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開放教育會計專業學生職業能力調研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為培養適應現代經濟環境需要的會計專業應用型人才,文章以邯鄲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會計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調查問卷的方法,了解我國開放教育會計專業學生基本職業能力現狀及學生對會計基本職業能力培養的需求,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一些會計專業學生基本職業能力培養的建議。
[關鍵詞]開放教育會計專業;基本職業能力;培養建議
會計專業學生具備相應的基本職業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為探索提高開放教育會計專業學生基本職業能力,我們于2014年3月—2015年6月,通過對邯鄲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會計專業學生基本職業能力現狀的調查,掌握會計專業學生目前基本職業能力情況,通過對現狀的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革會計專業學生基本職業能力培養的建議。
1基本能力
(1)口頭和文字表達能力方面:
62%的學生具備良好能力,能將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清晰順暢的準確表達出來,36%基本具備;只有2%不具備。幾乎所有學生都具備或基本具備口頭和文字表達能力。
(2)辦公自動化能力方面:
58%的學生能熟練的操作電腦,并使用一些常用辦公軟件解決問題;40%的學生基本能;只有2%的學生不能。幾乎所有學生具備或基本具備辦公自動化能力。
(3)人際交往能力方面:
58%的學生能積極主動和他人溝通,而不是一味地被動回應;33%的學生基本能;只有9%的學生不能。幾乎所有學生都能或基本能積極主動和他人溝通。
(4)團隊合作能力方面:
78%的學生能在多種場合下配合團隊工作,達到團隊合作;22%的學生基本能。全部學生具備或基本具備團隊合作能力。基本能力是指從事社會不同職業和崗位活動所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能力,它具有適用性、通用性。通過此次調查,我校學生的口頭和文字表達能力、辦公自動化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比較強。
2專業能力
(1)會計職業資格證書:
67%的學生有;33%的學生沒有。
(2)會計電算化能力方面:
49%的學生能獨立完成會計軟件處理的全過程;47%的學生基本能;只有4%的學生不能。幾乎所有學生具備或基本具備會計電算化能力。
(3)會計核算能力方面:
53%的學生基本能獨立的完成賬務核算處理的全過程;38%的學生能;只有9%的學生不能。幾乎所有學生具備或基本具備會計核算能力。
(4)財務管理能力方面:
29%的學生有對生產經營活動預決策、規劃、控制、考察、評價能力;40%的學生基本有;31%的學生沒有,財務管理能力有待加強。
(5)職業能力欠缺方面:
依次是專業技能占47%,組織管理能力占33%;心理品質、自我發展能力、群體交往能力各占22%;基本技能占9%。
(6)提高職業能力最為有效的方法:
依次是71%的學生為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學習,提高專業技能;69%的學生為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56%的學生為到對口單位進行實習,提高實踐操作技能;56%的學生為進行廣泛的社會實踐,積累社會經驗;40%的學生為調整心態,增強群體交往能力。
(7)會計專業畢業生必需的專業理論知識方面:
依次是93%的學生選財務會計;82%的學生選稅務會計;76%的學生選成本會計;69%的學生選財務管理;64%的學生選會計電算化;56%的學生選管理會計;29%的學生選審計。
(8)會計專業畢業生必須具備的專業技能方面:
依次是98%的學生選憑證編制;87%的學生選會計報表編制;82%的學生選會計電算化賬務處理;82%的學生選賬簿登記;76%的學生選納稅申報;64%的學生選稅務籌劃;29%的學生選其他專業技能。從以上調查可看出,邯鄲廣播電視大學2/3的學生有會計職業資格證書,學生的會計電算化能力、會計核算能力比較強,會計專業畢業生必需的專業理論知識是財務會計、稅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會計電算化、管理會計。這也體現了扎實的具備專業知識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應繼續強化會計專業課程的設置。學生職業能力最欠缺的是專業技能,會計專業畢業生必須具備的專業技能是憑證編制、會計報表編制、會計電算化賬務處理、賬簿登記、納稅申報、稅務籌劃。提高職業能力最為有效的方法是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學習,提高專業技能。這是我們課程設置應當重點加強的,只有強化專業技能培養,才能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
