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幼兒園學前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陶行知幼兒教育思想概述
1、幼兒園的設立和創建要適應
我國的環境陶行知先生生活的年代,人們普遍沒有教育觀念,幼兒園數量非常有限,尤其在大都市中,有些幼兒園帶上了貴族的光環,不是教育的搖籃,而是用來彰顯身世背景,這也導致幼兒園中的孩子“害了三大病”:富貴病、花錢病、外國病。有些名聲顯赫的富太太忙著吃喝玩樂而無暇照顧孩子,幼兒園也逐漸淪為這些太太們的托兒所,這種“畸形”的幼兒園助長的只是相互攀比的風氣,對社會毫無貢獻可言。陶行知先生看到了這些幼兒園的實質,因而他希望能夠創辦農村幼兒園,為廣大勞動者和農民從家庭中解放出來,不但能夠使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同時也能夠使勞動者獲得更長的勞動時間與更高的勞動效率,創造社會價值。陶行知先生還總結出幼兒園省錢的幾個辦法:“打破外國偶像是省錢的第一個辦法。我們第二辦法就是訓練木鄉師資教導木鄉兒童。……第三個辦法就是運用木村小學手工科及木村工匠仿制玩具……三個辦法同時并進,可以實現省錢的幼稚園。”他通過借鑒國外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模式,強化兒童在性格方面的養成。陶行知先生認為幼兒園選址應在家園中心,方便人們出行接送,力求用最少的財力達到最好的效果。陶行知先生將這種幼稚園平民化的思想對未來我國教育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工廠和農村最需要幼兒園
陶行知先生對設立幼兒園有著非常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工廠和農村是最需要幼兒園的地方。工廠需要幼兒園的原因是由于兒童生活在工廠的快節奏當中,感受到的是工廠的快節奏,而且工廠工作的家長也不能抽出足夠的時間來教育和培養孩子,非常容易使孩子沾染不良風氣,同時也使得工廠工作的家長為孩子擔心,進而影響工作的效率;農村需要幼兒園則主要是因為農忙時節,農家婦女都把主要精力放在農忙中,進而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并且由于農民傳統的形態意識,對知識在社會生產中的作用認識不強,在農村開設幼兒園能不但能夠讓孩子得到很好的教育,同時也能夠幫助農民建立教育意識,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
3、實現鄉村幼兒園普及的手段與措施
陶行知先生認為鄉村幼兒園沒有普及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成人的教育觀念相對落后;二是資金短缺使得教育基建跟不上;三是師資力量薄弱,針對師資力量薄弱,加之經費不足的情況,陶行知先生大膽提出幼稚師范學校可以采用“師徒制”來緩解資金與師資不足的情況。只有在鄉村幼兒園的建設中不斷創新,才能降低農村幼兒園經費緊張的現狀,為農村幼兒園的普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陶行知幼兒教育思想在農村學前教育中的運用
1、幼兒園的創辦要符合農村實際
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入,農村教育問題也被擺到桌面上來,近些年來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速度非常快,政府加大了對農村學前教育方面的投入。在國家政策的基礎上,借鑒陶行知先生“中國的、平民的、省錢的”的幼兒園創辦思想,結合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創辦具有農村地域優勢的幼兒園。農村幼兒園的創辦還可以考慮農村地區環境及自然資源、風土人情與風俗習慣等因素,創辦極具地域文化特色與地方文藝特色的幼兒園。另外,在幼兒園室內裝飾上,幼兒園教師可以請教當地的民間藝人制作各種民間工藝品,然后教孩子制作,用孩子稚嫩的作品裝飾教室,使孩子感受自己的成就和當地文化的魅力。
2、幼兒園建設走向農民工聚集的地方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幼兒園建設可以走進工廠和農村,工廠和農村兒童對教育的需求更為強烈。同樣道理,在現在的城市建設中,農民工起到了不可忽視的巨大作用,而這些人在建設我們家園的同時,我們也應當為其子女解決好教育問題,只有解決好了這些問題,農民工沒有后顧之憂,才會有著更高的激情去創建我們熱愛的家園。因此,為了加快農村經濟建設步伐,必須將教育納入到農村改革的內容當中,最大限度的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使孩子都享受到受教育的權利。
3、提高農村地區對學前教育的認識
農村地區學前教育相對落后,這與農民的意識形態與對教育的認識程度有很大關系。農民沒有認識到教育能夠對孩子一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因而很多農民在對教育重要性的認識非常薄弱。針對這種情況,農村學前教育工作者和廣大支教、志愿者等都已走進農村,在農村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不斷強化農民的教育意識,使農民能夠對教育有正確的態度,幫助農村家長做好幼兒的學前教育,只有解決了農民的思想意識問題,才能更好的保證和完成農村學前教育的普及。
三、總結
綜上所述,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農村幼兒園教育的先行者,他所提出的針對農村的學前教育理念在當今教育中仍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對我國加快建設農村學前教育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他提出的教育思想是以平民的視角出發,通過實踐對農村學前教育進行探索,為我國農村兒童的學前教育的普及提供重要的理論參考。
作者:劉春怡單位:江蘇省昆山高新區前進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