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特殊教育經費投入與使用策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05年到2009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在特殊教育總經費來源中所占比例依次為89.7%、91.3%、92.5%、93.3%、94.2%,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與普通教育不同的是社會捐資和集資辦學、學雜費以及其他教育經費是特殊教育經費其他渠道的集中來源,而來自于社會團體、公民個人辦學部分的經費特別少。特殊教育是一種福利性質的教育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特殊教育所需投入較大、見效慢,而且不及普通教育的效益明顯,有悖于社會及公民追求經濟效益的目的。特殊教育經費來源中社會捐集資部分,多數是由國家和地方政府通過舉辦各種慈善活動來募捐,以及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而得到的。與其他教育經費如校辦產業、勤工儉學、社會服務收入共同構成了特殊教育經費的來源。
從特殊教育經費的使用來看,我國特殊教育經費的使用主要集中于事業性經費和基本建設支出兩部分事業性經費分為個人部分和公用部分,個人部分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以及家庭補助支出三部分。2008年我國特殊教育經費支出合計為2954438千元,其中事業性經費支出為2895566千元,基本建設經費支出為58872千元。2009年我國特殊教育經費支出總額為3909723千元,事業性經費支出和基本建設支出分別為3791546千元和118177千元。由此可看出,事業性經費支出在特殊教育經費支出中的比例較大,2008年和2009年分別為98%、97%,而基本建設支出所占比例僅為2%~3%。在事業性經費支出中,個人部分的支出2008年為2109577千元、2009年為2409845千元,占特殊教育經費支出的比例分別是68.3%和61.6%。這些變化說明了特殊教育教職工的待遇與過去比較有所提高,通過提供獎貸助學金的方式也使得學生所面臨的經濟壓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而在公用部分和基本建設部分的支出說明的是特殊教育經費在公共事務和建筑設施這兩個部分上的投入情況,如改造危房、新建校舍、購置設備等。雖然基本建設支出在特殊教育經費支出中的比例很小,但是我國特殊教育的辦學條件還是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見表2)。特殊教育學校的占地面積由2006年的10754895平方米增加到了2008年的1107252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2008年比2006年增加了310628平方米,教學用錄像錄音帶增加了20530盤,教學條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我國特殊教育經費存在的問題
通過以上對我國特殊教育經費情況的描述,不難看出,目前我國特殊教育經費存在著一些問題。
1.經費投入總量少由于政府投入是我國特殊教育經費的主要來源,隨著經濟、財政體制的變革及教育的大規模擴展,我國的教育經費投入仍然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導致教育經費短缺的問題越來越嚴重,隨之而來的特殊教育經費短缺問題也愈演愈烈。雖然近些年來我國的特殊教育經費在投入總量上呈現出上升的趨勢,但占全國教育經費的比例卻呈下降趨勢(見表3),2005~2007年依次為0.28%、0.27%、0.25%。與普通教育相比,國家在普通教育經費方面的投入是特殊教育的10倍之多。由于國家在特殊教育方面投入的經費太少,再加上特殊教育經費來源渠道較窄,嚴重的制約了我國特殊教育的發展。
2.經費投入地方差距大對比國家對各地區的特殊教育經費投入情況,不難發現,對上海、廣東等沿海發達地區的經費投入明顯高于對青海、新疆等西部內陸地區的經費投入,這反映出我國特殊教育經費投入還存在著極大的地域差異。由于教育經費的極度短缺,對于西部省份來說每年購置桌椅、粉筆、圖書等基本教學用具都非常困難,有時甚至一年都沒有添置任何新的教學用具。我國的特殊教育目前主要還是依靠政府撥款,但是由于政府財政存在一定困難,在經濟落后或欠發達的地區,特殊教育經費短缺的問題就表現得日益嚴重。對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來說,政府撥款只能基本維持特殊教育教師的工資,并且與在經濟發達地區可以發放25%的特殊教育經費相比,在這些地區只能發放到15%,除了這些之外,政府再沒有提供其他任何的撥款。因為特殊教育的投入與特殊教育發展需求之間的不平衡,導致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特殊教育經費嚴重短缺,學校的校舍嚴重不足或危險校舍得不到及時改造,圖書以及基本需要的教學儀器設備短缺,此外還會有拖欠教師工資的現象出現。
