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研究幼兒園的特色課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幼兒園特色課程的項目選擇,應結合本園的發展需要,真正立足于“園本”。幼兒園要辦特色課程首先要考慮到:
1.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任何教育教學活動,都需要考慮教育對象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只強調知識本身的價值是不妥的。從目前大多數的幼兒園的特色課程發展狀況看,都普遍存在以藝術特長教育作為特色課程的錯誤認識。如英語、舞蹈、畫畫等技能性的學習教學作為特色,結果導致孩子發展的片面性。還有幼兒園選擇諸如珠心算和快速識字之類超前化的小學化課程。
2.要處理好特色教育與全面教育的關系
不管是多有價值的特色課程項目,幼兒園首先要考慮的和執行的都應該是全面發展教育。在幼兒期,學習有著廣泛的含義,要學習知識技能,更要學習如何在社會中生活。幼兒園也應該有自己的特色,有了特色,幼兒園才有活力。特色是在堅持總體培養目標前提下,總結辦學實踐中的經驗,發揮本園的優勢,吸取科研成果、教改經驗,進行創造性教育實踐后形成的。是在幼兒全面發展基礎上,重視其個性的發揮。
二、幼兒園特色課程的開展應與師資力量相匹配
幼兒園特色課程的開展,除了要適合本園的實際情況,還要考慮到師資力量的匹配。在選擇了特色課程后,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對教師隊伍的培訓。以雙語、藝術等技能為特色的幼兒園,一般幼兒園的老師們只是稍稍練習就開始任課,而孩子們在這些技能方面看起來也確實有所提高,但大家是否有想過,這些任課老師是否有合格的相應的技能證書?例如,本園的英語任教老師是否有相應的英語等級證書?外聘或外請的外教是否有我們國家承認的幼兒園教師資格證?而園內執教技能課程的教師是否有專業的技能等級證書?她們也許是合格的幼兒教師,但卻不一定是合格的技能教師,她們傳授技能的方式是否正確?是否會影響到幼兒以后的學習習慣?這些我們都不得而知,也為孩子以后的學習道路埋下了未知的“地雷”。另外,像蒙氏、奧爾夫等這樣的課程,要求老師不僅對教育理念有深刻的了解,還要經過實踐反復的練習將理念融入到課程中,才能在上課過程中遵循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引導并開發孩子在本領域的潛能,所以這就要求必須重視教師隊伍的管理和培訓,而不能只重視技術層面的培訓。但在現實狀況下,往往是一個社會機構或單位自主命名一個品牌,然后給單位內的教育從業人員頒發一個機構自主蓋章、自評自定合格的課程崗位證書,然后告訴與之合作的幼兒園的家長:我們的任教老師都是合格的,都是有證書的。家長不知其所以然,也就以為自己的孩子接受了正規的課程教育。但是,這種“正規教育”有保障嗎?誰來保證它們的質量?不談別的,這些從教人員大多數甚至沒有幼兒園教師資格證,這樣的資質,能勝任幼兒特色課程的執教任務嗎?
三、不能夸大特色課程的作用
在特色課程的實施開展過程中要防止表面化、形式化,缺乏目的性和系統性,更要防止沒有重點,即吹牛談天,類似于走過場。特色是逐步形成的,是具有穩定的個性特點,是教育上的高質量成分。但有的幼兒園,開展特色課程甚至還不足一兩年的,基本上還在摸索階段的,就開始宣傳他們的孩子取得了如何如何的成效,整個幼兒園形成了怎樣怎樣的特色風格,這樣“自給自足”的榮譽感真實嗎?在這樣的宣傳之下,我們的老師還會繼續鉆研學習嗎?我們的孩子還能有更多的進步嗎?答案是否定的。真正的特色教育應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園風,有利于促進教師學習理論、鉆研業務,有利于提高幼兒學習積極性,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不管是哪行哪業,實事求是、腳踏實地的干都是很重要的,特別是教育行業,更加不能浮躁夸大,在幼兒特色課程領域內,我們就應該緊抓重點,不斷探索,尋求一條真正實現特色的道路。
四、爭取社會和家長的支持
吸收社會力量參與,讓我們的課程資源更為豐富,也能改善并壯大師資隊伍。現在的幼兒園很多都是社區配套性質的幼兒園,而幼兒園也都在宣傳“走出去”,并開展“社區活動”,其實,這就是在提醒我們,我們在服務社區的時候,也可以利用社區的“潛在資源”,那就是社區內的人的資源,包括家長。在社區內,來自各行各業的人都有,他們也都專長于他們自己的領域,就像我們的教師專長于自己的幼教行業一樣。當我們在特色課程的開展過程中遇到瓶頸時,不妨試試求助園外的相關課程領域的人或家長,或許就會有意外的收獲。這樣做,不僅能幫助解決我們自己的問題,還能拉近我們與社區的距離,讓幼兒園與社區或外界能相攜相助帶領我們的孩子走得更遠更好!最后,我想說的是,開展幼兒園特色課程,要如何趨利避害,將其優勢發揮出來,并打造出自己的特色,仍需幼兒教育專家及廣大幼兒教育愛好者的共同努力,希望我們都能多一個問號,再多花點時間和精力去解惑,也許就能給孩子們帶來多一點點的成長幫助。那么,就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作者:鄭霜單位:樂清市柳市歡樂谷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