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藝術大學是教育文化的必然產物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隨著經濟、科技的不斷發展,藝術與市場、產業、管理、科技等有機結合,產生了諸多與傳統藝術學科形式和專業內涵不同的藝術形態,這些新興的藝術形態與市場經濟相結合,形成了新興的文化產業?,F行的高等藝術教育正努力地適應這種變化,但仍顯不夠或是不能引領。上世紀之初,以單科性人才培養為特點的中國高等藝術院校不斷涌現,今天,時代又在呼喚以藝術教育和藝術人才培養為核心的,具有綜合性大學功能的高等藝術學府的出現。
就全國而言,在以單科性藝術人才培養為基礎的前提下,創建幾所綜合性的藝術大學,既是對“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回應,也是培養符合我國當前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需要的高層次藝術人才和新興文化藝術人才的當務之急。
創建藝術大學,彰顯著經濟全球化時代國家發展戰略的訴求
1、消解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民族文化傳承危機。藝術教育承載著傳承民族文明、增強愛國情懷、豐富文化內涵的重任,特別是經濟全球化語境下,文化的交融和趨同也帶來一些新的文化危機,我國一些傳統文化、地方文化、民族特色文化受到輕視和擠壓,甚至出現淡化和消逝。藝術教育理應在培養大學生感受美和欣賞美能力的同時,也使受教育者領悟和傳承我國優秀的民族藝術文化傳統,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信心,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抵制不良文化的影響,以本我的精神追求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
2、契合經濟全球化視野下文化藝術交流的需要。經濟全球化時代,文化藝術交流愈加頻繁,擁有共通的文化藝術交流平臺顯得尤為重要。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參加國際競爭,我們必須拓寬自身的文化視野,擁有良好的中外文化知識基礎。創建胸襟博大、海納百川、資源豐富的藝術大學不僅可以在多元化的合作交流中接觸到異域的審美觀和文化觀,也可以有效展示本國文化風貌,推動我國的文化藝術走向世界。
3、適應經濟全球化思維下國家創新建設要求。創新是藝術教育的靈魂,藝術教育在創建創新型國家建設中具有特殊的作用。藝術教育首先是一種創新意識的培養,藝術教育作為審美教育,并不是專指現行的某種藝術技巧的教育,而是培養人的一種有機的和整體的反映方式的教育,這種教育注重使受教育者置身于多學科的實踐性審美活動之中,獲得審美愉悅體驗,收到觸類旁通、相互借鑒的效果,進而激發創作創新的激情與靈感。
要實現上述三項任務,必須從理論和學科建設的高端層面上予以回答,從思想理念、文化學理和宏觀教育的高度,作出正確的教育布局和采取必要的教育措施。單科性藝術院校在這方面很難具有優勢。
創建藝術大學,標示著新時期藝術教育內涵的重新審視
1、學科豐富的通識教育平臺將是藝術大學的優勢。藝術是人類文明的結晶,只有擁有深厚而廣博的文化基礎,才能形成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才能使藝術素養教育不僅僅成為一種形式,而是一種文化追求。藝術大學在大力加強基礎課程體系建設的同時,也將把藝術教育與通識教育結合起來,讓藝術教育能從宏觀角度去認識和把握其歷史性、社會性,也能使綜合性學科的受教育者增強藝術感受力,實現相輔相成的藝術教育的覆蓋張力。
2、博古通今的多維教育形式將是藝術大學的特色。當下的受教育者在學習時追求的是不拘一格的表現方式與形式。就我國當下的藝術教育而言,必須糅合傳統與現代的藝術形式,使受教育者了解傳統的古樸與現代的新穎,學會品評陳釀與新酒,學會綜合地分析問題、辯證地鑒賞優劣。所以,藝術大學將能以更加寬廣博大的胸懷去容納古今中外的文化藝術形式,培養他們具有更加廣博的文化素養和更為包容的文化氣度。
3、重視實踐的教育眼光將是藝術大學的靈魂。藝術是文化的形式和載體,具有顯而易見的實踐特色和民間對話需求。藝術大學將打破當前藝術教育學科相對單一的缺陷,以拓展綜合、多維交叉的藝術教育模式為抓手,共享社會資源,結合地方文化建設,吸取提煉區域內的民族藝術樣式,喚醒民族和地方文化意識。同時,藝術大學將有助于借助多種平臺,通過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藝術根蕾,與地方文化產業緊密聯系,關注受教者未來發展,使大學生在接受藝術教育的同時,增強社會競爭力。
創建藝術大學,有助藝術教育服務社會和推動文化產業振興
1、藝術教育的資源整合價值。以藝術教育為核心與基礎、具有綜合性大學功能的藝術大學的出現,將大力推動文化藝術人才、文化科技人才和文化經營人才等跨學科人才脫穎而出,讓每個受教者都能涉足廣闊的藝術領域,洞悉、把握藝術的內涵和規律。在有效提高自身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同時,更能夠建立一批文化產業管理、文化遺產保護、動畫、影視編導等適應市場需求的新興學科,形成人才培養的骨干支撐結構,著力培養并吸引頂級人才,構建人才高峰,有力地整合教育、文化、政治等方面的資源,推動政、產、學、研緊密結合,形成有利于藝術教育的資源共享機制。
2、藝術教育的生產要素價值。以藝術教育為核心與基礎、具有綜合性大學功能的藝術大學的出現,將成為我國文化產業的“智庫”和源流,依托其構建的藝術研究中心和人才資源信息庫等都應成為培養精英藝術人才的有力抓手,藝術大學的綜合性和特色性雙重優勢將有助于重點扶持一批各層次文化產業研究、文化遺產保護、工業設計開發、動畫游戲研發、數字化視音頻中心、影視劇工作室等文化科研機構,通過重大項目和前沿課題攻關等“資源鏈”,為文化產業市場提供各類優良的“生產資料”。
3、藝術教育的自體衍生價值。以藝術教育為核心與基礎、具有綜合性大學功能的藝術大學的出現,辦學規模和層次的提升,將有助于升格文化藝術教育在國民意識中的地位,進而影響到政府撥款、企業贊助、社會捐助、自籌資金等多種方式上展現其融資的活力和聚合作用;在藝術教育的交流孵化機制上,綜合性、多元化的辦學平臺有利于彰顯“大學”氣度,突破藝術教育和通識教育二元對立的思維誤區,開展傳統藝術學科、新興學科、多緣化交叉學科的柔性合作;同時,將藝術本體的研究成果走出國門,開展深度的交流和合作,帶動高等藝術教育走出目光圈囿,走向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今后將“建成一批國際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等學?!?意味著在各類各層次的高校要有一批走在前面,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學。這就為“藝術”從“文學”門類中解放出來,提升藝術教育在整個國民教育中的地位和層次,創建“綜合性藝術大學”奠定了理論基礎。我們認為,創建綜合性藝術大學既是當務之急,也已呈現水到渠成之勢,中國藝術教育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