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儲層特點及成因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韓成1,2潘懋1關平1馬力協3彭曉群4張躍中3作者單位:1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2中國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3中國石油青海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4中國石油青海油田對外合作部
堿山構造中深層儲層的發育受沉積和成巖作用的共同影響,儲層成因比較復雜。
壓實作用和膠結作用是儲層致密化的關鍵
研究區與柴西北其他地區類似[6,15],儲層的低滲透率受成巖作用的影響比較大,特別是壓實作用和膠結作用。研究區N1和E3儲層已經進入深埋藏階段,儲層均經歷了較強的機械壓實作用,表現在:顆粒呈現線接觸及凹凸接觸(圖4);灰泥質含量高的巖石,石英等顆粒懸浮于灰泥質之上;經壓實作用,結構致密,原生孔隙多已消失。壓實作用使原生孔隙不斷減小,趨于消失,孔隙度和滲透性變差[16]。研究表明,在研究區壓實作用造成的孔隙損失量在15%左右。除壓實作用外,膠結作用也是研究區一種最主要的成巖作用類型,膠結物主要有方解石、鐵方解石、白云石等自生礦物,膠結類型包括圍繞陸源的砂及粉砂級顆粒表面呈馬牙狀分布的第一世代膠結物,以及呈嵌晶粒狀充填粒間孔隙的第二世代膠結物,第二世代膠結物主要充填孔隙空間比較大的裂縫和孔洞(圖4)。膠結作用對砂巖儲層產生了巨大的破壞作用,阻塞了儲層孔隙,降低了孔隙度,同時使得孔隙流體難以流動,限制了溶蝕作用的發育[17]。研究表明,研究區中深層儲層的膠結作用使孔隙度減少了約10%~15%。
裂縫和溶蝕作用是相對優質儲層發育的必要條件
堿山構造先后經歷了多期喜馬拉雅運動的改造,強烈的擠壓構造運動形成了復雜的斷裂系統,有利于裂縫的發育[21]。特別是對于堿山地區的中深層儲層,由于其巖石基質的滲透性較低,泥巖裂縫[圖3(b)]和泥質粉砂巖中的微裂縫[圖5(a)]的發育對改善儲層的物性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從中深層儲層物性數據看(表1),滲透率大多很低,小于0.5×10-3μm2,并且和孔隙度之間沒有相關性,說明中深層儲層的發育受到裂縫的影響與控制。裂縫的發育改善了地層滲濾性能,為溶蝕作用創造了條件,當有后期的酸性流體作用于儲集體時,因溶蝕作用以及溶蝕流體對泥質雜基的搬運作用,易形成較大規模的溶蝕孔洞[圖5(b)],能夠從根本上改善儲層的儲集性能,故裂縫和溶蝕作用是形成有效儲集空間的重要影響與控制因素[22-23]。
堿山構造中深層儲層巖性包括泥巖和泥質、鈣質粉砂巖,以及由以上巖性呈薄互層組成的巖石;儲集空間基本類型為裂縫、次生溶蝕孔隙和粒間剩余孔隙,以前兩者為主;物性較差,孔隙度在5%左右,滲透率大多小于1×10-3μm2,表現為低孔特低滲儲層的特征。儲層的形成受沉積作用和成巖作用的共同影響。沉積作用決定了儲層巖性的組構特點和成巖作用的規模和程度。堿山構造中深層儲層的碎屑組分粒度小、分選差、泥質雜基含量高,因此原始孔隙度較小,容易被壓實,降低孔滲。此外,鈣質充填物含量高,易充填原生孔隙。這是研究區低滲透儲層發育的物質基礎。儲層后期在壓實作用和膠結作用下,進一步致密化,因而裂縫和溶蝕作用是相對優質儲層發育的必要條件。廣泛發育的鈣質充填物容易遭受后期的溶蝕,泥巖和粉砂巖的層序界面處易受到構造作用改造而產生裂縫,這些特點為后期相對優質儲層的發育創造了條件。