批三教統籌、農科教結合、教育為農服務的好典型。如山西省柳林縣前元莊實驗學校、黑龍江省呼蘭縣大用中學、重慶市石柱縣一職高、江蘇省江陰市申港鎮成人教育中心、湖北省蘄春縣張榜鎮成人學校等一大批為農服務的先進學校;如湖北省開展的教育為農服務系列活動、江蘇省實施的“5112教育富民工程”、浙江省“百萬農民培訓工程”、廣西“金色農業示范工程”等,有效地發揮了農村教育在解決“三農”問題中的積極作用。

      張昭文指出,實踐證明,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教育改革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實行“三教統籌”和“農科教結合”,是農村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解決好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的重要措施。

      困難仍然不少

      張昭文認為,我國農村教育綜合改革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農村基礎教育發展面臨許多新的困難和問題;一些地方農村教育主動為農服務的自覺性不高,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仍然存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存在著脫離農村實際的現象,改革相對滯后;農村實行稅費改革后,一些地方對農村教育尤其是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投入明顯減少;農村政府機構調整以及中小學教師核編,使負責農民教育的專職人員也明顯減少,一些地方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發展緩慢,農村教育綜合改革和農、科、教結合工作力度減弱。

      加強改革力度

      張昭文強調,《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和全國農村教育工作會議明確了新時期農村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目標。推進農村教育改革試驗,必須堅持為農服務的方向,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在農村辦學體制、運行機制、教育結構和教學內容與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探索。為了推進農村教育改革試驗,當前,各地要抓好以下工作:

      ———加強政府統籌領導,建立農科教結合聯席會議制度,形成部門之間分工協作的有效機制。

      ———抓緊確定改革試驗縣、鄉和試驗學校,制定試驗方案。

      ———改善農村各類教育的辦學條件,多渠道加大對農村職業教育和農民培訓的投入力度。

      ———圍繞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村黨員干部培訓等方面,共同抓好幾個項目以及一批為“三農”服務的先進單位。

      張昭文指出,要繼續加強“三教統籌”和“農科教結合”,著重抓好五項統籌、深化三項改革、加強三項工作:

      五項統籌:一是統籌農村教育事業規劃,合理確定農村教育結構。二是統籌教育資源,提高經濟效益。三是統籌信息化建設,擴大服務范圍。四是統籌開展教育與培訓,提高服務能力。五是統籌經費投入,保證各類教育協調發展。

      深化三項改革:深化辦學體制和運行機制、教育教學、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

      加強三項工作:第一加強城市對農村、東部對西部的對口支援工作。第二加強高等教育為農服務工作。第三加強農、科、教部門在為“三農”服務中的協作和配合。

      張昭文最后說,為了更好地完成《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和全國農村教育工作會議提出的目標任務,在新的形勢下,我們要進一步迎接新挑戰,研究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培育新典型,開創農村教育工作新局面,促進農村教育更好地為農業、農村、農民服務。

      我們在探索:英山縣教育興農“四大工程”

      成校“雙百千萬”工程

      成人文化技術學校是教育興農的橋梁和紐帶。近年來,湖北省英山縣教育局把加強縣、鄉、村三級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建設作為教育興農的重要工作來抓,多方籌措資金,加大投入力度,創建省市示范樣板,使辦學條件得到顯著改善。現在,全縣每個鄉鎮都建有這樣的成校,有2所達到省級示范標準,2所達到市級標準。

      在辦好鄉鎮成校的同時,加快實施村小學、村成?!皟尚R惑w”、“一校兩牌”工作的步伐,使其成為教育興農的前沿陣地。圍繞高新技術向農業延伸、向產業化龍頭企業延伸、向市場農業延伸的目標,大力推進農村實用科技轉化工作,實施“雙百千萬”工程,達到了選準一個項目、開發一項技術、培訓一批人才、致富一方農民的目的。

      職?!拔迓摲铡惫こ?/p>

      全縣各職業中學本著“廣泛性、典型性、輻射性”的原則,精心選擇教育興農聯系村、聯系校、聯系場(廠)、聯系組、聯系戶,堅持開展扎實有效的“五聯服務”活動。優先為聯系村、組、戶、場(廠)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免費放映科學技術錄像資料,免費提供科普小冊子,適時指導生產,適度給予資金和物資扶持。定時為聯系中小學培訓教師,使大部分中小學教師懂得1至2門實用技術,家在農村的半邊戶教師掌握2至3門農村致富技能,達到培訓一個致富一片的目的。

      初中職業培訓工程

      從1992年起,在全縣初中開展“三分三實”的實用技術培訓活動。“三分”就是面對學習成績參差不齊、興趣愛好各有千秋的教育對象,在初中實用技術培訓方法上實行分層教學、分類技術、分段安排?!叭龑崱本褪呛葑コ踔袑嵱眉夹g培訓的實際效果,堅持立足實際、注重實用、講求實效的原則。明確分類指導目標,落實分層教學任務,作好分段培訓安排,傳授農村急需的實用技術,讓學生走出校門,上茶場,到藥園,進林場,邊學邊干,提高動手能力。

