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護理評判性思維培育策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教師角色和行為的轉變
傳統的教師角色過于強調教師的教授功能,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抑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把教師角色轉換成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同伴,讓教師既是學生學習的傳授者又是學生學習的示范者和朋友,教師和學生之間則是共同協作的關系。提倡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之間平等交流,心態自由開放,敢于質疑提問,敢于發表與教師不同的意見和觀點,敢于提出與課本不同的看法。只有這樣的教學氛圍才有助于學生評判性思維的養成。
教師應遵循的原則
要培養和評價學生的評判性思維,教師首先需成為一名評判性思維者,并能維護評判性思維者的自我價值。在觀點上注意傾向于評判性思維者,或者表達出對評判性思維者所做努力的支持,經常反思和反映評判性思維者的觀點和行為。多鼓勵學生進行批判性的思考和模擬評判性思維,要定期對學生進行評估,及時了解他們的進展。
培養學生評判性思維常用的教學方法
1蘇格拉底式問答法
蘇格拉底式問答法被后人稱為“接生術”、“頭腦助產術”,也就是思維批判術。這種方法包括兩個階段:系統提問和進行比較。第一階段由教師設計開放性問題,有多種可能答案,通常沒有一種答案是完全正確的,讓學生從不同角色考慮不同方案并作出選擇。在第二階段的問題側重于讓學生在患者之間進行比較,從一個患者到另一個患者、從一種情形到另一種情形中獲得學習知識。這種方法通過不斷提問來暴露對方觀點中的錯誤,使對方對自己的錯誤、缺陷有所認識,并通過提問激發對方思維,促使對方在拋棄錯誤、克服偏見的過程中逐步接近正確和合理的觀點。這種教學方法的本質是通過不斷提出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并通過這一過程來使學生掌握評判性思維的基本方法。
2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法
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法也叫PBL學習法,最早起源于美國的醫學教育,1986年引入我國,目前已成為國際上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具體做法是:在護理專業的臨床教學中,教師在講授疾病的護理時,圍繞著一個具體患者的護理,先提出相關問題,然后讓學生以問題為中心進行討論,強調學生要充分應用所學的醫學知識進行探索、總結及歸納,最后來選用適當的解決策略、推理技能,以達到獲取解決這一問題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橫向思維,有利于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形成。
3合作學習法
教師根據學習的內容來分組,可以由不同學習層次(優、中、差)的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小組,也可以由同一學習水平的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小組。通過對同一問題的共同學習后進行討論,以論題為中心,強調學生要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見和觀點,同時也要接受多方面的觀點,參與對立的討論及解決問題的決策活動。通過合作學習,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其學習成績,而且能夠提高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建立起一種友愛、合作的人際關系。人本主義合作學習模式是21世紀護理專業發展的需要,它強調合作、團結、創新、批判性思維和自我評估。在思辯性討論中,不同的、更好的觀點將被采納。MefCalfe指出,合作學習可以促進學生在多學科護理實踐中評判性思維能力的發展。
4以病例為基礎的學習法
這種學習方法主要通過臨床見習來完成,由教師安排學生到臨床科室見習,分小組負責相應的患者,每個小組負責1~2個患者,按照護理程序先對患者進行評估,然后通過資料收集發現問題、作出判斷、制訂詳細的護理計劃。在計劃實施中,要求學生進行觀察分析,保持質疑、探究的學習態度l不斷反思,反復驗證所學知識,通過驗證不斷發現問題,提出新的觀點。見習結束后就患者情況、護理診斷、護理措施以及如何與患者溝通、評估是否準確、有哪些常規問題需要改進等進行討論,教師在討論中不斷提供信息、啟發思維、補充知識、糾正錯誤、介紹方法和線索、引導質疑和創新、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方法,使學生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路,養成了在認知和思維過程中不斷反思、判斷的習慣,逐步提高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反思日記寫作法
要求學生每次到醫院見習后,書寫見習日記。主要內容包括:護理的患者身心情況及判斷依據;評價臨床與教學的不同及建議;與患者溝通方法、技巧及效果評價;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的II缶床問題,提出新觀點和新問題。通過這種教學方法。既能促使學生在臨床工作中運用分析、判斷、評價等評判性思維技巧解決各種復雜情況,同時也能通過日記反思自己的行為,從中發現新觀點、新信息和新疑問,審視自己所用的思維技巧和價值取向,促進評判性思維能力的發展。而教師通過反思日記,既能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思維過程,及時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教學培養,同時,又能探討總結反思性教學的方法,將它更好地在臨床教學中應用。
6Taba教學法
Taba教學法也叫以護理程序為框架的臨床教學模式,是指建立在“護理程序”模式的基礎上,依照護理程序分析病例,并借助“護理程序”框架來培養學生評判性思維的一種教學方法。該方法主要用于臨床帶教,可以選擇一個合適的病例進行教學,由師生共同收集資料,按照整體護理的程序,學生進行評估、診斷、制訂護理計劃、實施護理措施和評價,然后做出分析,教師則根據學生的分析不斷提出問題及指導意見,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分析、判斷與推理能力,有利于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評判性思維能力。
本文作者:李儉作者單位:玉林市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