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開放教育教師專業成長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研究背景
中央電大早在20年前就開始進行開放教育工作試點,國家開放大學、省級電大(部分已更名為開放大學)、地市級電大、工作站構成,是世界上最大的開放教育教學系統。開放教育對師資素質的要求是很高的,不要認為遠程教育可以不要面授老師而誤認為不需要一流的師資隊伍。而教師的成長對于教師專業的提升,主動地教學影響是非常深遠的。這點應該引起研究者的高度重視。
二、現有研究存在的問題與局限
筆者通過長期觀察認為:從目前已有的觀點來看,大家能夠認識到教師對于教育的意義,但對于開放教育的意義卻無法認識,研究得不夠深入,還存在以下不足。
(一)研究方法比較單一,不夠深入。
人們大多采用精略的、定性的研究方法,沒有采用深入定量的研究方法,而對于個別研究者采用的定量方法,則多采用問卷調查或者約談的方法。
(二)研究內容比較籠統,不夠具體。
目前的研究內容大多是對于教師如何定位、遠程教師和面授教師的區分、遠程教師如何提高能力等方面。筆者認為,應該努力地做一些創新性問題的研究,比如他們的成長足跡。
三、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基于以下兩個目的:一是通過對開放教育教師成長的研究,總結開放教育教師和普通高校面授教師成長的異同,從而為其他教師的成長提供參考;二是通過對開放教育教師生活的呈現,讓人們感受到開放教育教師在工作中所面臨的困惑,為別的研究者提供研究線索。
四、現代遠程開放教育輔導教師成長研究
(一)研究對象。
首先,我們必須明確我們的研究對象。開放教育輔導教師由于中央電大的體系,有其特殊性。我們大體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中央電大的主持教師。他們負責對課程進行全面的規劃和全面的建設,負責編寫教材,制定教學大綱,實施方案,有的還要參與期末復習以及學習輔導等。第二類是省級責任教師。他們起到“上傳下達”的作用。他們要按中央電大主持教師的意圖進行學習的輔導,并且還要對下一級電大進行教學指導。第三類是地市以及縣級電大教師。他們主要負責教學點的學生的學習輔導,面授,答疑等。他們主要是配合上級電大,對開放學生進行具體的學習指導。本研究所指的輔導教師就是這些來自基層電大開放教育教師。他們不僅要求對專業知識要能全面掌握,還必須能有效整合各種網上資源,同時還要具備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開展教學和組織教學的能力。
(二)研究思路。
筆者在所工作單位基層電大選取了兩位開放教育輔導教師作為對象,通過對這兩位基層電大開放教師的教學工作、生活上的事跡,呈現開放教育教師專業成長的故事。筆者采用了田野調查法。
(三)研究過程。
1.資料搜集的方法。筆者采用課堂觀察、約談、實物收集等辦法來進行資料搜集。通過對兩位老師日常生活軌跡的觀察,親人的談話進行工作之余的資料搜集;通過聽課、對學生進行訪談對兩位老師課堂內教學進行評估;通過查閱檔案,對兩位老師歷史軌跡進行整理;通過對同事、朋友的了解,試圖從另一個角度了解老師的成長足跡。
2.資料的整理與分析。由于收集到的資料量非常大而且很雜亂,所以,本人花費了大量時間進行篩選和整理,在整理過程中,利用計算機進行建模,形成數據倉庫,通過對關聯事件進行挖掘。
五、開放教育教師專業成長分析
(一)教師專業成長的內驅力。
在兩位老師專業成長的過程中,它們的內驅力是核心,而內驅力在于老師的自我發展。自我意識是教師發展的根基,自我發展是教師自我發展的保證,自我行動是教師自我發展的約束。如果沒有堅毅的性格,教師專業發展的道路就不可能走長;如果沒有持之以恒的堅持,就不可能有可行的實踐,教師本身也就無法取得專業成長。這些結論從筆者和老師們的訪談中再一次得到印證。
(二)教師專業成長的加速器。
在與兩位長期的交流中,本人發現,兩位老師在工作中都非常注重與同事和電大同行交流問題,以達到共同進步和相互學習的目的。如果每個教師都能夠跟同事進行合作與切磋,取長補短,共享成功的經驗,那么最終的結果就是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三)教師專業成長的后盾。
雖然對教師而言,成長的內驅力是主要的因素,但在兩位老師的成長過程中發現,外界環境在成長過程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堪稱后盾的就是家庭。家庭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家庭的教育可能會從根本上影響一個人對生活的態度。在開放教育老師的成長過程中,家庭也可能會促進、也可能會阻礙教師的成長。根據本人的觀察,這兩位老師都出生于書香門弟,從小受過良好教育,其中一位的母親還是一位老教師,她對教育充滿感情,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這位老師。
六、研究對象專業成長經驗總結
開放教育是當前中國重要的遠程教育模式之一,開放教育輔導教師專業成長理應引起我們高度的關注。通過對兩位開放教育教師成長記錄的觀察,對于如何提高教師素質,培養教師愛崗、敬業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在對兩位老師專業成長研究的基礎上,探究了教師專業成長的態度與意識,分析了開放教育輔導教師專業成長的點滴,希望對于開放教育輔導教師的研究有所裨益。
作者:孫亞 單位:浙江麗水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