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Git技術在信息類課程中教學實踐探究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Git技術在信息類課程中教學實踐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Git技術在信息類課程中教學實踐探究

      摘要:智慧教育是依托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無線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所打造的智能化教育信息生態系統,很多院校正在進行智慧校園建設,為推進智慧教育提供硬件設備和條件保障。有效運用多種數字媒體,真正實現智慧教育軟硬條件的融合,真正提高信息類專業教學效率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本文分析了基于git系統的版本控制技術運用于教學的可行性,并對電子信息類專業課程進行教學實踐,與傳統教學進行對比分析得出其優勢。

      關鍵詞:智慧教育;版本控制;教學模式

      0引言

      智慧教育是依托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無線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所打造的智能化教育信息生態系統,屬于數字教育信息化的高級發展階段。隨著科技進步和時展,電子信息類專業教學所需的各種媒體設施日趨完善,甚至有一部分院校正在進行智慧校園建設,安裝了無線網絡信息傳輸設備,組建了局域網,為推進智慧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硬件設備和條件保障。但在實際應用中,相當一部分院校的先進媒體設備卻沒有真正為專業教學服務,沒有“物盡其用”,更不能切實提高教學效率。為了更好的綜合利用先進信息化技術和課程教學資源,對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有效運用多種數字媒體,真正實現智慧教育軟硬條件的融合,真正提高信息類專業教學效率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1智慧教育背景下,Git技術助推優化職業教育的教學資源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類專業課程采用基于Git系統的新教學模式,將會從根本上改變已有的教學結構[1],加速培養創新人才。例如按照現有的教學方式,在實踐課程中設計項目課題時,最好一人一題,但這種方式不利于團隊協作;若將任務交給整組學生完成,又很可能由個別同學完成,其他同學借鑒甚至完全復制他們的勞動成果,導致教師不能真實評價學生能力,學生亦無法得到充分鍛煉。職業院校在實踐課程推廣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存在誤區,如何有效地分解、重組、完善課程內容并建立課程資源包,形成范式以輻射推廣,從而讓信息類專業課程的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一個值得思考和實踐的問題。具體任務分為:(1)厘清Git系統的特點和優勢,研究Git系統的具體內容,包括其客戶終端的使用、操作指令以及一些高級功能,過濾篩選出其中可用于教學的部分。(2)調查和分析基于Git系統的教學方式在電子信息專業核心課程中的應用,包括課程現狀調查、課程教學的應用效果對比、新教學方式對師生雙方的作用分析。以當前國內教育實情為出發點,探討基于Git系統的適合于中國職業教育課堂教學的方式,并落實到實踐中。(3)進一步研究、探討基于Git系統的智慧教學模式,重點研究2-3門電子信息專業核心課程的應用個案,從課前項目準備、課中教學實施、課后評價交流等多環節整理建立課程資源包,分析課程環境(智慧環境)的作用,軟硬結合完善智慧教學模式。

      2智慧教育背景下,Git技術拓寬推廣教學實踐的路徑探索

      教育信息化改善了教學條件,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提出了新型教學模式,但卻不能完全替代傳統教學模式。多種教學媒體的運用與提高信息類專業教學效率的辯證關系也需要一個摸索的過程,如何將現代信息技術和傳統教學技術融合,找到最佳路徑,同時這種路徑的研究不能局限于某一學科,應當具有普遍性,能夠形成范式,從根本上提高教與學效率,促使學生在最精確、最直觀的環境中掌握課程原理并靈活運用,獲得社會對其職業技能素養素質的高度全面認可是值得研究和實踐的問題。對基于Git系統的智慧教學模式進行再研究,通過分析基于Git系統的智慧教學模式、結合應用實踐案例,得出適合于該教學模式的課程體系,嘗試將這種智慧教學模式推廣輻射到相關專業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創新性、提高學生團隊合作能力,提高教學效率和改善教學效果。

