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當下,中職院校內的學生成為了社會中青少年群體中的一個相對獨立的群體,他們雖然在年齡上和撲通的高中生一樣,但是其心理上的發展狀況卻和高中生有的巨大的差異。他們中多數學生存在著中學以前遺留或者是后期沾染上的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中職學校的教育和管理難度,對于中職學校培養人才的最終目標產生了一定的制約。所以在中職學校的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促進中職學生全面發展,提高中職院校學生綜合數值和職業只能的急切要求。
【關鍵詞】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現狀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大多數只有十七、八歲,正處于青春期的后期,他們的心理發展還處于多重矛盾之中:他們生理成熟但心理不成熟、反抗伴著依賴、勇敢伴著怯懦、自尊伴著自卑、封閉伴著開放。所以,再這個時期,中職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發展都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轉折期,隨著自身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友以前的普通教育轉變成職業教育的過程中,他們對未來的發展方向也由原來的以升學為目標變成以就業為最終目的的轉變,同時也將面臨未來社會和職業對自己的考驗,在當前社會就業率不高的大環境下,就業的壓力變得日益增強,這就對就業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更加高,無論是自我意識還是人際交往以及職業技能的要求都變得更加苛刻,這將給現在的中職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等諸多方面帶來不少新的壓力和挑戰。
二、中職學生常見的心理障礙
1.自我意識障礙
現今絕大部分中職學生缺乏合理的自我意識,虛榮、自卑、從眾、逆反、任性,對自身的評價往往不是很高,他們或多或少的帶有著自卑的情緒,而相對的又有些自私的行為。由于社會認知的關系,現在不少的中職學生不被社會認可,認為只有學習不好,而只是考不上好的高中的學生才會就讀于中職院校,學生平時聽到的往往是歧視和輕蔑,長此以往,對學生形成了一種無形的壓力,認為自己沒有長處,沒辦法取得好的成績,這造成了很多時候只要學生稍做努力就可以達到的目標,也因為對自身缺乏信心而放棄了,自暴自棄的情緒非常嚴重。而由于現在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成長過程中是備受關心和愛護的一代,對自我感受的關注極強,對他人的尊重和理解相對缺乏,不愿意主動去關系別人和幫助別人,表現形式就是只重視自身利益,對他人顯得漠不關心,很難融入到集體中來。
2.學習心理障礙
我國著名心理衛生學家陳家詩教授說:“心理健康的學生,成績優于心理不健康者;心理健康的成人,其工作效率必勝于心理不健康者。”在學習上,中職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厭學心理。厭學的學生主要的表現是對學習沒有絲毫興趣,認為學習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情,對課堂上的知識更是感覺可以有可無,經常性的逃課曠課,更有些學生甚至自行退學或者輟學。。其次是偏科,中職學生學習偏科表現為只他們注重專業課的學習,不愛學或放棄基礎文化課的學習。造成中職學生學習偏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學生在中學階段基礎文化課本來就沒學好,不愛學。到了中職學校進了專業班級,認為只要學好專業課程就可以了,對基礎文化課的存有某些偏見等,因此對基礎文化課學習缺乏興趣、厭煩,造成嚴重偏科。
3.網絡成癮障礙
中職生普遍存在網絡成癮問題,因為他們沒有普高生那么重的課業負擔,又有相當寬裕的空閑時間,很多學生會選擇上網的方式來度過,在網絡的虛擬世界中尋找成就感,網絡游戲中的所謂江湖俠義,金錢地位,能讓學生感受到成功,地位和權利的快感,而這些往往是中職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所缺乏的,這就讓很多學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可是虛擬社會的愉悅體驗并不是真正的現實社會,游戲總是有結束的時候,最終他們還是要回到現實中來,來面對現實這個不同于虛擬社會的世界,可是往往由于現實社會和虛擬社會的落差往往都非常巨大,又讓他們想要回到那個擁有著快樂和成就的虛擬世界,這樣的反復讓學生的心理往往難以承受,長此以往的惡性的循環,讓學生的心理健康變得十分脆弱,最后會夜以繼日的沉淪再網吧中而不能自禁。
4.性心理障礙
中職學生的年齡是處于青春期的開始,已經有了性意識和性情感,可是當前的中職學校對性教育的重視還不夠,甚至有的中職學校就沒有生理教育課程,這就造成了中職學生的“性騷動”很多時候變成了“性困擾”,對待性問題上隨心隨意,不考慮后果。主要表現是異性交往中的行為偏差,對情感的理解混淆,對自己對異性產生的朦朧情愫不能勵志的對待,對異性的追求盲目甚至有時候是盲從,這就造成了現在很多中職學生過早的進入到早戀的狀況。由此引發了許多違紀現象。有些中職生對性問題過于敏感,又缺乏科學的認識,對一些正常的性生理現象,會產生驚恐、疑惑、羞澀、焦虛不安等心理反應。
三、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施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充分發揮校本教材《中職生心理團體輔導指南》的作用,全面開展學生團體輔導工作。通過團體心理輔導進行新生環境適應能力、自我意識、學習心理、人際交往、情感心理、性心理、擇業心理的心理調適,逐步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增加學生自身的心理調節適應能力,增強自信心,可以正確的面對困難和挫折,進而提高學生對生活和今后走向社會后的適應能力。
2.開展心理行為訓練,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以校本教材《中職生心理行為訓練》為依托,在全體中職生中展開心理行為訓練,如體驗式學習訓練、社交訓練、心理穩定訓練、情緒控制訓練、應對挫折訓練、生命價值訓練等一系列主題訓練,有針對性地培養和提高中職學生的心理素質。全面有效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從而達到強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四、結語
總之,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遠,全面開展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是中等職業學校面臨的重要任務和教育的主旋律。中職學生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心理素質及健康的心理水平,才能真正成為社會需要的合格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作者:李明燕 單位:海西州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