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大學生教育的重要環節,在大學生的成長發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而互聯網則是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入開展的有效憑借,文章基于此,首先分析了“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繼而探討了構建“互聯網+”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策略,包括注重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應用、深入推進在線心理健康教育、突出社交軟件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開發心理健康教育手機APP等。
關鍵詞:互聯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已經進入網絡時代,網絡與人們日常生活的融合日趨密切,“互聯網+”則成為時展底色,各行各業必須與互聯網緊密融合起來,才能實現發展與新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自然也是如此。構建以“互聯網+”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僅能夠創新教育路徑與教育平臺,對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身心健康與全面發展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文章從此出發,探討了“互聯網+”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
心理健康是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前提條件,也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正處于成長發展的關鍵階段,一方面,他們心智日益成熟,素質不斷提升,多有著遠大的理想抱負和刻苦鉆研的學習精神,另一方面,受愛情、學業、工作等因素的影響,大學生群體中又普遍存在著迷茫、焦慮等負面情緒。“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大學生心理健康而言,是一把雙刃劍,首先,就積極層面而言,網絡具有開放性,極大地拓展了大學生的認知視野,對學生自我意識的成熟與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且在網絡平臺中,大學生擁有了不少自由表達思想觀點的渠道,如微博、微信公眾號等,這對于大學生自我認同也有著很好的作用。不僅如此,網絡世界具有很強的娛樂性,網絡聊天、網絡游戲等對大學生不良情緒的釋放同樣大有裨益;其次,就消極層面而言,網絡信息具有海量性,其中既有健康向上的信息,也有不少不健康的信息,如色情、賭博等,在不良信息的影響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難免會受到影響,最終引發心理問題,且網絡游戲、網絡直播、網絡交友等對涉世未深的大學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大學生很容易沉迷其中,難以自拔,引發心理問題的同樣不在少數。
2.構建“互聯網+”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策略
2.1注重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應用
時至今日,課堂仍然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最為主要的陣地,目前,絕大多數高校都已經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隨著教育實踐的不斷深入,課程建設也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就,一些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更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心理健康的課堂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教師在教育中要善于利用信息技術來提升課堂教育的實效性,比如借助多媒體技術在教育資源呈現中的優勢,打造集視聽于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堂。
2.2深入推進在線心理健康教育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傳統的課堂心理健康教育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需要,構建線上心理健康教育平臺成為高校的必然選擇。與線下教育相比,線上心理健康教育有著多重優勢,首先,它不僅突破了以往心理健康教育時間、空間的限制,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隨時隨地的開展;其次,在線心理健康教育平臺具有教育資源豐富、資源類型多樣以及一對一針對性教育的特征,對更好地實現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在利用信息技術完善心理健康課堂教育的同時,要構建與線下課堂教育相匹配的線上教育陣地。
2.3突出社交軟件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在移動網絡不斷發展的今天,手機已經取代了電腦,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電子產品,調查顯示,大學生平均每天用在手機上的時間達到5小時以上,而電腦使用時間則僅有2小時左右,這和手機便于攜帶,功能豐富有著重要的關系,因此,“互聯網+”時代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須從這一現狀出發,突出手機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與功能。微信作為一款社交軟件,是市場占有率最高的手機APP,幾乎所有大學生都有至少一個微信賬號,而微信自帶的公眾號功能,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有著非常不錯的作用。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體可以創建相應的微信公眾號,要求所有學生關注微信公眾號,每天向學生推送一些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內容,同時,優化微信公眾號的后臺與功能,發揮好其教育價值。
2.4開發心理健康教育手機APP
如前所言,大屏智能機目前已經成為學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件,而各種不同類型的手機APP則是滿足大學生學習、交友、娛樂、閱讀等需求的主要載體,因此,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手機APP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自然也就成為最為有效的手段之一。相比于其他網絡教育方式而言,手機APP的專業性更強,里面不僅有大量的心理健康自評量表,還有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書籍、視頻以及互動問答的內容,能夠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對此,有條件的高校可以自主開發針對本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APP,作為心理健康網絡教育的載體,學生只需注冊登錄,便可以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3.結語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與意義,因此,高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充分利用好網絡信息技術的作用,一方面借助網絡信息技術來完善傳統的課堂教學,另一方面以網絡信息技術為依托,構建線上教學陣地。
參考文獻:
[1]趙阿勐,史倩,孫磊等.“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構建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3):72-73
[2]魏長波.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10):208-209
[3]湯小陽,鄧萍,易娟.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方法探討[J]決策探索(下半月),2017(5):72-72
作者:郭曉靜 單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