      3Git系統在電子信息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版本控制技術的代碼管理平臺Github應用于電子信息專業實訓課程教學環節中,鑒于時間因素及人才培養方案計劃,筆者主要對1706班、1707班、1806班三個班級的《單片機技術》和《物聯網技術》這兩門專業核心課程進行了教學實踐,并分析對比教學效果,提高了實踐教學的水平和人才培養的質量,也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及創新精神,更提高了學生就業的競爭力。鑒于Github開源的版本控制性,在實踐課具體任務的實施中,師生能夠將教與學延伸到課外而不受實驗、實訓地點限制,也可以及時檢閱學習成果,作出科學合理的評價。但是帶來的問題是:實訓課中引入新教學模式,需要調整現有的教材和內容,將知識點分解融入綜合項目中。在物聯網技術課程中嘗試引入Git系統進行過程控制后,筆者對師生進行問卷調查并初步取得對比結論后,又針對《單片機技術》、《物聯網應用》課程進行了教學內容整合[2],圍繞“簡易乒乓球游戲機”、“智能多彩燈”、“功能密碼鎖”、“智能洗衣機”等工程項目,于2019年12月對1806班的《單片機技術》實訓、《物聯網技術》實訓課程進行基于CDIO模式的Git系統教學應用[3],同樣在課程結束時對師生做了相應的問卷調查和訪談。根據數據得出,采用傳統教學方式的17級學生,大部分都認為實訓課堂的教學氣氛比較沉悶,學習內容較乏味。而采用基于Git系統新教學模式的1806班學生看法相反,他們的學習興趣濃厚,對掌握技能很有成就感。這表明新教學方式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在對學習內容難度的認識上,不論新教學模式還是傳統教學模式,學生均認為所學內容多且難度大,教學時間短,掌握不易。然而,相比于17級學生,1806班學生反饋的難度感知更大。究其原因,采用基于Git系統的新教學方式,對學生自主學習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只能輔導有限的學生,導致大部分學生有無助感;在適應教學進度方面,17級學生表示無法掌握全部內容,因為教學進度太快,而1806班學生則能夠適應教學進度安排。在實踐操作環節的分數調查結果中,1806班學生表現出明顯優勢,不管是單個知識點的理解還是綜合項目的運用上,均分都是高出5-10分。除此之外,兩組學生也進行了概念原理類的試卷測驗,并統計分析考試成績。結果顯示,考試成績對比與問卷調查結果反差較大。最明顯的在于,測試成績結果比較接近,說明兩種教學方式在基本理論知識類的教學效果上并無明顯的優勢,差異不大。從授課教師反饋的信息結果看,新教學方式能解放教師,節省課堂時間,讓教師從重復性的講解示范中解脫出來。任課教師還表示,只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學生的主體性作用自然就能發揮出來;只要學生成為自主學習者,教師就更有機會去扮演組織者、引導者和幫助者的角色。授課教師還指出,在運用新教學方式時需要調整教學內容,對項目教學內容的設計與課程任務的組織難度增大了,因此在新教學模式下,根據學習內容特點創新教學活動形式對教師而言是個不小的挑戰。此外,相比于傳統教學,新教學方式的授課進度容易受干擾,加上教學時間不足,經常導致課堂教學任務不能按時完成??紤]到有學生自控能力較差,盡管Git系統的開放性使得教學活動不受時空影響,但依然不能排除學生的惰性,還涉及到教師滿額超額之外的工作量計算問題,這些細節都影響了新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在智慧教育背景下,教學媒體現代化高速發展,教師傳授知識技能的策略規范等信息過程都逐漸數字化,教學手段逐漸融合多媒體技術、VR技術、AI技術等?;贕it系統的版本控制新教學模式在電子信息類專業實訓課程教學過程中能夠利用新技術、新手段創設多種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多種學習技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參考文獻

      [1]錢穎雪.GitHub輔助教學模式研究[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8(12).

      [2]錢穎雪.淺述游戲資源與信息技術教學的整合[J].電子世界,2017(04).

      [3]錢穎雪.版本控制技術在物聯網實踐課程中的應用[J].電腦與電信,2016(10).

      作者:錢穎雪 單位: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無錫機電分院

      文檔上傳者
      亚洲乱码卡一卡二卡三| 亚洲日韩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综合| 亚洲国产综合AV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国语|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亚洲网红精品大秀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嫖农村妇女|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久久精品国产96精品亚洲|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自慰| 亚洲码国产精品高潮在线|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亚洲性猛交XXXX|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亚洲黄色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 国产 亚洲 中文在线 字幕| 亚洲最大的成人网|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区艳妇糸列短篇 |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砖码砖专无区2023|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欧洲亚洲国产精华液|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vvvv99日韩精品亚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亚洲黄色免费网址| 亚洲依依成人亚洲社区|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