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談如何發揮信息技術中學生的自主性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信息課程的靈活性決定了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每個問題都會有不同的解決方案,甚至計算機本身的操作就有很多方法,因此,教師必須對本學科有著非常透徹的認知和深厚的信息基礎知識。這些條件在體現學生主體性教學中都是必不可少的。
1體現學生主體性,興趣不可或缺
要想讓課堂氛圍變得生動有趣,就要有學生的積極參與,而要想讓學生參與課堂進程,課堂就要有足夠的吸引力。讓學生對正在談論的課題感興趣,教師就要用不同的講課方式來引起學生的關注,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改變講解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在講解硬盤的部分時,不能單純生硬地講計算機的組成,而要結合各種硬件的發展史或者小故事來引起學生的興趣,而且會讓學生記憶深刻。另外,教師發揮想象力將不同的東西通過通俗的事物來記憶。如果教師能夠創造這樣一個妙趣橫生的課堂,那么學生很難不對信息技術感興趣了。這樣的課堂不僅不會給學生帶來心理負擔,而且讓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學生的積極性也得到了極大的調動。在改變了課堂氣氛后,教師對知識講授內容做些小小改變也是非常必要的。對于課本上那些理論性較強,難以理解的概念,教師就應該將講授順序做些改變,應先讓學生接觸一下關于這些理論的一些實踐,隨后再安排理論的講解,學生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會使他們更加關注理論的學習,這樣積極性就會提高,在不知不覺中就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2結合課程進度給學生分配任務
分配任務的教學方法對信息教學較為實用,即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結合課程的進度,在每堂課上為學生分配一定量的學習目標,這樣學生就不會單純地為聽課而聽課,而是為了達到任務量而努力學習。但是,此方法操作起來,對教師的能力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因為在任務的確定時,不僅要考慮到任務是否緊跟教學進程、是否符合學生目前的學習狀況,還要對任務的量及難易程度進行估測。否則很容易使教學達到相反的效果,任務不同學生完成的方式也會不一樣。但基本上分為與操作數量有關、與操作速度有關、與操作質量有關這幾種類型。從操作人群上教師可以對不同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分組考察,還有一些需要全體學生同時完成任務。比如,在進行講授一些比較基礎的課程時,所有的學生都要進行熟練掌握。這樣給學生分配任務的教學方法,會喚醒學生積極完成任務的責任感,在學習中化被動為主動,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該教學方法能很好的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3信息教學中體現學生主體性教學的意義
主體性教學首先要求的不僅是教師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而是教師引導學生意識到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發揮主要作用。只有學生自己根據自己的水平和需要培養內心對學習信息技術的渴望,才能主動地確立學習目標,自覺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在每個學習過程結束后,學生才能更好地對自己的學習做出系統的評價。教師在體現學生主體性的教學中不只起引導作用,而是要帶動學生的學習氣氛,為學生創設一個自由、高效、和諧的學習環境。這樣才能更好的指導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自主性學習。教師還要教會學生在實踐中領悟如何主動學習、主動思考,要注意學生將獨立自主的學習理解為單獨的、片面的處理問題。因此,教師對學生在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要有提前的準備。在信息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學,迎合了當前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的一系列變革。將“教師是教學過程的主體”這一傳統的觀念進行了顛覆,使得教學從專制走向民主,由傳統的課本知識單一傳輸到如今的師生經驗交流式教學。而且在眾多教學方法的實施過程中,在學生獨立性、能動性、創造性得到培養和提高到同時,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技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結語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掌握了主體地位,會將教學過程變得更高效,教師應主要從明確師生定位、培養學生興趣、分配教學任務這三點進行深入研究。進行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學也符合信息技術這一學科的基本特點,由于該學科操作性及靈活性較強,讓學生掌握教學進程,會使課堂更具有能動性。總之,在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實行體現學生主體性的教學方式是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因此,教師應積極響應這種教學方式的推行,切實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作者:張彥單位:山東臨沂第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