      小學職教滲透工程

      為了使學生從小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學習最基本的勞動本領,我們從小學就開始抓好“二課二能”的職業技術教育滲透工作?!岸n”就是上好勞動課、職業技術課,“二能”就是使學生能掌握勞動基本技能,能幫助家庭致富。學校除安排國家規定的勞動課時外,還利用地方課程開設職業技術課,統一使用經省職業技術教育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的縣教育局組編的鄉土教材《農村種養技術》,組織實用技術教學。每學期,鄉鎮、學校都要組織開展評選“十佳”采茶等勞動技能小能手和“十佳”幫助家庭致富小能手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習興農本領。

      “綠證”培訓:撐起一片藍天

      “普九”之后,農村教育如何才能適應當地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面對這一課題,廣西荔浦縣大膽創新,積極深化農村教育綜合改革,創出了一條發展農村教育的新路子。

      荔浦縣是桂林市管轄的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山區縣,1994年9月,在廣西農村率行實現了“兩基”。然而,“普九”后學生文化基礎和能力、智力出現了參差不齊的現象,一部分學生因學習困難、成績跟不上而導致退學;另一方面,該縣每年5000多名初中畢業生,只有40%繼續升學,其余大多數人將直接回鄉參加農業生產。而由于沒有一技之長,畢業生回到農村無法適應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如何轉變教育觀念,探索一條讓全體初中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畢業后用得上”的辦學新路子,成為擺在面前的新課題。

      面對新形勢,荔浦縣縣委、縣政府決定,以實施國家農業部綠色證書工程為契機,走“三教統籌”,農、科、教結合的發展農村教育之路,在全縣普通初中大力引進職業技術教育,對初中生實行“綠色證書”培訓。

      為防止因“綠證”培訓而忽視學科教學質量的問題出現,該縣教育局始終把學科教育作為初中教育的主渠道,嚴格要求各初中開齊、開足國家課程計劃規定的各類課,在全面完成學科課程教學計劃的同時開展“綠證”培訓。并建立起“綠證”培訓的基本模式和管理機制,實現了如下五個統一:

      ———在教學安排上,統一規定全縣初中在前5個學期開設“綠證”課程,并納入課程表,由學校職教教師和鄉鎮兼職“綠證”教師傳授“綠證”專業基礎知識;并安排農業科技部門的專職“綠證”教師到校分專業集中指導學習、組織實踐、復習考證和跟蹤服務。

      ———在課程設置上,由各校結合本校師資條件及當地農村實際,增加一些農村實用技術培訓,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勞技小組活動,以激發學生多方面的興趣,培養多種勞動技能素質。

      ———在使用教材上,統一使用由縣“綠證辦”根據有關要求和本縣實際編印的《科學種養技術》一書作為初中“綠證”培訓專用教材,其他職教內容由各校根據實際自編和自選教材。

      ————在管理上,縣教育局統一將各鄉鎮、初中完成“綠證”培訓任務的情況列為教育目標量化管理的重要指標之一。同時,在各初中增設職教主任和職教老師,切實做好“綠證班”的教學行政管理。

      ———在考核上,統一由縣“綠證辦”安排各“綠證”專業的主管部門按農業部制定的標準,具體組織專業知識考試和實踐技能考核。

      截至目前,該縣初中“綠證”已開設了農學、園藝(果樹)、畜牧獸醫、水產、農機、水稻栽培等專業共20多個培訓項目,9年來共有1萬多名初中生獲得了“綠色證書”,占全縣“綠色證書”持有者的70%以上。全縣農村在1999年就達到平均每7戶有一名“綠證”持有者。

      在初中開展“綠證”培訓,使回鄉的大批初中生獲得了一技之長,提高了農村新增勞動力的素質,發揮了農村教育在農村經濟建設的積極作用。雙匯中學學生鐘征堯畢業回鄉后,運用所學實用技術辦起菌種場,半年就獲利近萬元。杜莫中學畢業生梁武軍回鄉后,運用所學技術養雞和母豬、辦果園,大搞立體種養,成了該鄉遠近聞名的富裕戶,他不但義務幫山區群眾醫治禽畜疾病,還將技術傳給山民,成了山區科技致富的帶頭人。

      在眾多持有“綠證”的初中回鄉畢業生的帶領下,荔浦縣農村勞動者素質逐年提高,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使大宗農產品由粗放零散生產迅速向集約基地發展,形成了六大生產基地:即成為廣西水稻制種基地、全國瘦肉型豬生產基地、全國夏橙基地、全國全區馬蹄生產基地、荔浦芋生產基地和蔗糖生產基地。

      一位副縣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十分自豪地說,在全縣初中開展綠色證書培訓,為我縣經濟發展撐起了一片藍天。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播放大全|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亚洲an日韩专区在线| 亚洲综合色丁香麻豆|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 亚洲天堂中文资源| 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首页|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无弹窗|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1区1区3区4区产品亚洲| 亚洲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xxxxxx|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 国产亚洲精午夜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尤物yw在线影院| 久久精品亚洲福利| 亚洲午夜福利AV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熟妇丰满多毛XXXX|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富二代|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亚洲av日韩av无码黑人|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 亚洲成在人线中文字幕| 亚洲香蕉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AV吞精久久|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综合|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