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探討藝術歌曲的咬字難題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作者:楊博單位:天津音樂學院
在演唱中國字時很多時候需要變化,首要我要說的是演唱者在不同音域“字”的變化,這里主要體現在母音上,一般來說演唱者都會有高聲區、中聲區、和低聲區,不過我在教學當中會多加3個聲區,中低聲區、中高聲區和超高聲區.任何一個人從低聲區演唱到超高聲區,其母音不可能不發生任何變化,這里我不說聲樂技術,就拿中國字的咬字來說,同一個字在不同聲區絕對是不同的。例如:i母音的字“地”,如果在較低的聲區就會很清晰的聽到干凈的i母音甚至會一直延續到中高聲區,但是一道高聲區和超高聲區,那必然就會由i---e裝換了。O母音的字“老“”ao”發o母音,同樣的會由o---a,否則聲音會變得非??亢?,音色會非常暗淡閑的蒼老。
口型在演唱中國字的重要性。
說到口型,在我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出現了很多與口型相關的問題,尤其是在唱中國歌咬中國字的時候。由于元音(母音)口型不標準給聲樂技術的提高造成了極大的阻礙。好的口型給演唱帶來的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好的腔體(口腔和咽腔)同時會幫助找到一個好的喉位。這樣才能有一個好的聲音和好的歌唱語言。很多學生對于元音的口型不是很重視,標準的a母音應該是下顎自然下降,微露上齒和下齒,微抬笑肌,這樣才能唱出一個標準的母音??珊芏鄬W生口型做不到位唱出的a不知道是a還是o或者是“呃”這個音。i母音很多學生牙關咬得太死,嘴向兩邊列的太多,這樣就造成演唱i母音字時聲音特別“橫”沒有空間感和美感。
不同唱法演唱中國字。
在國內分了好多種唱法,我知道的有美聲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原生態唱法和民美唱法等等。但是我個人認為世界上的唱法一定會有很多種,但是科學的、對聲音有發展的唱法只有一種,那就是我們常說的意大利美聲唱法。我的這種觀點絕對不是對其他唱法的挑戰,或是對其他唱法存在偏見。我認為一切唱法如果想唱的讓人們覺得好聽,都離不開科學的發聲方法為基礎。更多的唱法在我看來是不同的風格把握和技術運用。
人們對美聲唱法有很多的誤解,尤其在唱中國作品的時候,很多演唱者完全用意大利語的咬字方式唱中國字,這是完全不科學的。最重要的不同就是中國字要“歸韻”。這就不得不簡單說說我們中國特有的“十三轍”。十三轍是京劇唱詞的韻腳分類。根據中州韻和北京語音劃分分為:中東、江陽、衣期、姑蘇、懷來、灰堆、人辰、言前、梭波、發花(麻沙)、乜斜、遙迢、由求。在演唱一些特有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歌曲時,這就應該遵守“十三轍”的咬字規律。這樣就能更深刻的體現這些歌曲的特色和風格。但是有些民歌是需要由方言來演唱的,那么就需要更特殊的一些咬字方式了。
現在我們說中國的創作歌曲和藝術歌曲。由于中國字要歸韻,那我們就要知道要唱的字在演唱當中到底延長哪個母音,而且要注意歸韻時的韻母絕對不能唱長了。如果演唱錯了就會很難聽。我們所聽到的美聲唱法、民族唱法和民美唱法都是大家通過聲音靠前靠后的多與少決定的,我認為是歌曲風格決定聲音的運用。不同的歌唱家對同一首歌曲有著不同的風格把握。所以說不管你怎么唱,正確的咬字則是唯一的。至于通俗唱法,我只能說演唱中國歌的通俗唱法,隨意性太大,很少有人把中國字唱的標準的,簡單的說就是能把普通話演唱標準的不多。很多歌曲臺灣腔,港臺腔,太嚴重。正確的咬字在中國通俗音樂當中很少見到,由于這種隨意性,導致演唱中國流行歌曲的演唱者沒有一個好的語言風向標!
我國不同地域方言對演唱者的阻礙。
除了特殊的很少的一部分地方民歌和原生態歌曲外,其它所有的中國歌曲基本都是要用普通話演唱,這也是每一個高等音樂院校所必須要求的。不是每個人生來都會標準的普通話,人人都有地方的方言,包括北京人。不同地域的人都有特殊的一套中國字發音規律,例如:北京人說話兒化音很重,演唱時歸韻過早;湖南人典型的n、l輔音問題。西北地區前后鼻音問題。東南沿?;浾Z,閩南語,與普通話差別甚遠等等!這都對不同地域演唱者帶來很多不好的演唱習慣,所以每一位聲樂演唱者要加強自己的普通話能力學習。我國現在有全國普通話等級考試,希望每一位學習聲樂的學生都能達到普通話等級二級以上的能力,這對演唱中國作品有著巨大的幫助。
最后,我認為以上所說的幾點都是辯證統一的,要相互結合,通過不同學生和演唱者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由其重點問題開始逐一解決,直到問題越來越小,小到以我們目前的科學的審美找不到問題為止。這也是作為我們聲樂教學和演唱工作者的最終目標:“追求聲樂藝術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