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基礎數學建模現狀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初級建模階段
在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建模基礎之后,教師要適當增加建模問題的深度,嘗試著設計相對復雜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合作交流,發動群體智慧,共同進行分析并設計合理模型.這一階段的教學重點已不再局限于某一個知識點的應用,而是在于引導學生熟練運用數學原理和方法,掌握技巧.教師更多地將學習的自主權讓給學生,引導他們從實際問題情境中抽象出重點,有步驟地建立模型,合理解決問題.經過多次訓練,學生能對建模的思路了如指掌,數學素養也會隨之提高.例如,為了幫助學生建立“求某一固定點到一條直線上各個點距離之和最小”的模型并加以應用,筆者提出了一個實際問題:“五個村莊分布在同一條直線上,政府要建立一個自來水公司為這四個村莊供水,要求管道鋪設的距離總和最短,請問該自來水公司應該建在哪里?”這個問題實際上并不難,只需要學生將村莊抽象為一條直線上的五個點,然后問題就簡化為“求固定點到一條直線上的五個點距離之和最小”.很多小組首先將問題進一步簡化成“求固定點都兩個點距離之和最小”,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后再逐步增加點的數量,依次給出解答.最后教師又引導學生把問題延伸到n個點的情況,直到學生從中總結出規律,歸納得出公式.
二.綜合建模階段
該階段不僅突破知識點的限制,還要突破思維的局限性,力求構建一個創新、開放的動態課堂.綜合建模的目的不是給問題尋求一個確切的答案,而是創造條件引導學生進行調研、分析、建模、解答,最終拿出一個完整的問題解決方案來.這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不僅要有較強的思維能力,還要具備相應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信息采集能力,甚至考查學生的自我組織能力.而在前期準備結束后,學生還要根據所收集到的信息提煉出有用的已知條件,提出假設方案,并給出解決問題的猜想,再動手驗證,最終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案.這一過程是數學建模的高級階段,也是學生迅速提升綜合素質的最佳時機,盡管開始時困難在所難免,但經過循序漸進的訓練,其對學生的幫助會越發顯現,讓每名學生都受益匪淺.數學建模每個階段都滲透了教師的良苦用心,基礎階段認識建模,初級階段學會方法,綜合階段則提升素質.通過這三級階段,教師逐步帶領學生領略數學建模的奧秘,真正將建模視作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將應用數學內化為自己的意識.
作者:顧黃兵 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石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