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基層教師遠程教育素養觀標準與現實差距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教師應具備的業務素質
教師遠程教育素養是指在信息理論基礎上,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高效地獲取并加工、處理信息的能力,是新課程下教師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表現為教師在信息意識、信息道德、信息知識和信息能力等四方面的基本態度和技能。現階段,一個合格的農村中小學教師應該具備如下基本遠程教育素養:
1.教師要具備敏銳的信息意識
教師的信息意識反映教師捕捉、分析、判斷、吸取信息的自覺性,它強調對有關教育教學信息的敏感度。新課程下,農村中小學教師應能自覺地意識到信息在課程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能時刻感受自己對各種信息的渴求,并清楚地知道什么樣的信息能促進新課程教學;清楚認識到準確、完整的信息對制定新課程教學策略的基礎作用,能迅速、有效地發現并把握對自己的實際教學有價值的信息,具備將這些有效信息整合到教學中去的意識。
2.教師要具備崇高的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教師在獲取信息,生成和傳遞信息的過程中應遵循的思想準則和行為規范,教師的信息行為必須合乎道德準則,不侵犯別人合法權益,不危害社會。互聯網的出現及其發展,使人們的信息交互不再受現實條件約束和限制:距離消失、時空收縮、身份虛擬、位置不確定儼然一個無位置、無身份的“自由王國”,更使交流與溝通因“無限”而無所顧忌。這就要求農村中小學教師在接受各樣信息的過程中,要審慎選擇科學的、有益的信息進行加工、再創造,以合成有益于社會進步、有益于學生成長和發展、有益于教學有序進行的信息,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學會判斷、評價和選擇信息。作為傳承文明,繼往開來的教師,是否具有崇高的信息道德,關系到以什么樣的思想來影響學生,以什么樣的知識來武裝學生的原則、立場問題,關系到學生的發展和祖國的未來,關系到培養學生什么樣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問題。
3.教師要具備基本的信息知識
信息知識是指教師對信息原理的理解以及對信息源和信息采集、加工、傳輸、應用等知識的掌握。新課程標準倡導信息知識與課程的整合,這就要求農村中小學教師應具有一定的教育信息理論知識,掌握教育信息的特點,具體表現為傳遞信息工具的使用技能等知識。
4.教師要具備基本的信息能力
教師信息能力是指教師對信息進行選擇、判斷、收集、合成及傳遞的技能。選擇就是篩選,判斷就是辨析提取,整理就是對信息進行加工、整合、保存的能力;合成與傳遞則是在了解信息生成過程中探究其信度與效度,并選擇簡明快捷的方式來表達自己要傳遞的教育教學信息的能力。教師的信息能力是教師素養結構中最重要的因素,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是新課程改革實驗的主體。他們既是新課程的首席執行者,也是新課程最基層的開發者和研究者,其信息能力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基礎,決定新課程的實驗效果。
問題一:學校硬件環境不足以讓每個教師都應用信息技術及其資源對策:遠程教育資源與校園網相結合,搭建信息交流平臺。遠程教育資源與校園網相結合,在硬件建設方面要以現代教育的思想全面考慮,有超前意識,有戰略眼光,舍得投入。在教學中網上交互傳送的都是圖像、聲音、錄像等數字、視頻信息,其帶寬要求較高,因而應考慮1000M主干,100M交換到桌面的方案。信息點應分布到學校辦公、教學、管理的所有地方,實現一定意義上的“班班通”。在班級教學中,還應配置視頻展臺。至于顯示信息的工具,目前有三種解決方案,一是34吋大屏幕電視機,最好是數字電視機,二是大屏幕背投,三是數字式(或液晶)電子投影機,亮度、清晰度必須要高,建議學校考慮中、高端的投影機。遠程教育資源與校園網相結合,在軟件建設上由于各校的情況和要求不同,管理平臺的模塊設置就不相同。解決的辦法是先選用一套與學校現實要求最接近的管理平臺,然后與軟件公司技術人員一起進行第二次開發,在運用中逐漸完善,這樣才能適合學校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