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德育生活化探微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楊正明作者單位:重慶市巫山縣實驗小學
多途徑開展問題學生的生活化教育是增強學校德育實效的重點
問題學生因其個性與行為的特殊性、個人能量與影響較大,在過去的德育工作中,這部分學生往往是學校德育關注的重點人群之一,采取嘗試突破傳統做法,多途徑探索促進這部分學生成長進步的辦法。
1、創設健康心理環境。首先,要用理性來感化教育學生。班主任要運用自身的人格力量來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因為小學時期的孩子可塑性非常強,有著很強的向師性,教師的言行都是他們模仿的首選因素,所以,教師以身教代言教,以誘導代懲罰,使學生通過教師理性的感化是能夠遵守秩序、遵守班級行為規范的。而大班額教育中,無論是教師面向孩子的整體交流的接觸面,還是教師與每個孩子的個別交流的機會都大大低于小班教育,因而作為班主任更應該盡可能關注全體學生,關注特別需要關注的學生,使自己的理性感化更深入,更有效。班主任在運用理性感化時特別要注意的就是真正做到民主、平等,消除不民主的現象,讓每個孩子都覺得自己是班級的一分子,班級是可以暢所欲言的,每個人的機會都是均等的。其次,要營造班級教育的和諧心理氛圍。班級和諧心理氛圍將直接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產生影響。大班額教育由于在教學中分組進行較難,為師生和生生間的合作化提供了極為不便利的客觀條件,但為創設形成民主平等的和諧的氛圍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和機會。這也對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班主任隨時保持飽滿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運用靈活多變課堂教育應對機智,充分利用每一個細小的動作或微妙的神情暗示,以及積極的情感特征,調控學生情緒變化,達到師生心靈與情感的溝通與默契。
2、做好心理輔導。根據班上學生的心理實際靈活性地開展有針對性的小組輔導活動,讓更多存在不同心理問題的學生參加不同小組的活動,就能彌補班級統一開展活動的不足。如:針對獨生子女個性孤傲,瞧不起人和外來打工子女,因父母工作,居住條件等和本地孩子相差較遠而產生的自卑心理,在班級中開展了“送顆優點果”的活動。讓同學們找找別人的優點,進行優點轟炸。讓孩子在送“優點果”的過程中發現同學的閃光點;讓收到“優點果”的同學看到自己的閃光點。在活動中,過于自負的同學學會了取長補短,而自卑的同學重拾了自信心。同時,現在的孩子個性是很強的,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個性心理特點。如果光靠團體心理輔導是不行的,還必須進行個別心理輔導。而班主任作為孩子的合作伙伴、知心朋友,最能發現孩子的異常,最能走進孩子的內心,最有條件做好個別學生的心理輔導。
充分調動家庭資源是增強學校生活化德育實效的重要力量
(一)建立家長聯系卡。建立家長聯系卡,是指開學初把外出務工子女和留守兒童家長的信息一一登記制成一張聯系卡,內容有家長電話、住址或監護人電話、住址(如果有變動應及時到班主任處更正),這就方便以后與家長或監護人的溝通與聯系。同時,要求家長或監護人自覺保持與班主任取得聯系,至少保證電話聯系,以了解子女在學校的表現和學習情況;班主任也應隨時把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及時告之家長或監護人,希望得到他們的配合與支持。
(二)定期召開家長會。召開家長會一方面向家長通報學校不同階段的德育工作內容和要求,還要通報其子女在學校的學習和表現情況;同時,對家長提出具體的要求,希望從家長那里獲得某些教育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利用家長會舉辦教育孩子的方法講座,以更新家長的教育觀念,改進家長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長的教育子女的能力和水平;鼓勵和指導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支持學校教育,密切配合老師教育孩子。此外,把家長會辦成教育沙龍,為家長們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的機會,就某些共同關注的問題展開討論,幫助家長尋找更有效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