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新模式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理論基礎
(一)連接主義理論
連接主義認為,學習者在網絡時代不再單純依賴個人經驗來學習,其能力來自連接,連接則依靠節點,因此節點和連接是學習的核心要素,前者指可以用來連接其他元素的成分,包括人、雜志或其他任何信息資源,后者則是各個節點之間的任何聯系方式。因此,學習行為就是創建人與人之間、人與機構之間、信息與信息之間節點的連接,進而形成信息源并保持知識的現時性。在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微信給這些節點的連接提供了開放的平臺。
(二)人本主義理論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突出了尊重、理解和信任學生的重要性,突出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調情感因素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開展自我評價、承擔學習責任。微信平臺可以為學習者創造輕松、自然、熟悉的環境,與此同時,學習者也能通過重復聽自己的聲音開展自我分析和評價,增強自信心。
(三)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語言學習是一個基于學習者個人經驗、信仰、心理和觀點之上自我探索、知識建構和意義協作的過程。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在微信平臺上,學生可以充分借助網絡資源身處真實的語言環境;教師則成為指導者和組織者,通過微信對學生進行單獨輔導,幫助其構建當前的知識意義。
(一)設定口語能力目標
設定目標時,教師應根據大學生當前的口語水平,參照教育部2007年《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大學英語口語能力三個層次中的“一般要求”,即“能就日常話題進行交談,作簡短話題發言,并能使用基本會話策略”,隨后再逐步引導學生達到更高的要求。
(二)利用微信平臺支撐
微信平臺提供了很多社交功能,可以用于口語教學和練習的各個環節,主要包括基本功能、個體社交功能和群體社交功能三大部分。基本功能包括賬戶設置、添加朋友、通訊錄等。個體社交功能包括與好友語音聊天、轉發朋友圈、評論朋友圈等。群體社交功能包括群聊天、關注公眾平臺等。
(三)基于微信的口語教學活動
微信教學活動要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形成時間、空間、主體等多維度的口語訓練互助系統,包括課前預習、課堂檢查、課后鞏固,課堂上、宿舍中及教室外口語訓練,教師與學生、學生之間的互動等。具體內容如下:課前預習活動:教師將新課程預告、背景資料推薦、課程難點等至微信群。教學反饋活動:學生間可以在課下進行交流,也可以對教師進行反饋。課外訓練活動:教師在課下及時新的話題引導學生討論,學生可以將口語練習的語音或視頻上傳,供大家觀看和評價。
(四)教學支撐手段利用微信平臺開展口語教學時
教師需要提供一些教學支撐手段和方法,主要包含組織管理手段、配套激勵措施和評價機制,具體內容為:組織管理手段:組建微信管理團隊、制定微信活動操作規則、制定口語資料保護方法等。配套激勵措施:電子郵件鼓勵、上課時的口頭鼓勵、在微信朋友圈點贊、階段性的禮品獎勵、微信活動表現計入考試成績等。評價機制:學生對活動的反饋、問卷調查、階段性測試、期末考試等。
三、基于微信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新模式的優勢
基于微信及時性、互動性、多模態性等特點,將其應用于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有許多優勢。
(一)從興趣和經歷出發
擴大話題范圍的廣度作為一種強大便捷的即時通訊工具,微信把人帶入了虛擬世界,使人們之間的聯系加深了,從單純的文本聊天發展到現在的圖像、視頻聊天,將會成為人們相互聯系的主要平臺。此外,微信具有信息傳播的便捷性,使學生的學習時間和地點幾乎不受限制;教師和學生可以將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及時到平臺上,引出話題,發起討論。鑒于微信話題的時效性強,能夠有效彌補教材的延時性,能夠形成更為廣泛的信息源。
(二)降低學生的焦慮感
增加學習信心中國大學生大多存在“敢寫不敢說”的現象,雖然他們已經知道口語的重要性,也很明白提高口語表達的唯一辦法就是開口練習,還是會存在焦慮感,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因此,學生對課堂口語練習的參與度不高。在微信課堂上,教師和學生具有平等的話語權,學習者不再“失聲”。此外,微信教學可以使用“一對一”、“一對多”和“多對多”等多種交互方式,這樣一來,說話者和傾聽者之間保持了適當的距離,學生在親切自然的環境中練習,焦慮感和自卑感也會逐漸消失。
(三)建立互助式交流平臺
調動情感因素利用微信平臺進行師生與生生互動是一種大膽的嘗試,師生之間通過平等的對話和互動建立信任,教師對學生、學生對學生的及時評價和反饋能使學生建立自信心、體驗進步,從而提高口語練習的主動性。同時,學生之間的互助合作也能營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習效果。
(四)拓寬信息通道,豐富語言素材多樣性
顧曰國教授曾指出:大學英語學習應該基于充盈的多模態體驗和豐富的模態轉化,并在多種環境下學習。微信能夠支持語音、圖片、音頻、視頻等各種格式的內容,可以避免單一的信息源。不同模態的語言素材能同時調動學生多個感官系統參與英語學習,并相互協調和刺激,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豐富的教學媒體手段能夠使學生在鞏固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新知識,從而促進知識網絡的形成。微信是“微時代”教學的典型代表,將成為一支強大的新生力量被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中,它的應用潛能需要被不斷的探索和挖掘。
四、總結
本文從連接主義、人本主義和建構主義出發,結合微信的便捷性、交互性、多模態性、資費少等優勢,針對當前大學生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口語教學的新模式,希望為廣大英語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
作者:張歡 單位:河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