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村中學生普通話培養策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關于閱讀部分的第一個要求就是,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要做到這一點對農村的中學生來說,是相當困難的。培養學生說普通話是教師責無旁貸的任務,可是作為工作在農村學校教育教學一線的教師,筆者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常常遇到一些實實存在的困惑。因為學生生活在方言土語極其厚重的鄉村,其家鄉的方言對他們的影響極大。所以學生在朗讀一篇課文的時候,將一些常見的漢字的讀音讀誤甚至是與正確的讀音相距甚遠的現象極為常見。
第一,一些漢字的讀音與普通話相差很大,其讀音與』確讀音比較起來不僅聲母韻母不同,連聲調也不同。如筆者本地的口音常把“說話”的“說”念成“學”,將“三角形”中的“角”念成“國”。第二,本地方言的一些讀音與正確讀音之間或存在聲母的差別,或存在韻母的差別,或存在聲調的差別。如“鞋子”的“鞋”,本地念“孩”,這是聲母、韻母的差別;“路途”的“途”,本地念“頭”,這是韻母的差別;再如,“鉛筆”的“筆”,本地念“鼻”,這是聲調的差別。第三,本地口音對漢字的聲母沒有“翹舌音”的概念,所有聲母是翹舌音的漢字一律念成平舌音,如“主人”的“主”讀成“祖”;其次,本地口音對漢字的聲母沒有“鼻音”的概念,所有含有鼻音的聲母都念成邊音“l”,如“腦袋”的“腦”讀成“老”;第三,本地口音對漢字的韻母沒有后鼻音韻母“inq”的概念,所有含有后鼻音韻母“ing”的漢字,一律念成前鼻音韻母“in”的讀音,如“英雄”的“英”一律讀成“音”;本地口音對含有后鼻音韻母“eng”的漢字,一律讀成前鼻音韻母“en”,如“正確”的“正”讀成“鎮”的讀音。第四,一些漢字的拼讀規則由于受到方言的影響也大打折扣。如雙唇間“b、P、m“、與唇齒音“f”,本來不能與后鼻音韻母“ong”拼讀,可本地方言卻打破了這個格局。如本地口音把“風”讀成“fong”,把“朋”讀成“pong”等。第五,本地方言根本沒有變調、輕聲、兒化等語流音變的現象。學生在朗讀課文時,由于是用方青朗讀(個別字詞可能讀的近似普通話),只能是死板空洞乏味,不能有一種抑揚頓挫的美感,朗讀效果自然很是糟糕。
久而久之,學生對朗讀缺乏興趣,也必然會影響到語文這~學科的學習。以上存在的這些方方面面的困惑,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農村中學生普通話能力的培養。盡管我們花了不少時間和精力去更正有些漢字的讀音,但由于方言在學生頭腦中根深蒂固的影響,所以往往效果不令人滿意。這一點帶來的直接后果是學生在給漢字注音方面出現明顯的錯誤。針對以上的種種弊端,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校正學生的讀音錯誤。
1.要加強對普通話的宣傳力度,養成全校上下都說普通話的良好習慣。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普通話水準,不管是什么學科,都要用普通話教學,學生更要用普通話講話。力求做到在校內不說普通話不開口,形成人人都說普通話的良好氛圍。
2.組織學生大量開展朗讀比賽,演講比賽以及一些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活動,訓練學生普通話的口語能力。對在這些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學生,要給以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讓榜樣的示范作用來促進一大批學生說好普通話。
3.作為語文教師,要在區分方言和普通話方面多下功夫,可以編制一些有效的順口溜來校正學生不正確的讀音。如關于“四”和“十”可以編以下的繞口令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說好四和十得靠舌頭和牙齒。誰說四十是“細席”.他的舌頭沒用力;誰說十四是“適時”,他的舌頭沒伸直。認真學。常練習,十四、四十、四十四。
4.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以讓學生做義務的講解員或解說員,到街道社區農村宣講一些法律知識,安全常識或有關地方政策或給旅行禮當導游等,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鍛煉61己的口語。也可組織學生收聽廣播,看新聞聯播,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提高自己說普通話的能力。
5.語文教師要做訓練學生語音能力的有心人,在方言與標準讀音方面找差距,尋求培養學生普通話能力的新規律。如可以將本地方言在詞語、句法方面與普通話的常見差異例子組成對比例句,供學生進行辨析,以期提高他們的辨析能力,最終達到說一口標準普通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