3.經費配置效率低1989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關于發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見》第16條規定:“各級教育部門要加強對特殊教育的領導和管理。要充實國家教委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部門管理特殊教育機構的人員,切實抓好特殊教育。地、市、縣教育部門要有人專職或兼職管理特殊教育。”③由于特殊教育行政管理的獨立性與其行政管理層級的遞減呈正相關,也就是說越是到了基層,特殊教育行政管理的獨立性就越弱,所以各地的特殊教育管理基本都由基礎教育管理部門負責,一般都是統一管理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這種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特殊教育經費管理的獨立性也相應的缺失了,因此在經費使用時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特殊教育經費使用的違規違紀、腐敗現象。如為了平衡預算和發放工資等目的,會出現原本屬于特殊教育的社會捐資集資款或某些專項補助款被教育行政部門和普通學校擠占、挪用的現象。有時還會出現地方教育局與特殊教育學校共分以特殊教育名義募捐而來的捐款的事情,更為嚴重者,有的地方教育局完全將捐款占為己有,挪作他用。通過募捐籌集方式為特殊教育得到的捐款難以實現??顚S?,導致了特殊教育經費的配置效率低下,特殊教育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響。
解決特殊教育經費問題的對策
1.政府應加大對特殊教育經費的投入力度首先,加大對特殊教育經費的投入能加快平等教育的實現。只有加大對特殊教育經費的投入,才能保證落后地區特殊教育的基本建設,才能保障適齡的特殊需要兒童和少年學習發展的基本權利;才有可能建設規范化的特殊教育學校,為每一個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創造平等受教育的條件和機會;才有可能配備相應的教學設施設備和合格的教師;才有可能建立完善而規范的學生資助和借貸制度,緩解貧困家庭的教育負擔。這些都需要投入足夠的特殊教育經費,增加特殊教育經費的投入,促進平等教育的實施。其次,加大特殊教育經費的投入能提高特殊教育的辦學水平與辦學能力。增加經費的投入,加強對特殊教育學校各項設施的建設,提高教育技術手段的現代化水平和康復程度,如購買一定數量的圖書,配備各種音像資料和電教器材,配備各種康復設施設備,提供各種專業活動場所,建設良好的校園環境等。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有利于對學生進行康復訓練、缺失補償和潛能開發,鼓勵學生動手實踐,將必要的生活知識和優秀的科學知識傳授給學生。最后,加大特殊教育經費的投入能促進特殊教育教師隊伍的建設。加大特殊教育經費的投入,有利于加大特殊教育培訓的力度,擴大培訓的廣度和深度。要增加培訓特殊教育骨干教師的專項資金,建設一支相對穩定、素質不斷提高的特殊教育教師隊伍。因此,特殊教育的發展必須有足夠的經費投入。
2.多渠道籌措資金,形成辦學主體多元化的格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迅猛發展,但目前我國仍屬于發展中國家,財力十分有限,要求國家在短期內大幅度地加大對特殊教育的經費投入是不現實的。但是我們不能把這個作為借口從而放慢對特殊教育發展的要求,相反地,應該利用特殊教育特有的優勢,如社會團體或個人辦特殊教育會得到良好的社會聲望、聲譽等,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民間資金,多渠道籌措資金,不斷增加對特殊教育的投入。為此,迫切需要消除特殊教育是純消費的觀念,讓人們認識到投資特殊教育和投資其他領域一樣,也會得到一定的合理的收益,從而增強特殊教育的社會認可度,吸引更多的社會團體、個人和企業參與特殊教育的辦學,進而增加特殊教育的經費總量,拓寬經費的來源渠道,形成辦學主體多元化的格局。
3.建立、健全特殊教育經費的監督機構,提高特殊教育經費的配置效率要做到科學管理特殊教育的經費,保證特殊教育經費用到實處,發揮實效,必須建立決策系統、執行系統和監督系統相互制約的管理模式。④構建健全的特殊教育經費管理系統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監督系統,如果只有決策、執行兩個系統而缺乏監督系統,則必然會導致不能科學的論證決策,不能檢查和監督執行的情況。在我國,各級特殊教育經費監督機構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設置單一,缺乏專業人員,導致監督職能不能做到名副其實,這就給特殊教育經費被挪用、侵占和浪費提供了可乘之機。因此,必須建立、健全特殊教育經費的監督機構,強化監督職能,使特殊教育經費財盡其用、物盡其功。⑤
作者:王愛桃單位: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