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學生創業教育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面對嚴峻就業形勢,發達國家20%-30%的大學生自主創業率與我國不到1%的差距,成為政府和教育部門鼓勵大學生創業、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重要措施之一、借鑒國外高等學校創業教育的經驗,教育部從2002年初在有條件的9所高校試點創業教育并加以總結推廣,2008年將推廣擴大到全國普通高等學校,要求將創業教育納入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編入必修公共課程體系。為進一步推進高等學校創業教育體系建設和指導大學生自主創業實踐工作,教育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陳希在出席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視頻會議上強調,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要把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加強領導,整合資源,加大投入,爭取支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因地制宜地出臺并切實落實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政策措施。廣泛開展宣傳,營造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良好輿論氛圍。
自主創業已經成為大學生就業過程中的一種新選擇。大學生創業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
1.有利于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大學生的創業能力有利于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一個創業能力強的畢業生不但不會成為社會的就業壓力,相反還能通過自主創業活動來增加就業崗位,以緩解社會的就業壓力。
2.有利于大學生自我價值實現。大學畢業生通過自主創業,可以把自己的興趣與職業緊密結合,做自己最感興趣、最愿意做和自己認為最值得做的事情,在五彩繽紛的社會舞臺中大顯身手。對大學生來說,創業的原動力在于謀求自我價值的實現。
3.有利于大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在提高大學教育管理水平與大學生素質的各類探索實踐中,大學生創業無疑是最經濟、最有效的辦法之一。通過創業與創業實踐,大學生可以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改變自身就業心態,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并學會自我調節與控制。
4.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大學生的創業活動,有利于培養勇于開拓創新的精神,把就業壓力轉化為創業動力,培養出越來越多的各行各業的創業者。中國的未來在于大學生,中華民族的精神永恒則在于大學生旺盛的創造力與創新追求。
大學生創業與社會其他創業人員相比,有自己的優勢,表現為:
1.國家鼓勵,政策支持。大學畢業生創業對于國家、社會和大學畢業生本人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黨的十七大提出“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的具體實踐更是鼓勵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同時,為鼓勵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全國各個省市都推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涉及注冊、融資、稅收和培訓等方面。
2.年輕自信,朝氣蓬勃。大學生往往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們有著年輕的血液、蓬勃的朝氣,以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而這些都是一個創業者應該具備的素質。
3.知識豐富,技術先進。大學生在學校里學到了很多理論性的東西,有著較高層次的技術優勢,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事業就是開辦高科技企業。技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學生創業從一開始就必定會走向高科技、高技術含量的領域,“用智力換資本”是大學生創業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風險投資家往往就因為看中了大學生所掌握的先進技術,而愿意對其創業計劃進行資助。
4.思想解放,創新開放。現代大學生思想活躍,接受新事物快,甚至是潮流的引領者;有創新精神,開放的意識,有對傳統觀念和傳統行業挑戰的信心和欲望,而這種創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學生創業的動力源泉,成為成功創業的精神基礎。
在看到大學畢業生創業優勢的同時,我們必須清楚地看到大學畢業生創業的劣勢:
1.缺乏心理準備。由于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常常盲目樂觀,沒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對于創業中的挫折和失敗,許多創業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喪消沉。其實,成功的背后還有更多的失敗。看到成功,也看到失敗,這才是真正的市場,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年輕的創業者們變得更加理智。
2.急于求成、缺乏市場意識。學生們雖然掌握了一定的書本知識,但終究缺乏必要的市場實踐能力和經營管理經驗,大學生對市場營銷等缺乏足夠的認識,也使學生很難一下子勝任企業經理人的角色。
3.缺乏創業實施的可行性與執行力。很多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還停留在僅有的一個美妙想法與概念上。創業技術含量、市場贏利的潛力都是年輕的創業者必須考慮的,一整套細致周密的可行性論證與實施計劃是創業成功的第一步。
4.缺乏商業人脈、資金難以保證。大多數大學畢業生缺乏人際關系和商業網絡,在市場銷售、市場開拓等方面面臨重重關卡。對于缺乏經濟來源的大學畢業生來說,想獲得創業資金這是影響最直接的一個方面。盡管國家支持大學畢業生創業,并有一些相應的措施,然而這一切要實現也有一定難度。
年輕、熱情、知識、創新是當代大學生的資本,也正因為如此,大學生們勇敢地邁出了前人所未走過的一步。然而,創業的道路并非只有鮮花和掌聲的坦途,而是充滿艱辛和曲折的征程。因為年輕,立志創業的大學畢業生在勇敢的背后往往缺少了成熟的思考,有的隨波逐流,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因為年輕,有的同學光有創業的熱情,而沒有創業的規劃,特別是在企業策劃、資金來源、人員調配等方面沒有經過周密的策劃,這些往往是企業運行發展的瓶頸,成為大學畢業生創業失敗的根源。因此,我們建議在校大學生在不影響學習功課的前提下,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類活動,增長人生經歷和見識,如大學生“三下鄉”活動、“青年志愿者”活動、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大賽等;對于立志創業的學生,可以參加一些學校組織的GYB培訓班(產生你的企業想法)、SYB培訓班(創辦你的企業)和“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比賽,從中汲取靈感、縝密分析、降低風險、快樂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