3發展能力
(1)學習新知識能力方面:
69%的學生能堅持不斷學習,善于思考,能迅速獲取新知識;31%的學生基本能。全部學生具備或基本具備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2)專業知識和學習能力方面:
60%的學生基本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在專業知識學習中名列前茅;31%的學生具備;只有9%的學生不具備。幾乎所有學生具備或基本具備專業知識和學習能力。
(3)學以致用能力方面:
64%的學生在工作中,能很好地把專業知識和工作實踐相結合,做到學以致用;29%的學生基本能;只有7%的學生不能。幾乎所有學生能或基本能學以致用。
(4)解決專業問題方面:
47%的學生遇到專業問題,能想到不同的解決思路,創造新的解決方法;44%的學生基本能;只有9%的學生不能。幾乎所有學生能或基本能解決專業問題。
(5)職業發展規劃方面:
62%的學生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具有明確的職業規劃;29%的學生基本有;只有9%的學生沒有。幾乎所有學生有或基本有職業發展規劃。
(6)自身職業能力的整體評價方面:
64%的學生比較自信;24%的學生非常自信;只有9%的學生不太自信;非常不自信的沒有。幾乎所有學生對自身職業能力的整體評價非常或比較有自信。從以上調查可看出,學生的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專業知識和學習能力、學以致用能力、解決專業問題能力比較強,幾乎所有學生有或基本有職業發展規劃、且對自身職業能力的整體評價非常或比較有自信。
4會計專業學生基本職業能力培養建議
鑒于邯鄲廣播電視大學學生基本能力和發展能力都不錯,專業能力有待加強。建議從以下三方面培養學生基本職業能力。
4.1課程設置方面
開放教育會計專業的教學,應充分結合會計職業崗位對培養對象基本職業能力的要求,并以此確定課程內容。在課程設置方面應當采取綜合課程體系,打破學科界限,以培養會計專業應用能力為主線安排課程體系,基礎課按專業學習要求,以必須和夠用為度,突出實踐教學。實踐教學課時應占總課時的50%左右,堅持做到工、學結合,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我們就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徹底改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分離的傳統教學方式。同時,要增加一些培養學生職業道德及健康心理等個人素質方面的課程。
4.2教學體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案例討論、實地參觀、課堂情景模擬和實驗室模擬教學都在不同程度體現了會計職業的實踐性。首先,在校內建立會計模擬實驗室,以模擬的形式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再現”。學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逐步完成從建新賬到原始憑證的識別和審核、記賬憑證的審核和填制、登記賬簿、編制財務報表等一系列基本的會計業務,從而在模擬試驗中掌握到基本的會計職業判斷。其次,加強與企業的聯系。可以舉辦校企聯誼大會,與不同性質、不同規模的企業聯手,建立多個校外實習基地,使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為融入社會打下基礎。而一般企業不愿接受學生實習,學校可以將模擬實驗的整個過程以及結果的評定交給企業管理,由企業專員進行管理,一定程度彌補了學生體驗真實參與會計事物的缺陷。
4.3師資力量方面
教師缺乏相應的經驗,不能很好地將現實與理論結合。首先,對未經過實踐鍛煉,操作能力差的教師,可選派到企業頂崗、掛職鍛煉,提高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和應用能力。其次,高校應該對教師進行定期培訓,使其知識能及時更新,適應會計專業發展新形勢。最后,聘請具有較高水平的實際會計工作者作為兼職教師,使會計教學更能貼近會計實際。
參考文獻:
[1]毛玉萍,趙佳.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對策研究[J].科教文匯,2008(7).
[2]耿姝琦.會計職業判斷能力的培養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15)
作者:李亞紅 張嘉偉 單位:邯鄲廣播電視大學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